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是早在漢人於17世紀移民來臺灣移墾前,便已分佈在北部的宜蘭、基隆一直到恆春的臺灣西部沿海平原地帶上,並存有各個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社會群體。
平埔族群北自蘇澳與泰雅族交界,南自枋寮與排灣族交界,後來受漢人壓迫部分移入他地,如恆春、埔里、花東等。
據現代研究資料分析,平埔族群的文化來源均來自屬臺灣南島語系。該語系民族的分佈地點於整個太平洋與印度洋一帶,最遠甚至可溯及距離臺灣數千公里遠之復活島及馬達加斯加。根據地點分佈,臺灣平埔族群是南島語系最北的分佈族群。俱信平埔族群早於新石器時代即發源或登陸臺灣,是屬於海洋民族之一。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介紹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即表明「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臺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
17世紀初期,西拉雅(Siraya)、大武壠(Taivoan)及馬卡道(Makatao)等不同系統的南島民族人群(今日通常被泛稱為「平埔族群」)原本居住在臺灣西南沿海及平原地區。因荷蘭、鄭氏、清代及日本等勢力相繼來臺發展,在土地競爭與商業交易中,這些南島民族漸趨劣勢,後來更在外來統治的強迫移居及漢族移民農業拓墾的排擠下,發生了多次的大規模遷移行動。
1829年(清道光9年)之後,有些「平埔族群」逐漸往花東縱谷移居,並在1845年至1895年間達到高峰,主要是來自臺南、高雄交界的西拉雅族,高雄六龜的大武壠族。屏東平原的武洛、塔樓、阿猴等馬卡道社群,也於道光年間分南、東兩路遷徙。南路達今天的恆春一帶,以水牛向當地的排灣族換地居住;東路則越過中央山脈,曾在今日的大武鄉及臺東市等地區短暫居留,但與卑南族的緊張關係驅使他們繼續沿臺東縱谷往北遷徙。
在初步安定後,他們又請當地的布農族人為嚮導,越過中央山脈返回西部邀請居於高雄六龜一帶的四社「熟番」及大傑顛社到東部開墾,其區域遍及今天臺東縣的關山、池上以及花蓮縣的富里、玉里一帶。而原先遷徙到恆春的馬卡道族,於1891至1892年間(清光緒17至18年),因四重溪大水成災,田園盡沒,而又再度遷徙至今天臺東池上一帶,與東路的族人會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