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哈啦456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瀏覽18,905|回應64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529/35857664/扒龍船撈香魚
扒龍船撈香魚
2014年05月29日 
五月五,龍船鼓,滿街路。端午節將屆,各地都會吃粽子划龍舟。台北人可以到大佳河濱公園,欣賞比賽兼踏青,不過,時光倒轉80多年前,不流行去基隆河,而是全部擠到鐵穚下淡水河邊,日本人、台灣人作夥鬥熱鬧。

 

--------------------------------------------------------------------------------

1930年(昭和5年),五月五要「扒龍船」,台語「扒飯」的扒,當時北台灣知名畫家蔡雪溪,以俯瞰的視野畫了一幅色彩斑斕的膠彩畫《扒龍船》,描繪大稻埕端午競龍舟的景像。在淡水河邊看熱鬧的民眾,有穿西裝、日本浴衣的歐吉桑,穿閩南服或客家藍衫、客家翹頭鞋的小姐,戴耳環穿高跟鞋、拖鞋、唐衫、西裝、洋裝……什麼族裔的人都有。還有小販在賣枝仔冰、糖葫蘆、香蕉汽水,看起來富裕又熱絡。這是在中日戰爭開打前,台灣非常繁華,後人譽為「跳舞時代」。
畫裡的龍船掛著太陽旗,穿汗衫敲鑼的插旗手鼓舞著划手,黃昏的淡水河,漁家炊煙,戲台有戲班搬演,河水蜿蜒流過鐵橋(台北橋),兩岸具見時髦的洋房和純樸的農舍,大稻埕與三重埔對望,右依大屯山,左傍觀音山,美景一覽無遺。
扒龍船是漢人文化,日本人受中國文化影響也扒龍船。江戶幕府鎖國時代,長崎港有中國船隻受困,特地舉行扒龍船儀式,盼海神水鬼高抬貴手。這點與台灣紀念「水仙尊王」(屈原)不同。

 

--------------------------------------------------------------------------------

1930年蔡雪溪的「扒龍船」,長210公分寬125公分,細節栩栩如生,原件現收藏於秋惠文庫。林于昉提供日治鼓勵在地文創
日治時期,這種描述常民生活的台灣畫,目前留存的已經很少,它的寶貴在呈現當年台灣的社會和風土。《扒龍船》曾入選1930年第四屆「台灣美術展覽會」,一般簡稱「台展」,它一共只辦10屆,是日治時期最權威的官辦美展。殖民當局意圖透過美展,宣揚日本品味並訓化台灣人,同時移入了台灣原本沒有的西洋畫,原意是去除台灣畫家在漢文化體系裡的水墨臨摹風氣。日本評審特別喜歡寫生風格,不斷鼓勵畫家創作屬於台灣的鄉土藝術,這啟發畫家從自己生長、熟悉的環境取材,樸實的台灣景緻因此得以和浪漫的藝術相遇。
蔡雪溪(1884∼卒年不詳)就在永樂市場對門開雪溪畫館,1936年在太平町創設新東洋畫研究會,出了不少高徒,其中廣為人知的是郭雪湖。據說《扒龍船》時代的淡水河,不僅清澈到吸引畫家來此寫生,還可以一網撈到好幾十隻肥美香魚。
日本發動中日戰爭,「跳舞時代」在戰火中落幕,龍船扒了20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台北人口爆增十幾萬人,水肥無法處理,傾倒淡水河,污染了河川,再也捉不到香魚了。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103981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台灣人 第一票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113/36203150/台灣人第一票
台灣人 第一票
2014年11月13日
台灣的選舉,連對岸也羨慕,然而,民主抗爭之路,從日本時代就開始,人民的第一票,非一步登天,爭取過程精采有料。

 

--------------------------------------------------------------------------------

食安問題追追追1935年11月22日,秋陽溫和,自治的光芒初射殖民島,雄糾糾的公雞迫不及待地啼叫,叫醒昏睡的人民,趕快去投「清心一票」。這天,是「第一屆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會員選舉」的大吉日,馬路上旗海飄飄,台、日候選人的姓名書法寫得蒼勁有力,日本警察沿途站崗,台灣男性心情興奮、光榮、慎重,一個個耐心排隊進選舉會場(投票所),一筆一劃,將屬意的候選人姓名,漢字或片假名、平假名均可,用毛筆寫在投票用紙上,投出歷史性的第一票。
首場民選,是台灣總督府為安撫台灣人的不滿,回應林獻堂等人放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的結果,此前各地社團已經奔走14年。議會夢想放棄情非得已,承認日本殖民的現實,集中火力訴求住民自治投票,也是共識。
當時台灣行政區的劃分五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下轄7市34街323個庄;「市會議員」類似現今市議員,擁有部分議決權,「街庄協議會會員」則是不具議事資格的鄉鎮諮詢委員,兩者任期皆為4年。
寡頭領導下,選舉限制多。首先,真正民選的議員只佔總額一半,其餘官派;其次,年滿25歲、住滿6個月,以及年繳稅金5圓以上男子(約同當時勞工5天薪資),才有投票權,婦女則被排除。因此島上台灣400多萬人口,合格選民只有2.8萬人;以台中而言,有選舉權的日本人,比台灣人多。

