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寫了這篇分析兩岸文化的文章,其中分析了儒家的不足,引起了信奉儒家網友的反彈。特把與這位儒生網友的對話張貼過來。儒生的話用藍色字體表示,我的回應用黑色字體表示。
儒生:閣下一直強調『典型的案例“孔子誅少正卯”』,難道不知兩岸共同文化傳承,來自素愛篡改歷史的交接政權?歷經多少文字獄,詮釋歷史變成掌權者的權力,談文化談歷史,會有這個體認。
一個反對以刑來管理人民、以羞恥心提醒知識份子刑不上大夫、論語一開始倡導快樂與和平有朋自遠方而來的老師,深深認同弟子的暮春三月,吸引會唱反調的眾弟子終身無怨無悔追隨,這樣的一個愛好和平的人,當了官沒幾天會殺了另一位大官,倘不是他精神錯亂,就是偽裝術高明─騙了眾弟子,包括聰明的顏回和正直的子路,還有閣下。
推薦閱讀《孔子始誅》,兩岸文化最大的同是篡改歷史和選擇性的接受,最大的異是各有少數認真理解的人求真求實,希望成為不蒙蔽的人。
Re:從春秋以降到宋朝對“孔子誅少正卯”一直無異議。從歷史文獻《荀子。宥坐》、《尹文子。大道下》、《史記。孔子世家》、《資治通鑒》等歷史文獻中皆有記載。到了宋朱熹認為這件事是對孔子的抹黑才開始對他進行翻案,朱熹認為孔子行仁政不可能殺少正卯,又說在《國語》、《左傳》中沒有記載,這種辯解多么牽強附會啊。
孔子與少正卯同時在民間講學。但“三贏三虛”,只有一個顔回仍然聽孔老夫子講課。其他的門人全部跑去聽少正卯講學了。
儒生:民主是數人頭,雖是服從多數,但精神在尊重少數,這是避免多數的暴力;同理,閣下主張歷史文獻《荀子。宥坐》、《尹文子。大道下》、《史記。孔子世家》、《資治通鑒》等歷史文獻中皆有記載是多數,而朱熹認為孔子行仁政不可能殺少正卯,又說在《國語》、《左傳》中沒有記載是少數果真是少數↓,閣下以多論寡稱少數為這種辯解多么牽強附會啊,是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鲁迅還是真遜,永遠站在群眾的對面,而徐志摩說蔡元培的「“生平僅知是非公道,從不以人為單位。” 這些話有多少人能懂,有多少人敢懂?」,看來閣下似乎站在能懂與敢懂之外、以多欺寡的對面。
歷史不等於真相,好文化不是各取所需、擅自解釋,唯有理解謊言─人欺自欺,才能真正謙遜向學,殺也孔子、和也孔子王問孔子兵學,孔子推不知,真是難為了孔子而不要臉的繼續利用、消費孔子,要殺要和何必推給孔子?
推薦閣下閱讀的《孔子始誅》,閣下似乎置之不理,孔子文化精髓在活到老學到老,談兩岸文化,再推薦閱讀《誅少正卯》。
摘要:將孔子定為用殺戮手段對付學術對手的元兇,搞文字獄的禍首;“四人幫”用血腥手段迫害知識分子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無少正卯其人、誅卯其事? 沒有! 誅卯一事,首見《荀子•宥坐》篇。孔子死於前479 年,荀子生於前313 年,二人生死之期相差160 年。《宥坐》至少在荀子20 歲後成篇,孔子誅卯為任大司寇時,當在六十歲前;兩百年間《論語》《左傳》不載,思、孟、莊、墨不錄,《國語》《國策》不記。不是用多數反駁閣下的多數,請點進去閱讀
談文化,奇人異士真多,不得不謙遜呀。
Re:之所以提歷史文獻,在於歷史文獻比普通的故事書對待歷史更加嚴謹。尤其《史記》司馬遷對待歷史事件不單單考察以往的歷史書籍還進行過實地調查,這也是《史記》科學性與權威性要高於其他資料。
您推薦的《孔子始誅》我拜讀過了,作者也沒有得出結論,不過提出正反兩方面的看法。相對而言作者認為朱熹的觀點可信性更差些。
還有對待歷史問題,我認為前人的資料要比後人的資料可信程度要高。尹文子成書過程也在先秦的春秋戰國時期,尹文子是齊國人。之所以我更加傾向與相信春秋時期的歷史記載而不太相信宋朝朱熹的記載在於宋朝時代遠久對那段歷史公案所能參考的資料要少得多。
您提的另一篇反駁荀子的文章中“《宥坐》篇雖不為荀子所作,但其五必殺準則,卻是道地的荀子思想”這種說法主觀臆斷。首先提出與“五惡必殺”相同觀點的是早孔子貳佰多年的《管子。法禁》“行辟而坚,言诡而辩,术非而博,顺恶而泽者,圣王之禁也。”http://www.diyifanwen.com/guoxue/guanzi/222919094212229191005998.htm
說實話這篇文章是1978年寫的當時爲了反對大陸文革的而寫的政治宣言?其中的疑点很多,我就不再一一反駁了。
儒生:修改:和也孔子王問孔子兵學,孔子推不知,沒了。
Re: 如果“推不知”這與他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又相矛盾了。顯然孔子沒有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儒生:《大學》:此謂唯仁人爲能愛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惡人=殺人?
