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
市長:樊克偉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中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社論 / 一字喪邦:「日據」與「日治」之正辨
 瀏覽1,817|回應4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字喪邦:「日據」與「日治」之正辨

三家出版社編寫了三個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教育部的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以書中稱「日據」而不稱「日治」等理由,命其「重編」,不准出版。

這已是一個爭吵多年的題目,前已有版本迫於審定委員會的權威,為了賣書而屈從;但此次編寫者及出版者認為不能在歷史教科書中扭曲憲法及篡改歷史,一狀告到監察院,拒絕在政治壓迫下用教科書傳授偽史。

「日據」與「日治」之爭,涉及「一字喪邦」的微言大義。我們的看法是:站在中華民國的「本國史」立場上,也站在中華民國憲法的立場上,毫無疑問應當用「日據」。若用「日治」,則應言明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簡稱,唯不宜在教科書中逕用「日治」。尤其不可強制規定只准用「日治」,而不可用「日據」。

「日治派」認為,一八九五年清帝國戰敗,而割讓台灣給日本,所以日本並非莫名強據,因此不可稱「日據」。但用侵略戰爭以不平等的勒索條款佔據他國領土,尚不准謂其為「日據」,請問:人類自有歷史以來,有幾個如此諂媚侵略者的「歷史學家」?

尤其莫名其妙的是,這些「日治派」自己在過去的宏文巨著中,皆稱「日據」,如今卻無端炮製出「日治」一詞,且竟不再准他人使用「日據」。斯文掃地,莫甚於此。

「日據觀」與「日治觀」的爭論,其實根本是「中華民國史觀」與「台獨史觀」的分辨。中華民國史觀,將甲午戰爭至八年抗日戰爭,皆視作日本為侵略國而中國為被侵略國的關係,因此稱「日據」與「光復」。台獨史觀則欲美化日本的殖民統治,且將之與「中華民國」同等視為「外來政權」,因此美稱為「日治」與「終戰」。但這根本是日本皇民的日本史觀,而不是中國史觀,也不是中華民國史觀。

在這一套台獨史觀之下,「中國」(中國史)與「台灣」(台灣史)被分割為兩個體系,因此教科書又有可否稱作「明鄭」的爭論。明代為中國正統,台獨史觀欲切斷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臍帶,於是欲將鄭成功與明代的關係切斷,因此不准稱「明鄭」,而強定只准稱「鄭氏統治時期」。但是,連日人四方赤良給鄭成功的悼詞亦曰「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可見,以「反清復明」自期的鄭成功,非但代表「中國」(明),且是「中國」的正統。台獨史觀如此清洗鄭成功,豈不是數典忘祖?

從中華民國的「本國史」史觀言,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而在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則「光復」了台灣;因此,這個五十年為「日據時期」。再就中華民國憲法的「憲法一中」言,中國史或中華民國史與台灣史,本是「同源共文」(謝長廷語)的「本國史」,而不能分割成「中國史」與「台灣史」兩個體系;因此,鄭成功為「明鄭」,甲午是「侵略戰爭」,於是有了「日據」,又有了「光復」,又有了「兩岸分治」。自始至終,「中國史」與「台灣史」仍在同一體系中,皆是「本國史」;於是,就不會出現「日治」(謂日本並非強據台灣)的史識、史觀與史德。

台獨史觀欲在歷史淵源及國憲論述上,將中國與台灣切開。但姑且莫說,誰也不可能倒撥時鐘或命時鐘停止;即使以台灣在現實上的生存戰略言,台獨已經顯然絕無可能,台灣唯有在「中國/中華民國」及「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上,始可能尋求生路。如今,難道僅憑「日『治』」一個字,就欲使「台獨」從灰燼中重燃?

春秋之筆,不可荒唐。美國與韓國已將「慰安婦」改稱「性奴」,這或許是將侵略者的用詞,改為被侵略者的語彙;台灣卻吵著欲將「日據」改稱「日治」,竟不准「日據」入史,這卻是將被侵略者的正史,篡改成了為侵略者粉飾的偽史。難道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中也有石原慎太郎與橋下徹?

