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醫療、醫學與健康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楊志良:4醫學中心不夠格
 瀏覽3,971|回應11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彩虹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600x112010061000074,00.html
楊志良:4醫學中心不夠格
2010-06-10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醫學中心一床難求常招民怨,而據衛生署調查,部分醫學中心收治急重症患者比例明顯偏低。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氣憤表示,醫學中心不能老是看感冒、開痔瘡,他甚至撂下重話,「這些醫院根本沒有資格成為醫學中心!」

     為瞭解全國十九家醫學中心常年一床難求原因,健保局最新完成五百家醫院病歷組合指標(CMI),即以全國平均指標為「一」,各院數值愈高代表收治急重症患者比例愈高,反之則愈低。

     楊志良表示,收治急重症病患是醫學中心的職責,如果「醫學中心的CMI沒超過一.二,都不及格」。結果,台大醫院CMI一.三八八六,他認為還有改進空間,而那些只比全國平均值高出一點點的醫學中心就別提了。

     健保局透露,九十七年全國各醫院CMI值大於一.三者,可獲健保今年起實施的論病計酬(DRGs)加成給付三%,是表現相對「稱職」的醫學中心,包括台大、台中榮總、成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四家。

     在楊志良看來應「留校查看」,CMI值等於、甚至小於一.一,以致完全喪失健保加成給付資格的醫學中心包括台北馬偕、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國泰醫院四家。楊志良說,醫學中心CMI值偏低,醫院、患者及健保給付制度都有責任。醫院的部分,由於健保疾病分類逾一千項,目前只有一五五項納入DRGs,以致多數疾病還是「論量計酬」,有些醫學中心才會取巧拚命收治小病,「反正只要有錢可賺嘛」。

     而部分民眾無論大小病都無限放大,非得要到醫學中心治療的心態也不對。楊志良說,自己最近偶有心悸、冒冷汗等心律不整等症狀,他到與衛生署一牆之隔的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也獲得很好的治療。

     他強調,若民眾什麼病都非到台大看不可,除非台大無限制擴床,或所有醫院都改名為台大XX分院,否則一床難求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此外,現行健保給付各科別「不同工同酬」情況也必須改變。楊志良說,民國一○三年,一千多項疾病分類將全數納入健保DRGs,屆時給付制度會更公平。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064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誰讓醫學中心變雜貨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61300345,00.html
誰讓醫學中心變雜貨店?
2010-06-13 中國時報 【滕西華】

     是誰讓台灣的醫學中心變成什麼都看的雜貨店?就是衛生署自己!

     八十四年健保開辦時,全台醫學中心為十三家,十年後最高為二十七家。醫學中心會變成今天像雜貨店一樣什麼病都看,主要原因都與衛生署的政策執行有關。一定規模以上的醫院要成立或擴張必須由衛生署核准,並非憑空得來或想蓋就有。全台醫學中心總床數加起來超過三萬床,甚至某些法人申請成立醫院時,刻意以「醫學中心規模」建造,先以千床以上的「地區醫院」設立,再逐步透過醫院擴大經營與評鑑變成醫學中心,當醫院規模如此龐大,當然就得招攬或服務各式各樣的病人。一般民眾或許知道大醫院和小醫院差別,但看病前會分辨哪家是地區醫院、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嗎?民眾為何相信大醫院比較好?是因國家沒有提供一個可以讓民眾選擇醫院資訊的平台,所以只好相信「大醫院就是好醫院」、「大醫院什麼都有」,使得大醫院變成「大型超市」,而健保就因醫學中心林立而形成給付負擔。

     其二,醫院評鑑制度嚴重失焦,當醫院被要求多科都得朝向頂尖發展時,自然無法達成目標,因此就會形成署長口中CMI值偏低的現象。我們沒鼓勵各醫學中心朝向獨有特色或專長科別發展的制度,特定科別發展傑出的反而成績較差或無法變成醫學中心,比如說馬偕醫院的新生兒與燒燙傷照護,或是像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美國有許多具規模與口碑之醫學中心,都是具醫療科別的專精特色。因此台灣的評鑑好壞無法支持醫院進行品質排名,醫院當然只好每種病人都看。加上區域以上規模之醫院評鑑時並未優先扣除住院醫事人力,反而從門診算起,如此,住院人力縮減,如何提供良好重症住院服務?

