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哈啦456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政府無能 百姓DIY
 瀏覽5,141|回應27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110/35567912/政府無能百姓DIY
政府無能 百姓DIY
2014年01月10日

鴨爆一灘除舊歲。若說2013年是食安風暴年,一點也不為過。從年初開始的假米粉事件,其後歷經毒澱粉、胖達人、油漆染色黑心豆乾、銅葉綠素混油、化學醬油和烏龍的牛奶駭人事件,食安新聞可說佔據了整年度的新聞版面。
每當食安事件出現時,政府的表現都差不多爛。其實,民眾的反應也沒啥變化,總是充滿憤怒與惶恐,出現短暫性的消費退縮行為。更重要的是,通常會立即出現DIY風潮。假米粉、毒澱粉被踢爆時,就有人開始教導自製蘿蔔糕和碗糕;胖達人和混油事件爆發後,家庭用麵包機和榨油機也開始熱賣,大家搶著學做麵包、自製花生油。老百姓淪落到自己DIY,正是政府無能的結果。但半個世紀前台灣曾爆發黑心醬油事件,當時卻是政府主動教導民眾DIY。

 

--------------------------------------------------------------------------------

--------------------------------------------------------------------------------

台灣不產大豆,古早農家用黑豆釀醬油。進入工業化時代,漸有正統的大豆釀造醬油大量生產。劉志偉提供許多醬油有防腐劑
醬油可用大豆也能用黑豆釀造。其實最正統的釀造醬油應該是用蒸熟的大豆,加上炒焙磨碎後的小麥,釀造而成。台灣不產大豆,所以古早時代的農家便利用黑豆釀造醬油。進入到工業化時代後,大豆釀造的醬油已能標準化大量生產。但台灣天氣非常濕熱,發酵食物極易腐敗,許多醬油廠商因此添加防腐劑,延長醬油的保存期限。
1957年農復會曾舉行大規模的食品抽查,當時的檢驗結果還真嚇死人。市售945件各類食品中,添加防腐劑、工業色素、糖精的就有672件,違規比率高達63.5%。而在醬油部分,違法廠商就多達16家。當時醬油同業公會理事長居然還理直氣壯表示,歐美國家的罐頭食品都有添加防腐劑。
黑心食品雖多,但跟汽水、糖果這些休閒食品相比,醬油可說是三餐必備的民生必需品,小老百姓的恐慌可想而知。但當時政府採取的措施居然是重新修法,開放部分防腐劑的使用,更妙的是,政府還開始教導民眾如何自製醬油。農復會主動提供醬油麴菌,供民眾免費索取,自釀醬油。而農復會的食品加工專家,還在雜誌上親自撰文指導釀製配方與程序。剎那間,台灣社會突然興起一股醬油DIY的熱潮。
醬油DIY熱潮持續多久?其實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事件平息後,民眾對黑心醬油的警戒心就逐漸消退,也沒那閒工夫自釀醬油了。這樣說來,半個世紀來台灣的食安狀況似乎沒多大進步,唯一的差異在於,以前政府還主動教導百姓DIY,現在我們只能自己DIY了。

 