 

--------------------------------------------------------------------------------

1935年台灣首場民選登場,台中大甲自治會競選海報。秋惠文庫提供助選熱烈未有買票
話雖如此,有識之士為鼓勵民眾投出「清心一票」,自製海報宣傳,並為文盲辦理講習。「台灣新民報」甚至模擬選舉,將一模一樣的選票印在報紙上,呼籲民眾剪下填妥後寄回報社投票,並可參加有獎徵答,猜誰高票當選、得票數?第一名獎金10圓!
那年代麥克風罕見,候選人只能靠丹田嘶吼政見,數十場下來喊到啞嗓,幸好有熱心「運動員」、即助選員幫忙抬轎,還編寫競選歌曲以壯聲勢,挨家挨戶拜票、發傳單。參選台北市會議員的律師蔡式穀(1884年~1951年),是留日修習法律、通過「辯護士」考試的第一位台灣人,他寄給選民的政見單張,載明他主張增設婚姻介紹所,鼓勵日、台通婚,還要設置兒童樂園、徒弟學校(即技職學校),理念頗為務實。
10多天的造勢活動到投票結束,未傳買票、暴力,氣氛熱烈祥和,選風優質非今日可比。
隔天開票,全島投票率竟然高達92%,市會議員方面,日本人以51%的當選率,小勝台灣人的49%;街庄協議會會員,台灣人當選率為92%,遠高於日本人的8%。蔡式穀以第一高的1245票,當選新科議員,他的民族自決意識極強,常撰文、演說提及日本對台灣的壓榨統治,還因參與政治運動被捕,卻在第一屆、第二屆選舉,都高票當選。
1939年第二次自治選舉,投票率更驚人,高達96.73%。
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台灣史上首次自治選舉不盡民主卻很珍貴,諸多首見,選風優質,時隔79年依然難得。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236772
飛機上不能做的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106/36189334/飛機上不能做的事
飛機上不能做的事
2014年11月06日 
強國人富了,到處出沒,隨地吐痰、屎尿不禁,海外鬧笑話,日前一起飛機上抽菸的鬧劇,讓他們自己人也看不下去。這讓我想起,早年出國搭機的二三事,包括飛機上抽菸的歲月。

 

--------------------------------------------------------------------------------

食安問題追追追
--------------------------------------------------------------------------------

航空器未禁菸前,坐飛機還可以拿到火柴盒。秋惠文庫提供機上抽菸 送火柴盒
不健忘的話,航空器禁菸不超過10年。1995年之前,機艙內時常菸霧迷漫。以華航來說,即使設有禁菸席,但毫無隔護,吸菸與禁菸只是緊臨二排前後之差而已。九○年代吹起禁菸風潮,在董氏基金會大力推行下,國籍航空領先全球一年,於1995年各航線施行禁菸,唯台日航線開放,因為日本客人還改不掉抽菸習慣;1996年,全世界航空器統一禁菸,機上不能抽菸漸成理所當然。也因為機上曾經可以吞雲吐霧,航空公司曾送過乘客精美的火柴盒。
過往,癮君子大方帶打火機上飛機,想帶剪刀也行,但美國911恐怖事件後全面禁止,連不銹鋼刀叉餐具,也被不少航空公司棄用,改用塑膠即可拋。喜歡金屬餐具的人很多,不在名貴而在特別,比撲克牌還誘人,當紀念品「收藏」的人不少。國籍航空上,友人曾在餐後,見空服員拜託一名台灣乘客不要「拿」,喜歡的話,再另外送,乘客當下臉紅拿出來還。海峽對岸,去年一架新航班機上,大陸團30多人有志一同A走金屬刀叉,當空服員發現勸止時,還被嗆:「不要把我們當做鄉下人,以為我們沒有搭乘過飛機就欺負老實人!」空服員愣了,最後是領隊怒罵「別丟中國人的臉」,團員這才將餐具歸還。
「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破壞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麵,多吃當地海鮮。」強國人不講文明,習主席也有感而發。
看看別人,照照自己,早期台灣初開放出國觀光時,免費東西能拿就拿,在公共場所尤其餐廳高談闊論,不顧禁令吸菸、亂丟菸蒂,出國還帶檳榔隨地「吐血」,如今斯文節制許多。

 

