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OPINION/X1/6449114.shtml
田徑大復活 再創黃金廿年
【聯合報╱曾清淡/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2011.07.10 02:52 am
我國田徑選手復活了!
昨天在日本神戶舉行的亞洲錦標賽,由男子鉛球選手張銘煌、男子四百公尺跨欄選手陳傑,分別得到金、銅牌;對低迷已久的我國田徑界而言,這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出擊。
田徑是運動之母,世界各國都大力推展,因此,在國際錦標賽穿金戴銀的難度相對較高。
就以亞洲賽為例,兩年舉辦一次,我國自從徐佩菁(現改名為子茜)於一九九五年在印尼雅加達贏得女子四百公尺跨欄冠軍後,和金牌已經睽違十六年之久,這次終於再圓金牌夢。
我國田徑運動一度出現所謂的「黃金廿年」,那是指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九二年,即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女傑紀政擔任全國田徑協會理事長的期間,當時由王惕吾出錢出力,訂定各種獎勵辦法,鼓舞選手和教練,因此風氣鼎盛,人才輩出。
「田徑黃金廿年」期間,我國選手在每一屆亞洲賽幾乎都能和金牌結緣,代表作是一九八三年在科威特舉行的第五屆,中華隊勇奪三面金牌(吳清錦的男子一百一十公尺跨欄、黃文成的三千公尺障礙、李福恩的男子十項)。
自從王惕吾和紀政相繼交棒後,田徑協會歷經多次改組,領導者即使有滿腔熱忱,但推展田徑運動花費可觀,財力往往拖垮田徑事務,甚至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於是人才逐漸凋零,在亞洲賽由主角淪為配角,變成一金難求,令人不勝唏噓。
兩年前,田協由蔡辰威接長,田徑運動出現轉機。蔡辰威還擔任中華奧會主席,他結合各種資源,為田徑注入活水,並續聘中距離出身的前男子國手王景成擔任秘書長,除了深耕基層外,並獎助特優選手出國深造,受惠最多的選手,就是昨天摘金的張銘煌。
去年底,在廣州舉行的亞洲運動會,張銘煌原本就有機會贏得金牌,但失之交臂。田協不放棄張銘煌,兩個月前獎助他前往美國受訓,甚至遠征非洲的塞內加爾等國參加比賽;昨天,張銘煌在第二擲就以二十公尺一四底定江山,不僅稱霸亞洲賽,而且取得明年倫敦奧運會的參加資格。更值得一提的是,投擲項目一向是我國田徑運動較弱的一環,張銘煌的成就更屬非凡。
至於昨天獲得四百公尺跨欄銅牌的陳傑,出身於田徑世家,父親是當年相當活躍的一百一十公尺跨欄國手陳光明。
田徑目前還有一支男子勁旅,即廣州亞運會奪銀的四百公尺接力隊,這次若能在神戶奪標,田徑就大有希望重振聲威了。
【2011/07/1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