審定委員會又說,扁家貪汙尚未定案,因此不可在歷史課本寫紅衫軍運動。但即使教育部教科書審定委員會是判決陳水扁無罪的第四審,也不能在歷史上抹去紅衫軍。由此可見,暫且不說到「中國史」或「中華民國史」的那種高度,審定委員會主張的根本是綠色的台獨史觀,而絕非真實無欺的台灣史。

一字喪邦。春秋之筆,不可荒唐。



全文網址: 一字喪邦:「日據」與「日治」之正辨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035808.shtml#ixzz2ZO4yTXRx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476&aid=4988021
 回應文章
黑白集/日據,日治
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據‧日治

高中歷史教科書引爆「日據」與「日治」之爭,馬總統出面「轉圜」。他說:我用「日據」,但不反對有人要用「日治」。他說:台灣是民主社會,對於歷史有不同的看法,應採「包容」態度,不宜硬性規定。

總統此說,混淆了「言論自由」與「歷史教科書綱本」的界際,根本是在「和稀泥」,是嚴重的失言與失態。

因為,就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言,連台獨(顛覆中華民國)亦可公開主張,當然任何人亦可反對用「日據」而用「日治」去指稱那一段歷史,無人可以反對此種「言論自由」。但如今是歷史教科書的綱本捲進「日據」與「日治」之爭,那就不是「言論自由」的問題,更不是「包容與否」的問題。否則,教科書亦當包容「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主張,亦當包容「釣魚台是日本的」。

歷史課本不是網路論壇。若歷史課本在大是大非上亦可各說各話,那何必要有綱本?更何必要有「教科書審定委員會」?若以言論自由的大帽子,愛怎麼編就怎麼編,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一切包容,那還需要「審定」嗎?

就連《開羅宣言》亦稱台灣、澎湖群島等,是日本竊自(stolen from)中國的土地;因此,無論就法律及政治意義言,謂為「日據」是理所當然。而倘稱「日治」,若是指「日本殖民統治」之簡稱,則亦可接受。但如今主張「日治」一詞者,卻是指日本依馬關條約取得的「合法統治」;如此,則不論就史實或法理言,這都是亂史與偽史,豈容登上中華民國的歷史教科書?

我們的主張是:教科書應以「日據」為準,倘稱「日治」,則必須以「小辭典」敘明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簡稱。



全文網址: 日據‧日治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E6%97%A5%E6%93%9A%E2%80%A7%E6%97%A5%E6%B2%BB-8041870.shtml#ixzz2ZeVclWBO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476&aid=4989054
張作錦/亡人之國必先去其史
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時篇/亡人之國必先去其史

──有心人正多方搶救中華民國歷史

龔自珍的詩被後人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但基本上他更是清末一位思想家。「亡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就這麼一句話,教人讀來汗流浹背。

中華民國現在受到亡國去史的兩面夾攻。大陸要亡中華民國,正在且似已完成「去其史」的工作。台灣也有些人想亡中華民國,積極又無所不用其極的在「去其史」。

大陸早在1971年由周恩來指示編纂中華民國史。根據當代為前朝修史的慣例,一來表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再者也藉以鞏固新政權的合法性。這套歷史書寫寫改改,於2011年9月正式底定,共36冊。負責主編的大陸「社科院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宣稱,「中華民國史已成兩岸共同歷史的記憶」。中華民國還活生生的在台灣,怎麼就成了「記憶」了呢?