--------------------------------------------------------------------------------

坐頭等艙 要穿西裝
猶記1980年代,飛機只分頭等與經濟艙等,搭頭等艙尊榮無比。 那時國營國際航空只有華航一家而已,我有一陣子常搭頭等艙,並非有錢也不是什麼大人物,拜內人在亞東關係協會上班所賜,搭乘國營飛機有打折,折扣下來,經濟艙與頭等艙相差無幾。坐了幾次頭等艙發現,大家各有管道和關係,據說航空公司名單會註記各界顯貴,王永慶坐經濟艙被請到頭等艙的事時有所聞;政府官員進了頭等艙,要空服員把所有報章雜誌拿給他們過目,害得其他旅客無報章雜誌可讀,這種荒謬事也有。
當初拿到紙本機票,都附一張紙條,關於搭頭等艙的服裝儀容須知,提醒旅客不要穿拖鞋、短褲,不要像個鄉巴佬進城,我當然穿上結婚時訂做的西裝、皮鞋盛裝以赴。若依現代人眼光來看,搭飛機是件極不自由的事,尤其長程線,飛機不過是交通工具,穿著舒適得體,不用耍派頭、自尊過度膨脹,安靜勿喧嘩,不冒犯別人就好。
文明與禮儀並非與生俱來,先形於外,內化於心,終究變成氣質。認真說來,富而有禮最難,脫離暴發戶,強國人顯然還需要時間接受文明薰陶;台灣人早已走過鄉巴佬歲月,回首來時路,似曾相識,且一笑置之,無須過度苛責。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232022
豪門媳婦自白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030/36176017/豪門媳婦自白
豪門媳婦自白
2014年10月30日 
網路時代,拍照寫網誌,一切存在電腦裡,沒有實體感。從前,人們寫信寫日記,還收藏情書到老,那是一種惜情,珍惜青春年少時,曾經有一個人對自己如此看重。

 

--------------------------------------------------------------------------------

食安問題追追追
--------------------------------------------------------------------------------

日治時期的台大眼科學生上課情形。秋惠文庫提供在收藏界,流傳一些名人去世後,子孫無意保存而流入舊物市場的書信。其中一批透露男女之情,收件和寄件雙方都是台灣史上名聲響亮的一號人物。女主角是某醫界大老女兒,曾就讀台大前身、日治時代「台北帝國大學」,她入學時,同班新生僅3女1男,除她之外都是日本人。
這批書信以日文寫成,文體、字跡皆難以判讀,以年份推論,應寫於女主角婚前。她的父親於日治時期,留學日本拿到京都帝大醫學博士,是台灣醫學之父。在自傳裡,醫界大老女兒自我揭露,年輕時感受到父親高徒的追求,兩人互有愛意,有緣無份,最後各自婚配,她嫁給台灣五大家族之一、板橋林家的後代,婚姻維持48年後仳離。父親的高徒則娶了醫師同事。
身為名門之女,同時也是豪門媳婦,她敢於離婚,因此懷春時期的心思,或許有助了解台灣名門、豪門間的婚配思維。

 

--------------------------------------------------------------------------------

 
--------------------------------------------------------------------------------

日治時期的台大醫院,門口停人力車等待載客。秋惠文庫提供孩子領配給度日
自傳中也提到,豪門如前夫家,與我們市井小民的幻想不同。就她觀察,大宅門有二房、三房、好幾房,生的小孩多,幾乎都由乳母和家庭教師帶大,親生父母長期缺席,孩子有如成長於「高等孤兒院」。此外,成員枝繁葉茂,大家是以領配給、薪水的方式度日,手頭幾無閒錢,生活拘謹缺乏浪漫;處理遺產稅要集滿數十人的印鑑,因此土地變賣困難、現金又有限,子嗣欠稅被政府限制出境,活得窮又沒自由。
我在收藏市場與豪門子弟過招,也有類似感受,就是富豪反而活得很固著。一些家財萬貫的收藏者,上餐廳絕對從最便宜的菜點起,省些芝麻小錢給他們帶來莫大快感,好像在昭告:我就是這樣勤儉刻苦,才會有錢!跟他們買物件,幾乎不可能拗到去零頭或大砍價,他們的想法是「我又不缺錢,幹嘛降價賣給你?」有些則是過度防衛,深恐被佔便宜,死守不二價。相形之下,一般收藏者考量現實,願意少賺多賣讓物給下個有緣人,那副好來好去、忍痛割愛的表情,實在可愛許多。
豪門婚配的悽慘內情,醫界大老女兒的描述令人心有戚戚焉。我曾看過家產好幾十個億的大家長,女兒離婚後不准她農曆年回娘家,對娶進門的媳婦也隱瞞小姑離婚之事,因為怕丟臉,女兒活生生被迫在家族系譜外遊蕩,沒幾年就香消玉殞,教人感傷。
為此我曾多次告誡自家兩個女兒,哪天離了婚,爸爸迫不及待張開雙臂歡迎她們回家,儘管她們才20多歲,連婚都還沒結。然而對照名人們開展於書信的渴望、和外界迷戀的表象,我堅決擁抱那不退潮流的核心,豪門名門只是外殼,內在那個充滿愛的家,才是人最真實的血肉。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226904
銀座外的小台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023/36162148/銀座外的小台灣
銀座外的小台灣
2014年10月23日 
拋售收藏品偶爾可以獲利,然而只用金錢度量收藏物價值,是既無趣又市儈。我看過日本一個電視節目《紙垃圾大對決》,請素人鑑定團評選民眾收藏的各式「紙垃圾」:像免洗筷的紙包裝、面紙傳單裡包夾的文宣品等。有位歐吉桑專收各地鐵道便當的外包裝紙,當他亮出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的便當紙,鑑定團成員立即爆出驚呼。原本流轉世間的俗物,因此取得聚光罩頂的位置,在停格中神聖無比。

 

