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1日,陳水扁把台灣經濟衰退的責任歸咎於到大陸投資的台商,說出:「太平洋沒加蓋,覺得中國好就游過去」的重話。
2008年1月27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通在馬尼拉表示,台灣並非如外界所稱在執行鎖國政策,如果硬要說鎖國的話,充其量只是在鎖中國而已云云。
台商真的是不忠於台灣,具有可以任意出走中國異能的「妖魔」嗎?
其實,政府實施「對中國大陸投資政策」由來已久,所有到大陸打拼的台商都是「政策」下的馬前卒。
早在1987年,孫運璿就在天下雜誌的專訪中提出必須正視赴大陸投資問題的觀念,20年後的今天,他的前瞻性觀點,果然被印證。
在台灣政黨輪替前,針對投資中國的主張除了國民黨的「戒急用忍」外,還有曾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許信良主張的「大膽西進」及民進黨在經由辯論後產生的「強本西進」。
1996年9月14日,李登輝有見於當時中國地方官員素質良莠不齊、國家地位不明的台灣商人很容易受害,因此訂定「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台商必須以外資身份繞道投資中國市場,以降低投資風險。蕭萬長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就以戒急用忍作為兩岸政策。但是,有許多產業主不領情,反對這個政策。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為了討好反對「戒急用忍」政策的產業界,先將「戒急用忍」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台商開始「合法」挺進中國。
2006年1月1日,陳水扁進一步在元旦談話中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進入中國的台商劇增。
2007年8月底,新光集團被北京華聯惡整,印證了孫運璿1987年:「會有中國大陸人員素質不佳、台商地位及保障不明、還有中共以商逼政、及冒然投資中國大陸等於資敵製造對手等問題;就算商人判斷西進對他有利,其實也不一定為真;就算西進真的對商人有利,也對台灣不利」的提示,於是,陳水扁大幅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遭到泛綠內部批評,陳水扁見風轉舵,又興起「鎖中國」的聲浪。
其實,孫運璿的談話並不是主張台灣不能和中國大陸有關係。他只是提示,經濟講求雙向獲利,政府必須及早未雨綢繆,妥訂制度,慎重行事。但是陳水扁及民進黨政府見樹不見林,草率頒布政策,輕率變化政策,從積極開放變到積極管理,已經造成嚴重的「產業空洞化」問題,如今又冒然要「鎖中國」,其背離時代趨勢的後果,難能估算。
經濟是國家大政,民進黨忽略台灣的先天體質,以政爭利益優先,難怪經濟發展的問題叢生。
「內需市場不足」是台灣發展經濟的先天缺陷,因此必須活化產業,謀訂活潑的出口動力政策才能有為。60/70年代台灣的經濟奇蹟就是樹植在這個認知上。
事實上,內需不足也是亞洲四小龍都面臨的先天問題,但這幾年韓國在品牌之路做出成績、新加坡也從過去工業化市場順利轉型為以金融與醫藥為主,而香港則是眾所周知有大陸內需的加持,惟獨台灣,自政黨輪替後,民進黨一直專注於無謂的政爭,造成經濟方針失焦,政策搖擺多變,阻斷了許多外商的大型投資意願之外,政爭所掀動的社會混亂,也導致本土企業大量出走,鑄成前所未有的「產業空洞化」惡果。
此外,台灣還有一個經濟發展的特質,就是自從兩岸分治以來,台灣的經濟一直是依附在美國的經濟榮景羽翼下成長的。而目前,美國正籠罩在經濟走弱的陰影下,中港台三地之中,台灣市場會最受影響。因為,美國對香港的影響會被資產價格上漲所彌補,中國市場由於正是全球資金匯集地,經濟會被自發性的高成長所支撐。惟獨台灣,無論是基於出口美國IT消費產品走弱,或與美國利差持續縮小等任何因素,台灣都一定會遭到沉重的負面影響。國際觀察家大多判斷美國的經濟將持續衰退,台灣實在必須及早另謀生機。
而如今,世界已經正式邁入「地球村」的格局,任何國家都不能「自外」於國際趨勢,讓自己被世界「邊緣化」,而大陸市場今非昔比,是全世界公認的發展經濟「寶地」,是世界最佳的共同「工廠」。台灣將來無論由誰執政,若朝野繼續堅持在虛幻的「統獨」思維作短視的鬥爭,繼續拖延與國際同步爭取大陸市場的契機,台灣很快就會完全失去可以振興經濟的條件,步上菲律賓、印尼由富而貧的後塵。
經濟是強國之本,富盛是唯一能夠尊嚴立足國際的基石,陳水扁即將卸任,他的「變變變變變」(2000年陳水扁的文宣)劣跡,固已不值得討論,但是對於那一個政黨候選人的經濟政見最切合未來台灣重振經濟實力,重新傲視國際的需要,選民應該拋棄政黨迷思,冷靜比較,熱烈支持。
※ ※ ※
陳明通:台灣沒有鎖國 只是鎖中國
【中央社╱馬尼拉二十七日專電】 2008.01.27 11:06 pm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通今天在馬尼拉表示,台灣並非如外界所稱在執行鎖國政策,如果硬要說鎖國的話,充其量只是在鎖中國而已;但即使如此,台灣海峽兩岸之間能開放的都已經開放了。
陳明通是在菲律賓台灣同鄉會第二屆年會上做了以上的此表示。這項活動是在馬尼拉青山區一家中餐廳舉行,約有五百名會員參加,中華民國駐菲律賓代表吳新興、僑務組長黃克忠也出席了盛會。
自稱是「中國通」的陳明通在發表專題演講時提到,中國在得知共產主義行不通之後,逐漸開放,並仿台灣的模式在深圳設立了加工區及工業區,從此之後對兩岸經濟造成了結構性的改變。
陳明通引述官方的數據說,由於中國工資便宜、土地免錢,加上其他許多優惠,吸引了大批台商前往投資,台灣在中國的投資金額累積已達四、五百億美元,非官方數據更是達到了一千五百億美元。
他說,台商湧進中國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不說,令人痛心的是,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如精密螺絲移到中國之後,竟被對方應用在飛彈上對準台灣,因此就連美國也不願意台灣高科技產業到大陸發展。
有關是否開放兩岸政策台灣經濟就能改善的問題,陳明通認為,中國做為生產基地及投資地點的黃金時期已過,它新近執行的企業所得稅法、勞動合同法等,都將對往中國投資的可行性構成挑戰。
菲律賓經貿官員日前表示,在美國經濟面臨衰退之際,菲律賓將把經貿往來的重心移到中國與印度上。對此,陳明通援引新加坡的例子回應,中國在新加坡的投資採「一條龍」的模式,從上游到下游、從管理人員到勞工,都是從中國引進,留給新加坡的利潤已是微乎其微。
陳明通指出,「通同統痛」,通後就統,統後就痛,三通對中國的經濟並沒有幫助,反而會影響香港和澳門的經濟成長。可想而知,中國希望三通,背後只有政治目的。
他強調,台灣沒有鎖國,充其量只是在鎖中國而已,但即使如此,民主進步黨執政多年,能開放的都開放了。
陳明通目前正在進行東南亞六國巡迴訪問,拜會各地台商,闡述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菲律賓是他此行的最後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