中華民國史中最輝煌壯烈的一頁,就是八年抗日贏得勝利。大陸從前一直對內外宣傳,謂「國民黨不抗戰」,抗戰「是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和新四軍打的」。以後史料出現日多,共產黨自知再拗下去就成了國際笑話,乃改口抗日「國軍是正面戰場的主力」,共軍則在「後方游擊區奮戰」。儘管如此,這與並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是不衝突的。

台灣想亡中華民國的人,在「去其史」上的努力,較諸大陸則不遑多讓。李登輝和陳水扁完成了去中國化的大部分工作。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直指台灣與中國沒有什麼關係。像荷蘭、西班牙、鄭成功和清朝一樣,中華民國是一個外來政權。這個外來政權在台灣除了白色恐怖之外什麼好事都沒做,是日本把台灣帶向現代化。至於千萬軍民同胞為抗日戰爭犧牲受苦,終於使台灣光復,這些人也可悍然不顧,且謂台灣地位未定。

台灣歷史課綱從1994年李登輝時代開始修訂至今,不但將台灣史從中國史分離出來另立一冊,順序上也優先教授台灣史,其次才是中國史,以此改造歷史認同與民族認同。兩岸沒有相同的歷史等於分裂,而維持現狀即等於繼續往分裂方向走,也就是鞏固了台灣獨立建國的意識。

若干學術文化界人士不忍讓下一代接受這種扭曲的圖像,希望能投入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與出版,多位大學教授如黃光國、王曉波、張亞中、王仲孚、潘朝陽、謝大寧和許多中學歷史老師不斷努力,但效果殊鮮。謝大寧今年6月24日投書《中國時報》,指出國家教育研究院對他們編寫的內容諸多挑剔。最具體而嚴重的如不准用「日據」而必須用「日治」,等於承認日本當年占據台灣的合法性。

至於搶救抗戰的歷史,倒是分路合擊,應該有些成果。首先是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已於6月28日由「天下文化」出版。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郭岱君跨國團隊」所撰《重寫抗戰史:新檔案、新視野、新史觀》,以及國史館編寫的抗戰史,都在加緊進行中,明年是「七七抗戰」七十七周年,會拿出一些成績來。

從另一角度說:存其國必先救其史



全文網址: 感時篇/亡人之國必先去其史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005621.shtml#ixzz2ZTWkyywe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476&aid=4988406
謝大寧/自編歷史教科書的際遇
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編歷史教科書的際遇
  • 2013-06-24 01:28
  • 中國時報
  • 【謝大寧】
 (圖為高中同學閱讀歷史課本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高中同學閱讀歷史課本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馬總統就職以來,文史教育去中國化愈趨嚴重。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吳敦義任行政院長時在立院背書,這一史觀不折不扣已成台灣共識!

     同心圓史觀是台灣和中國沒什麼關係,因某些歷史因素,台灣總被外來政權統治,包括荷蘭、西班牙、鄭成功、清廷、日本以及中華民國政府。民主化後,台灣才脫離外來政權統治的命運。所有外來政權中,清朝不曾積極治理台灣,國民政府則以白色恐怖對待台灣,是日本把台灣帶向現代化。

     不忍讓下一代接受這種扭曲圖象,我們以最克難方式投入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工作。

     依規定我們在今年元月準時送國家教育研究院審查,但送後三個月,沒有音訊。詢問後,四月要我們前往國教院召開「溝通會」。我們試圖修正史觀敘寫方式的幾點努力,審查者「敏感」地抓出來。

     從召集人至國教院官員都強烈要求我們不可用「明鄭」,他們咬住課綱用語就是「鄭氏統治時期」。我們說鄭成功自己都奉明為正朔。他們說課綱乃是爭議後妥協的結果,如不照寫,就會引發社會爭議。國教院楊主任說,如果國教院通過「明鄭」用語,「明天就會有某家媒體以此來攻擊國教院」,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有些版本把鄭成功政權寫成「東寧王國」,不管荒不荒唐,國教院沒反對。