     其三,我們允許並要求醫學中心開設慢性床與設立居家護理部門,這一制度相當荒謬。醫學中心之任務須負擔急重症照護,特別是在住院與手術等服務,但當衛生署核准醫學中心大量開設慢性床時,且要求須設立居家護理部門,意謂著醫學中心必須大量服務慢性或需長期照護之病患,它不收輕症或加強門診業務要如何創造盈餘?醫學中心當然要包山包海,從出生看到死亡,甚至連殯葬業都可以做了!

     其四,政府同意、甚至「拜託」醫學中心接管或承攬經營不善的地區醫院,從公立到私立的醫學中心,多數已經「進軍」地區或區域醫院的經營,某些財團經營甚至超過四千床,當醫學中心必須費盡心思去搶或分心地區小型醫院的經營時,醫學中心的醫師能夠專注在研究發展或重症治療嗎?醫學中心自此沈淪在追求利潤的遊戲中,醫師們也必須盲目地隨波逐流,它能是正常的醫學中心嗎?

     最後,給付並無顯著有利於急重症發展。可想像醫學中心急診的腫瘤科病人可留置急診超過一個月嗎?各級醫院要朝向不同服務病患的發展,給付是重要手段,醫學中心的重症給付,包含外科手術或器官移植,乃至腫瘤治療,是否有足夠誘因使得醫學中心會轉往重症治療,而在門診少收初級照護病患?因此為達到最大「醫師服務效益」,當然要在門診多多發揮。

     政府不能只是強迫民眾轉診或是指責醫院亂收病患,民眾不是署長,署長就算只是在基層就醫或是大病到小醫院也會得到帝王般的待遇,不是一句「我也在某某醫院就醫,也得到很好的服務」就能夠解釋或影響民眾的就醫行為,更非一句醫學中心「留校察看」或「不夠格」,就能改變醫學中心的經營發展。說到底,這能怪別人嗎?最先要檢討的對象就是衛生署!

     (作者為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9691
熱門話題-醫學中心照顧CMI值高的病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x112010061200494,00.html
熱門話題-醫學中心照顧CMI值高的病患
2010-06-12 中國時報 【曹昌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近日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嚴峻地指出有四家醫學中心照顧的病患CMI值(可約略代表疾病的相對嚴重度)偏低,需要好好地改善,否則,不能成為醫學中心。本人身在被點名的其中一家醫學中心服務,深深地了解署長關切以及對醫學中心的期待。

     然而,在台灣要成為醫學中心有許多條件,首先要醫院評鑑為特優級、教學醫院評鑑為優等,然後再符合衛生署醫策會要求的醫學中心六大任務指標的各項要求。換言之,要成為醫學中心需符合在醫療、教學、研究、社區服務及國際醫療等數百項指標的檢驗,雖然CMI值也是其中之一,卻不是唯一。同時,病人有自由選擇就醫醫院的權利與自由,醫院本著救人原則,實在也無法依CMI值來選擇病人。

     日昨,貴報新聞報導引述本人發言關於楊志良署長指出四大醫學中心CMI值偏低時,列出的內容,與本人的原意有出入,本人當時只是強調CMI值只是醫學中心評鑑的眾多項目之一,如果單以CMI值來評鑑醫學中心是否夠格,惟恐醫學中心為求拉高CMI值,被迫拒絕診治CMI值較低的病人,更擔心若是CMI值成為醫學中心評鑑的最重要因子,可能會出現極少數以輕報重,或輕病重醫的令人遺憾現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8472
台灣說理能力不夠
    回應給: Luke-Skywalker(Luke822) 推薦1


Blogho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e-Skywalker

這篇給我的感覺是張飛打王菲, 比打岳飛還離譜.

台灣說理能力不夠, 不講理由來已久. 這次楊志良說的絕對是事實. 可是這些"評論員竟然可以他說A你說B.

床位不夠跟醫學中心不夠格有什麼關係? 如果一家醫學中心床位足夠, 那他們的CMI值一定不夠. 因為太多"病患要求"的住院.

