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佳茗說烏龍,花氣氤氳茉莉濃
飲後一杯堪解渴,若論風味在中庸
~台灣通史作者連橫
大廈渠渠名遠揚 行人又指錦祥行
素馨花謝黃枝萎 無復龍團撲鼻香
~大稻埕 李騰嶽
兩首竹枝詞,創作年代相隔約一世紀,而由詠茶花香的語調,從興盛時節,到今日素馨花謝黃枝花萎的沒落,也訴說著一部香料興衰史。
﹁加蚋仔的金披鍊,比大安的牛索還多﹂,這是流行在雙園地區早期俗諺,大量黃枝花、茉莉花採收,使得加蚋仔所賺進的金項鍊比大安區農民放牛收入好太多,茶花昔日也是台北地區重要產業之一,﹁茶因花而香,花因茶而貴﹂。
台灣通史農業志記載:自開口以後,外商雲集,台北之茶因之而盛。台灣產茶其來已久,舊志稱水沙連之茶,色如松羅,能辟瘴卻暑,至今五城之,尚售市上,而以崠頂為佳,唯所出未多。
台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於嵥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相互傳播。
蓋以台北之地多雨,一年可四季,春夏為盛。茶之佳者,為淡水之石碇、文山二堡;次為八里坌堡,而至新竹者曰埔茶,色味較遜,價亦下,其始僅消本地。
道光間,運往福州,每擔需納入口稅銀二圓,方可投行發賣。
迨同治元年,滬尾開口,外商漸至,時英人德克來設德記洋行,販賣阿片、樟腦。深知茶業有利,四年,乃自安溪配至茶種,勸農分植,而貸其費,收成之時,悉為採買,運至海外。南洋各埠前消福州之茶,而台北之包種茶足與匹敵,然非薰以花,其味不濃。
於是,又勸農人種花,花之芬者為茉莉、素馨、梔子,每甲收成多至千圓,較之種茶尤有利,故艋舺、八甲、大隆同一帶,多以種花為業。
夫烏龍茶為台北獨得風味,售以美國,消途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貧家婦女揀茶為生,日得二、二百百錢,台北市況為之一振。
及劉銘傳任巡撫,復力獎勵,種者愈多。
民國五十四年出版的﹁台茶輸出百年簡史﹂記載,台茶發展,在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以前,一直是烏龍茶天下,之後因福建吳福元來台成立源隆號,此為包種茶精製茶在台之濫觴。包種茶販日漸擴充,從此漸和烏龍茶並駕其驅,成為台灣二大外銷茶,直至日據時代,引進紅茶之製造,興起了第三股勢力。
﹁包種茶非薰以花,其味不濃﹂,起初包種茶是以薰花打出名號的。
台灣通史的農業志,闡述台北市香花種植始末。其中也提及種植茶花的大本營艋舺、八甲、大隆同。
艋舺就是現在萬華區,大花園包括雙園的加蚋地區、萬華的八甲庄,現祖師廟西北淡水河邊,而大隆同,是現在大同區保安宮到淡水河邊附近,昔日的大龍峒是平埔番的大浪泵社,為同安人聚集大本營,發展後,就取偉大的、興隆的同安,各取一字,更名為﹁大隆同﹂。
台北市政府編撰的﹁台北市發展史﹂記載,加蚋仔庄是薰茶香料大本營,即現在台北市的萬華區雙園一帶,在北市西南角,新店溪匯流入淡水河的河曲間,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雷裡社社址,多沙質土壤,康熙年間閩人移民入此墾荒,在上面種植甘蔗、花卉、蔬菜,尤其是薰茶香料如茉莉花、秀英及梔子花。
台北市自民國九年設市,初行街莊制,越二年,改行町制,台灣光復後,厲行我國行政制度,乃成立省轄市,到民國五十六年升格為院轄市,市以下設區、里。
民國三十五年元月,全市分為十區,包括松山、大安、古亭、雙園等。而雙園在日據時代設東園町與西園町,這是因為境內普植茉莉花、秀英及黃枝花等,花香處處,彷彿一座大花園,而東園町,位於西藏路以南、東園街接萬大路一線以東,為昔日加蚋仔莊之東半部,以其方位在東,因名東園町;反之,西園町,即西藏路接縱貫鐵路一線以南,東園街接萬大路一線以西之範圍,在加蚋仔之西半部,因名西園町。到光復後,合併為﹁雙園﹂。
