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326x112010112400552,00.html
民國99 台灣久久-投票一百年 上街頭的意志 悲情到和平 遊行吶喊撼動政權
2010-11-24 中國時報 【採訪/楊舒媚、陳文信、曾薏蘋,整理/楊舒媚】
台灣人民已經習慣上街頭表達理念,選舉前夕更是如此。從反抗威權、爭取公平正義到要求貪腐總統下台,人民從街頭發出的怒吼,一次又一次撼動統治者的正當性。不同的是,早期街頭運動充滿悲情色彩,近年則逐漸轉為嘉年華式歡樂氣氛。
中壢事件 做票引發暴動 一九七七年中壢事件是台灣第一次突發性的大型街頭運動。當時脫離國民黨參選桃園縣長的許信良回憶,那次選舉非常激烈,投票日一早,省警務處長就去找他,開門見山強調,「許省議員,競選不管如何都過去了,希望今天投票不要出事。」許信良回答,「若選舉是公平的,保證和平落幕,若有舞弊行為,保證出事。」
許信良表示,後來群眾發現一個校長疑似做票,把他送到警察局,沒想到一個鐘頭後,校長竟沒事般地走出來,群眾看了受不了,於是包圍中壢警察分局,並掀翻警車,展開大規模暴動。
橋頭示威 許信良丟縣長
一九七九年一月,許信良參加橋頭示威,卻讓他丟掉桃園縣長職務。「那次是反對運動菁英因余登發父子被補,為反對政治迫害,有計畫地帶領群眾上街頭。」從此之後,反對運動遊行不斷,黨外人士上街頭成為家常便飯。
一九九七年因「白曉燕案」發起的五○四、五一八「為台灣而走」遊行,則是台灣人民對治安不佳、施政無能表達的最大憤怒。
白曉燕案 腳印踩總統府
藝人白冰冰之女白曉燕遭綁票殺害後,人本基金會董事長史英以「總統道歉、閣揆下台」的訴求,前後號召逾十五萬人次上街頭,並把「腳印」圖形和「認錯」二字用雷射燈投射在總統府,留下歷史印記。
史英表示,當時遊行的理念,是當一個政府辜負了人民,它就必須交出人民所付託的職務。他在最後一場遊行結束時說,「今天你們的不負責任,來日你們會自食惡果。」
政權輪替後,二○○六年的紅衫軍遊行,則是近年最大規模的反貪腐行動。
紅衫軍 倒扁圍城反貪腐
在陳水扁總統與第一家庭貪腐風暴中,由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擔任總指揮的倒扁運動,先在很短時間內以「一人百元」方式成功募款,繼而在廣告人范可欽策畫下,在凱達格蘭大道展開紅潮抗爭,吸引龐大都會中產階級參加,並以「阿扁下台」做為最核心訴求,十月十日更發起百萬人民「天下圍攻」總統府行動。
施明德在《總指揮的告白》一書中表示,當時除了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外,幾乎每個來看他的人都主張要衝,連前總統李登輝和他見面時,都認為他沒帶頭衝進總統府「不夠殺」。
施明德不諱言,衝進去「我就稱王」,因此他一度動念,但又想到,他一個人「爽」會重創台灣的政治、司法制度,演變為台灣六十年來第一次政變,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最後還是理智戰勝。他強調,「若當日激情和不理智地衝進總統府,貪腐的陳水扁就成為憲政捍衛者,紅衫軍成為政變的暴亂者,歷史改寫,是非顛倒」。
核四公投 看見靜默力量
有人以波瀾壯闊的方式上街頭,有人則毅力驚人細水長流。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等人從一九九四年至今推動的數波「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參與志工們始終維持靜默、堅定前行,形成台灣人民上街頭爭取當家作主的另一種景觀。
台灣的群眾運動,從流血衝突演變至和平非暴力,展現了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選民除了用選票表達立場,也在街頭一步一腳印傳達屬於人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