--------------------------------------------------------------------------------

《鳥事如煙 劉志偉》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45695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鋼管妹妹 搖落去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425/35788239/鋼管妹妹搖落去
鋼管妹妹 搖落去
2014年04月25日 
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生日。每年從國曆4月份開始,各地一波波的媽祖遶境活動開始瘋狂展開。早期天龍人總將媽祖遶境視為鋪張浪費的民俗宗教活動,但近年來一群追求小確幸的都市文青居然也開始瘋媽祖。不但相約結伴跟著媽祖遊台灣,媽祖聖轎旁還不時會出現背著單眼相機、享受犁炮狂炸的文青身影。不過,對許多從小就在鄉村成長的農青來說,遶境遊行隊伍中的電子花車和火辣的鋼管女郎,才是最吸睛的爆點。
電子花車的表演形式起源於1980年代的野台秀,當時正是台灣經濟突飛猛進歡樂年代:房地產飆漲、股市破萬點、大家樂盛行,農村的廟會活動也從傳統的歌仔戲、布袋戲,升級到冶豔的野台秀。每當有謝神活動時,廟口廣場就會出現用鋼架搭起簡易的舞台,舞台上則有簡陋的伴奏樂隊,愛開黃腔的主持人,以及歌唱跳舞到一半就會開始脫衣服的女郎。歌舞女郎的表演是否精彩,攸關廟方的面子。假如表演不夠噴火,吸引不了人群,導致觀眾稀稀落落,廟方主委一定會被其他鄉民嫌棄到臭頭。這時候你可能會問,為何要跳脫衣舞?為何有些地方甚至連「高雄18招」都能搬上台?說真的,我不知道;如果你去問那些宮廟主委,他們會告訴你,這一切都曾在神明前燒香擲杯過,經神明同意辦理的。

 

--------------------------------------------------------------------------------

--------------------------------------------------------------------------------

電子花車是早期農村時代的謝神重頭戲,人愈多,廟方愈有面子。 資料照片現在流行變形金鋼
從1980年代中晚期開始,隨著改裝車技術的進步,加上電子合成器的興起,新型態的「電子花車」開始出現。電子花車就如同可四處趴趴走的移動舞台,車子開到哪,辣妹就跳到哪,表演的場子則從廟會延伸至各類婚喪喜慶場合。舞台型態雖然改變,但表演內容仍舊生猛奔放。其後電子花車的蛻變更是日新月異,甚至發展出如同變形金剛般的重噸位油壓舞台車。舞台車就定位後,貨櫃兩側蓋版便緩緩下降成為階梯,上方蓋版則揚起成為舞台背景。聳立兩側的巨型揚聲器,搭配舞台上的雙鋼管和七彩霓虹燈,共同交織出農村最炫彩奪目的人文風景。
相較於高端的舞台車,近年來中南部則又冒出嶄新的吉普鋼管。鋼管車隊出巡的聲勢必定驚人,浩浩蕩蕩至少有5、6台吉普車,每台車上都站著辣死人不償命的鋼管女郎。這些鋼管辣妹都廣受農青歡迎,他們也都有自己的FB粉絲團。
當然,農青們騎著摩托車在鄉野追逐電子花車、鋼管吉普時,心裡仍舊納悶著:為何文青愛看的,和我們不一樣?

 

--------------------------------------------------------------------------------

劉志偉《鳥事如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81069
休耕田裡的 太陽花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411/35758273/休耕田裡的太陽花
休耕田裡的 太陽花
2014年04月11日 
據說學生成功佔領立法院後,在臉書上發文希望大家幫忙買太陽花為學運加油。某位花店老闆聞訊,立刻掏腰包,在兩天內送了1300多朵太陽花到現場。一千多支太陽花顯然不是小數目,這也說明台灣存在著太陽花卉產業。然而,台灣會出現這麼多太陽花,其實是2002年進入WTO時,台灣農業大挫敗的產物。
當初加入WTO談判時,理論上台灣的農產品市場應該對所有會員國全面開放,但稻米對台灣算是非常重要的農產品,官員們在談判桌上一陣廝殺後,終於講定台灣每年開放14.4萬公噸的稻米進口。

 