曾擔任過台北市農會理事長許江富,在台北文獻會舉辦的雙園區耆老座談會訴說加蚋仔早期茶花興盛原因和盛況。加蚋仔原包含範圍由青年公園西部、南機場國宅及西藏路以南至新店溪河濱公園,在清朝時稱之加臘仔庄,是個農業區,因濱新店溪,是個低窪地,每年颱風來臨,河水泛濫往往挾帶大量肥沃泥土,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因此,這個地區以種植蔬菜及茶花聞名。
擔任過市參議員的許振緒表示,日據時期,加蚋仔的農地,茶花占四成,竹筍及蔬菜各佔三成,茶花以茉莉花及黃枝花二種為大宗,茉莉花花朵小,開花時間長,每年農曆四月開花,採收期長達半年之久,每日採收時間在下午。
黃枝花係木本植物,花朵較大,產量也較多,通常在農曆三月開花,但採收期短,只有一、二個月而已,這種花通常每日清晨三、四時採收,天亮就交給專門收購的花販,上午就得送茶行。在茶花盛況時,加蚋仔地區約有十多家花販,專門收購茶花,許振緒家也是其中較具規模者。加蚋居民因種植茶花而富裕,故當地流行著一句俗諺:﹁加蚋仔的金披鍊比大安的牛索還要多。﹂,金披鍊即是金項鍊。台灣通史云,每甲收成多至千圓,較之種茶尤有利,也獲得了明證。
那時,包種茶流行薰花,其中茉莉花薰的茶銷往東北、天津及北平;黃枝花薰的茶則南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海運中斷,茶葉滯銷,茶花也因而減產。當時,福州的茶商,看到台灣盛況,曾到加蚋仔採取茉莉花回去栽種,但疑因水土不服,所栽培出的花朵品質不佳。
許江富回憶說,黃枝花花朵大又重,一分地可生產千斤,一個工人一天才採收五、六十斤,茉莉花花朵小,一天只有三、五斤的採收量,不過,花朵較香。
因當時加蚋農地很值錢,一甲地可以約是大安區、中山區農地的五倍。黃枝花、茉莉花等高經濟作物,當時栽種的一甲八分地,一年可賣到二千圓,旱田一分地才三百元,一元就可買三、四斤豬肉,可見利潤之高。農家相當富有,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空襲時,農家都用布袋背著的錢,到防空壕避難,形成當時相當特殊景觀。
但如今大安區卻是台北市最高級文教區及商業中心,雙園區反而成為邊陲地帶,物換星移,觀往知昔,不禁有此一時彼一時感嘆。
雙園區前農會理事長的李添秀回憶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昔日的茉莉花、黃枝花比同一重量銅錢還值錢,少數的花農就把錢藏在茶花內,以增加重量,茶花送到茶行後,茶行工人也裝著不知道,把銅錢掏出來往自己荷包放。
栽種的茉莉花及黃枝花等均是花香植物,蟲害特更別嚴重,當時沒有農藥,庄民就到木柵迎請尪公︵保儀大夫︶神像遶境驅蟲,當地耆老楊三水表示,說也奇怪,一年蟲害非常嚴重,蓮藕也長蟲,但卻在神像遶境後下一場大雨,害蟲也跟著消聲匿跡了。因而,直到今日保儀大夫的神明遶境仍是地方盛事之一。
但隨著二次世界大戰,海運中斷,茶葉滯銷,加上茶葉逐漸走上精緻化發展,薰花不再流行,而且,茶花的價格太貴,採收又不易,茶花也逐漸沒落。
註?:台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三期﹁雙園區耆老座談會﹂。台北文獻直字第九十九期 ﹁大稻埕耆老座談會﹂。
註?:諸羅縣志。
註 :台灣通史、台北市發展史。
註 :台茶輸出百年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