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雜誌,一、採取「統一」大主調,二、採取「經濟」作為副主調,三、引用「民主」來打破這「和與離」之間的迷思。文章內提到民主這字眼有四處,在開展本文評論前,我先將這四處貼出來:
「Chiang Ching-kuo,allowed the nation to become a democracy.」
「The two shared a deeply held desire to reunite China and Taiwan under the banner of democracy.」
「Ever since Taiwan became a democracy in 1987,」
「Will Ma dream come ture?Will China and Taiwan ever reunite under the banner of democracy?」
-------------------------------------------------------------------------------------------------
一、為何作者採用這「統一」主題?而非其他主題?
該作者在封面標題處「Guts」已經做了總括,對於內文要寫的事情的總括,在內頁介紹處unlikely leader當然無論如何不可能脫離封面「Guts」的評價,否則邏輯說不通,更何況unlikely leader緊接著的是「the courage to make difficult and unpopular decisions」--無論讀者以為這是正面負面。
二、作者為何要從遙遠的歷史談起?
在內文第一句「Technically speaking……」開始,作者定義台灣與中國「在政治學理上」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但「馬上轉折」「but in reality……」,說台灣與中國實際上是兩個國家。
這第一句話的衝突點「張力」很夠,全文繞著這「張力」展開。
作者接著談到蔣介石,在談到蔣介石這一段,他等於是替之後評述馬英九做了「伏筆」,已經帶入作者自己的看法與立場--藉著評述國共內戰與蔣介石,而他談的只是國共內戰蔣的這邊歷史,國共內戰另一邊中共的歷史他只以一句話「他們仍然侵犯人權盛行」帶過。
作者對於蔣介石的評價,在文中並不友善,這態度明顯地在「Chiang Kai-shek and his band of nationalists set up a military dictatorship in Taiwan, and the island remained in a state of perpetual (if stable) martial law until 1987.」一段裡顯示。
三、作者既然從蔣介石提到蔣經國,而1987年前作者的定義是「台灣處於永久軍事戒嚴法之下」--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20世紀後半,以「軍事戒嚴法」實施號稱民主的軍事獨裁統治的,過去有阿根廷、西班牙、哥倫比亞,現在有緬甸、北韓,這一大段是絕對的否定用句,自然不用說。
四、可是,作者接下來,在提到馬的總總作為裡,他卻將馬定義為「獨裁者門徒」--如此清清楚楚,斷然的評述,卻被記者李佳霏當初刻意漏掉………
五、接著作者從馬的童年開始講起,從第一句話「Ma came from one of the families that had followed General Chiang Kai-shek to Taiwan.」就清楚表明了作者將馬英九當作蔣介石繼承人這「隱含脈絡」,如同前段那句「Chiang Kai-shek and his band of nationalists」。
六、在「三」「四」「五」的鋪陳之下,馬鶴凌對馬英九那高度政治任命與高度民族情感的高壓教育變得「理所當然」,而馬英九在童年的反抗與痛恨不成後,慢慢順從父親的意思「為國服務」,同樣又是扣回去「三」「四」「五」點。
七、在前文花了大量文字講述歷史與馬的童年「過往」後,文章換到了「現在式」--作者以1987年之前與1988蔣經國去世前解嚴,做為台灣「民主」與「獨裁」的重大分水嶺,這非常非常重要。
八、在「現代式」的中後大段落間,張爺說雜誌將「九二共識」歸因於馬的作為是雜誌犯的小錯誤,可是,始終我並不這麼認為。雜誌作者既然以「統一」為主題,說「九二共識」的歷史他們不知道,那不太可能。
雜誌用了「drafted」這字「he drafted what would become known as the "1992 Consensus"」,並且因為其語句做到「模糊的極致」「a masterpiece of diplomatic ambiguity.」,讓他獲得機智政客之名「Ma gain a reputation as a savvy politician,」。
也就是說,在以「統一」為主調的文章中,「現代式」的這一大段,作者最為看重的,正是「九二共識」,並且直接將之與馬英九連上關係。
九、在「九二共識」那一段裡,作者等於替這位他認為的「新銳政客」描述了風格:圓滑--正如副標題(若有人要說是「圓融」我也不反對)、知道模糊語句的運用、「統一」的主調--作者並不提馬英九選上總統前對六四或西藏的抗議動作,這些在外國人看來同樣重要的大事,更說明了作者選擇此題材的意圖。
