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膽識跳出舒適圈,升級見識和勇氣升級
企業要拔擢有膽識的人。他並認為,沒膽就沒有識,所以膽在識之前──如果人總是在嘗試之前就先自我設限、怕出錯,那什麼也做不成,既然沒有膽行動,自然沒有機會試驗自己的直覺,從經歷中學習。
有時候,前方的路也許不明朗;有時候,體力已經透支,支持我們持續奔跑、終至衝破關卡的動力,我們稱它為「膽識」。膽識就是在正確的時間上,做出超越自己熟悉範圍的決定。
膽識是領導者的基本要素。他在《領導,不需要頭銜》中指出,領導者對於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因而樂於學習、冒險、實驗,以及嘗試新事物。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擔心失敗,並且願意從錯誤中學習。
就是基於這樣的特質,有膽識的領導者,所以能顛覆「商業慣例」,不被市場風聲、同業動作所左右,無論何時都能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膽識》(Guts!)
支撐膽識的力量,通常不是來自於握有充分的知識或資訊,而是具備敢於跳出安全地帶或舒適區的勇氣,大膽地提出創意、積極執行,並且承擔更多責任與風險。「有膽識的冒險,雖然有可能會失敗;但不冒風險的膽識,則注定會失敗。」也正是這份無畏風險的特質,驅動著領導者能在混沌不明中,說服大家大膽嘗試、勇於創新。
然而,膽識不同於膽量、更不是魯莽。為自己設下超高的標準,或是以挑戰根本不可能達成的任務,完全無助於培養膽識。膽識是在「膽大」之中,還帶著一份「心細」,敢於冒險顛覆現況,推行未必保證成功、但是正確的事情,而非在遇到問題時,完全不嘗試就繞道而行,挑一條安逸的路走。
要做不一樣的事,原本就是帶有風險的冒險,但是一旦累積了豐富的跨過難關、跳出框框的經驗,人的見識和勇氣自會不斷地升級。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2439??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