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11.09.19 民國史研究 大陸火熱台灣冷
特派員林琮盛北京觀察
8月底,大陸社科院發表《中華民國史》,引發兩岸極大關注。當台灣各界都把目光投注到大陸編撰《中華民國史》的「幕後動機」和「政治色彩」時,卻忽略了大陸編齊《中華民國史》的另一重要意義:大陸學界研究民國史的能量已在突飛猛進。
大陸的民國史研究成果能突飛猛進,除了大陸讀者市場的「龐大需求」外,06年《蔣介石日記》的公布,及近年來台灣一一解密的檔案史料,更是刺激大陸學者不斷吸納新資料的主要動力。
諸如大陸學界研究蔣介石的權威、大陸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楊天石,06年得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胡佛檔案館公開《蔣介石日記》後,受邀前往該校,花了2個月的時間窩在檔案館中,一字一句把《蔣介石日記》抄錄下來,成為全大陸首位閱讀《蔣介石日記》的人。
隨後,楊天石借助這些珍貴資料,出版《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
修中華民國史陸學界大動員
楊天石之外,為了完成《中華民國史》,大陸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及相關編撰人員更不惜投入大量資源,有計畫地派遣研究人員,前往美國、台灣等地,把近幾年持續公布的各類檔案史料,進行系統性摘錄,進而編齊共計36冊、多達2000多萬字的《中華民國史》。
反觀台灣,在90年代中期的民主化後,針對民國史的研究能量顯得疲弱不振。尤其近10年,「台灣史」研究逐漸取代「民國史」研究,成為台灣當前史學研究的當紅炸子雞,「民國史」被活生生打入冷宮。
「我發現,能夠對話(民國史)的台灣學者越來越少」,在被記者問及如何看待兩岸對「蔣介石」熱度出現明顯差異時,大陸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主任金以林感慨地吐出這番心聲。
2001年,金以林第一次到台灣時,他如獲至寶。「不誇張,我當時總共寄了300公斤的書回北京」,10年前,台灣的許多檔案史料、書籍仍難見於大陸書市,金以林極盡所能地蒐集書店或史學機構的各種民國史材料,「我連先前光華商場舊書店都去找了,那是非常愉快的經驗。」
民進黨主政8年 台灣史變主流
但是,這種愉快的經驗卻在近年來快速消失。民進黨主政的八年中,「民國史」冷得不能再冷,甚至在史學界淪為非主流,探討民國史的書籍和學術研討會日漸變少。
針對這種現象,造訪台灣10次的金以林惋惜地說:「過去幾年,台灣過度關注台灣史。反觀大陸,對民國史的研究進步非常快,可說是突飛猛進。相對而言,台灣的進步變慢,越來越少人願意花資源去做(民國史)。」
台灣過去10年太過強調台灣史、忽視民國史,所衍生的另一個現象,就是對蔣介石評價的扭轉。
今年4月,大陸的書商出版了《蔣介石自述》,引爆市場的極大興趣,銷售長紅。8月,在出版社為該書舉辦的讀者見面會上,一位受邀的與談者就打趣地說:「現在台灣不看重蔣介石,大陸反而幫台灣重視了。」
一位大陸讀者在現場分享閱讀心得時,提到蔣介石提出的各類充滿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的「語錄」時,還大力讚揚蔣介石保有當前大陸社會缺乏的儒生氣質,相比之下,和毛澤東性格大不同。
蔣介石評價 兩岸出現大扭轉
突然間,中共過去灌輸給大陸民眾「蔣介石是人民公敵」的史觀似乎被顛覆了:蔣介石從過去的「魔鬼」形象,搖身一變,躍為一個可親可近的「長者」。
反觀台灣,民主化後,則把蔣介石從「民族救星」解構為「獨裁者」、從「神格化」的形象,頓時化為「魔鬼」般的青面獠牙。
特別在扁政府時期的「去中國化」風潮中,蔣介石銅像從各級學校被「請下神壇」,最後被堆砌在桃園的慈湖兩蔣園區中,成為吸引陸客一遊的「觀光景點」。
兩岸對於民國史、蔣介石的觀感迥異,其實都與檔案史料解密、市場性格不同有關。大陸的狀況尤其值得一提。
在改革開放後,大陸民眾接收新資訊的能力和廣度不斷強化。但在正統教育中,中共灌輸的傳統史觀,卻遠落後於百花齊放的學術研究之後。
因而,形塑出當今大陸一個有趣的現象:自由開放的學術研究,跑在學術普及之前;正統史觀教育又跑輸在學術成果之後。兩者之間的落差和對史實的神祕感,挑動著大陸老百姓內心的強烈好奇心。
在市場經濟下,正統教育和學術研究的「剪刀差」,意外賦予了大陸出版業者誘人的龐大商機,又刺激學術研究者不斷鑽研、開發顛覆傳統教育題材的物質條件,成為大陸學界研究「民國史」能量比台灣的研究還更「大躍進」的另一驅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