Cynthia朋友說這個國力的簡化公式是一位西方學者提出來的。
那人的名字是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是荷蘭籍的美國歷史政治學者。
他以西方歷史的發展及事件作為他理論的佐證:
凡是政治教條發揮到極端的國家,伴隨的必是對異己的迫害,結果大量人才不是被害就是流亡他國。對西方歷史而言,人才的消亡指的是像猶太人等有商業手腕的人才以及思想開明的有識之士,因為迫害而不能在自己專長對地主國或母國貢獻己長。
綿亙西方歷史千百年來的政治性迫害,是由原本該是神聖的神學教條產生的,多少次宗教戰爭與異端裁判讓羅馬文明的西歐南歐成為商業的沙漠,直到英國、荷蘭等重商主義國家的崛起取而代之。法國大革命後,民主自由成了新的迫害異己的神聖教條,二次大戰前德國的亞利安民族主義則是另一種化身,蘇聯的布爾什維克又是另一種教條殘害的面貌。
您可以觀察圖形,政治教條力量的暴發,在很大範圍內反而可以帶動軍事與文化力量的發展,但有其極限,一旦政治力量延展到極端,軍事等力量會侷限在某個地方停滯不前,可是商業活力則完全斲喪。對近代與現代化的國家來說,財政崩潰是衰亡的伊始。
您舉出一些例子:
1) 明朝:明朝政治極權,特務和宦官統治,但理學(文化)發達,而初期到鄭和為止商業力也非常強盛. 直到海禁封國才逐漸改變,但是他還是封閉系統經濟,自給自足,不仰外力照樣GDP增加.
這方面黃仁宇教授的萬歷十五年等書有深入的解說,Cynthia不敢掠美。雖然明朝政治極權,但士大夫等讀書人卻仍以當官為唯一職志,在小農體系的傳統社會裡人才想流動到外部去是很困難的。再者理學說實在是種無聊的學問,不能說它是文化的全部,理學只是哲學的一支,可惜的是它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多大助益。明末南懷仁、湯若望以及利瑪竇等傳教士帶來西方的科學與天文知識,就讓徐光啟等明朝最有頭腦的官吏驚羨,只可惜明朝還有以後的清朝不能夠活用它們來讓自己在各個方面有所進步與助力。
2) 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納粹德國政治極權但軍事力,商業力都鼎盛.
戰後德國在希特勒主政下復興的那麼快,除了他大量用公共工程建設德國外,還因為他打破了金本位主義的貨幣貿易政策。那時的德國馬克在歐美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德意志銀行的黃金儲備少的可憐。德國採用的是“以貨易物”的貿易方式,這對外匯不足卻又需要進口物資的國家而言是不錯的方法(抗戰時期美國對我國的桐油租借法案也是同樣的背景──外匯儲備幾乎不存在),但是對於英美等國為首,執國際金融體系牛耳的國家卻是惡夢的開始,他們不能操弄匯率從中取利了。邱吉爾不只一次強調不能再讓希特勒搞他那一套不用匯兌的貿易方式,商業依存方式的不同,導至兩種體系最後必然一戰的結果,這是德國商業力強大背後的真貌。
德國軍事傳統源於普魯士的威廉‧菲特烈大帝,他本身極愛好文藝與音樂,據說他譜寫的樂章是當時歐洲最多的(雖然大都不怎麼樣),影響所及,他一手成立的德國軍官團比起其他國家更多了些思想奔放的藝術氣息,更難得地是成為傳統一直沿續下去,第三帝國的幾位元帥如戈林者,雖然都是軍旅出身,可他們對藝術也有很高的鑒賞力。
如果,德國沒有因為政治上對非亞利安民族的迫害而將愛因斯坦等逼走,您想她在其他方面是不是能取得重大的優勢與進步呢?當然,這只是假設。
3) 美國與韓國:美國的民主黨主張大政府,在二次大戰前的大蕭條時代,政府主導的投資和工商業卻成了振興經濟的主要力量. 現代韓國也是.
請注意美國和韓國並沒有政治大迫害產生的人才流亡潮,同時期的蘇聯卻走和納粹德國一樣的路,把大量猶太人送出國門,商業經營活力不斷的弱化導至蘇聯上世紀末的崩潰。美國是有大蕭條,不過那時比起歐美文明其他地方的衰退景象更好一些,因此人才沒有流動到「生活好點的地方」的強大驅力,接著就看新政的願景與羅斯福的組織力了。
寫了這些,希望您了解那理論所想表達的是:政治教條鉗制商業活力的根由在對異己、甚至不遂己意的商人施以無情的迫害。陳水扁玩弄的台灣不正是如此?這點才是台灣人民最深的悲傷與無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