誰不希望生病住台大? 但是生病一定要住在台大嗎? 別說一般民眾, 連我們的"高"官也是如此的看法. 這樣如何讓民眾信服?

以後這些高官們不要再去台大看診, 打完架送中興醫院, 不要去台大.


不喜歡拘束, 喜歡自由自在
So I am Bloghost.

我是博格幽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7340
辣蘋果專欄:最好不要生病(余艾苔)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78772/IssueID/20100611
辣蘋果專欄:最好不要生病(余艾苔)
2010年06月11日蘋果日報

衛生署長楊志良一再宣傳台灣的健保是全世界少見的好制度,但如果問看過病的民眾,他們跟醫院打交道的經驗,恐怕都會搖頭。
最痛苦的是找不到病床,日前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就踢爆,不少醫學中心的健保病床比率都不符規定,嚴重不足,就算千辛萬苦透過各種關係喬到一般病床,民眾要自付差額,繳的健保費在此無用武之地。


健保虧損只想漲保費
醫學中心不僅一床難求,現在又被楊志良點名收治急重病患者的比率過低,多數只看感冒或是小病痛,完全沒有發揮醫學中心看疑難雜症的功能。楊志良希望小病看小醫院,大病才到醫學中心去,他還說他生病都在衛生署隔壁的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看,同樣也把他照顧的很好,不用一窩蜂擠大醫院。
不過楊志良的經驗不能擴大解釋,試想中興醫院的醫生,面對衛生署長來看病能不視為VIP嗎?換成一般民眾能否有署長的待遇就不得而知。這也難怪民眾要擠大醫院去掛所謂名醫的診。
每次健保虧損,衛生署最先想到就是調漲健保費,至於抓健保黑洞,解決民眾排不到病床的問題,就只能慢慢改,何時可以解決,沒人知道。所以如果可以,最好不要生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7245
被批失格 馬偕國泰醫院喊冤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healthy/201006/20100610619501.html
被批失格 馬偕國泰醫院喊冤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6-10 21:1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0日電)被衛生署長楊志良點名「沒有醫學中心資格」的馬偕醫院、國泰醫院,今天紛紛喊冤,認為只以收治急重症病患比例做唯一評斷標準,有失公允。

馬偕醫院副院長、前衛生署副署長黃富源指出,婦、兒科因為易發生醫療風險又健保給付不佳,在難以招收新血情況下,馬偕醫院全力維持婦兒科醫療服務,善盡社會責任,收治高比率的婦兒科病人。不了解為何馬偕醫院的病例組合指標(CMI) 未能達到署長楊志良的要求。

國泰醫院表示,健保局網站顯示國泰醫院去年 CMI值為1.3026,高於楊志良的期待;國泰醫院最近也通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癌症A 級醫院及冠狀動脈疾病醫院認證,對醫療品質深具信心。對於醫治的病患,醫院無選擇權。

楊志良在昨天與媒體餐敘、今天受訪時都指出,馬偕、國泰等4家醫學中心所收治的病患CMI值未達 1.2,只比全國病患平均值1 略高,這代表收治急重症患者的比例偏低,沒有資格成為醫學中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777
楊志良:醫學中心不收重症不如倒閉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healthy/201006/20100610619419.html
楊志良:醫學中心不收重症不如倒閉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6-10 20:3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陳麗婷台北10日電)衛生署長楊志良批評有醫學中心怠忽收治急重症病人的社會責任,今天他以「打混」、「鬼扯」駁斥醫院的說法,並認為醫學中心算計財務,卻不收治急重症病人,不如倒閉。

楊志良昨天與媒體餐敘時,點名4家醫學中心收治急重症患者的比例偏低,沒有資格成為醫學中心。今天有不少醫界人士向衛生署高層關切,楊志良晚間受訪表示,部分醫學中心對他言論的反應「很不健康」,希望這些醫院不要再鬼扯。

曾經擔任柳營奇美醫院副院長的楊志良說,他自己也當過醫院的CEO(執行長),很了解醫院要吸引或推拒病人的工具「多的是」。他說,部分醫學中心以腳長在病人身上,輕症病人就是要來看病當做托辭,「這是醫院經營管理者該講的話嗎?」

