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哈啦456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短 評-呷飯一百年
 瀏覽94,669|回應420推薦5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胡小蒨
小筏 ( 休息中 )
子平老師。故意算錯的。。。
寧子
彩虹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10010200268,00.html
短 評-呷飯一百年
2010-01-02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台灣最重要前進動力在民間,不在政府。本報「打拚向前行─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切入,無論是呷飯、??、起厝、創業、運動、拜拜、讀冊、看戲、投票等,都是與人民最相關的食衣住行生活史。

 從這些共同記憶與動人故事出發,台灣一定可以珍惜所有、建立信心,在民間力量帶領下邁向未來。

 「庶民」不是政治人物搶選票的口號,而是發生在你我周遭最難以忘懷也最珍貴的事物。以本報一月份的「呷飯一百年」主題言,台灣最受國際稱道、吸引無數觀光客的美食背後,存在許多不同族群攜手合作、本土與國際創意激盪的庶民故事,值得全民品味思量。 《華爾街日報》專文推薦的「隆記菜館」,過去四十年把上海本幫菜做得有口皆碑的主廚,其實是來自新竹客家人;西門町六十年和漢料理老店「美觀園」,原來是一個彰化囝仔到台北繁華都會打拚故事;台南百年小吃「洪芋頭擔仔麵」,正打算「把製作肉燥的核心技術根留台灣,以因地制宜的口味打進大陸市場」…。這些大大小小庶民故事的總和,就是台灣最核心的競爭力。

 民間社會才是台灣超越藍綠、不斷向前的火車頭。民國一百年前夕,政府應該謙卑聆聽庶民故事、學習庶民智慧,才可能了解庶民感受與需求,進而在施政中注入最重要的「以民為本」精神。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78505
引用者清單(1)
2010/12/30 22:49 【 最棒宅經濟 "讓錢自己流進來"系統】 短 評-呷飯一百年
 回應文章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民國99 台灣久久-嘿 嘿 TAXI 載客物語輪轉百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352+112010021100071,00.html
民國99 台灣久久-嘿 嘿 TAXI 載客物語輪轉百年
2010-02-11 中國時報 【採訪/郭石城、林郁平,整理/郭石城】

 
     現代人隨手一招、電話一call,計程車就來。年輕世代恐怕不知道,一九九一年統一為「小黃」之前,台北街頭曾出現彩色計程車到處跑,計程車與自用車的差別只有車頂計程車燈,不小心就會認錯哩。

     日治時代 只有大戶人家叫車

     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鄭火賜指出,台灣計程車在日治時代就已引進,但數量極少,都是有錢的大戶人家叫車乘坐,大部分民眾還是乘坐人力三輪車。

     人力三輪車在日治時代納入政府管理,必須要有許可證才能營業。許可證相當於現在的計程車駕駛執照,車伕競爭激烈,搶地盤也跟時下計程車爭搶飯店、車站排班如出一轍。

     從人力車、三輪車、計程車、進口高級轎車,到嚴慶齡創辦裕隆集團研發台灣自有品牌汽車,台灣人開車、載客故事,串起台灣汽車百年發展史。

     一九一二年,台北街頭就曾出現過第一部汽車,車主是經營旅館的杉森與吉,他還聘請運轉手(駕駛)接送客人,那時是旅館頂尖服務。

     一九二五年後,台灣的汽車雖較多,仍是貴族階級專有物。一九三○年代,台灣的汽車數量大增,叫車、租車仍以日本官員居多。

     一九三五年施合發商行高雄分公司經理周炳銘,與友人租黑頭車暢遊壽山,同行的還有伴遊小姐,是少見台灣人租汽車出遊。

     台灣人從日本引進汽車,提供出租服務的先驅是行天宮創辦人黃欉,他與人合夥開了間「倉橋自動車行」,到他的車行租車的只有日本官吏和巨賈富豪。

     行天宮創辦人黃欉 租車先驅

     黃欉原本只想投資汽車事業,沒想到因常載日本貴客到圓山神社、菊水、新蕙芳、羽衣園或高級日本料理店應酬,看盡人生百態,也從中擴展人脈。

     依「玄空師父傳」描述,黃欉掌握黑頭車「謹守分際」的最高服務原則,途中聽到客人之間任何對談,為尊重隱私絕不二手傳播,默默放在心裡,不但獲得上流社會的信任,也從中吸收各項新知、開拓事業。