--------------------------------------------------------------------------------

食安問題追追追溫柔台女攻進新宿
我在日本也收過「紙垃圾」,也帶給我一種奇妙的聖物感。那是路邊發的廣告傳單,其中一張標榜某家按摩店的女服務生來自台灣,巧妙地揭示台灣女性曾是日本情色業的攬客噱頭。
日本管情色業叫「風俗」業,法律明訂生殖器接觸的風俗活動違法,業者因此發明「非生殖器兩相碰觸」的合法交易,用身體其他部位像手、嘴、乳、臀、腳等,甚至意想不到的身外器物,取代一方性器,使風俗業充滿變化和想像。名聞國際當屬「泡泡浴」,原稱「土耳其浴」,被土耳其政府抗議後改名。女侍脫光光,用身體任何部位磨蹭男士全身,藉以抹皂,在泡泡的濕滑世界共同體嘗情慾遊戲;以及SM,基於日人對細節的執著,SM被拆解出各式玩法,麻繩鞭子蠟燭僅屬基本款,還有洗衣夾、排泄物等「豪華」道具,所有選項均條列成公開價目表,包括現場拍照幾張多少錢、女王露臉和露全身的價碼、可否外送到家等,全屬企業化合法經營。
日本風俗業在二戰後,開始有大量外籍女子赴日從業,數量最多是台灣人。約在1970∼80年代,台灣錢不好賺,許多女性到東京玩樂聖地:新宿歌舞伎町工作,尋芳客認為台灣小姐漂亮溫柔,被店家升級為主打,幾乎每10間店就有7、8家雇用台灣女性。她們打不進銀座高級酒店,除了在歌舞伎町的按摩店提供服務,便以酒店陪酒、溫泉區演藝作秀為大宗。有些小姐和在地人結婚,落地生根把店頂下來當媽媽桑,拉拔更多同鄉女性,台灣男士赴日求學比賽、洽公經商,也愛到此類店裡聊慰鄉愁。甚至被一清專案掃地出國的幫派份子,浪跡日本也聚集新宿,插手女人和賭場,把那裡縱橫成小台灣。

 

--------------------------------------------------------------------------------

1980年代東京新宿歌舞伎町傳單,電話號碼還是7碼,除了在地人妻、女大生,還有藍瞳孔的外國美女留學生。秋惠文庫提供此生必遊毫無興趣
我和這些小姐有一次短暫遭逢。1986年,我和家人跟團赴韓國、日本旅遊,同團幾位小姐不管沿途景點多麼地此生必遊,都窩在遊覽車上睡覺,卻在抵達日本時不見蹤影,好奇詢問導遊才知「她們是來賺的啦!」原來當時自由行簽證不好拿,她們只好跟團進出。
這些女性在日本大賺外匯,1980年代後期,因日本經濟泡沫化、台灣股市飆上萬點,她們又回流。之後日本風俗業對小姐的需求,便由菲律賓、繼之泰國女性取代,現今歌舞伎町已成為中國小姐的天下。台灣女性則從一座山頭,變成一片灰飛,只剩一張紙垃圾,留住那個看似不堪、卻也不俗的年代。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220562
李表哥 笑話一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016/36147170/李表哥笑話一場
李表哥 笑話一場
2014年10月16日
 
腦筋急轉彎,如果要畫一幅代表中華民國的形象漫畫,你會怎麼畫?
關於這個超級任務,不說不知道,其實政府曾經認真挑戰過,成品「笑」果很好。那是29年前,國民政府以不能透露的天價,禮聘外國漫畫家設計;1985年12月12日,還在北美館隆重舉行揭幕典禮,紅布一打開,台上這個叫「李表哥」的漫畫,令台下目瞪口呆!
身穿功夫裝的李表哥,像李小龍又不像,大耳、鳳眼、獅子鼻外加戽斗,樣貌極怪!當時主持典禮的總統府祕書長沈昌煥,還說:「造型俊秀,把中國人的奮鬥向上的美德都表現出來了。」戒嚴時代,頭版吹捧,但連記者都心生質疑,卻只能委婉的寫「有人說:『好像沒有想像中漂亮』。」換作現代名嘴,肯定不客氣了。

 

--------------------------------------------------------------------------------

不過,政府會「祟洋媚外」,也是用心良苦,1978年中美斷交,八○年代台灣處境艱辛,政府邀美籍畫家勞瑞來畫「中國人的形象」,想替中華民國做國際形象。
勞瑞來頭不小,任職美國新聞界,時事漫畫行銷多國。1985年來台時他55歲,以中華民國的好朋友身分亮相,強調「共產主義」是他作畫諷刺的對象,他對記者說,想多認識一些基層民眾。但說歸說,2周吃香喝辣,一下見胡茵夢,一下笑孫越的大鼻子不夠看,一會兒替台北市長許水德畫了粗糙的保母素描。離台前他高調宣布,比起對岸,此地人民聰敏勤奮,他有自信創作出新的中國人形象。

 