他表示,病例組合指標 (Case Mix Index, CMI)代表醫院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在平均嚴重度為1的情況下,醫學中心病患的CMI至少要大於1.2,如果不致力達標反而藉故推托,那麼除少數達標的醫學中心外,其他不如收起來算了,或是不做健保特約。

他也表示,改變民眾大小病都擠到醫學中心看病的習慣,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固然需要衛教民眾,但醫院也有社會責任去改變現狀,不能只有財務的算計,健保局將多年的資料交給醫院參考,部分醫學中心依舊打混,令他失望。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下午在記者會表示,CMI值通常被用於衡量不同醫院間平均每個住院個案資源耗用情形,對能不能直接反映醫院收治疾病的嚴重程度,學界認為一定相關,但不盡然劃上等號。

她舉例說明,例如台大醫院的CMI值為1.3886,代表台大醫院收治病患的醫療資源耗用,比全國病患的醫療資源耗用平均數高出38.86%。而馬偕醫院CMI值為1.0278,代表接近全國平均數。但不能說馬偕收治的全為輕症病患,應該說是有輕症有重症,平均起來的數字。

此外,蔡淑鈴以小兒科為例,小朋友本來就是醫療資源耗用較少的個案,因此,計算出來CMI值確實會比較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757
病床難求 衛署:致力改善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healthy/201006/20100610611797.html
病床難求 衛署:致力改善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6-10 14:34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10日電)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說,改變民眾就醫習慣是長期工作,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要改變誘因,對民眾宣導,醫療院所也應承擔若干責任,否則醫學中心「一床難求」現象難改變。

中國時報報導,部分醫學中心收治急重症患者比例明顯偏低;楊志良昨天說,醫學中心不能老是看感冒、開痔瘡。為了解全國19家醫學中心常年一床難求原因,健保局完成500家醫院病歷組合指標(CMI),即以全國平均指標為「1」,各院數值愈高代表收治急重症患者比例愈高,反之則愈低。

楊志良上午於行政院院會後表示,一般區域醫院幾乎可作98%到99%的醫療服務,很多區域醫院佔床率不到7成,很多地區醫院也不到5成;但部分醫學中心醫師一診要看100、200人,很難給予很好的照顧,很多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醫師卻無法貢獻能力。

他說,若所有民眾不論疾病嚴重度,都到醫學中心就醫,將永遠一床難求,醫學中心蓋再多、再大也無法滿足社會需要。這需要盡量對民眾宣導,醫療院所要改革,健保局也要在全民健康保險支付制度努力。

楊志良表示,日本醫學中心不看初級醫療,須在基層醫師判定需要轉診後,才能接受病人,這樣就可分流,民眾也可得到較好照顧,「否則大家都去台大醫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加個1萬床也不夠。」

他說,每個月都會把照顧病患複雜度的 CMI指標給各醫院,全國平均是 1,很多地區醫院小於 1,若醫學中心只有 1點零幾,不就與一般醫院相當了嗎?顯然這些醫院照顧病人複雜度不夠高。

楊志良表示,目前已訂有醫師合理門診量,這部分可再加強;若醫院沒有特殊背景,CMI一直在1左右,實在不恰當,須加強輔導。為鼓勵民眾盡量在基層醫院就醫,可增加誘因,如較低部分負擔、或商討掛號費盡量壓低,才能合理有效利用醫療資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401
重症急救評鑑 醫界龍頭需覆評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healthy/201006/20100610611625.html
重症急救評鑑 醫界龍頭需覆評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6-10 13:2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0日電)急診能力是醫學中心的必要條件之一,衛生署日前公布只有 4家醫院達到重症急救能力標準,台北各大醫院全軍覆沒,若未能在年底前通過覆評,可能失去醫學中心的地位。

衛生署研擬修正緊急醫療救護法、訂定急診責任醫院分級標準,陸續進行急診醫療能力的試評,結果只有台中童綜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總與彰化基督教醫院 4家醫院通過重度級的評鑑,應付急重症急救的能力最佳。