     對照黃欉掌握時機經營黑頭車,現在的計程車司機就辛苦多了;不變的是,運將面對形形色色人生,社會萬花筒盡在計程車廂內。

     開了卅六年計程車的蘇尚威,曾被一個西裝筆挺、看似大老闆的男子,以母親生急病為由訛詐,不但免費送他到機場,還好心將身上一萬元借給騙子,想起這事就「搥心肝!」

     蘇尚威笑說,開車碰過的奇聞實在太多了,有次一名孕婦突然在他車上羊水破裂、血流如注,他趕緊將對方送到醫院,不但車錢、紅包都沒拿到,事後還得一邊嘔吐、一邊自行清洗車內大量的血跡。

     蘇尚威回憶,一九五○年代計程車大多是裕隆製的小金龜車,一公里收兩塊錢,以載有錢人或觀光客為主,一般的民眾需要坐車,只能在路邊攔車。

     「當年真的是肯跑就有收入」,蘇尚威說,「平均每天工作八小時,就能賺到兩、三千元,我認真跑了幾年,也逐步買了新車、房子,開計程車在當時算是不錯的工作,運將們也很有成就感。」

     卅六年老運將:越來越難跑

     蘇尚威感嘆,現在運將平均每月僅休息二點九天,每天扣除吃飯、休息,工作時間超過十個小時,平均收入僅有兩萬一千餘元,時薪算下來只有七十二元,比一般工讀生還低,計程車這行業,越來越難跑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7257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駕牛車的快樂 純真年代駕牛車 孩子翻身靠鐵牛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340+112010021000101,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駕牛車的快樂 純真年代駕牛車 孩子翻身靠鐵牛
2010-02-10 中國時報 【(採訪/朱真楷、郭石城、洪祥和,整理/郭石城)】

 
     五十五年前的高雄縣大樹鄉溪埔草地上,才十三歲大的前台北縣長尤清,與周遭同學一樣,乖乖的牽牛耕田、餵牛吃草。尤清每天雖與牛玩得很開心,駕慢吞吞牛車也樂趣無窮,父親尤水得卻做了改變尤清一生的決定:「把牛車換成鐵牛車!」

     尤清父咬牙 買全台首輛鐵牛

     尤水得時任高雄縣議員,育有六子女,但當時議員「只開會、不領薪」,家裡三甲稻田、七甲山坡地加上三條牛,子女得幫忙放牛、努力耕作,否則準備啃地瓜。

     「難道要讓孩子一世人牽牛嗎?」尤水得心想,當時日本已開始使用「鐵牛」,據說耕事效率之高,可以「一牛抵三牛」,只要買來,孩子或許就有不一樣的人生。不過,一輛鐵牛要價三萬六,以當時公務員薪資水準,得不吃不喝八年才買得起。尤水得牙一咬,幾乎是「傾家蕩產」買下全台灣首輛鐵牛車。

     「鐵牛一來,真是轟動整個地方啊!」尤清記憶猶新地說,父親駕著鐵牛耕田,村里鄰居全圍上來看。尤水得事後趁機鼓吹「用鐵牛,孩子不用放牛」道理,終於打動身邊農友,一伙人籌資又買了兩台組成代耕隊。此後,機械農業的發展,從點、線到面,開創出台灣農業史新的一頁。

     「因為鐵牛,我們家六個兄弟姊妹,四個一路念到大學,兩個高中畢業…」尤清心有所感地說,假使父親做了不同決定,或許人生從此不同了吧!?

     回味這段鐵牛誕生史,不只圓了孩子的夢,更讓人看見一段又一段,父母苦自己不能窮孩子的翻身故事。

     嫁妝一牛車 新娘子坐到腳麻

     時光再往前推,日治時代的牛車是人民最普遍的載運交通工具,甚至可以當做新娘車。百歲人瑞孫江淮回憶,他一位代書助理楊石柳,娶妻時老婆從關廟坐牛車至善化,新娘子坐到腳都麻掉了!

