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伊朗革命,改變了伊朗與西方的關係,它也像一場文化大革命,改變了伊朗社會。
國際政治啟迪28
【摘要6.24.2009江春男 蘋果】 1979年伊朗革命前夕,美國有大批外交官,CIA和軍官派駐德黑蘭,他們對伊朗社會缺乏接觸,大使館員懂當地語言的屈指可數。CIA、布里津斯基和季辛吉當時都向卡特保證伊朗不會出事。但那場革命,改變了伊朗與西方的關係,它也像一場文化大革命,改變了伊朗社會。
柯梅尼,建立了一個以神學和教士為主的權力結構,所有政治遊戲都圍繞著這個奇特的軌道,保守派或改革派都系出同門,今天的改革派是當年的保守派,在朝變保守,在野變開明,換人做,作風會變,但政策不會改變。這種神權與民主混合的體制,現在面臨存續挑戰。
伊朗人,不是阿拉伯人,他們擁有悠久的波斯文明,十分重視文化、思想、哲學、詩歌。他們所屬的什葉派,在穆斯林世界長期被迫害,特別強調教育和科學的重要性。文盲已經絕跡,女性仍受到政治歧視,但公務員中,女性佔60%,女性教師更高達80%。女性醫生佔三分之一,大學生中,女性佔一半左右。比率之高,世界少見。
伊朗的理工很強,有一兩間大學名列世界理工科前茅,畢業生很容易在美國拿到獎學金。在矽谷的伊朗工程師,和印度人一樣出名,內閣中有三分之二拿到博士學位,事實上,伊朗的教士也頗受尊敬,他們經過層層考試,才能爬上高位。他們的宗教課程重視邏輯與辯論的訓練,各級教士和天主教神父、英國國教牧師或猶太人托比一樣,頗有社會地位。
伊朗社會教育水平,與政治結構有巨大落差,政治動亂終究是無法避免的。伊朗有7000萬人,30歲以下佔60%,柯梅尼留下來的制度,抵擋不住時代潮流。艾邁迪內賈,反西方言論和保守作風,引起年輕人、婦女、城市和中產階級的普遍反感。這次的動亂,成敗未定,但它預告另一次革命即將來臨。
【摘要6.24.2009杜念中 蘋果】伊朗現在的情勢像只大悶鍋,底下燒著熊熊烈火,有人在拚命加溫,有人拚命滅火。鍋蓋緊緊密封,沒人確知鍋內是沸騰的熱水,還是滾燙的熱水在逐漸降溫。兩股力量會不會發生撞擊?
結果會像是中國的89天安門悲劇,民主力量因受鎮壓而全面退潮?或如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民主力量最後勝出?情勢發展或許難以預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任何外國力量,都不宜在此時干預。
美國總統奧巴馬對伊朗保持緘默,結果遭到國內保守派的強力抨擊。保守派認為無論道義上或實質上,美國都該表態支持伊朗的改革派。國防部前副部長沃夫維茲(Paul Wolfowitz)的意見具有代表性,他以1986年菲律賓反馬可仕運動和1991年蘇聯反戈巴契夫政變為例,說明美國不能保持中立,而須明確表態;美國立場明確,才能把情勢的發展導引到民主的方向。
沃夫維茲,曾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而且從政經驗豐富。照理說,他當然了解伊朗情勢和昔日的菲律賓,大相逕庭;美國當年在菲律賓舉足輕重,有足夠能力干預菲國內政。蘇聯失去霸權地位,未來何去何從困惑著所有俄國人,美國做為唯一強權和國際上的道德領袖,自然可以對蘇聯內鬥明確表態。
但是伊朗情勢則大為不同。1953年美英兩國的情報單位在伊朗策動政變,推翻民選總理莫沙德(Mohammed Mosaddeq),扶持了巴勒維王朝。1979年伊朗革命的主要對象,就是巴勒維王朝和背後的支持者美國。伊朗革命使美伊交惡30年。
30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內部的反面教材,是萬惡的撒旦,期間兩國雖無戰爭,但衝突不斷。布希任內還支持伊朗境內的少數民族叛亂,讓伊朗教士政權恨得牙癢癢。不久前伊朗總統艾邁迪內賈(Mahmoud Ahmadinejad)還要求美國為當年策動政變、干預內政向伊朗人民道歉。美國對目前情勢必須審慎應對,否則極可能適得其反。
