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近屋漏偏逢連夜雨,才剛度過舉債上限爭議,就遭到標準普爾調降債信評等,對它的全球威信打擊不可謂不大。台灣除了在經濟上緊急應變外,也該冷靜評估可能的政治效應。
首先,美國國力衰落的說法恐怕言之過早。美國今天仍是世界唯一超強,經濟總產值連續卅五年穩佔全球四分之一;軍事支出幾乎是全球一半;研發經費等於後面七個國家的總和;人口不但高居世界第三而且沒有老化。世界經濟論壇在全球競爭力評比上,仍把美國列為第四,遠高於日本或中國大陸。美國對外開放、對內包容的制度仍然展現高度的活力及創新能力。而消費成癖的美國民眾個人儲蓄率已自十年前的零提升到金融海嘯後的百分之四。
就相對值而論,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所有國家依舊瞠乎其後。雖然以匯率計算的大陸經濟總產值已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如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會更高),高居全球第二,但其他方面兩國仍然相去甚遠。若加上地緣政治考量,美國旁無強鄰,遠方還有歐洲與日本等自然盟友。但中國大陸臥榻之側卻是國家眾多,民族各異,而且近半還有流血征戰的難忘經驗。兩者戰略環境孰利孰不利,至為明顯。
所以美國今天的問題不在民間,而在政府,尤其在政黨政治。十年前許多政界人士因為美國獨霸而染上自大情緒,認為民主制度已經決定性勝出,「歷史已經終結」,而美國可以實施「單邊主義」、一手主導全球發展。這個思維導致美國先後陷入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戰爭泥淖,以致國庫空虛,債台高築,並讓原本承受美國強大壓力的中國大陸因為「禍水西流」而憑空得到十年的喘息時間並藉此快速茁壯。
更糟的是,美國兩黨開始嚴重對立甚至惡鬥,彼此杯葛議事,為了自身的黨派利益,不惜犧牲國家利益和美國做為世界超強的地位與形象。
再深入探討,美國今天的問題不在實力,而在心理。去年民調發現,美國六成的民眾認為國家正在走下坡;信任聯邦政府作為的只剩兩成;對大企業有信心的也只有兩成,對大學有三成,對醫療體系有三成,對新聞媒體更只剩區區一成四。
如果這兩個病灶短期內沒有改善,美國將空有實力,但缺乏把實力化為影響力的意志及能力。這就會對全球情勢產生衝擊。
台灣外部環境最重要的還是美中台大三角關係。在可見的未來,美國一定會更重視中國大陸做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的角色。雙方一定會在多層次、多管道上進行更密切的協調。雖然「美中共管」的情況在近期不可能出現,但台灣必須更加留意兩者的互動,尤其是意志與能力的角力。這也意味台北必須同時加強與華府及北京的交往與互信。畢竟在三角關係中,與另兩角關係最冷淡的一角永遠是最終哭泣的一方。
在美台關係中,經濟因素的重要性將來只會上升,不會下降。過去十年經濟問題在雙方內部都已高度政治化。這表示,雙方領導必須積極展現政治意志及府會協調才能化解難題。如果美台經濟關係停滯不前或惡化,恐將影響雙邊政治關係。
最後,台灣應該想想,上述美國的缺點,不論政黨惡鬥、府會落差、全民信心低落,台灣都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外海吹來一陣陣經濟颱風,響起一聲聲軍事雷鳴。台灣似乎仍然只關心眼皮底下的小事,連總統大選都避談國家大事。怎不令人憂心?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國安會前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