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泉 寶 劍
龍泉寶劍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之特色而譽馳中外。春秋戰國時代,制劍術以吳越地區最著。古人言:“吳粵(越)之劍,遷乎其地弗能為良,地氣使然。”龍泉產銅、鐵,以製劍名師歐冶子為始祖的龍泉寶劍乃鐵劍之魁。北宋咸平初年,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楊億在《金沙塔院記》中稱:
縉雲西鄙之邑曰龍泉,
實歐冶鑄劍之地。
南宋嘉定三年(1210) ,何澹撰《龍泉縣志》載:“近境有劍池湖中湖,世傳歐冶子於此鑄劍,其一號龍淵,以此鄉名。元至正十七年(1358)十月,宋濂《龍淵義塾碑》稱:“龍淵即龍泉,避唐諱,更以念今名。相傳其地乃歐冶子鑄劍處,至今有水號劍溪焉。
”明萬曆《橋蒼匯紀?地理》記龍泉縣“山南為秦溪,劍池湖在其陰,周圍數十畝。
湖水清冽,時有瑞蓮挺出。旁有七星井,為歐冶子鑄劍之所,今為官田,井尚在,夏日飲其水,寒流侵齒骨。”今古井猶存一口,旁有歐冶子將軍廟及劍閣(閣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毀,現已重建)。歷代劍匠因敬仰歐冶子,每年端午節皆往劍池湖(井)挑水淬劍。每鋪於當日精製劍兩把。
歐冶子製劍之業在龍泉遞代相襲。至今,香港的“萬劍山莊”還保存著元、明清及民國初年的龍泉寶劍。近年在安徽巢湖及浙江永嘉等地亦發掘到清代的龍泉劍。
劍在古代,始為兵器。漢代環柄鐵刀出現以後,寶劍漸變成官員的佩飾和將領的防身武器,成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19世紀晚期,槍砲代替刀劍,寶劍成為武術器具、道教法器、舞台道具及觀賞工藝品。由於龍泉劍形、質兼優,廣為武術愛好者和藝術鑑賞家青睞,龍泉鑄劍業代有名匠,久傳不衰。
清乾隆十三年(1748),鐵匠鄭義生於城鎮東街開設劍鋪,招徒授藝,運用中國傳統的熔化生鐵灌注熟鐵的“灌鋼”冶煉法製作刀劍。所煉刀劍不易生鏽,劍刃鋒利。清道光年間(1830年前後),龍泉廖太和劍鋪精於鏤刻工藝,繼承戰國時期裝飾風格,各噪一時。清咸豐八年(1858),太平軍駐紮龍泉旬日,需補充大量刀劍武器,劍匠鄭義生第四代孫鄭三古劍鋪,劍質上乘,應接不暇。光緒初,有周國華(乳名六兒)、周國榮(乳名五兒)、周國貴(乳名老九)拜千字號劍鋪鄭文軒(鄭三古之子)為師。滿師後,周國華單獨開設萬字號劍鋪。
清末民國初期,縣城沿溪北岸一條街,從天妃宮(今新華電影院)至官倉巷口,劍鋪相連叮噹之聲,晝夜不絕。劍舖有千字號、萬字號、壬字號(沈廣隆)、金字號(吳繼德,萬字號徒弟)、永字號(潘顯明,千字號徒弟)、禾字號(徐春德,千字號徒弟)、周國貴等7家。其中,千字號(鄭志成)、萬字號(周子望)和沈廣隆(沈庭璋)被稱為龍泉寶劍3大名家。
各家劍鋪除煉劍有專門技師外,還聘請裝潢師鏤刻劍身圖案,製作劍柄、劍鞘,使寶劍從劍質到外觀相得益彰。民國19年秋,全國國術館在南京舉行國術比賽,30把龍泉劍被評為最佳劍,列為獎品,贈給武術表演優勝者。龍泉寶劍獨步東南,名聲大震,產品行銷全國。為民國時期制劍業的鼎盛期。
₪.與文字生死相戀.₪.攜音符夢幻共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