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41128/36233155/輪胎王國從做襪子開始
輪胎王國 從做襪子開始
2014年11月28日
老牌輪胎普利司通已超過80歲,它的來路有點戲劇性;日本老闆做輪胎之前是賣「足袋」的。
日本女人男人穿正式和服,除搭配夾腳的鞋「草履」,腳還要穿白色布襪包住,那雙白襪就是「足袋」。
創辦人石橋正二郎原來是成功的「足袋」製造商,會轉彎生產輪胎,就好比做襪子的三花棉業,突然說要投入輪胎業一樣,聽起來有點跳針,但對石橋正二郎來說,兩個截然不同的產品,卻有個共通點,都使用了橡膠。
--------------------------------------------------------------------------------
食安問題追追追
--------------------------------------------------------------------------------
一九三○年石橋第一號輪胎。翻攝日本網頁20世紀初,石橋足袋賣得嚇嚇叫的時候,有同行開始幫足袋腳底縫上一片橡膠,變成一種新式鞋子,勞動者穿起來,比穿草鞋方便,但縫線容易磨損,不夠耐久。
1922年,哥哥德次郎到東京逛三越百貨公司,買了一雙美國製網球鞋,石橋兄弟得到靈感,是否足袋膠底也可以直接黏貼上去,不需再縫線。正二郎馬上跑去大阪聘請橡膠技師,兩個月後,研發成功了,新足袋送給一千位三井集團的礦工試用,走坡不滑,也受好評,隨即推出上市。現今日本稱膠底足袋為「地下足袋」,就是石橋兄弟當年給新商品取的新名詞。
--------------------------------------------------------------------------------
--------------------------------------------------------------------------------
地下足袋廣告。翻攝日本網頁戰後看好汽車商機
二○年代中期,昭和時代開啟,日本更加現代化,汽車滿街跑,石橋正二郎看好汽車成長的趨勢,有意投入輪胎業。所有人都潑冷水,唯獨九州帝大的教授君島武男留過美,專攻橡膠製造,熱切願意合作一試。
1929年,石橋向美國購入生產機器,隔年的4月9日午後4點,普利司通的第一個輪胎順利誕生。
新生的孩子該取什麼名字呢?西方的輪胎廠牌習慣用創辦人的姓氏為廠牌商品名。石橋正二郎順應商場流風,也以自己姓的英文來命名。「石橋」本該翻譯成「Stonebridge」,但考慮唸音順口,前後對調,才改為「Bridgestone」。
普利司通輪胎問世沒多久,就銷來台灣。三○年代初期,曾派遣業務代表駐在台北市的本町(今重慶南路兩邊)。三○年代後期,則由日本人會社「臺灣用達」取得台灣總代理權,這家公司位於今西門町、武昌街二段和峨嵋街之間。
現在知名的「台隆手創館」,由台隆集團第三代經營,其第一代創辦人黃崇西在戰前的日本時代就擔任「臺灣用達」的主管。由於這段因緣,戰後,黃崇西的台隆實業自然成為普利司通輪胎的代理商,只不過,早年稱「石橋輪胎」,沒人知道「普利司通」為何物。
--------------------------------------------------------------------------------
陳柔縉《老牌子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