--------------------------------------------------------------------------------

花海季賺觀光賺補助
台灣米已經多到吃不完了,而國外的廉價優質稻米又要開放進口,台灣總得想些辦法因應。理論上農政官員應該勇於戰鬥,試著提升國內稻米的競爭力,同時鼓勵種稻農民轉作其他經濟作物,以免稻米過剩,政府又得花大錢收購。但毫無戰鬥意志的農政官員居然提出一個超炫的解決方案:休耕,由政府補貼稻農,拜託農民不要種稻了。休耕突然間成為最夯的農業活動,休耕面積在全盛時期曾突破20萬公頃,每年花費的休耕補助甚至高達110億。當然,這些錢由全民埋單。
稻子不用種了,但還是得種點綠肥作物,維持地力。但一大片休耕地上面種著像雜草般的田菁,實在很醜,所以有些農會想到種些比較好看的油菜花或向日葵,賞心悅目。當時桃園觀音、苗栗苑裡和台中大甲紛紛推出花海季,還真吸引了一些觀光客。從此各地都有樣學樣,種一堆觀賞用向日葵,主打花海旅遊,吸引觀光客。甚至連台北市建商為了養地,也刻意種向日葵,打造騙人耳目的形象公園。於是乎,專門生產觀賞用向日葵的花卉產業逐漸成形。而在330佔領凱道前夕,更有花農搶收20萬株向日葵,送到台北力挺靜坐活動。你說,這個產業大不大?
如今討論服貿時,它與WTO、全球化和經濟自由化議題是難以切割的。但學運場子能充斥太陽花,居然導因於先前台灣加入WTO時的農業大挫敗。兩相對照,還真讓人哭笑不得。


《鳥事如煙 劉志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76424
蘋果的滋味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404/35743708/蘋果的滋味
蘋果的滋味
2014年04月04日 
Oh No!今天要談的蘋果,不是那份大家又愛又恨的生果日報,而是真正的水果。但為何要討論蘋果?因為服貿鬧得沸沸揚揚,而服貿協議又跟貿易自由化與WTO架構息息相關。其實早在3、40年前,台灣農業就已面臨自由化的壓力,首先遭受波及的農產品就是蘋果。
蘋果是溫帶作物,根本不適合在亞熱帶的台灣生長,早期台灣沒有蘋果。過去蘋果都是由中央信託局從國外進口,再透過公開招標販售給國內的水果商。對台灣人而言,蘋果是非常高貴的進口水果,主要是作為禮品。當然,如果你只是個死老百姓,周遭並無任何三頭六臂的親友,也不可能收到這種高級禮品。

 

--------------------------------------------------------------------------------

--------------------------------------------------------------------------------

梨山蘋果曾經風光一時。
翻攝《農復會卅年紀實》40年前茶室珍果
台灣雖然不產蘋果,但農復會內那群留美菁英卻很期盼能在台灣種出蘋果。1950年代政府為安置大批從大陸來台的退除役官兵,所以運用美援金費、安排他們去開鑿中部橫貫公路。中部橫貫公路於1960年開通,部分退伍軍人之後則被送入梨山開墾,設立「福壽山農場」,嘗試種植各類溫帶水果。經歷多次失敗,7、8年後終於成功栽培出台灣第一顆本土蘋果。繼福壽山農場,南投山區的農友也在一兩年後成功種出蘋果。
雖然台灣已有自產蘋果的能力,但產量究竟不高,且外國蘋果又管制進口,所以蘋果仍舊是昂貴的水果。1970年代初期,一顆蘋果的售價就要50元,換算下來,差不多是現今的300元。蘋果價格好,蘋果農因此受惠。據說每當蘋果採收時,梨山山下的茶室更是門庭若市。
然而,蘋果農的榮景卻因美國大叔的壓力而黯淡。1979年台灣被迫開放美國蘋果自由進口,當年度蘋果的市場價格馬上就跌了一半。起初少數蘋果農試圖頑強抵抗,希望擴大面積、降低成本,仍難敵物美價廉的美國蘋果。在農政單位的輔導下,果農們才逐漸改種水蜜桃、柿子或高冷蔬菜。
蘋果開放自由進口已超過30年,而台灣市場上的蘋果,不但越來越多樣,售價也越來越低廉,有時候只要花10塊錢就能買到,「一天一蘋果」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不過,若從蘋果農的角度出發,自由化的影響力還真的是無遠弗屆:某些果農能順利轉作、再創高峰也就罷了,但部分轉作不順的果農只能放棄耕作,被迫下山打工。
自由化、市場開放、WTO究竟是福是禍,可能不是三言兩語或懶人包就能解答的。