--------------------------------------------------------------------------------

你還記得嗎?
八○年代的李表哥很有名,長相奇特!1985年揭幕典禮,由總統府祕書長沈昌煥(右一)主持,左一為畫家勞瑞。秋惠文庫提供邀台灣畫家對談抬轎
當時台灣畫家濟濟,牛哥、蔡志忠、魚夫、劉興欽個個有名,但政府視而不見,全被邀去聽勞瑞發表高見。勞瑞透露了作畫的祕密:「卡通傳達的是訊息,漫畫藝術有如車輪,而他是車輪的駕駛者。」此話講得正確無比,但勞瑞的車輪,勞瑞的李表哥,終究沒有傳達出令國人共鳴的訊息,反將其優越意識外流。
要知道,美式漫畫的特點是誇張特徵、強調肌肉、特別重視鼻子,而且很少瘦子,除非是病人或鱉三;而西方電影中的華人刻板形象,除了小眼睛,19世紀末是勤奮的底層苦力,當服務生或幫傭的,20世紀初是留長眉、師爺鬚的邪惡傅滿州(現代電影《鋼鐵人3》還有滿大人)。七○年代出現李小龍,東亞病夫變身超會打架的功夫之王,21世紀好一點,出了女打仔或科學家(書呆子晉級)。
細看李表哥,獅子鼻好像當時總統蔣經國,而戽斗神似副總統李登輝,勞瑞的政治觀察果然敏銳。
然而,勞瑞厲害的不只是政治公關,還是文創先驅!他主動教導產官界如何做宣傳,希望官方舉辦李表哥漫畫比賽,向民間提出商品授權,因此陸續有了李表哥遊戲、李表哥陶瓷公仔。他熱情呼籲大家:「要幫助李表哥,使李表哥將來也能幫助中華民國。」
李表哥並未成功,很快被遺忘,但對勞瑞來說,國際功績又多一筆。外來和尚會念經,政治正確下,文創真是好生意,您說是嗎?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215428
酒國尋芳 遇阿扁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002/36119062/酒國尋芳遇阿扁
酒國尋芳 遇阿扁
2014年10月02日 
收藏的樂趣之一,是掌握人類在各個層面的演化證據。像我收有一本輕薄軟小的冊子,題為《酒國名花錄》,印製於1935年,是專為尋芳客打造的買春型錄,它忠實呈現台灣有過一段花街柳巷旖妮無比的年代。放到情色產業遭明令禁止的現代看,說它墮落也好、反應人性也罷,這冊子凸顯80年前,就有重視「使用者經驗」的概念,是商業設計的始祖和典範。

 

--------------------------------------------------------------------------------

首先,《酒國名花錄》的存在,呼應大時代的需要。1935年,日本政府接管台灣滿40年,日人稱為「始政四十周年」,為彰顯國威及治台績效,選在該年10∼11月舉辦「台灣博覽會」,台北設有4個會場,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也有設館。台灣總督府為輸送遊客,特別添購火車、規劃輕軌電車,多位名聲響亮的商界大老,齊力贊助《酒國名花錄》出刊,將自己肖像、商行商標,大剌剌印在內頁當廣告,把買春變成博覽會的周邊活動。
尋芳客翻開《酒國名花錄》,自然略過贊助廠商,快速找到全冊亮點:每頁介紹3位藝旦,她們的玉照、芳名、年齡、技能特徵,皆詳實記載,言明這位藝旦「芳紀十四,尚未破瓜」,那位「年才十七,媚術不輸老妓」;有位藝旦名叫「阿扁」,個性火辣,「偶觸其怒,即蛾眉倒豎,有關公眉之稱」;有的則天資聰穎,考上第三高女(今中山女中),養母怕她讀太多書,「強迫學琵琶,倚門賣笑」。每位藝旦配有媚照一張,或環肥濃妝、或燕瘦淡雅,供恩客各取所需。

 

--------------------------------------------------------------------------------
1935年發行的《酒國名花錄》,介紹大稻埕藝旦,最左邊的藝旦阿扁,個性火辣。
秋惠文庫提供連雅堂辦藝旦選美
藝旦文化從清末、日治,到台灣光復,興盛數十年。南部藝旦間聚集在台南,北部則在大稻埕,是博覽會會場之一。客人招待藝旦到風月場所,像江山樓、蓬萊閣飲食完畢,常轉到藝旦間續攤。藝旦與「土娼」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賣肉而前者賣藝,因此客層、養成經歷也不同,土娼客源為販夫走卒,藝旦則在男性文人吟詩論事時,陪侍一旁獻唱勸酒,她們多於小學畢業後入行,接受鴇母嚴格調教2~3年,送至中南部深造、賣出初夜權「轉大人」,然後轉回台北大張艷幟。
熟成的藝旦,生涯頂峰約在15∼20歲。她們既有美貌靈氣,亦通媚術才藝,南北文人曾為她們發行《三六九小報》和《風月報》,報導動態,甚至舉辦選美比賽。現今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的曾祖父連雅堂,西元1900年任職《台南新報》時,就辦過「赤城花榜」、意即「府城藝旦選美」,由年僅12歲的李蓮卿奪冠。台北也在1936年,舉辦「新春美人人氣投票」,女給(指女服務生)琉璃子一度以7千多票豔冠群芳,可惜後來自殺身亡,《風月報》發行人撰文推論,她是在真命天子、包養闊佬、嗜錢老鴇三者間,周旋致死,是許多藝旦的共同命運。
「始政四十周年」是藝旦備極風光的年代,也是走向衰微的開始,此後新興咖啡店、料理亭成為男性享樂場所,新富崛起而仕紳褪色,藝旦終至消亡,如今也只剩《酒國名花錄》,訴說她們曾是催化經濟和雄性文采的必備春藥。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205144
人氣女優殞落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918/36090576/人氣女優殞落
人氣女優殞落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天,一顆美麗星星殞落,傳奇人物李香蘭本月7日在東京自宅辭世,一代國際巨星謝幕。二戰後出生的世代可能對其陌生,但李香蘭和台灣頗有淵源,曾來台兩次,並主演電影《紗韻之鐘》。
本名「山口淑子」的李香蘭,自述祖國是日本,母國是中國。命運夾在中日之間翻轉起伏。成長的年代,也與「滿州國」的興亡重疊。1920年在遼寧出生,雙親皆日本人,父親在滿鐵會社擔任中文教師,後來被父親的中國將軍友人收為義女,取漢名李香蘭;13歲時「滿洲國流行歌曲大賞」以高音美聲一鳴驚人,唱紅《夜來香》晉升歌后。

