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榮民是應該的,但根據李敖的立委質詢報告,本省籍榮民占三分之ㄧ,都是新一代的。外省老榮民達三十幾萬人。
早先榮民如何定義,細節我並不清楚,我只知道結果,結果就是台籍老兵被篩汰掉。例如〈兵的故事〉主人公余山福,就是因為家有田產而不符合榮民資格的。
以下是從鄒景雯〈黨國供養體制 〉所節錄↓
在兩蔣四十年威權統治時期所建立的這種﹁黨國供養體制﹂,配套完整且盤根錯節,當時對隨蔣家遷台的軍公教家庭與人員,每月發給糧票、油票等生活配給,孩子就學亦有教育補助,更不用談盈盈大者的十八%優惠存款,許多既得利益者今日以當年軍公教清苦為由視為補貼,其實與﹁本省﹂的地主相較或許如此,但是比之當時社會上更廣大的台灣勞農工階層,這種自辯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在求職上,例如為國民黨權貴子弟量身訂做的甲等特考,成為留學返國後直接進入官職的直達車﹔高考設置三十五省的省籍錄取配額,以優先取用﹁大陸各省﹂的保障名額﹔軍隊與情治體系以﹁忠誠﹂過濾進行壟斷之外,並以軍人特考協助其轉任文職,如此在人才晉用上的種種不公平設計,使得﹁高級的外省人﹂在謀事的競爭基礎上先人一著。看看現在政壇上所謂的﹁外省菁英﹂們,上從馬英九以降,當年曾靠﹁特考﹂走後門鑽小洞的,真如過江之鯽。
國民黨要穩定這種﹁黨國供養體制﹂,當然要有一套對這塊土地與人民進行剝削的經濟制度,例如當時對農村的稻榖收購,就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透過大量的收購,一方面在必要時穩定糧價,另一方面就是用於照顧軍公教體系。
在這樣的﹁黨國供養體制﹂下,階級自然而然形成,﹁外省人﹂佔最上層,若干進入這個制度內的﹁本省人﹂其實被放在底層,這群被供養者的優越感因而叢生,缺乏自省者甚至鄙夷其他被剝削者,為了維護既得利益,也成為執政者最堅實的扈從,甚至其中的﹁本省人﹂表現的比上面的﹁外省人﹂更投入﹔至於不在這個﹁供養體制﹂之內的廣大人民則在物質與精神上淪為雙重弱勢,甚至直至今日還要被一句﹁高級的外省人﹂的﹁反諷﹂所二度傷害。
我不想把老KMT族群政策的問題聚焦於老榮民,這是拿外省老兵當替罪羔羊。所以我的重點是「本省老兵」。鄒景雯是將視野放在整個公務員體系,(也就是我所提的第二點),他的陳述夠清楚了吧!
當年王永慶想辦報是蔣經國擋下來的。當年能辦報的都是有軍方背景的國民黨籍外省人。
到現在兩大「范蘭欽」日報,先負於「福佬沙文」的《自由》,最後三家都敗給「香港狗仔」的《蘋果》,這串又長又臭的「因果報應」,讓老天爺去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