 

--------------------------------------------------------------------------------

《鳥事如煙 劉志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71113
蛋蛋的唬爛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321/35713683/蛋蛋的唬爛
蛋蛋的唬爛
2014年03月21日 
雞蛋可說是現今最物美價廉的蛋白質,每顆雞蛋就含有8∼10公克的蛋白質差不多。我們每天早餐吃的三明治、漢堡,或各種麵包、蛋糕和烘焙點心中,都有雞蛋的成分。話說台灣一年約生產70億顆雞蛋,算下來,平均每位民眾一年得吃掉300顆雞蛋。

 

--------------------------------------------------------------------------------

雞蛋雖然營養,但早期畜產業不發達,雞蛋可說是奢侈品。當時農家都會養個幾隻雞,但可能都是些說不出名稱的混種雞(反正台灣人都習慣稱之為「土雞」),並非專門生蛋的蛋雞,產蛋量本來就少,一般家庭吃飯時,通常將雞蛋留給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或尚在發育的小朋友;許多人去醫院探望親友時,也會帶上一籃雞蛋當作伴手禮。
1960年代起,農復會積極發展台灣的肉雞與蛋雞產業,開始從美國進口優良的肉種雞與蛋種雞。此外,農復會還協調駐紮在台北的「美國海軍實物供應處」與台灣省農會簽訂雞蛋購買合約,再由省農會向蛋雞農收購雞蛋。
當時省農會一年就供應美軍155萬顆雞蛋,相當於台北市雞蛋供應量的1/10。雞蛋產業建立後,雞蛋的相對價格開始下降,雞蛋才逐漸從奢侈品轉為民生必需品。

 

--------------------------------------------------------------------------------

現代化的蛋雞產業使得雞蛋更為物美價廉。 李鑫聰提供殼越粗越新鮮才怪
不過,近年來台灣的農產市場呈現飽和狀態,蛋商開始在行銷手段上下功夫。一會說紅殼蛋較營養,一會又說放牧蛋較健康。其實雞蛋的營養價值幾乎都一樣,若是為了那微不足道的差異,而多花兩倍的價錢,這還真叫有錢沒地方花。
而最近某家連鎖超市的廣告持續在電視放送,告訴消費者「表面越粗糙的蛋,越新鮮」,這更是讓人搞不懂的唬爛。其實蛋殼表面的光滑、粗糙與否,跟母雞的年齡息息相關。
年輕母雞的產道較為緊實,生的蛋較小,蛋殼也較為細緻光滑;但老母雞的產道日漸鬆弛,下的蛋較為大顆,蛋殼難以全數包裹,表面因此容易出現孔洞,摸起來較為粗糙;此外,老母雞的殼腺容易發炎,所以蛋殼常出現粗糙的凸點。
簡單來說,蛋殼表面跟新鮮度幾乎沒啥關係可言。
奇怪的是,超市買的盒裝蛋上面都印有出廠日期,理論上消費者只要看出廠日期,就能判斷新鮮度。但超市廣告似乎告誡我們要練就挑雞蛋的好功夫,買雞蛋時最好拿起來摸一摸瞧一瞧。在這家超市買蛋還得如此費工,請問製造日期是印開心的嗎?

 

--------------------------------------------------------------------------------

《鳥事如煙 劉志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66617
小豬的看護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307/35683561/小豬的看護
小豬的看護
2014年03月07日
近幾個月來,受到豬流行性下痢(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疫情的影響,據說死亡的仔豬已超過15萬頭。在日後毛豬供應量將減少的預期心理下,豬肉的拍賣價格從農曆年前開始節節攀升。今年年初時每公斤約67元,如今每公斤已經飆破80元,創下50年來新高。賣排骨飯便當的商家,紛紛吵著要反應成本,天天上菜市場的家庭主婦更是怨聲載道。

 