 

--------------------------------------------------------------------------------

1937年,滿州映畫遍尋中日雙聲帶女演員,美貌與京片子絕頂的李香蘭入選,年方17,隱瞞日本人身分,主演《支那之夜》,轟動中日台,一躍成了國際巨星。
1941年台灣日日新報刊載,人氣女優李香蘭受邀來台巡演,一行人搭大和號由基隆港來台,粉絲熱烈歡迎。身穿黑色天鵝絨支那服,戴紫毛小晚帽的李香蘭,表示對台灣水果、土產很感興趣,打算大採購,包括友人想要的蛇皮。她在台北大世界館公演5天,場場客滿。
第二次來台是1943年,拍電影《紗韻之鐘》。故事發生在宜蘭南澳,故事女主角泰雅族少女紗韻,和李香蘭同年生,17歲時,因日本老師接受徵召要去中國打仗,協助搬運行李,怎料行經山區遇颱風,老師平安脫身,紗韻卻落水失蹤。紗韻的死是意外,但當時日本在台灣力推皇民化教育,台灣總督府為了展示理番成功,吹捧宣傳為愛國樣板,決定拍成電影,邀李香蘭主演。
在非常時期,任何故事都可藉題發揮,包括愛情戲碼、師生忠義故事。把李香蘭推到高峰的電影《支那之夜》,她飾演因戰爭家破人亡的中國少女,不知對救命恩人日本船員長谷哲夫心懷感激,無視其處處關心用心,直到長谷忍無可忍打了她一巴掌,痛斥她清醒一點,才驚覺她對他的愛,不再仇視日本人。


 
--------------------------------------------------------------------------------

原版李香蘭《紗韻之鐘》電影海報,原民造型較當年本人(小圖)成熟。秋惠文庫提供那一巴掌就是辱華
那一巴掌,對日本人而言,柔弱少女象徵中國,愛慕強大的日本(男人),是誇耀。對中國人來說,卻是日本(男人)以暴力強逼中國(少女)屈從,是辱華。因此日本戰敗後,演出《支那之夜》的李香蘭遭清算,被控漢奸,槍決前夕,經友人營救,證明她是日本人而死裡逃生。同她一樣被控文化漢奸的「哥哥」川島芳子,卻沒那麼幸運。
論漢奸罪名,對李香蘭與川島芳子來說可能太沉重,真要講漢奸,必須先定義「漢奸」。川島芳子是滿清皇族,不算「漢」奸;而李香蘭是演員、日本人,更不是「漢」奸,自祖父輩即仰慕中國文化,清朝時舉家移民滿州,對滿清有感情,因此無論李香蘭或川島芳子,對日本扶持的這個五族共和「滿州國」是認真的,是她們心中熱愛的中國的想像。
中日戰爭時,李香蘭是受人喜愛的滿州國演員;中日戰爭後,她是日本參院議員山口淑子,為中日友好努力。晚年自傳中,提到有人問:「假如日本軍侵入北京,諸位怎麼辦?」她說:「雙方子彈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個死去。這是我的最好的出路。」
李香蘭被逐出中國後,不久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極力掃除日治遺跡,包括紗韻之鐘,紗韻家人因怕被當作漢奸從此噤聲,關於紗韻一切、南澳古道及李香蘭來台的事,也漸被世人淡忘。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195257
永不過期的月餅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904/36062505/永不過期的月餅
永不過期的月餅
2014年09月04日
更多專欄文章
每到中秋節,我總會想起擺在秋惠文庫裡一個「永不過期」的月餅,它至少有50年歷史,因為上面的標語:「吃月餅殺共匪,過中秋念大陸」,讓這個綠豆椪月餅超越時空,有了收藏價值。

 

