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尚可靠巡演或比較小型的現場秀賺錢,因此在台灣甚至在版權保護相對健全的歐美,頂尖流行音樂家的收入仍維持在頂尖演員之上,作家嘛,就到處演講囉,口才犀利的去當主持人或名嘴,長得好看的,或者有觀眾緣的,便拍廣告賺賺代言費吧。把作家明星化,或乾脆把明星當作家,這些操作模式曾經一時壟斷了金石堂誠品的平台書架,到如今台灣電影又有些起色,相信小說家會樂於創作商業化劇本....副業的附加價值更高,只怕本業寫作會每況愈下.....
我不懂出版業,但每次看到文學類排行榜都被翻譯小說所盤據,非文學類也是一票洋和尚隔海念經,心理就很不服氣。
現實的說,現在和可見的未來就是中國龍行天下的時代,中國相關題材的東西比較容易開拓市場,台灣有這方面的文化優勢,但希望多一點出版家在營利之餘,多一點冒險精神和眼光,鼓勵一些真正有創意又有魅力的作品~~很多大賣的創意商品是事先難以想像的。
我個人一直不很欣賞橙果,我感覺他們的設計離在國際水準還是有相當距離,設計品項太雜太濫,目前蔣友柏當然是個成功商人,但我敢說他對設計的不尊重,將使橙果最多只能成為一個華人品牌,很難到歐美日去揚名立萬。
事實上整個華人圈都缺乏對設計的尊重。我們沒有一個獨立自信而且能處理現代生活的美學體系。
我有位老同學曾在在某家品牌筆電大廠任設計部門的主管,我知道他是會畫圖,但學生時代畫得沒我好,設計這種東西是講求天分的,我不認為他的天分夠,此外他的大學是讀工科(這方面或許他很行~我就不很清楚了),但非工業設計,換言之訓練也不夠。國內一流大廠對設計人才的要求如此,基本上是對美感普遍缺乏觀念。
我是HTC的國貨愛用者,可是每次比較手機前幾名國際品牌的外型設計能力,我得說台灣之光HTC就是敬陪末座,最近Acer的智慧手機也上市湊熱鬧,外型真是醜到爆,看了真的很傷心:設計是多花不了多少錢的,卻要多費點「心」。
有一段時間,台灣人老拿「俗擱(又)有力」的台客文化沾沾自喜,但坦白說那是伍佰一個人成功而已,其他的仿效者往往很粗糙又拙劣。像《艋舺》這部電影,除了在角頭文化上的描繪不太真實,主角演技不夠出色之外,我認為在美學處理上同樣缺乏內涵,還不如同樣是商業片而爭議度更大的《海角七號》。
PS 鈕承澤的五千萬成本砸在軟趴趴的打群架場面上是最大的浪費,那種打法是小學生打架,十五歲的小混混都比他們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