     那個年代每頭牛都有身分證,憑證明才能在市場買賣交易,牛車也要有車牌。孫江淮說,牛墟市集日最熱鬧,很多人會到牛墟買牛,賣不完的牛,主人就寄放牛墟旁的牛旅舍,代為臨時飼養下次再賣,牛主人可以省去奔波之苦。

     戰後初期台灣缺乏機械動力,牛車是最熱門的交通工具,處處可見水牛搬運甘蔗情景,舉凡搬運貨物或結婚出嫁都用牛車,因此有「嫁妝一牛車」的俗諺。

     人與牛的感情也漸漸深厚,「牛真的太重要了」,獲選農委會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農民彭鏡興說:「像八十五歲家父這一輩的老農民,到現在仍不吃牛肉。」

     牛車經濟學:從前較無憂無慮

     彭鏡興與父親彭文球兩代耕耘逾一甲子,見證台灣農業從牛車轉變成機械化的「鐵牛車」歷程。彭鏡興說:「春節時,會在牛棚綁牛的柱子附近貼上春聯,冬至時,會在牛角上,左右各放一顆湯圓,感謝牠的貢獻,也代表一年將盡,在客家有『收冬蓄』的古語,希望來年繼續帶來圓滿豐收。」

     彭鏡興說,「過去牛拉車的時代,人駕馭牛,只需勞力與體力的付出,人工也便宜,生活較無憂無慮;反觀現在,機械化農機取代,耕種效率提高,但收入未提高,成本反而日益高漲,經濟壓力比以前大。」

     彭鏡興的「牛車經濟學」雖沒有扎實理論基礎,他與尤清一樣,童年都體會過駕牛車樂趣,那是農家子弟打拚生活的溫馨回憶,印證百年來牛車在台灣農業社會扮演的重要角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5355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兜風的快樂 從偉士牌、野狼125到不老騎士…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323+112010020900123,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兜風的快樂 從偉士牌、野狼125到不老騎士…
2010-02-09 中國時報 【(採訪/張朝欣、盧金足、郭石城,整理/郭石城)】

 
     「玩老偉士牌機車的人,每天就像在羅馬度假般悠閒!」雲嘉南偉士牌俱樂部會長李坤木,卅餘年前便開始接觸偉士牌,提起偉士牌機車兜風的快樂,有說不完甜蜜回憶。

     李坤木細說台灣偉士牌歷史,「一九五九年台灣引進第一批偉士牌機車,因外型神似鴨母,俗稱鴨母王,一台要價四萬元,當時可以買一甲農地。」

     有如羅馬假期 說不完甜蜜回憶

     偉土牌機車之所以廣獲年輕人喜愛,一九五三年上映的電影「羅馬假期」是最大關鍵。片中飾演男記者的葛雷哥萊畢克,騎著偉士牌機車載著飾演公主的奧黛莉赫本,兩人遊遍風光明媚的羅馬城,偉士牌機車從此成為浪漫優雅的代名詞。

     影響所致,一九六○、七○年代,台灣的偉士牌機車廣告經常以結婚為主題,當時女方嫁妝中常配有一台偉士牌機車,就是希望能如「羅馬假期」浪漫相愛一生。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邱文達,年輕時會讀書也會玩,讀醫學院時就靠一輛亮麗白色偉士牌機車,每天拉風地載銘傳校花康文娟回宿舍,贏得美人心,羨煞許多男同學。康文娟甜蜜回憶,「他年輕時騎偉士牌機車真的蠻帥的!」

     民國四十八年引進 俗稱鴨母王

     從事汽機車噴烤漆的謝昌曄,也有一台出現在「羅馬假期」片中的偉士牌。他興奮地說:「偉士牌對同好而言,不僅是交通工具、收藏品,更是一種傳家之寶,把上一代美好的回憶傳下去。」

     時光回溯至日治時代,台灣開始引進機車,當時是在腳踏車骨架頂桿裝上汽油箱,在踏板及鏈輪之上加裝馬達引擎。那時摩托車不叫機車,叫做「機器腳踏車」,知名的豐牌機器腳踏車,猛打廣告標榜「用途甚廣、載物拖貨、輕便美麗、堅固耐用。」台灣機車業萌芽於一九五二年,最早係日商進口販售,迄一九六六年三陽工業與日本本田(HONDA)技術合作,成為國內第一家機車生產廠商,機車廠商接續成立,台灣機車工業扶搖直上。

