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尋王之盟
市長:文俠隱  副市長: Chocola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尋王之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巧克力~ 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兵的故事( 電影情節不過如此)
 瀏覽2,691|回應3推薦6

Choco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Rebec
筆記阿本
文俠隱
shouminc
張爺
Chocola

台灣人~~~除了有二戰時日本所徵的兵,也有二戰後國府授意長官公署徵的兵 , 以下是這個兵的口述歷史,很真實,算是台灣原住民打"共匪" 的回憶~~~~


我叫余山福,今年84歲,布農的名字是Anu,日本名字是田山信。我21歲時去當日本兵,沒有去南洋,留在台灣淡水駐軍,但是日本戰敗。我是透過檢查體格優等被徵召去當日本兵,要入伍時要寫血書,剪指甲,放到袋子裡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是萬一身亡的時候可以請人家帶回來。

日本戰敗回來以後,我又被國民政府徵召去大陸打共產黨。民國34年我隨部隊由基隆港搭船到山海關,在海上航行共七天七夜。在大陸的北平有五年時間。那時候在北平有訓練,國共內戰,一個營一個營攻打,打仗時因為自己打自己的人,心裡其實很慌,但是因為有受過日本訓練就比較沉穩。

我第一次在北京迎戰共產黨,當時雙方傷亡慘重,我剛開始不敢對共產黨開槍,但是想到我不殺共產黨、共產黨必殺我之後,並且下定決心我要活下去,就決心開槍打到底。轉進中搭火車時,就連窗戶都備有沙包警戒共產黨埋伏。現在想起來那時非常的憤怒甚至是瘋狂,我們跟共產黨連長相都一樣,為什麼要打仗,心裡很不高興。

我曾經近距離殺過共產黨員,用步槍五發連發射擊。打仗用槍打的時候還不會怕,可是用槍刺的話就很恐怖,旁邊的人都會看到傻傻的。

我們曾經遭到共軍夜間突襲,還好隊上有布農族同胞名字叫subali、masauli,互相扶持,那場戰役我用刺刀刺死共產黨員,因為有族人的支援才能保住生命。兩位是ispalidav家族,同族的haisul、palalavi則是因為槍傷搭醫療船返台就醫。

我們在北平作戰以後還有到天津、保定和安鄉。那個地方是沼澤港口,形狀就像葫蘆一樣所以叫葫蘆港,跟共產黨打仗時,共產黨用噴火器、火焰槍猛烈攻擊我們,很多人都被燒死。我們為了保住生命,用爬的逃命,甚至假裝投降欺敵逃命,逃命過程中,共軍還不斷掃射。我們前進那時候因為剛好前面有沼澤,所以很機靈才可以活到現在。

我也有去過蒙古沙漠,後來又到東北,到鴨綠江,再到大連,後來又轉進興
安。大陸有35個省,但是我只跑了14個省。

那時都是急行軍,沒有休息一連走了七天七夜餐風露宿。在行進中遇到大風雪,很多官兵凍死,我是布農族人,適應高山生活,才能倖免於難。
這一路上非常辛苦,戰亂中有幾位布農族人被俘虜,無法回台灣。
我以前都不敢交女朋友,因為會怕是敵軍派來的間諜。同胞陣亡時我會把他身上的東西佔為已有。打仗都吃玉米、稻米、大麥、小麥跟野菜,在東北少數民族的地方也會打獵。沒有東西吃的時候連地瓜都要生吃,有時候抓野狗,狗肉好吃。

我38年到上海再到金門,在金門一年後就回安平港。雖然我幫國民政府打仗,但是因為家鄉有土地,所以後來沒有榮民身份。參加這場戰役又能平安返鄉,我引以為榮,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心情非常沉重,又沒有受到國家的補償跟慰問。

2008/09/19



大家以為上面這個兵的遭遇怎樣 ? 

台灣其實還有一種兵 , 前幾年是日本兵 , 日本投降後參加國共內戰 , 被共軍俘虜 , 變身抗美援朝紅軍 , 韓戰時投降美軍 , 變成反共義士 , 繞了一大圈回台灣~~~~~~

 一會兒要喊「天皇萬歲」﹐

一會兒要喊「蔣總統萬歲」﹐

一會兒又要改口喊「毛主席萬歲」

台灣 "123自由日" 的由來 ,  就是韓戰時投降的共軍大批遣送回台灣的史實 , 這個兵終於被碼頭的歡迎群眾高喊「反共義士萬歲」~~~~~~

以下連結一篇李筱峰的文章作參考

http://www.jimlee.org.tw/article.jsp?b_id=24290&menu_id=6


尋王之盟支持者,巧克力妹兒小魔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3506979
 回應文章
相關連結
推薦0