--------------------------------------------------------------------------------

說起月餅,大概是史上承載最多超級任務的食物,它的誕生其實是為了政權服務。相傳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計畫推翻元朝,但統治者蒙古人搜查嚴密,訊息傳遞不易,於是朱元璋接受謀士劉伯溫獻策,用麵粉和餡做成甜餅。這種餅不合蒙古人口味,朱氏軍隊進而在餅裡暗藏紙條,寫著「八月十五殺韃虜」,分送各地,果然當日一揭竿即獲廣泛響應。後來月餅流行民間,成為親友餽贈的中秋禮品,便始於大明王朝。
一路安然來到清朝,據說台灣有人想反清,也在月餅裡夾紙條,廣招同路。1949年,國民黨退守來台,念茲在茲便是「反攻大陸」;轟轟烈烈的金門砲戰後,台海心戰緊接登場,廣播喊話、空飄汽球、砲宣彈等招數五花八門,企圖不花一兵一卒,招降對方。
以空飄汽球為例,原本只是小汽球載著國民黨旗、反共文宣、勸降傳單、老蔣照片,從金門光華園起飛,空飄到中國沿海,但常因後繼無力,中途破掉。後來空飄汽球愈做愈大顆,可達1~2層樓高,承載力道愈來愈猛,內容物升級到白米、豬油白糖、男女內衣、毛巾短襪、小收音機等民生物資。1970年代傳出有國際航班駕駛,目睹空中漂浮著「不明飛行物」,便是國民黨從金門施放的汽球,它最遠曾飛到與台灣相距9650公里的以色列,以國通訊社還發布新聞說,發現一顆來自亞洲的宣傳汽球。

 

--------------------------------------------------------------------------------

這顆五十多年前的骨董月餅,代表著那賞月勿忘殺敵的日子。秋惠文庫提供甜美小鄧 登上封面
空飄對岸的的反共抗俄文宣,如今市面不多見,但秋惠文庫收藏不少。文宣上的字體繁簡皆有,主旨在向當時文化革命水深火熱的大陸,宣揚台灣經濟起飛的美好,連鳳飛飛、鄧麗君也登上小卡片封面,溫情喊話,巨星卡片的後面是年曆,若以今日來看,頗有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說到底,任何標語或文宣,都是一種洗腦術,自我洗腦也洗腦對方,洗腦著說到卻不一定能做到的事;在那年代,「反攻大陸」朗朗上口,上學、看電影都逃不過,簡單幾字宣誓,何其激昂,何其雄壯!好像喊了就會成功,現實與實現是極次要的事。難怪魯迅說中國是文字的遊戲國。
那樣的肅殺氣氛距今不遠,四五年級以上的中壯族群,應該記得兒時總被告誡,若撿到來自匪區文宣,必須交給老師,還可記嘉獎;也或許記得,除了月餅,連人生大事的喜餅上,有時上聯是「兩姓合婚」,下聯卻是「人人防諜」。
歲月幽幽,如今貼著「過中秋念大陸」的月餅再也買不到了,而月餅種類也從當年獨佔的台式綠豆椪,擴大到廣式、新式冰淇淋,以及鹹味海鮮月餅,包材也從紙類,變更為塑膠袋、鐵盒,甚至鑲金包銀的豪華禮盒,名為送禮,實則行賄,如此技倆不僅糟蹋了中秋,這樣美好又古老的節慶,也可惜了月餅,這樣無辜又甜美的糕點。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185297
來自高僧的情書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821/36034210/來自高僧的情書
來自高僧的情書
2014年08月21日
 
收藏古物10多年,我實在佩服某些「販仔」(台語,指民間第一線古物搜尋者)從垃圾堆裡挖出金塊的敏感度。

 

--------------------------------------------------------------------------------

某天,有位販仔神祕兮兮地來找我,他身藏一批書信,說是從台北一戶人家丟棄回收的物品中,意外發現某位當代高僧的情書。聽到「高僧」、「情書」這兩組關鍵字,有哪個凡夫俗子會不好奇?攤開一看,果然不得了!這袋情書約有十幾封,高僧名片、女方玉照一應俱全,販仔表示可能女方已經仙逝,遺物被家人打包出清,因而輾轉外流;昔日已遠,高僧修為早已更上一層樓,是佛教史上名揚四海的一號人物。
興沖沖檢視這批書信,發現它們寫於高僧只是一介貧僧的許多年前。高僧用法號和筆名交替署名,以鋼筆行文,字跡娟秀有如女體,寫在印有佛寺抬頭的紅格直行公家信紙上,用公家信封付郵。依日期推算,高僧當年才30多歲,是個熟齡出家眾,用詞文雅情意節制,不若塵世少男生猛直接,但某種隱諱的渴望,卻在字裡行間赤裸流竄。


