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生,哈哈哈被我抓到了!你也看過"潛規則"這書對不對?
要不然怎麼會寫出:
中國怕什麼?官場潛規則及老毛餘毒真的這麼難越過嗎?
而不是殘存服膺當權者的變種發財儒家文明!!
以下是小女子搜尋到的資料,您也看看,我這次用功吧,謝謝您的鼓勵!!!
這是一本批判中國(古代)官場政治,講如何淘汰清官的故事,主要的例子在明清。作者講述隱藏在正式規則下,一套實際運行於中國社會的規矩。不是說官員按不按照聖賢教導的辦事就不會下台,而是有沒有侵犯到原有的官吏集團既得利益跟那一套根深蒂固的官場規矩罷了。儒家隱惡揚善的特性,造就了漂亮跟表達政府善良願望的規定,卻忽略了隱蔽的實際利害關係。整本書講超多陋規的,老百姓永遠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者把天子、官吏跟老百姓的關係比喻就成老闆、牧人跟牛羊。只要有好牧人,競競業業替天子放牧,屠宰的季節跟數量掌握好,好百姓就像奴隸一樣穩定也敢到幸福。但往往豺狼虎豹混進牧人隊伍,吃的牛羊斷子絕孫,想做奴隸也做不成,最後只好造反。
這本書是大陸2001年的創銷著作,感覺卻有點諷刺,會不會好像就在反應現實?
新官墮落定律,新官第一次接受聖賢教育,第二次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間大學的教育。晏氏轉型,作者講了一個春秋的故事,晏子起初治理東阿施以仁政,卻被齊景公告誡,後來施以苛政卻被讚美。原來就是因為施仁政時,關閉了走後門的路,地方豪強跟權貴跟君主的左右沒有好處,就跟君主說讒言,灌滿君主的耳朵。
官吏擁有合法傷害權,很多時候你不是指望從他們那裡撈到好處或是對我好,而是怕他們禍害自己。這種太簡單沒有成本就可以害到人家的權利,太值錢了。對官跟官來說,也許你的官沒有我大,但是卻要靠你才能把公文跟禮物往上送,這時候對方就有個合法傷害權,你也得給對方好處。對老百姓來說,整個司法裁量都在官吏上,而告官成功率太低,民眾只能甘願不平等。勒索百姓是很容易的事情,想要錢,儘管開口要就是了。百姓們不能構成一個壓力集團,甚至也不是個與論集團。
當貪官的理由在經濟上,主要就是薪俸太低了,完全沒辦法平衡人生收支,連家都養不起,只能收賄。惡政也讓整個環境也不利於清官生存,不願意苛政待民的好官,政府就會讓好官走路。好比賦稅,縣官如果不能完成收稅任務,不能升遷還要降級,更要扣薪俸。這種情況是自己前程跟工資重要?還是欠稅農民比較重要? 還有一招是行賄上頭記帳的,哈哈。
這中間唯一能代表民眾利益的皇帝,太容易被資訊矇蔽,平民的真實情況被一層層掩飾傳到皇帝,早已變質。皇上只是個冤大頭。
官場內部關係就是利益的分配,送禮跟陋規一大堆,連頂頂有名的林則徐也和大家一樣遵行這套規格。你不送禮,挑你毛病的多了,你又不是聖賢,說不定就在什麼地方莫名其妙的栽了。違反淺規則,要麻狗咬狗一嘴毛(私自談判解決避免往皇上報),要麻兩敗俱傷(清官先被陷害而死,了不起皇帝在平反殺貪官)。結論是對局者雙贏,老百姓買單。
關於選任官員,表面上是選賢與能,不想被走後門的人事官被迫現實甘脆用論資排輩跟抽籤的辦法,雖然不能辨才任官,但是制止了放任營私的弊病,現實往往就是權勢集權的私下請託走後門了。
而民眾要反抗鬧事,代價是非常高的。政府永遠有理,看不順眼要抓就抓你,要殺你就殺你。在壓榨的收益還算可以忍受的情況下,民眾寧願忍受也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抗爭。人民的忍受性是非常強的,也因此支撐著帝國好幾百年的統治。
即使偶有地方英雄帶頭抗爭,只要局部效果達成,天下已定,那英雄當烹。民眾會不得已出賣造反頭領,爭取鄉民實際利益,以免上頭派大軍壓境全部殺光。百姓們一開始不願意鬧事,後來也不願意出賣英雄。但是在專制的社會體制中,沒有辦法合法集會集資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只好體現在暴烈的極端。
最後作者分析明朝是如何由繁榮的社會壓榨到死彎的谷底來做總結,他稱為U形彎現象。多徵稅多練兵,從而消滅反叛者。但是隨著錢越斂越多,老百姓加入叛亂隊伍的速度跟規模就大幅上升,而可以斂的錢卻也越來越少。最後走投無路,明朝就這樣勒死了。當餓死也是死,當強盜也是死,而且當強盜活下去的希望還比較大。當稅收不夠,龐大的官兵拿不到餉,就去燒殺搶掠,比賊還可怕。
後記中國通史的一種讀法,比起前面比較沈重較學術分析。作者認為造成中國帝國輪替的問題在於帝國無法吸納自身創造的過剩人口,隨著人口增加,農業依賴的土地資源日漸緊張,競爭產生兩極化,佔優勢的官吏集團越來越多,農民則越來越慘。關鍵在於沒有能發展出衝出農業文明的力量,歐洲藉著民間工商業完成,而中國卻因為大一統的地理形勢,任何有利益的商業都會被國營化跟大大的限制,但歐洲卻因為四分五裂的政治跟獨立的教會,讓工商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認為儒家集團是個意識型態性的執政黨團,直到鴉片戰爭後,儒家沒有辦法提出解釋跟對策。最後馬克思列寧主義被選中,即使它的論述在解釋中國數千年的問題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毛澤東還是很成功的來修改運用打天下。這又直到鄧小平的經濟開放的新格局。
上文出自http://ihower.idv.tw/blog/archives/1396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