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當時,懷念日本統治的比例很少,但那些少數臣服於皇民化政策的「國語家庭」當然是心理惴惴不安,但這些家庭之所以甘為皇民不完全是思想「奴化」,舉個例子,辜振甫當年成為皇民奉公會一員就是受迫於日本,這是商不與官鬥。
事實上辜振甫父親,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漢奸辜顯榮也不是一般了解的那種賣台賊。辜顯榮當年上日本船艦與日人談判是受託於台北仕紳,只是選擇不作無謂抵抗以全台人性命,這種舉動台人可以罵,但滿清以及「概括承受」滿清的民國乃至人民共和國都沒有立場批評。
辜顯榮上船之前曾交代後事,將家中老母托與地方仕紳:這是這哪能說是在當漢奸呢?後來辜顯榮當然因為日本人的賞識而發家,其中不免有配合日本人政治宣傳的動作,如此被罵漢奸並不冤枉,但事有輕重,不能一扣上漢奸大帽凡事便一概而論。陳儀來台後也就是因為不分皂白擬了幾批漢奸名單進行逮捕,讓許多台人十分憤怒,連邱逢甲之子邱念台(抗日時台灣除奸團團長)都上書蔣介石針對濫捕漢奸一事痛罵陳儀(但蔣置之不理)。
再回到辜顯榮身上,辜是一輩子不說日語的,和日本人交涉他寧用翻譯,他自己文化不高,卻懂得為幾個兒子聘請來自大陸(記得是福建)的先生教授經書,但辜振甫這一代都會說日語,這是環境,辜顯榮只是個現實商人,他同時選擇繼續與日本合作~身為看板人物不會去忤逆皇民化政策。
辜振甫一生同時具有漢奸、統派和(中華文化)書香門第這幾種不大調合的角色,然而這些衝突的種子早就埋藏在他的附日仕紳家庭背景中。不必覺得奇怪。
再說李登輝吧。李登輝這代比辜振甫晚了好幾年,他在青少年成長時期是皇民化政策實施愈發嚴峻的時代,基本上慕影提供的Youtube影片(如下)↓
那些受訪的懷念日本的老人都跟李登輝(1923~)年齡相當,因此這批人的「代表性」就成問題:他們充其量只是一個世代,不代表全部台灣人。另一點我也認為為了符合專題,這些受訪者是經過特定的篩選。
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是日據時代的警察,當時俗稱為「三腳仔金龍」。因為台人將日本人稱作「狗」,狗有四足,那些為日本人工作的台奸就是「三腳仔」了。這顯示甚麼呢?顯示當年像李登輝這樣的日本警察國語家庭在台灣人心目中有多麼不堪了(據說地方上對李金龍十分「痛恨」)。
這點是了解李登輝心理的重要關鍵:李登輝揭櫫台灣人的認同問題,事實上是他自己的認同出問題:過去他沒成為真正的日本人,他的身分也不受台灣人認同,我們可以說這是青少年李登輝的悲劇,不過五十年後他以中華民國總統之尊將自己不成熟的心靈枷鎖與傷痕強加於人,這就未免太巴格野鹿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