     李泰祥廣告歌 打響三陽野狼名號

     對五年級世代而言,最難忘的機車廣告就是李泰祥譜曲、演唱的「我從山林來,越過綠野,跨過溝溪向前行!野狼、野狼、野狼,豪邁奔放,不怕路艱險!任我遨遊,史帝田鐵,三陽野狼一二五。」

     這首懷舊廣告歌曲,五年級生幾乎朗朗上口,打響了野狼一二五的耐操粗獷特質。在景美送瓦斯近廿年的張錦瑞,與三陽野狼一二五朝夕相處,待之如情人,「這台最了解我,知道我要養家活口,從不埋怨也不掛病號,不送瓦斯也可以兜風,是最佳情人!」

     17位不老騎士 歐兜邁凸全台灣

     機車兜風樂不是年輕人專利,十七位年紀加起來一千五百歲不老騎士,組成「歐兜邁凸全台灣」車隊,十三天環島騎完一千多公里,最高齡的朱妙貴同時慶祝九十歲生日。

     這群不老騎士最感人的是八十歲的何清桐,在機車龍頭綁著老伴照片,跟著他一起環台兜風看風景,因老伴十多年前往生,他遺憾未能完成對妻子的承諾「如果活到八十歲就騎機車載你去環台。」「阮牽手的夢,我嘸忘記!」何清桐拿出自己親手製作的大照片說,為感念妻子的付出,出發前特地到墳前上香告訴她「要還這筆債了」。這一趟環島兜風之旅雖淒美,夢想終於實現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3399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騎單車的快樂 自轉車→單車 環島逐夢全民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315+112010020800071,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騎單車的快樂 自轉車→單車 環島逐夢全民瘋
2010-02-08 中國時報 【採訪/潘杏惠、郭石城、蕭承訓,整理/郭石城】

 
     電影「練習曲」男主角一句「要做的事情,今天不做,一輩子也不會做」,燃起國人單車環島熱潮,每人環島理由不一,動力都來自逐夢熱情!

     腳踏車不再只是代步,已成了休閒旅遊工具,單車雜誌還舉辦單車美型女選拔比賽,刑事局漂亮警花張伊君獲票選第一名。張伊君如果生在百年前台灣,可能連騎腳踏車都會被禁止。

     民國初年 端莊少女別學騎車

     作家陳柔縉指出,一九一一年在台南市出生的賴莊玉燕(前大同工學院校長賴維修妻子),十幾歲時想騎腳踏車,卻因家裡較保守,跨騎的動作太男孩子氣,不是端莊少女應有儀態,父母不准她學騎腳踏車,她只好晚上到附近毛線店借車偷學。

     日治時代腳踏車叫做自轉車,以「富士霸王」自轉車最拉風,一九三九年時一台腳踏車價格約四十二日圓,相當於一個低階公務員的一個半月薪水,一般家庭買不起。百瑞人瑞孫江淮一九二八年廿一歲時,買了輛富士霸王自轉車,在善化鎮相當轟動,左鄰右舍都爭相看個仔細。

     一台富士霸王 一個半月薪水

     日治時代迄戰後初期,腳踏車是台灣主要交通工具,被政府納入交通工具管理,需要領有使用牌照,每輛腳踏車都有鐵車牌號碼,跟現在汽機車一樣,要定期繳稅,夜間騎腳踏車規定要開燈。

     如今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交通工具,騎自行車上班既環保且可健身,蔚為流行風潮。人稱「標哥」的巨大公司董事長劉金標,不但以七十三歲高齡完成環島夢想,去年更進行北京到上海的千里長征。

     警花張伊君 當選單車美型女

     常騎單車上班的女警張伊君說,「小時候騎車是代步,現在騎車是休閒運動,真沒想到因為騎自行車會成為單車警花。」

     以前看到別人騎車走山路就很佩服,如今張伊君自信地說:「之前參加花蓮玉里、鯉魚潭來回飆兩百K計時賽,過程爬坡上下,又要限制時間,有種生不如死的感覺,但達成後,相當有成就感,未來希望挑戰環島夢想。」