 
--------------------------------------------------------------------------------

高僧關懷的女士讀過北一女。圖為其母校在民國45年舉辦運動大會情形(圖中女孩非女主角)。秋惠文庫提供遊行隊伍 眾裡尋她
高僧心靈被滿滿的思念覆蓋,寫到自己坐公車,經過女方居住的巷口,兩眼不住的在街坊搜尋她的身影。信裡無從推論兩人如何認識,但女方曾是北一女的學生,高僧回憶某次雙十遊行,他的目光緊緊跟隨學生隊伍裡的女方,對此失態頗覺不該,卻也提到往後總會在各類遊行隊伍裡,看到一個她。有時高僧寫著,自己很久沒收到女方來信,不知最近她做何消遣;有時則寫收到女方來信多天,時時刻刻都想找時間回覆。信裡還夾帶一張便條,是高僧指示女方在某夜、到某地與他相會,萬一找不到路也不要問人,顯示往來相當小心,現實上有接觸。
這些只是十幾封信中,其中幾個讓人遐想的片段摘要,此外並無任何香豔激情的文字情節。高僧佛學文學修養深厚,在其心底是否認定為情書並不得知,但幾乎每信必稱:自己內心已布滿幽幽倩影。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伊人,可能氣質特別靈巧,讓壯年時期的高僧時常牽掛。那位伊人,後來是嫁人了?還是單身到老?早無可追,亦不必再追。
凡人煩人,高僧也是人,謙謙君子發於情止乎禮,讓六根不淨的我們這些庸人,更覺親切可愛。這些意外留下的名人書信,是正經八百的新聞出版品之外,珍貴的歷史研究資料,有血有肉,仿如其人就在眼前。其實不只高僧,還有蔣經國、連雅堂等名人的信函流露在外,是名人不為人知的浮世情、真實面,以後有機會再談了。

 

--------------------------------------------------------------------------------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172942
死而復活傳奇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807/36005072/死而復活傳奇
死而復活傳奇
2014年08月07日
 
哀傷的諸多本質裡,「說不出口」是其中極為複雜的一種。因為迂迴,連帶使旁觀者充滿想像,變得觀眾比主角還入戲。台籍日本兵李光輝的光輝人生,便處處閃耀著此類人為的悲劇鑿痕。

 

--------------------------------------------------------------------------------

--------------------------------------------------------------------------------

李光輝。(網路翻攝)地獄火鳥 轟炸廣島
李光輝的故事,要從1945年的8月說起。日本夏日戰情節節敗退,仍不願投降;8月6、9兩日,美軍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將代號「小男孩」、「胖子」的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向日本廣島、長崎。由於是人類史上首次動用核武,日方一開始只知道廣島發生詭異爆炸,奉命飛到廣島了解災情的軍官目睹整個城市在燃燒,上方籠罩著巨大厚重的煙霧,內心納悶不已。據說核爆溫度高達攝氏3500度,當日7萬市民當場被熔化。稍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已經對廣島投擲第一顆原子彈,日本再不投降,未來空中降下的毀滅性暴雨將是地球前所未見。一周後的8月15日,日本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終了。
不過,李光輝投入的二戰戰役,卻要到29年後才結束。李光輝原本並不叫李光輝,而是史尼育唔,台東東河出生的阿美族人,1942年加入高砂義勇隊,赴印尼服役時才23歲。高砂義勇隊是台籍原住民青年接受日軍徵召,赴南洋作戰的組織,他們天性通曉叢林,穿梭其間能偵查襲敵、能狩獵果腹,首批隊員在菲律賓巴丹半島成功突襲美軍,從此聲名大噪。當年他們出征前,裸身出操以及穿著日本軍服、配戴原民番刀的英挺相片,留存至今。高砂義勇隊從台灣派出好幾梯,總數約4千人,但有3千人戰死南洋。
1974年,二戰結束29年,印尼摩羅泰島常有家禽無故失蹤,村民組搜索隊,在離村落腳程30小時的深山,發現一名裸男正在劈柴,身旁有兩支步槍、幾十發子彈、一把軍刀、少許日用品,透過翻譯得知他就是被誤認戰死的日本兵中村輝夫,1944年與部隊失聯後,遁入深山獨居,根本不曉得戰爭早已打完。待身分再確認,更勁爆的發現這名皇軍不是日本人,而是戶籍上已登記死亡的史尼育唔。

 

--------------------------------------------------------------------------------


--------------------------------------------------------------------------------

二戰期間,佩帶原住民佩刀的高砂義勇隊接受日本人檢閱。秋惠文庫重回文明 人事已非
消息傳開,台日譁然,日本駐印尼大使館派員到摩羅泰島,向中村輝夫解釋日本戰敗的事實及局勢演變,他選擇回到出生地台灣,發現自己又有個漢名李光輝,是國民黨政府讓原住民改名後取的;他的妻子已改嫁,出征前才1歲的兒子也已生兒育女。日本政壇曾為李光輝的服役薪餉掀起論戰,台灣政治人物像蔣經國,亦曾造訪他自宅,然而他如何看待戰爭、時局造成自身的錯置,外界所知不多,相貌古意的李光輝回台4年後,因肺癌病故,將屬於他的祕辛一併帶走。
對於本身如此靜默的一號人物,坊間有許多瀛海搜奇式的揣想,然而或許用紮實史料去演繹,才是對李光輝最適切的敬意。其實除了李光輝,還有一群台籍士兵先被日本徵召,由於神勇過人又被國民黨政府徵召去打共產黨,再被共產黨吸納回頭打國民黨,他們的戰爭沒有終了的一天,大概他們也不知要為哪個政權、哪個自己哀傷。

 

--------------------------------------------------------------------------------

台灣時光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159459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