--------------------------------------------------------------------------------

豬農損失慘重
「下痢」就是拉肚子、挫屎。雖然許多天龍國上班族終日為便秘問題所苦,甚至會花錢購買神妙的購物台產品,祈求排便順暢。但有生兒育女經驗的父母必定知道,對小北鼻來說,拉肚子絕非好事。其實,養小豬和養小孩沒啥差別,只要能吃得飽、睡得好、排泄正常,一切就搞定。但當小豬出現下痢問題時,就表示小豬生病了。小豬生病,營養吸收就差。營養不良,長得就慢,農民投入的飼料錢也就浪費了。如果嚴重到翹辮子,損失更是慘重。因此,農民對小豬的照顧都非常細心。
早期農民較窮,多會用廚餘(ㄆㄨㄣ)餵豬。儘管至今仍有許多台灣民眾仍然迷信,廚餘豬比較天然、比較健康、比較美味。但廚餘裡的東西真的是亂七八糟、病菌叢生,許多國家早已立法禁止廚餘餵豬。1950年代初期時農復會就曾宣導,農民用四處蒐集來的廚餘餵豬前,勿必要先煮沸、殺菌,以免小豬拉肚子。為此農復會特別拍攝宣導影片《畜牧生產在台灣》,片中就出現小豬拉屎、大便內出現蛔蟲的畫面。但導致小豬下痢的原因繁多,除食物和飲用水外,豬舍環境或母豬的健康程度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專業豬農要懂的知識其實非常多元,當仔豬還未離乳前,更需無微不至地照顧。豬要養得好,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許多。


境外病毒引起
此波由冠狀病毒導致的豬流行性下痢是境外移入引起,奇妙的是,豬流行性下痢疫情從去年10月就開始蔓延,農政單位卻未即時通報。更詭異的是,農政單位至今仍未能清楚掌握疫情的實際狀況。光是仔豬的死亡頭數,外界就出現3萬、15萬,甚至是30萬頭的說法。然而,農政單位卻堅稱,豬流行性下痢並非法定傳染病,豬場不需主動通報,無須負疏失之責。看來,小豬還能受到豬農細心的照料,但豬農只能自求多福了。


劉志偉《鳥事如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62135
一切贏在 男人味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207/35624051/一切贏在男人味
一切贏在 男人味
2014年02月07日 
台灣的美食節目似乎已到山窮水盡的境地:講到口感,主持人只會重複使用「Q彈」一詞;說到部位,絕對都是「後腿肉」;談到豬種,必定是溫體「黑毛豬」。黑毛豬肉為何好吃?也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反正老阿媽都愛強調小時候吃的黑毛豬肉比較香,大家也就照本宣科完全複製。不過,黑毛豬肉真的比較香嗎?致勝的祕訣究竟又是啥?

 

--------------------------------------------------------------------------------

--------------------------------------------------------------------------------

黑豬雖然比白豬美味,但自1960年起農政單位鼓勵養白豬,市場漸漸成了白豬天下。劉志偉提供白豬快肥 黑豬晚熟
醫生總愛告誡大眾,動物性油脂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搞得台灣人看到肥肉就跟看到鬼一樣。然而,肉品香醇的祕密就在脂肪。豬油拌飯之所以讓人回味不已,正是那一瓢豬油的功勞;大理石油花密布的牛排,價格會貴到嚇人,也正是那絲絲入扣的脂肪惹的禍。肉若缺乏油脂,吃起來就非常柴,乾巴巴的,一點也不潤口鮮美。這就是油花密布的肉,嘗起來特別美味、口感特別細緻的原因。
早期台灣農家飼養的黑毛豬都是本地的桃園種豬,這種豬的優點是耐熱耐粗食,餵牠吃地瓜、吃ㄆㄨㄣ就很OK了。但有一好沒兩好,桃園種豬的缺點就是得養很久。杜洛克和藍瑞斯這類白毛豬,如果飼料配方得宜,通常只要養6個月,就能長到100公斤左右,送去屠宰市場剛剛好,但傳統黑毛豬卻得養個一年半載,才能有如此的噸位。然而,多出來這好幾個月,卻讓黑毛豬的肉質更為成熟,脂肪分布更均勻,油花也更能滲透進肌肉纖維間。所以老阿媽常說,黑毛豬肉特別適合用來當滷肉,密布的油脂燉起來特別香醇。
白毛豬雖能速成,卻像身高體重都已達到標準的高中生,總覺得少了股男人味;黑毛豬就如同夠man的成熟男人,充滿了魅力。不過,由於黑毛豬得養較久,飼養期長,吃掉的飼料也多,成本也比白毛豬貴上許多。
簡單來說,黑毛豬肉之所以比較香,跟豬種沒啥太大的關係,反而是飼養期較長所致。大部分的畜產動物,不管是豬、雞、牛,只要吃好一點、養久一點,讓脂肪有充分的時間滲透進肌肉纖維內,就能誕生絕妙的風味。所以,黑毛豬真的沒那麼神,要讓白毛豬產生更佳的風味,也絕非難事。當然,只要你肯多掏點銀子,要辦到真的不難。