     鐵馬環島逐夢,已成全民運動,完成者更有成就感。台北縣十五位年齡加起來近八百歲的校長,去年暑假展開為期九天、八六六公里的環島鐵馬行,取名「八百壯士的暑假作業」,且如願圓夢快樂完成「作業」。出發前,永和國小校長邱重賢,還特地在單車貼上國片「練習曲」經典台詞,激勵自己、也激勵車友。

     鐵馬環島 十五校長一起圖夢

     十五位校長中唯一女校長積穗國中劉秀汶說,「單車對我而言只是運動健身,從沒想過自己也可以完成環島,深深體悟很多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去做就對了!」石門國小校長許政順有感而發:「成年後,幾乎不曾騎過腳踏車,看到播放單車環島影片,整顆心都被觸動了,完成環島夢想衝動瞬間湧上心頭。」

     校長鐵騎環島發起人之一、土城國小校長陳成恭開心強調:「單車在四、五年級生心目中,不過是代步工具,邁入中年,也僅被視為一種休閒運動,但完成單車環島,更被賦予一種追尋夢想的意義,希望透過學校教育,推動單車文化!」永和國小一百多位老師已組成單車俱樂部,忠義國小也設有室內單車練習場,大家都有單車夢,就看什麼時候騎上路快樂圓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1336
民國99台灣久久-南墾丁、北福隆 你我FUN肆的青春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303+112010020700091,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南墾丁、北福隆 你我FUN肆的青春
2010-02-07 中國時報 【(採訪/吳政峰、黃如萍,整理/郭石城)】
 
     「台灣沙灘的壯盛美景,南有墾丁,北有福隆,尤其福隆海水浴場有音樂季、小吃、踏浪、沙雕、玩水,多種玩樂一次滿足,我每次去都留下深刻印象!」沙灘上的快樂,基隆市民詹珮偵有無限美好回憶。

     注入流行元素 沙灘魅力四射

     南台灣的墾丁春吶音樂演唱會,已持續發燒十五年,年輕樂團一棒接一棒至屏東沙灘吶喊,原本淳樸漁村小鎮,注入年輕活力與流行元素,帶來濃濃的異國文化。墾丁沙灘的熱情豔陽出了名,電影海角七號在此取景,創造國片奇蹟,「豆導」鈕承澤拍攝的「我在墾丁*天氣晴」也帶動另一波偶像劇風潮,足見墾丁沙灘豔陽魅力。

     同樣在沙灘上盡情奔放,台北縣貢寮海洋音樂祭更是搖滾天堂,去年主題「搖滾十代」,象徵貢寮海洋音樂祭邁入第十年,並由天后張惠妹領軍的「阿密特」樂團壓軸演出,吸引無數年輕學生一考完試就衝至貢寮沙灘。活動並因C字褲解禁,意外炒熱新聞,不讓春吶專美於前。

     基隆市民林川傑去年夏天和同學到福隆海水浴場游泳,上午在沙灘上讚賞「比基尼辣妹『風光』真是迷人!」下午再騎租來的腳踏車穿過舊草嶺台鐵隧道,遠眺宜蘭龜山島美景,傍晚買俗又大碗五十元福隆便當,沙灘一日遊精采無比。

     台灣沙灘之美,除了墾丁、福隆,還包括西子灣、淡水、花東海岸等地,類似詹珮偵一家人共遊的沙灘樂趣,是絕大多數台灣人共同經驗。平民作風的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也曾到福隆海水浴場享受沙灘的樂趣,留下一張罕見的「清涼」照片。

     迎曙光、春吶 四季皆可玩

     台灣人最早到沙灘戲水,溯自日治時代的淡水海水浴場(即今淡水鎮油車里沙崙海水浴場)。一九○六年左右,淡水海水浴場就有火車特價促銷活動,到了淡水還有接駁船可達浴場,顯見當時到沙灘戲水已是平民化的全民旅遊活動。