1993年徐復觀《論孔子誅少正卯》摘要:孔子誅少正卯的故事﹐早在王若虛的五經辨惑﹐陸瑞家的誅少正卯辨﹐閻若遽的四書釋義又續﹐崔述的洙泗考信錄﹐梁玉繩的史記志疑等中加以辨正。綜合他們的論據﹐可以分為三點。第一是從思想上看﹐認為此事與孔子的整個思想不相容。第二是從歷史上看﹐認為在春秋時代﹐孔子不可能作出此事。第三是從文獻上看﹐此故事不見於論﹐孟﹐春秋三傳﹐國語﹐大小戴記等者。最早的見於荀子宥坐篇﹐及尹文子。荀子已及戰國末期﹐尹文子一書根本不可靠﹐所以此故事﹐是晚出的東西。
他對政治﹐只採取兩種態度﹐有機會便積極的去改造它(達則兼善天下)﹐沒有機會便消極的保存自己(窮則獨善其身)。決沒有非與現實政治共存亡不可的意思﹐所以尊重隱士的「消極的自由」。他的倫理思想﹐實際是以自由精神為基底的﹐這才能賦與以「中庸」的性格﹐使「道並行而不相悖」。到了孟子﹐思想異同之爭﹐特為激烈。他斥楊墨為「禽獸」﹐斥陳仲子為「亂大倫」﹐這都未免措辭過當了。但歸根到底﹐他也只說「有能拒楊墨者﹐聖人之徒」﹐決不能說「有能殺楊墨者聖人之徒」。趙威后對於陳仲之深怪齊王「何以至今不殺乎」?而孟子則「於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為巨擘焉」。在儒家思想中﹐決找不出用殺來解決思想異同之爭的因素。…就造字的原始形象來看﹐君臣本是尊卑懸絕的。但在「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及「君君﹐臣臣」的新精神之中﹐也脫胎換骨了。此一思想性格的長處﹐是在不破壞既成的東西中去增加新的東西﹐不須要鉅大的陣痛來作新生的代價﹐因而人類永遠是在和平前進。
假使孔子在天之靈﹐真正肯應今人的請求﹐下到人間世來﹐接受漢人為他所流傳的故事﹐而大開殺戒﹐則他所要殺的﹐恐怕會使請求他的人大驚失望的。
Re: 《大學》與《中庸》都是東漢戴勝的《禮記》剝離出來的文章。孔子除了述而不作的《論語》其他儒家著作與他沒有什麽關係,都是後來的儒家人物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創作而成。把這些觀點來當成孔子的觀點已經缺乏科學性。即使孟子的觀點都不能代表孔子的觀點。朱熹等人念茲在茲的認為“孔子的思想”決定了不會殺少正卯您不覺得可笑?