Chocol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引用文章愛抬槓的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3509224
談~台籍日本兵‧余山福口述
推薦2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hocola
筆記阿本

一,Damn M聲稱,台籍日本兵被編入國軍多數是在1948年後,依此反駁余山福口述1945就被編入國軍的說詞。首先,這種反駁在邏輯上完全不成立:就算台籍兵多數是在1948年後才編入國軍,也不足以反駁余山福個人1945就被編入國軍的說詞。更何況,這種反駁所根據的前題未必符合史實:國防部宣稱派入國共內戰的台灣兵只一千七百多,與民間估計數字(起碼上萬)有相當大落差,同時,戰後台灣兵立即編入國軍的口述史料絕非罕見,而且當時編入國軍的台籍軍人至少有一定比例是招募成軍,並非各個都是受到強制。

那些對台灣兵有先入為主偏見的人一定覺得奇怪:「二鬼子」怎會自願加入國軍呢?其實根據這些老兵的口述,他們主動參與國軍,主要還不是為了填飽肚子!當時國軍軍容雖然令人不敢恭維,但是對這些戰後衣食無著的退役台灣兵而言,國軍的福利竟然還令他們嚮往呢。說穿了,無論是當日本兵還是參加國軍,多少都與民生問題有關,這哪是只關心政治,不細究歷史的世人所願意去了解?

2,Damn M聲稱,當時國軍不存在訓練一事。這又是天方夜譚了,一支軍隊再落伍,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基本訓練。假設您沒經過訓練,請問您子彈怎麼上膛?假設您沒經過訓練,請問您連手榴彈插銷怎麼拔又怎麼扔?假設您沒經過訓練,請問您上刺刀之後是不是準備等死?假設您沒經過訓練,請問防毒面具怎麼戴法?假設您沒經過訓練,我把一挺五O機槍丟給你,你會用麼?你連怎麼架槍都不知道咧。
孫立人認為國軍缺乏訓練,拜託,那是維吉尼亞軍校高材生對國軍訓練素質的很自然的負面評價,而不是真的說國軍跟老百姓無異,毫無訓練好不好!?

3,從余山福的路線圖來看,事先到山海關再到北平,然後天津,然後保定(以上河北省)。可見他講的不是1948平津會戰。 應該是1945年底在平綏一帶的幾場戰役。余山福在此是受訓多久,參戰程度多深,敘述不詳不可得知。這些戰役也非每一場都遭共軍「全殲」(何況「全殲」多只是誇大不嚴謹的說法)。接下來是1946的東北戰爭。特別應提的是,余山福提到興安。他說:

「我也有去過蒙古沙漠,後來又到東北,到鴨綠江,再到大連,後來又轉進興安。」

興安是在1947設省,卻不存在於如今的PRC行政區,余山福使用的是個存在時間短暫的地理名詞,時序上又吻合戰史,這更增添其說法的可靠度

4,Damn M強調民國三十八年上海戰役以全殲告終,因此認為余山福存活機率低。這是很荒謬的推論。再次強調,軍事上所謂全殲通常不是嚴謹說法。譬如徐蚌會戰也可號稱全殲,但孫元良將軍不就存活下來?戰敗將軍未能死守,沒有可能個人逃亡而不被槍斃的,部分將領仍能來到台灣也表示他有能力保存他的餘部。

5,Damn M以最後一段話將此文斷定為捏造:

下面這一段,顯然是不懂原住民的生活經驗的文史工作者胡亂編造出來的:
「在行進中遇到大風雪,很多官兵凍死,我是布農族人,適應高山生活,才能倖免於難」:布農族的聚落是在中海拔地帶,高山是獵場而非平常生活區域,台灣高山偶有風雪,但是布農族應對的措施是在風雪來臨前盡速下山,所以適應高山生活跟大風雪中存活是沒關係的。
硬去拼的結果就是史上最慘烈的嘉明湖山難事件〈剛好那次死的也是海端的布農族〉。

布農族比平地人適應高山氣候是事實,他們也更懂得天寒地凍下的求生和保暖知識。但那跟他們同樣要避風雪並無矛盾。請問誰不避風雪啊?

