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第二篇,穎川提出個人觀察心得,作為自我勉勵。並節錄第一段作為例子,
…偶然,在停電的晚上 一截白蠟燭有心伴我 去探久已失落的世界 看它殷勤帶路的姿勢 和眷眷照顧著我的清光 是那樣熟悉而可親 不免令人懷疑…
在磨練寫作基本技巧之前,還是要多花時間揣摩詩人們對人事物的體察入微、用心、以及比擬(如文中第三句的擬人化,白蠟燭描寫成有心,是這麼樣活靈活現、恰當);所以探索世界、殷勤帶路,就如此自然。
也因此,用不上難以瞭解的文字,我們自然墜入詩人與燭的對話情境。被詩人引領著心,往下一段再讀去。
不過,詩其實是不可以這樣四分五裂地讀(朗頌、體會)的。不才偶感謬論,請大家海涵。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