     有關「台灣逐漸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社會」,國教院審查意見:「整體而言,課文似乎過度強調台灣以中華文化為主體之結構,此一論述具爭議性,請再加以斟酌」。錯在哪裡?有何爭議?某委員說,課綱要求的是要表現台灣文化多元性,否則就會「引起族群之間的爭議」。我們回說沒有忽略交代外來文化,以及融入台灣文化中的原住民文化內涵,只是強調在多元文化內涵中,有種主從關係。會引起什麼族群爭議?閩客?閩客不正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書中提到馬政府外交休兵,獲得對岸善意回應,這是馬總統自己的講法。審查意見說這「不是事實」,要斟酌修正。提到陳水扁家族貪汙,引起紅衫軍運動,審查意見說「歷史尚無定論」,要斟酌修正。提到有「許多」台灣婦女被逼迫從事慰安婦工作,審查意見要刪「許多」兩字。

     審查委員最在意的是「日據」用詞。他們說,若不承認日本據台的合法性,則連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都沒有合法性。我們援引課綱所說「單元、主題及重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審查小組何來權力非要我們根據課綱用語不可?審查小組召集人說:「如果貴出版社堅持要用日據,這一點本委員會照我們的職責是沒有辦法同意的」,他說「我們委員會的職權是說,你要用日據,我們就不准」。

     從中華民國公民的角度,《馬關條約》乃是不平等條約,中華民國的歷史義務就是要廢除不平等條約。何況二次戰後,日本在中日合約上已正式放棄從《馬關條約》開始從中國所侵奪的一切利益。我們尊重日本曾統治台灣的史實,但從中華民國的角度,為何非得承認日本統治的合法性不可?我們未依課綱「日治」寫法,逕改為「日據」,以照顧中華民國國格尊嚴,也符合一字定褒貶的春秋大義。

     我們的下場是重編,今年已無機會進入教科書市場,金錢損失不論,學生還得被一邊一國史觀荼毒,社會卻毫無平衡聲音。

(作者為佛光大學教授)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476&aid=4988399
潘朝陽/:高校精神的喪心失魂
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校精神的喪心失魂

台灣師大和平東路的校區,日據時期是「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簡稱台灣高校或台北高校)所在地。

台灣光復,在原址設立台灣師範學院,後來升格為台灣師範大學。

從成立至今六十五年,以往都沒有問題,但自從獨派台灣史觀乘台獨浪潮掀起後,就有獨派台灣史學者極力鼓吹,歷史應上推卅年,與高校連接而成為,從高校到台灣師大的九十五年。

甚至組成規畫小組,寫規畫報告,在學校重大會議上提出,圖通過立法將源頭移花接木,跪拜日本殖民主義為其爹娘。幸好台灣師大畢竟是具有深厚堅實的人文精神的大學,此種日本殖民妄議,終告失敗。

日據時代,高校有兩口鐘作為上下課報時之用。高校校友不時會來台灣師大重遊校園,懷舊之餘,或受獨派學者之撥弄,今年居然主動從日本鑄造仿舊的兩口鐘,擇一黃道吉日,專程贈送台灣師大,命名曰「自由」與「自治」,(據說是昔年高校校長常以「自由」與「自治」勉勵學生云)。

此兩口鐘已特別製作鐘架,搞了一個「送鐘儀式」,懸掛在「維也那森林」中。

在特別精心製作的邀請觀禮卡片上,十分醒目地寫:「高校精神師大傳承」八個大字。

筆者為此致函校長,鄭重表達個人拒絕接受,台灣師大精神竟然是傳承自日本殖民主義者的高校。那個「自由、自治」之本意,應是「日本帝國自由地殖民台灣、日本帝國自治地殖民台灣」,這不是喪心失魂是什麼?

筆者強調,

台灣師大的精神,是校訓「誠正勤樸」,是校徽的六個木鐸所表彰的「禮樂射御書數」之「六藝」,也是歷來師大大師凝煉鍛造的人文內涵。

如果史家居然在歷史教育中,高歌日本殖民台灣暴力史,並且肯定此極大罪惡,而粉飾之以「合法」,應受正義譴責。



全文網址: 高校精神的喪心失魂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038234.shtml?ch=pdm_main#ixzz2ZTFn96Z3
Power By udn.com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476&aid=498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