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聯合筆記》中間選民人間蒸發了?』成為散客三不五時去聚會的《老人會》裡的熱烈話題。
這個《老人會》的成員,幾乎都是一輩子忠心耿耿的跟隨國民黨,從抗戰、剿匪、保衛大台灣、建設大台灣,一路流血流汗,竭盡智慮的老黨員,却也都是死抱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頒給,註明具有若干十年黨齡證書的「中間選民」。
這些往生後,燒出來的骨灰都是深藍色的老黨員,怎麼會是「中間選民」呢?
是他們忘節,背叛國民黨了吧?
絕不是!因為那些張,記錄著具有三十年,四十年...黨齡的證書,仍然像寶貝似的被他們珍藏著。
可笑嗎?不可笑!矛盾嗎?不矛盾!
那他們都呆了?癡了?還是瘋了?
都不是,都不是!他們只是對新生代國民黨對待「同志」的冷漠灰心了,氣餒了。
這是什麼理由?且聽聽他們的感慨:
以前,國民黨視黨員為「同志」,如同胞手足。平時,黨員遭逢困難,所隸屬的黨務小組會主動噓寒問暖,施加支援;因此,每逢戰時,黨員都會自動奉獻、犧牲。
現在,公元2000年國民黨下野以後,完全把黨員視為「奴僕」,只不過是一紙選票!平時,黨員遭逢困難,黨不聞不問,生死自求多福;選戰臨頭時,黨部大員鞠躬哈腰,固票、拉票、日夜催票,攪得黨員雞犬不寧,生活大亂。
選舉贏了,黨員活該效忠。輸了,歸罪黨員不忠不義,全是沒用的包袱!
因此,他們寧可把以前的行動熱情埋藏到牢騷裡,感慨中,因為他們怕了,怕被徹底傷了心,痛了心!
聽來聽去,引發他們這種牢騷與感慨的肇因,就是「固票」與「拉票」的錯誤觀念!
什麼是固票?
就是去用力鞏固本來就是支持自己的選票!
這個涵意多麼的可悲!想想看,這不就表示自己的黨員已經動搖,有分崩離析的現象了嗎?它凸顯的,不就是黨在平日,對黨員的照顧已經出了狀況了嗎?
國民黨下野以後,對於自己的老黨員,對於社會人民的疾苦,冷漠以對、不聞不問。現在面臨總統大位競選,才開始笑臉迎人的去固票,老黨員的感受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鞏固得住他們的票嗎?
什麼是拉票?
就是去把原本不支持自己的人吸引來支持自己,把還在猶豫的所謂「中間選民」吸引過來支持自己。
舉個例子比較容易清楚。一個每年捐款數額高達兩千萬的慈善家,跟朋友連袂參加一個宴會,途中遇到一個乞丐,乞丐看到這位慈善家,趕忙衝過去用力拉著他的衣袖說:「我認得你,我知道你是個大慈善家,我家沒錢吃飯了,孩子沒錢讀書了,你一定要給我錢,你一定要救助我!」說完跪下來扯著他的褲子不放手。慈善家面色一沉,很不開心的把他甩開,逕自進入會場。
慈善家的朋友困惑的問他:「你為什麼不救助這個可憐的人?」
慈善家說:「我所有的捐獻,都發自於我自己的判斷和意願,他死拉著我的方式,好像我欠他似的,我很不喜歡!我不會情願!」
從這個小故事,現在的國民黨應該瞭解,「人」這種情緒性動物,所要的是能讓他喜歡的感覺,可以「情願」的感覺。用一廂情願的強迫性手段去硬拉,只會引起他們更深的鄙視、絕對的厭惡與反彈!
這種違反人類情緒常態的拉票手段,只會造成,原本不支持你的人,更加堅定不支持你的信念;還在猶豫的「中間選民」,也會因為厭惡,而跟你更加疏離。
要得到選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管你是在朝或在野,只要平時就對不管是支持你的、立場中立的、甚至那些不支持你的人民,都一視同仁,關心他們的災難,盡力協助他們克服困難,培養出厚實的「民心所向」氣勢。到了選舉的時候,何需固票?何需拉票?也用不著去拜票。因為當選,是理所當然的事!
本文的內容,都是散客記錄、整理自今天在「老人會」中,所聽到的所有國民黨老黨員,以及他們的家屬的心聲。
散客謹藉此文,懇切的轉告馬蕭陣營,你們與其繼續跟隨民進黨的腳步,去做諸如新近引起黨內劇烈爭議的「廢除國統綱領」那些動作,不如立刻正視真正的民意,因為,惟有落實能讓民心相向的仁心,才是確保「中間選民」會把手上的那張選票投給你的金鑰。
* * * *
|
有人說,台灣沒有中間選民了,他們傷心、灰心,最後死心了;他們不是走了,就是啞了。這群人不少是精英。 當今台灣痞子當道,無賴成為主流,廟堂之上充斥粗鄙之論,人們耳根清淨都不可得,還奢談什麼國家願景、人民安樂?YouTube正以「台灣讚啦」徵求有關的動畫,如果我們要讓世界認識台灣,如果要行銷入聯,如果要畫一個叫作「台灣人」的圖像,請問他會是什麼樣?手彈鼻屎,腳穿藍白拖,口喊「越擋越死」、「好膽你來抓」?或每天以「上杜下謝」政治饒舌歌自得其樂?台灣人是這樣嗎? 斯文掃地,禮義廉恥早已不是我們共同的校訓,現在連做人的基本禮貌,老師和父母也不知怎麼教了。夫復何言,有識之士唯一能作的似乎只是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 沈默和冷漠,漸漸變成一種政治態度;但是,沈默和冷漠,難道不也是一種霾害?霾害看不見、摸不到,卻實實在在懸浮在台灣半空中;在這種環境下,陽光如何露臉? 這也許正是政客的目的,讓更多理想主義者窒息,讓更多精英因失望而死心,政客就越能操弄民粹。最後,大家一起賠上台灣未來。 法新社曾發出一則報導,一個孟加拉年輕人,在卅公尺高的棕櫚樹上打造了一個平台,每天都在那裡獨處幾小時。孟加拉人口密度是千萬以上人口國家中第一,他說他需要自人群抽離,聽聽鳥叫,或看日出日落。 台灣人口密度僅次孟加拉,在人聲吵嚷中,我們確也須在高處獨處,讓心靜下來。若看過攝影家齊柏林的「空中看台灣」作品,將更知自高空俯瞰台灣,多麼美多麼痛,跟在凱達格蘭路跑塵煙齊飛多麼不同。我們必須抽離,但我們不能只待在高處。 如果我們覺得政客越來越極端,不是他們視中間選民於無物,而是他們看不到中間選民,是中間選民讓自己人間蒸發了。中間選民若只是選擇當無足輕重的懸浮粒,那就是台灣真正的劫數了。 【2007/11/02 聯合報】 |
嘻笑怒罵皆文章!歡迎光臨「有無居」,敬請點個推薦或回應,滿足散客小小的虛榮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