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當選副總統後,向博鰲論壇「補辦報名手續」,表達與會的意願;北京當局可以有兩種回應方式:一是拒絕,二是同意。
這兩種方式,蕭萬長與馬政府都有風險,而胡錦濤與北京當局亦有風險。若是北京拒絕蕭萬長與會,馬政府未來的兩岸交流政策必受挫折,而北京當局面對台灣政治新局的「善意」,亦將遭嚴重質疑。如今,北京當局同意蕭萬長與會,蕭及馬政府的風險是恐被「矮化」,或空手而回;胡錦濤及北京當局的風險,則是可能被指「矮化」台灣,及未能表達足夠的「善意」與「誠意」。
事後倘若證明:蕭萬長竟明知可能受辱而唐突把自己送到博鰲;而北京當局亦無積極為兩岸關係加分的作為,卻冒失地答應蕭萬長頂著「準副總統」的身分往訪;那將是如何一個不可收拾的場面?
蕭萬長去,北京當局同意接待。雙方高層應當皆有「為兩岸關係加分」的想像與期待才是,恐怕沒有人會希望這次互動反而為兩岸減分,甚至故意要闖出不可收拾的大禍!
蕭萬長到了博鰲,「客隨主便」,胡錦濤應當不致太過簡慢。可以提醒北京當局的是:這是向蕭萬長及馬政府表達誠意的機會,更是向未投票給馬蕭的五四四萬台灣選民表達善意的機會。五四四萬雙眼睛都在看:馬蕭在台灣所主張的國家認同與兩岸政策,究竟是否行得通?蕭萬長此行當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性事件。
沒有一個台灣人會將此次博鰲論壇視為「只是經貿會議」,它不啻是五二○後兩岸新局的揭幕式,只許加分,不可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