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籌拍國父紀錄片,還沒有辦好招標,已經引起媒體上激烈論戰。有人說製作人「輕佻侮慢」,有人說「讓國父脫離神格」,有人說「讓國父自己說話」。
回歸原點,問兩個問題:
為什麼要拍這一部紀錄片?
答案是: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
為什麼要選孫中山為對象?
答案是:孫中山是公認的建立民國最重要的領導者。
既如此,這部紀錄片必當以記錄孫中山為奔走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所作的努力為主體,其他的皆為末節。
筆者以為孫中山最令人感動的人格特質,乃是對一個偉大理想百折不撓的投入及毫不保留的獻出。當他在倫敦蒙難幸獲救後,革命大業實遭極大的挫折,而此時的孫中山沒有浪費一天的時間,立即投入大英圖書館中博覽群書、潛心思考,於是三民主義的思想及論述便在此時逐漸成形。
武昌起義成功,次年民國成立,孫中山以眾望所歸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其後袁世凱挾北洋軍力自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當此之時,全國動盪,建國大業再遭重挫,然而他又一次不浪費一分一秒全心全力投入實業建設的規劃中,要為未來的中華民國描繪出一張基礎建設的藍圖和願景。
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中山先生一生完成了推翻滿清、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提出三民主義、規劃建國大綱…等大業,而他只活了短短的六十年。
是何種力量支撐他燃燒生命中的每一分鐘去追求理想?是浪漫的革命熱情?是堅毅的必勝信心?還是無與倫比的愛國愛民情操?
筆者少時讀三民主義,總以為「民族、民權、民生」順序應改為「民族、民生、民權」。蓋因實行民主政治實需具有相當基本條件,簡言之,就是起碼的經濟和教育水準,否則民權的實施只是量的民主(選舉投票),不見質的民主。早期印度和菲律賓承襲英國及美國的民主制度,結果如何呢?
台灣的發展卻是一條先「民生」後「民權」的路徑(當然不是截然兩段式),其結果是所謂的「台灣奇蹟」,舉世共睹。大陸崛起很多地方參考台灣模式,先「民生」的成效已見其功,爾後「民權」發展為何則有待觀察。
2002年筆者到南京開會,登中山陵向國父致敬,在登到第三層的殿門時,看到國父手書的橫額,赫然發現是「民族 民生 民權」六字,「民生」放在「民權」前面。我以為此絕非筆誤,乃見中山先生在逝世前的覺悟。
其實中山先生以短短的一生,完成那麼多不可思議的偉大事業,其主義論述匆匆提出後需要不時修改補正乃屬必然。狂喜之餘,我在國父手書的「民族民生民權」橫額前攝影留念,並題曰:
我謁中山陵,雲山蘊三民;民權民生後,先知有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