徐複觀的“他對政治﹐只採取兩種態度﹐有機會便積極的去改造它(達則兼善天下)﹐沒有機會便消極的保存自己(窮則獨善其身)。”這段論述與歷史相荸。舉個例子孔子爲了盜趾不再做強盜曾經要柳下季去說服自己的弟弟,柳下季自己認為無能為力並且說明了厲害關係,可是孔子還在不聽勸告自己前往試圖說服盜趾。可參閱《莊子·雜篇·盜趾》。
尤其孟子更加可笑在不能反駁齊宣王詰問:周文王征伐紂王與儒家的忠不符時。孟子居然說出“闻诛一夫纣矣”儒家的雙重標準真的令人歎為觀止。
儒生:閣下言:尤其《史記》司馬遷對待歷史事件不單單考察以往的歷史書籍還進行過實地調查,這也是《史記》科學性與權威性要高於其他資料。又言:舉個例子孔子爲了盜趾不再做強盜曾經要柳下季去說服自己的弟弟,柳下季自己認為無能為力並且說明了厲害關係,可是孔子還在不聽勸告自己前往試圖說服盜趾。可參閱《莊子•雜篇•盜趾》。
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言:莊子者,蒙人也,名周。…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結論:前言不對後語,讀史不通。孔莊相隔200年,是親身經歷或寓言可知,藉由寓言對對孔子所做改造塑形,是「貶孔」或「尊孔」爭論不休,但創作有創作的自由,爭論有爭論的自由,自由概無定論為真正自由。偏執一方,是可笑而失去謙遜的自由意涵。
閣下言:如果“推不知”這與他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又相矛盾了。顯然孔子沒有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論語記載: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日,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結論:請融合貫通。俎豆之事與百物生焉是矛盾衝突的,故未之學也、予欲無言。邦有道無道,如矢稱史魚直哉;邦有道無道,則仕或卷而懷之稱蘧伯玉君子。請猜看看孔子偏愛那一個?順便回應閣下的題外話『尤其孟子更加可笑』。
Re: 《史記》僅僅說莊周對儒家多有詆毀批評,可是并沒有說《莊子》中記載的事蹟是偽造啊?盜趾這個人物在很多文獻中都有記載的,孔子有沒有去規勸盜趾很難講。
這正是儒家矛盾的地方,經常口是心非誤導他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這是儒家矛盾的地方,對孔子而言誠信之人,執著于某事并進行到底的在孔子眼中不過是淺薄的小人行徑。後來儒家認為的八德中的“信”在孔子眼中其實不值一哂的。顯然後人拔高了孔子而已。相反道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更是前後一致。儒家相對道家在這點上差得太遠。儒家明哲保身的哲學往往是培養漢奸的第一步,有值得稱道嗎?
“卷而懷之”能成為君子?儒家的道德標準真的不敢恭維的。所謂的“明德”是天下無道“卷而懷之”嗎?
儒生:的確,中國反孔尊孔均「夾帶了“毛澤東思想”,不能不說是個怪胎。」打也孔子,和也孔子,孔子簡直成了布袋戲裡木偶,真應了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儒家文化以血緣為紐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正說明了儒家文化中重男輕女思想。
以生物性來看,不必嚴於批判:新聞報導 海洋生物學家指出,一頭母座頭鯨為了交配,從大西洋千里跋涉到至少9800公里外的印度洋,創下了哺乳類遷移的最長距離紀錄。
這頭母座頭鯨是在1999年8月7日,於巴西東南部亞伯洛赫斯群島外的繁殖地首度被拍攝到。2001年9月21日,一個賞鯨觀光團在馬達加斯加東部聖瑪麗島外海的繁殖地再度拍攝到牠。由於這頭座頭鯨尾鰭獨特的形狀與斑點,因此被認出。
主持這項研究的美國大西洋學院鯨豚專家史提維克,在報告中指出︰「這是記錄到哺乳類活動最遠的紀錄,比已知最長距離的季節性遷移還遠上4百公里。」他強調,該旅程值得注意之處不僅在於距離,也在於座頭鯨的繁殖習性,目前認定只有雄性而非雌性會為了求偶而遠途跋涉。
但所謂無後為大,是否僅限於重男輕女或傳宗接代?有待商榷;那年頭由戰國進入毛效法的秦始皇以及以後分分合合打打殺殺,男人是比女人容易活下去/屈服下去,但宗代是子孫嗎?未必,或許可視為發揚與繼承思想者,這就不分那國人。
Re: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的血缘的延续。牵扯到发扬与继承思想顯然有些牽強。從漢武帝以降以儒家為主流的文化中對於女兒往往視為外人。手藝“傳男不傳女”也是儒家的發明吧,這不證明了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更進一步證明孔聖人的重男輕女思想的嚴重性,誤導了中國人兩千多年。
孔子既是聖人將他的理論來與鯨豚繁衍做類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吧。
儒生:《史記》僅僅說莊周對儒家多有詆毀批評,可是并沒有說《莊子》中記載的事蹟是偽造啊?詆毀≠偽造,當然,相公≠拗相公。請代問一下莊子是詆毀或者偽造。左手幹過的事,右手說不是這隻手幹的,當然左手尤其《史記》司馬遷...右手舉個例子孔子爲了盜趾...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手。左手?右手?不要再變魔術了。
證明孔聖人的重男輕女思想的嚴重性,誤導了中國人兩千多年。孔子既是聖人將他的理論來與鯨豚繁衍做類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吧。我愛孔子不以為他是聖人,我也愛鯨豚因為牠們也是地球公民,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是快樂呀,看到這些鯨豚自在悠游快活,彷彿聽見『子曰:予欲無言。子日: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快樂就是快樂,還有什麼好多說的呢?喔,漏掉一點,閣下不管那隻手推薦的司馬遷,還說孔子聽到人們說他似喪家犬,請閣下猜猜看聖人怎麼回應?