我去過南投高山部落許多次(吃過飛鼠肉和原住民釀的酒)。台灣山地濕冷,在埔里著短袖還撐得住,一到仁愛信義,就得套上夾克。到了冬天,那種濕冷的刺骨寒風甚至超過歐陸乾爽氣候的零下幾度。

我不覺得Damn M的質疑有說服力


引用文章比ID4還猛

Damn M

這十幾年台灣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職稱叫「文史工作者」,這些人對於「創造」歷史相當有興趣,不過創造過了頭時,就變成科幻小說。

這位余山福老先生的故事就相當有科幻小說的味道,雖然說無巧不成書,不過這篇也太神奇了。我不是軍事迷,不過從一些基本的歷史地理常識,可以看出這篇的疑點:
1.「民國34年我隨部隊由基隆港搭船到山海關」:搶佔東北是1945時美蘇雙方的大戰略,因為華北陸路受阻,所以國軍透過美國海軍的運補登陸遼西,時間是1945年底沒錯,問題是台灣當時也是同步在接收過程中,余先生能在這個時間就被編入國軍送入東北戰場,跟多數台籍國軍老兵是在國共戰事逆轉後,1948年才送入戰場的經驗截然不同。
2.「在大陸的北平有五年時間。那時候在北平有訓練」:國軍控制北平的時間只有三年,而且當時的國軍根本不存在「訓練」這一回事,這是孫立人亟欲建立軍隊訓儲基地的原因,多數的台籍國軍,也是當時編入鳳山的新軍。
3. 「我們在北平作戰以後還有到天津、保定和安鄉」、:平津戰役是以傅作義投降告終,基本上當時在平津的國軍作戰部隊是「全殲」,國軍能以個人身分逃走的就跟中樂透差不多了,逃走了還能再穿越徐蚌會戰戰區,而且是編入國軍進入上海再到金門,這種機率應該比連中三次大樂透還低。
4.「我38年到上海再到金門」:上海戰役基本上也是以全殲告終,能夠透過海空運離開上海的不是普通人,更別說一個台灣原住民兵了。
5. 「我也有去過蒙古沙漠,後來又到東北,到鴨綠江,再到大連,後來又轉進興安」:國軍從未越過哈爾濱、齊齊哈爾這一條戰線,轉進興安已經不是機率問題,因為根本無此可能。

總而言之,余山福老先生一人經歷了東北戰役、平津會戰、渡江戰役、金門戰役,這種戰史在國軍中除了老蔣外應該只有他一人。

余先生可能因為不熟悉中國史地,所以記憶有些錯誤,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下面這一段,顯然是不懂原住民的生活經驗的文史工作者胡亂編造出來的:
「在行進中遇到大風雪,很多官兵凍死,我是布農族人,適應高山生活,才能倖免於難」:布農族的聚落是在中海拔地帶,高山是獵場而非平常生活區域,台灣高山偶有風雪,但是布農族應對的措施是在風雪來臨前盡速下山,所以適應高山生活跟大風雪中存活是沒關係的。硬去拼的結果就是史上最慘烈的嘉明湖山難事件〈剛好那次死的也是海端的布農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3508763
路有多長
推薦2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張爺
Chocola

紀錄片導演湯湘竹的回家三部曲繼"海有多深"、"山有多高"兩部的10年之後,最新的第三部曲"路有多長"便是紀錄一群被國民黨軍帶往大陸參加國共內戰的阿美族青年的故事;其中,有的戰死,有的滯留,有的變成了解放軍,返家的路迢迢,一晃眼六十年過去了。非常值得參考的紀錄佳作。

==============================================

路有多長
How Long is the Road

導演湯湘竹20年前在人間雜誌上讀到有關台籍兵的報導,得知在台灣也有ㄧ群和他父親具有類似命運的人,一場戰爭將他們全推向遙遠的離家之路。


在山海交際的台東都蘭部落,導演遇到了阿美族青年,也是木雕藝術家的希巨.蘇飛,得知國民黨接收台灣後,一群少年階級被帶往遙遠的中國。導演湯湘竹便以都蘭為起點,聚焦於阿美族,與希巨探訪這些存活下來的台籍老兵。


在尋訪都蘭部落及台東以北僅存的台籍老兵過程中,希巨請示長老的意見,決定在部落的聖地─(都蘭鼻)塑立一座雕像,紀念那些戰死沙場,回不了家的叔叔伯伯們。而後,導演與希巨來到中國,尋訪留在中國的阿美族老兵,這些老兵因為家鄉的異變、生活習慣種種因素,選擇留在中國……


海有多深、山有多高、路有多長,倏忽十年。前兩個紀錄片的主人翁,我的好友和我的父親,皆已辭世。遼闊的天穹之下渺小如我,面對自己無以名狀的惶然,無從表達自己的心意。


希巨的唸辭,表達了我們做紀錄片的意義於一二。希巨的儀式,也替我這十年的作為,及一路伴隨我的家人朋友們的良善心意,做了最貼切的總結。-湯湘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666&aid=350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