全台共有500多家醫院,這次試評共有128家急救責任醫院參加試評,其中31家醫院申請重度級評鑑,97家申請中度級評鑑。結果台大、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新光醫院等台北的公私立醫學中心,沒有達到能力最優的重症急救標準。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今天表示,這只是試評結果,參與試評的醫院可以在年底前覆評。

根據衛生署明年實施的新制醫院評鑑與新制教學醫院評鑑標準,醫學中心如果未達到優等以上,就不能通過評鑑,也就不符合醫學中心層級,這將影響到醫學中心的健保給付。

受試的醫學中心至少要通過內、外、婦、兒、急診、眼、泌尿、耳鼻喉、皮膚、家醫、病理、麻醉、核子醫學、放射線、職業醫學等22科的評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363
民眾:就醫感受勝評分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600x112010061000043,00.html
民眾:就醫感受勝評分
2010-06-10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對於醫學中心的CMI評分結果,有過敏體質的劉小姐認為,醫院評鑑結果及指標可供民眾參考,但還是親身的就醫感受最重要。如果一家醫學中心被評鑑得高分,但真正就醫時卻處處受氣,她還是不會去這家醫院。

     一位家住後火車站附近的陳小姐說,她家離馬偕醫院很近,所以家人都習慣到馬偕看病,一家人大小毛病和病歷都在同一家醫院,也和醫生變成朋友,直接到醫學中心可以獲得很好的服務,家人更安心,她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負責醫院評鑑的醫策會副執行長陳怡安醫師表示,目前的醫院評鑑共有五百多個項目,CMI只是其中一項參考指標,如果衛生署政策要強調這項指標的重要性,醫策會一定配合。

     醫院評鑑有效期,目前是三年一評。陳怡安說,修改評鑑基準通常需經過討論達到共識,並先試評再修正實施。如果衛生署要加重這個指標,最快可能是兩年後實施。陳怡安說,醫學中心的門檻要訂多高,需要討論,目前衛生署將醫學中心定位成「後送醫院」,最嚴重的疾病才送醫學中心。但國內並未限制就醫,也無法禁止民眾小病往醫學中心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075
馬偕CMI吊車尾 醫界訝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600x112010061000042,00.html
馬偕CMI吊車尾 醫界訝異
2010-06-10 中國時報 【張翠芬、黃天如/台北報導】
 
     衛生署長楊志良大炮重批醫學中心看小病太多,被點名的醫院反應都很驚愕,因為醫學中心評鑑根本沒有CMI值這一項,他們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也有醫院大老反嗆,衛生署事先沒講清楚遊戲規則,不懂「浮報」的醫學中心有可能吃悶虧。

     中山醫大醫學院長曹昌堯指出,醫學中心只看CMI單一的數值指標「很不公平」,但聽到台北馬偕竟然吊車尾,非常訝異。他說,像馬偕這麼大的醫學中心,服務品質很好,怎麼可能低於國泰、新光等醫院。

     曹昌堯說,很多醫院有專門的醫管部門替醫師把關,如何申報最划算。例如,急性支氣管炎報成肺炎就可以拉高指數。中山醫大沒有管理中心,醫院的立場是尊重醫師專業,落實病患照護品質,避免過度診斷,一味拚指數。

     曹昌堯直言:「請衛生署直接告訴大家,醫學中心的CMI是多少?下個月,我們馬上可以超過這個指標!」

     馬偕醫院則表示,CMI在美國是用來計算內科的服務指標,並非急症,況且CMI也不是醫院服務品質的唯一指標。數值低表示疾病及時被診斷治療,耗用的醫療資源少,但不代表醫院處理能力不好。且從醫院評鑑來看,馬偕在多重外傷、新生兒、燒傷等方面都優於其他醫學中心。

     國泰醫院表示,健保局一向只會告知該院的CMI值,他們完全不知道還要跟其他醫學中心「比一比」。為何國泰CMI值相對偏低,院方說,該院各科發展平均,各科屬性不同,還須進一步瞭解。

     萬芳醫院則低調表示,將深入瞭解衛生署對醫學中心的評鑑標準及方向是否有所改變,再作回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006073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