 

--------------------------------------------------------------------------------

《鳥事如煙 劉志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53676
他奸巧 你要聰明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0124/35599241/他奸巧你要聰明
他奸巧 你要聰明
2014年01月24日 
食米所引爆的問題,顯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發生米商被撤照事件不久,又出現米商為求自保,紛紛將包裝米等級標示調降,售價卻未隨之下調的事件。台灣推動食米分級標示,算一算也有30多年的歷史了。其實最早先稻米只有品種的差異,理論上並沒有等級的差別。政府會推動食米分級,一方面是因為稻米生產過剩,另一方面則是國人吃米飯越吃越少所致。
老人家常說,古早是求粗飽的年代。1950、60年代,農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相關農業政策都在追求增產,產量是越多越好,當時育成的米種都以好栽種、高產量為目標。小老百姓只要能吃到沒有添加任何蕃薯簽的白米飯,就高興得要命,不會在乎米飯的品質。
然而從1970年代起,台灣經濟起飛,國人飲食型態改變,餐桌上的魚、肉增加了,飯量也就減少。此外,政府開始實施稻米保價收購政策,農民種稻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稻米是越種越多,1976年時稻米產量更創下歷史紀錄,達到270.2萬公噸,各地農會倉庫全都爆倉,台灣成為稻米生產過剩的國家。

 

--------------------------------------------------------------------------------

--------------------------------------------------------------------------------

1982年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就開始推廣分級小包裝米,推行分級制。劉志偉提供分級30多年做白工
糧食豐收固然是件好事,但卻容易造成穀賤傷農的反效果。面對倉滿為患的稻米,政府只好提升稻米品質,鼓勵國人多吃米飯。農業試驗單位自1980年代起開始研發育成各類口感美味的良質米,現在流行的台稉9號就是當時選育成功的米種。
除選育良質米種外,糧食局還推動分級小包裝白米。以前台灣人買米都是到米店,米店的米散裝在大米桶內,你要買30斤或50斤,老闆當場秤給你。但當國人飯量減少後,一般小家庭每個月若吃到10斤米,就很偷笑了。此外,超級市場逐漸興起,新興的零售通路也不可能在店內擺個大米桶,請店員幫顧客秤米。小包裝米的出現,可說是時勢所趨。另一方面,糧食局為了讓稻米價格有所差異,鼓勵農民從「重量」轉為「重質」,因此自1982年起,依據白米內的碎粒、異型粒和白粉質粒的比例,建立「特級白米」、「一級白米」和「標準白米」三種等級,這就是其後CNS一等米、CNS二等米、CNS三等米的原型。
白米分級已推行30多年,但真正為民眾所知,也是近幾年的事。好笑的是,它居然成為米商欺騙消費者的工具。一套制度運作30多年還無法徹底落實,還真是怪事一樁。不過,消費者下次買米記得看等級,他奸巧你要聰明!

 

--------------------------------------------------------------------------------

劉志偉《鳥事如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5050436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