     近年來,隨著沙灘活動愈來愈多元化,東北角福隆海水浴場率先推出迎曙光、春吶、沙雕、衝浪、浮潛等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的活動,擺脫過去一年只開放四個月玩水的刻板印象。

     民國九十年納莉及桃芝兩個連續颱風,改變了福隆海水浴場的河道,差一點毀了海水浴場沙灘。前東北角風景管理處長陳梅岡以「太空包」整治河道外,隔年就在鹽寮舉辦國際沙雕節,再度吸引遊客回到沙灘上。

     陽光、沙灘、環保及親子的遊憩海岸,是未來趨勢。東北角風景管理處九十七年擴大舉辦沙雕藝術節,活動地點則從鹽寮改至腹地更廣、交通更方便的福隆海水浴場,去年福隆沙雕藝術節,更吸引國外團體來台觀摩及比賽。

     縱身入海中 暢快百年難忘

     九十八年金控業者規畫辦迎曙光大型活動,陳梅岡毫不遲疑地推薦福隆海水浴場,因為它有最美麗沙灘、腹地廣、視野佳、交通方便,第一年果然創下一萬五千多名旅客到東北角迎曙光,今年更一舉衝破三萬人次。

     三重市民施宜君回想大學生涯最難忘的美好回憶,就是和好友一大早共乘一小時摩托車抵達福隆沙灘,玩猜謎整人遊戲,輸的人要被同伴拋入海中,享受海水淋濕全身的暢快。這種痛快的感覺百年不變,也是到沙灘玩水最大快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49706
民國99台灣久久-金廈通樂 滿載夢想一解鄉愁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293+112010020600124,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金廈通樂 滿載夢想一解鄉愁
2010-02-06 中國時報 【(採訪/李金生、郭石城、李宗祐,整理/郭石城)】

 
     二○○六年十一月,已故經營之神王永慶體驗小三通,從廈門經由金門中轉返台,到了金門第一句話就是「要吃金門的蚵仔麵線」。餐廳趕緊安排香噴噴的蚵仔麵線與熱呼呼的閩式燒餅,滿足了王永慶的胃,也串起兩岸擺渡情。

     只有十公里的金廈水道,百年來承載金門島嶼和她的子民,與一衣帶水的大陸之間,無盡動人故事。

     金廈「小三通」走了九年,如今有人在對岸讀EMBA、博士班,搭船來來去去,好像每天旅遊、也好像台北人趕公車上學一樣,不同的是多了一種擺渡的快樂。      半世紀相思情 兩小時喜相逢

     二○○一年小三通上路,兩岸親人隔一甲子再重逢感人劇情,如電影般真實上演。九十歲的后湖人李勤,盼到八十一歲弟弟李明福,李明福離開家鄉時才二十歲,兩岸就已隔絕,兩人見面第一句面,李明福竟問旁人:「伊是誰啊?」

     扶著李勤的鄰居許金龍代為回答:「伊是你姊姊啊!」李明福激動地說:「沒想到我都已經八十一歲了,還能活著看到我姊姊!」那一刻,兩人都高興得老淚縱橫,真的沒想到短短兩小時的歸鄉路,姊弟相逢卻走了五十二年。

     相對上一代承受的悲歡離合,金門的中、小學生,每年都有不少學校舉辦赴大陸畢業旅行,小小年紀就遊覽大陸名山大川,也彰顯時代的開放與改變。

     赴彼岸求學 像搭公車般輕鬆

     教育部看中「小三通」後的金門區位優勢,計畫在當地開放陸生求學。金門人不管台灣承不承認大陸學歷,不少人高中畢業就渡海到廈門大學念書,搭船在對岸讀EMBA、博士班,跟在台北搭公車上學沒兩樣。

     小三通往來旅客中,最多的是帶著大包、小包行李到對岸的台商,他們帶著不一樣的心情穿梭兩岸,大陸是他們打拚闖天下的異鄉,台灣則是他們魂縈夢繫的故鄉,金門只是他們掠過匆忙身影的中繼站。

     「時光如倒流回到一九四九年、國共不兩立的年代,誰能想像在一甲子過後,兩岸交通會如此頻繁?」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玉茹指出,「如再回推到清朝,台灣透過對渡口岸與大陸貿易往來的發展過程,與現今的兩岸三通開放過程,幾乎是如出一轍!」

