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芸芸眾生竟日勞苦不過求取起碼的衣食,至多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然而在終其一生之前,卻因為少數野心家的爭名奪利,不免有時「天下喪亂,王室板蕩,生民塗炭。」
台灣人曾經的主子,滿清政府,大筆一揮,台灣成了日本領土。五十一年後,自以為是東亞共主的大日本帝國戰敗了,台灣又被中國要回,台灣人的國家意識再次受到衝擊,這個在日本人統治之下已經被教育成以日語思考,視日本為祖國的「日籍台灣人」只在身份證上被寫為中華民國籍,心靈深處,仍然是菊花與劍。
花了七年採訪、調查、思考、製作,北海道新聞記者酒井充子於2008年完成首部執導的紀錄片作品《台灣人生》。
之所以有拍攝這部紀錄片的發想來自於在一次九份的旅遊中不期而遇的一位台灣人竟能以日語與她交談,最後問她:「妳知不知道我以前的○○老師現在在哪裡?」然後,酒井小姐辭了工作,到台灣拍起了這部紀錄片,
網友[織田家]的讀後感裡寫道:
「觀眾當中,還有一位88歲的阿嬤(看起來像是60-70歲而已),在郭教授評論時就一直想舉手發言;她說:其實,跟片中的一位阿嬤一樣,在日治時期確實被日本人歧視,因此也不能說是喜歡日本人,但是,相較於後來的國民黨統治,她覺得「至少日本人有愛」,這是兩個不同統治者最大的差別。
從映後座談,其實可以感受到,不管價值觀或政治立場再怎樣不同,大部分的台灣人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應該是一致的;只是,歷史造成各自的生命故事,卻需要我們可以平心靜氣地去聆聽、理解彼此,從中找尋最大公約數--我們希望這個國家變成什麼樣貌? 她需要哪些元素?過往在這塊土地留下的痕跡,不管是殖民也好、統治也好,當中為人稱頌或懷念的究竟是什麼?把情緒抽離,去尋找之中值得學習、珍惜的關鍵,作為未來發展的養分,是我覺得看完這部影片的台灣觀眾,都該思索的課題。」
6/24中央社報導,來自南韓與日本的不同新聞團隊,已二度造訪位在三峽鎮的台北榮家。這些外國新聞工作者是與時間賽跑,想在韓戰老兵凋零前,拼湊起60年前那場戰爭的圖像。 酒井充子也可歸類於同樣的心理,不同的是,韓戰只是國共兩黨的恩怨,「日籍台灣人」卻牽扯到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奇妙的是,本應有所不同的這「兩個」竟是如此的接近--語言的發音、思維模式,還有生活習性。台灣人與日本人在精神上的契合不容易解釋。
《台灣人生》本站:http://www.taiwan-jinsei.com/index.html
預告片:
預告片中譯:
(字幕:你知道台灣以前是日本嗎?)
陳清香(1926年生):(我們這一代的人)是真正的日本人啊!跟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比起來,我比他們更像日本人。
(字幕:台灣人生-訪問曾是日本人的人們。)
(字幕:台灣曾在日本的統治之下)
宋定國(1925年生):我一邊流著淚一邊說著,老師!我一定會成功的。做什麼事都好,我一定會成功給你看的。
(字幕:日本老師的事,一刻都不會忘記。)
塔立國普家濡漾(1928年生):沒有原住民的話,不會有台灣的啊。絕不會忘記的是自己身為原住民這件事。
(字幕:以身為原住民為榮。)
蕭錦文(1926年生):我們被日本人遺棄了!確實,我們的血統不同於日本,但國家的事一直懸念在心,為了保護國家,和日本人心裡想的是一樣的。
(字幕:我們以日本人的身分參與戰事。)
長者:(基隆市○○公學校)第三十七屆卒業生的同學會開始(唱校歌!)
(字幕:跨越日本統治和國民黨的戒嚴令而存活至今)
楊足妹(1928年生):15歲開始工作到現在,沒休息過;休息的話,日子會很難過啊(休息的話會生病)。
(字幕:戰前至今持續著田間工作沒有休息過)
塔立國普家濡漾:加油往前吧!
(字幕:做為日本人,做為台灣人。)
陳清香:台灣人(對於日本時代)的眷戀和悔憾,真的是無解的數學難題啊!
台中市上映會
日時 :2010年9月25日(土)14時~
イベント :上映後、酒井監督挨拶および質疑応答
會 場 :國立台中圖書館視聴室
台中市精武路291之3號 電話:04-22261105
料金:無料
關聯文章:《週二的亂語 - 台灣人懷念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