快樂的孔子變成不快樂的聖人,這魔術又是怎麼集體創作或偽造出來的呢?說快樂不是偽造,快樂的人比較長壽,是嗎?親愛的孔夫子。《成為君子與管理國家機器的對話:親愛的孔夫子》
Re: 詆毀與偽造當然不同。對待相同的事情由於人的立場不同結論也不一樣。儒家需要褒獎的到了莊周或許變成了貶低。若孔子前往規勸盜趾的事件屬於無中生有才能稱為偽造,若有這件事僅僅莊周詆毀孔子的形象又怎能說偽造?
孔子成為喪家犬的原因從晏婴的話中可以找到答案:“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再讀《史記》孔子的“仁政”確實恐怖。“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儒生:聰明人不打馬虎眼,有文化者不聲東擊西─顧左右言其他。這左手右手幹過的事,當然是不同的手卻出自同一個人。
閣下言「詆毀與偽造當然不同」,左手右手當然是不同的手。閣下言「若孔子前往規勸盜趾的事件屬於無中生有才能稱為偽造,若有這件事僅僅莊周詆毀孔子的形象又怎能說偽造?」若與若有都是假設性前題,但閣下前言「舉個例子孔子爲了盜趾...」似乎是篤定的用詞。可能孔子有前往規勸盜趾,可能孔子沒有,就二個可能而已?文化如果是深奧的,還有另外二個可能:孔子前往規勸盜趾是如莊周所紀錄這麼說可能有錄音存證,也可能莊周單憑想像─第五個可能是莊周借題發揮還有第六個可能是莊周遍訪孔子眾弟子後代所作的報導文學,有沒有第七個第八個可能?有的,但為了避免好為人師,請閣下自己動動腦。
文化如果變成木乃伊、食古不化,確實不值得倡導;但先入為主不動動腦者,莫怪文化木乃伊,是自己太僵硬了,現代詞是跟文化無關,叫做“水泥”,這包“水泥”當然也可以貼上文化商標,但明眼人一看,這是文化牌“水泥”呢。
閣下言「再讀《史記》孔子的“仁政”確實恐怖。」真正恐怖是某位仁兄自稱走過文革卻還繼續玩左手右手丟帽子的無文化水準的老把戲,在民主國家,一點也不恐怖,是落伍了,曾參殺人喊久了就可以當真?文革的老把戲,騙騙自己吧。
騙騙人民是兩岸不同國家最大的共同文化,其中最大的差異是不硬套孔子孟子莊子...和兒子,也可以用選票推翻騙子,文化精髓如此而已。
Re: A事件=孔子去規勸盜趾
甲對A事件的評價=莊周對A事件的態度
乙對A事件的評價=司馬遷對A事件的態度
由於司馬遷與莊周的態度不同,而否定A事件的發生是不是左右手的不同?
舉個例子指的“孔子去規勸盜趾”事件,與司馬遷認為莊周詆毀、批評儒家不矛盾。
一百個人看待一個件事或許有一百個態度意見。這與事件是否發生過不衝突。聰明人知道事件曾經發生過,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愚蠢的人會認為批判的力量大於肯定的力量,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儒家的適用性在於春秋戰國時的禮壞樂崩,各個諸侯國犯上作亂時有發生,士大夫也不再按周朝的禮節行事。因此孔子大聲呼籲克己復禮,參見《八佾》。
未來的趨勢民主憲政法治。若仍然把儒家的說教奉為圭臬有時空錯亂的感覺,懷疑孔子從墳墓裏面爬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