伊朗的改革派,也希望美國噤聲。改革派透過網路、手機、微網誌如Facebook和Twitter等工具,不斷把他們不須外力協助的願望,向外界傳播,因為西方任何支持改革派的聲明,都會立刻為保守派利用;保守派將可祭起民族主義大旗,強力鎮壓改革派。
伊朗改革派,也許盼望得到國際同情,但不需要外援,尤其美國的支持,將適以害之。中國在伊朗選舉中,明顯支持保守派,還曾警告美國不要插手伊朗內政。中國強調伊朗內部需要重建和諧,否則將走上泰國的道路,兩派勢力鬥爭造成長期不穩定。中國把伊朗比喻成泰國,而國際上卻把伊朗看成1989年的中國,上層分裂,最後導致軍方血腥鎮壓要求改革的民眾。
伊朗的高層教士曾多次到中國取經,希望學習維持政治獨裁,卻又能同時發展經濟的經驗,但他們失望了。他們羨慕共產黨寡佔權力,卻不能接受中國社會的腐化和墮落。而中國視伊朗的民主選舉為畏途,甚至認為伊朗動亂的根源,就是民主,但也不能建議伊朗盡廢民主體制。如今伊朗出現複雜的內鬥,和美國一樣,中國也深感無力。
美國並沒有促成1997年的德黑蘭之春,中國也未能教導伊朗教士如何鎮壓德黑蘭之春。現在德黑蘭之春再度來臨,面對伊朗亂局,美國和中國一樣,依舊束手無策,與其積極介入,不妨讓它悄悄演變吧! 【為《蘋果日報》社長】
分析評論:
1. 依據《聖經》記載,猶太人對波斯人相當地敬畏,波斯人兵強馬壯,非常富有;事實上,猶太人當時有全世界最進步的法律制度《十誡》。
2. 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對伊朗的政策,跟三千年前猶太人的「心理」差不多,這是因為歐美許多國家他們都受《聖經》文化的影響,文化的陰影在心裡殘留不去。
3. 美國對伊朗政策的模式,最好跟美國對台灣一樣就好,不要介入他們國內的政治風暴圈當中,無論誰上台,都保持友好關係,不要覬覦伊朗的天然資源,大家和平理性地相處就可以了。
4. 過去美蘇等大國,會非常地在意中東問題,主因是貪圖人家的石油資源。未來全世界都發展核電、太陽能發電等綠色能源,中東石油的價值會日益減輕。對別人家的財富不要貪心,自己就自由自在了,這是《十誡》教的道理。
5. 波斯,原本就是古帝國,很早就發展文明,又善於經商,所以對於外來文化的吸收,有相當的能力;亞歷山大帝曾經征服過波斯,為波斯帶來了希臘哲學,但是很快地波斯又獨立了,因此伊朗文化也有深厚的哲學基礎;波斯也曾經跟蒙古帝國長期地交涉。這個古帝國文化基礎,不容小覷,他們對《古蘭經》的解讀,也有異於埃及或阿拉伯人。
6. 近十年,世界強力吹起貿易自由的風氣,貿易過於自由是危險的,但是文化交流應該愈來愈自由,這有助於理性的發展,可以促進族群之間互相的了解與地區的和平。中東過去的發展會停滯不前,主因是美蘇二國貪圖人家的石油財富,強力介入,造成他們採取保護主義;如果美蘇二國不貪心,採取文化自由主義,今日的伊朗、伊拉克早就是世界民主大國。
7. 中國,是採取什麼樣的「心態」來與伊朗交往呢?心態健不健康,就會影響別人將來如何地來發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 中國政府的權貴,是標準的重商主義,只講利益與分贓,不講儒家的文化道德或馬克思的階級革命。與中國的權貴接觸的人,一定會作票、製造黑心商品、不講信用、踐踏人權、包裝美化、道貌岸然。誰敢否認!
9. 歐美各國跟任何國家交往,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態」,多行不義必自斃。大家如果在文化上,自由地交往,彼此都輕鬆愉快;如果想要榨取別人的利益,又借用軍事力量來欺負別人,最後一定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