十、接著這題材的,是團團圓圓熊貓事件,作者認為此為兩岸關係「轉圜」,讀來有點可笑。但選擇團團圓圓熊貓事件則是呼應大主旨「統一」筆調,正如作者提到的熊貓名字的雙關語。
十一、在團團圓圓小趣味後,緊接著小標題「Reunited,and it feels so good」,作為上述前段中段的末尾開場與收尾。
但是這一段,比起前面對於蔣介石「收復大陸的決心」「富有民族主義色彩的軍隊」「馬的爸爸的偉大期望」「獨裁者門徒」……,講的卻不是統一,講的卻是美國、台灣、中國之間--最最現實的經濟。
十二、經濟--這是本文鋪陳的另一副脈絡,若說本文鋪陳「統一」是蔣氏父子與馬氏父子的意識型態,那本文--從美國利益觀點切入,則是最最切身的美國利益。
十三、關於這副脈絡「經濟」,它點出的重點誠如內頁介紹文講的「After all, if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meltdown has taught us anything.It's that we're all in together.If that we're going to climb out,we have to learn from those around us and build on their accomplishments.」,這才對美國人有興趣,願意花錢來購買該雜誌。
十四、在同樣的副脈絡裡,內文引言粉紅色字體「百思買」那一段它又提及一次,並且,內文裡,它將這經濟動盪歸因於這兩個夫妻「吵架」。
十五、就美國人的立場而言,美國不願意看到統一也不願意看到台灣獨立,內文說得清楚明白,「After all, reconciliation would mean one nation giving in to the other, and divorce would lead to all-out war.」
十六、美國的立場既然如此清楚明白,而美國政府「發誓保護台灣」(基於台灣關係法)又「不願意被動陷入泥沼」(與中國交惡等於台灣經濟遲緩,與中國交惡等於美國經濟也陷入遲緩,與中國交惡等於也與美國交惡,這是作者提陳水扁那一段的重點)。
十七、站在這樣的立場之下,美國政府當然歡迎兩岸打開將近半世紀的對話,而馬英九在此背景之下,美國應該是歡迎他當總統才是!然而……
十八、然而,經濟情勢並沒有隨馬英九上台而好轉--一開始,馬的「圓滑」與「對話」,確實讓台灣觀光客大增,直航大增,資金與旅遊流通大增,甚至「Now that China and Taiwan as a safe place to invest their money.」--連中國都成了可以去投資的安全地方。
十九、但在末尾,這個「因陳水扁贊成獨立而導致的經濟下滑」在經歷過馬上任一年的樂觀看待後,卻接著的出現同樣下滑的趨勢,這裡作者做了大大的反諷,怎樣的反諷?
二十、反諷一開始就出現在內文介紹頁「This is the story of five unlikely leaders-a handful of women and men who inherited giant crises and had the courage to make difficult and unpopular decisions.」--指馬英九「有勇無謀」的Guts,但更準確地指出,馬想依賴中國的「幻想」。
二十一、這介紹頁的詞句呼應到內文最末段「Will Ma dream come ture?Will China and Taiwan ever reunite under the banner of democracy?Many foreign affairs experts would tell Ma to keep dreaming.」最具張力!!也最精彩!!
「Guts」「courage」「unpopular」加起來,配上「Will Ma dream come ture?」,什麼意思實在不需多說。
二十二、本文裡對於蔣氏政權既然以「獨裁」為定義,那麼又說「The two shared a deeply held desire to reunite China and Taiwan under the banner of democracy.」--這有反諷意味。
對於國人而言,蔣經國確實在晚年想要推動民主,但雜誌並無對此著墨,而在美國人看來,這沒有著墨,多多少少意味著美國人對於蔣氏父子的「偏見」。
二十三、全文既然沒有提到「民主」這脈絡的「由來」,卻提及「reunite China and Taiwan under the banner of democracy.」至少兩次,它呼應的是--台灣是個揮別獨裁走向民主的國家,而大陸仍然是個迫害人權的國家--也就是,馬的統一大夢,並不能完全以經濟為主導,而根結於兩個國家「民主vs.共產」的大大不同!!
二十四、既然「民主vs.共產」的大大不同,但馬英九本人卻繼續作夢,基於「意識型態」,那麼,結尾處就應該在「Many foreign affairs experts would tell Ma to keep dreaming.」,而後「and today, they're giving each other pandas.Anything is possible.」與其說是圓場,不如說是「共振」,對於「Ma keep dreaming」的「共振」「共鳴」,以此開放性結尾,不把話說死,讓讀者預留想像空間,最為幽默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