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OPINION/X1/6540942.shtml
聯合筆記/中華女籃的低調奇蹟
【聯合報╱楊育欣】 2011.08.22 02:18 am
廿日,記者在深圳採訪世大運,朋友捎來訊息,聯合報竟把中華女籃在世大運打進金牌戰的新聞放在一版頭。雖然昨晚對美一役還是輸了,但能夠勇摘銀牌,就如廿日新聞標題所謂「女籃奇蹟」。
國內女籃低調已久,也不受關注。儘管部分企業長期耕耘,但贊助資源畢竟有限,被認為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弱勢球類。但今年女籃在國際賽屢創佳績,上月在世青女籃賽創歷史,成績三勝五負,躍上國際籃總官網;這次又在世大運破天荒闖進金牌戰,也讓國內球迷見證了中華女籃隊的長期耕耘。
「這一切早就習慣了。來深圳前,誰看得起我們?一堆人說,預賽完,我們肯定敗給立陶宛和大陸,準備打包回家。」後衛黃凡珊說不介意這種目光,「不需要在意那些,我們做好自己最重要。」
女籃球員每次出國參賽,幾乎每場都被現場近萬名球迷震撼,那種大場面在國內極為罕見。國內上次超過三千名球迷觀賞女籃賽,是三月底女籃傳奇「漂亮寶貝」錢薇娟引退賽;其他場次,就連國內女籃聯賽總冠軍賽都難超過千人。
政府支持與球迷捧場都不多,但球員們訓練量和熱愛的心卻是有增無減。這次世大運變成黑馬,不是突然發生奇蹟,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被看不起,她們不在意;身高不夠,她們設法克服。這次每場比賽對手平均身高都高出五公分,沒高度,就拚速度;四十分鐘力戰,就是要以小搏大。
在世大運闖出成績後,對岸媒體也開始關注詢問,除想知道陣容的組成,也費了番工夫了解目前台灣只有業餘性質的超級女籃聯賽。他們好奇,台灣沒有職業籃球聯賽,那學生打球最後目標是什麼?我們告訴他們:「很多時候,只是因為愛。」卻換來一陣訕笑。
【2011/08/22 聯合報】
【聯合報╱楊育欣】 2011.08.22 02:18 am
廿日,記者在深圳採訪世大運,朋友捎來訊息,聯合報竟把中華女籃在世大運打進金牌戰的新聞放在一版頭。雖然昨晚對美一役還是輸了,但能夠勇摘銀牌,就如廿日新聞標題所謂「女籃奇蹟」。
國內女籃低調已久,也不受關注。儘管部分企業長期耕耘,但贊助資源畢竟有限,被認為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弱勢球類。但今年女籃在國際賽屢創佳績,上月在世青女籃賽創歷史,成績三勝五負,躍上國際籃總官網;這次又在世大運破天荒闖進金牌戰,也讓國內球迷見證了中華女籃隊的長期耕耘。
「這一切早就習慣了。來深圳前,誰看得起我們?一堆人說,預賽完,我們肯定敗給立陶宛和大陸,準備打包回家。」後衛黃凡珊說不介意這種目光,「不需要在意那些,我們做好自己最重要。」
女籃球員每次出國參賽,幾乎每場都被現場近萬名球迷震撼,那種大場面在國內極為罕見。國內上次超過三千名球迷觀賞女籃賽,是三月底女籃傳奇「漂亮寶貝」錢薇娟引退賽;其他場次,就連國內女籃聯賽總冠軍賽都難超過千人。
政府支持與球迷捧場都不多,但球員們訓練量和熱愛的心卻是有增無減。這次世大運變成黑馬,不是突然發生奇蹟,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被看不起,她們不在意;身高不夠,她們設法克服。這次每場比賽對手平均身高都高出五公分,沒高度,就拚速度;四十分鐘力戰,就是要以小搏大。
在世大運闖出成績後,對岸媒體也開始關注詢問,除想知道陣容的組成,也費了番工夫了解目前台灣只有業餘性質的超級女籃聯賽。他們好奇,台灣沒有職業籃球聯賽,那學生打球最後目標是什麼?我們告訴他們:「很多時候,只是因為愛。」卻換來一陣訕笑。
【2011/08/2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