     早在百年前,日治時代往返福州與淡水、基隆、高雄的五百噸「大觀丸號」貨輪,就已把一批批蓋房子用的福杉載來台灣,每次出航皆承載兩岸人民的期待與希望。

     大觀丸號連同船長近卅人,是昔日往返兩岸間最高級貨輪,淡水耆宿周明德回憶昔日榮景,「那真是台灣人的驕傲,因為『大觀丸號』以大屯山及觀音山命名,船名就是我父親周炳銘取的!」

     日治大觀丸號 寫擺渡的故事

     周明德說,大觀丸號貨輪是日治時代「施合發商行」最主要貨輪。施合發商行由施坤山創建,經營木材及煤礦等事業,所衍生的商機與工作,足以提供淡水四分一人口的就業機會,高雄、嘉義、羅東等地都設有分公司,他的父親就是擔任高雄分公司經理。

     大觀丸號貨輪在兩岸間擺渡數十載,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兩岸航運漸沒落,大觀丸號貨輪也走進歷史。如今兩岸間取而代之的是小三通,兩岸間的擺渡故事也已邁入嶄新時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47702
民國99 台灣久久-??一百年 河岸賞景的快樂 河岸漫步 細嘗府城艋舺歷史況味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282+112010020500604,00.html
民國99 台灣久久-??一百年 河岸賞景的快樂 河岸漫步 細嘗府城艋舺歷史況味
2010-02-05 中國時報 【採訪/郭石城、石文南,整理/郭石城】

 
     古諺「一府、二鹿、三艋舺」,述說台南、鹿港、艋舺由南而北的航運開墾史。其中鹿港因泥沙淤積,清末就漸失優勢;電影《艋舺》述說的剝皮寮風華,早已是陳年舊事;全力朝向觀光發展的台南運河,河岸風光至今仍見證府城人強烈鄉土意識。

     台南運河一九二六年開通,大小船隻都可以進出貿易,沿岸風景宜人。前市議員蔡世仁回憶,小時候運河清澈見底,可以划船、游泳、抓魚,且台南至安平一路都坐渡輪,台灣光復後運河漸汙染、淤淺,大船已無法進來,只能賞景,實在可惜。

     藝妓偕情郎運河殉情 轟動一時

     高齡八十八歲的府城耆宿黃天橫,家境富裕小時就會攝影。一九三六年春天,州立台南第二高女日文老師新垣宏一,帶著黃天橫的弟妹黃天鐸、黃天輔及黃瓊華到運河划船,上船前,年僅十四歲的黃天橫拍下新垣宏一偕其弟妹河岸賞景身影,見證府城百年古都意象。

     風貌改變不適合行船 只能賞景

     一九三七年台南運河發生藝妓陳金快與情人吳皆得投河殉情,文人雅士賦詞憑弔,拍成電影《運河殉情記》轟動全台,讓台南運河更添想像空間。黃天橫迄今保有一張父親黃溪泉留給他的陳金快照片,那也是陳金快留在人間的唯一倩影。

     如今每年龍舟賽電視台現場轉播,成了台南運河年度觀光大事。一九七五年蔣中正總統逝世,守喪中的行政院長蔣經國風塵僕僕地到場觀賽,原本下雨竟奇蹟雨停放晴,現場大轟動。那一天轉播現場實況的是資深體育記者傅達仁,張小燕等明星都到場助陣,是台南運河最大規模龍舟賽。

     如今台南運河已無航運價值,隨著都市更新進步,只能賞景觀光。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詹伯望,觀察百年來不斷改變風貌的台南運河,貼切地下註腳:「直到現在,每位台南市長都要從台南運河身上,尋求振興觀光的靈感!」

     把場景拉到北台灣,電影《艋舺》以一九八○年代萬華角頭為背景,喚起不少人對剝皮寮老街昔日榮景回憶。

     剝皮寮老街的由來,較可靠說法是百年前淡水開港後,艋舺原本是進口木材的大宗聚集地,運送至此地剝去樹皮後再行加工、運送或處理,因而有剝皮寮之稱。

     隨著艋舺港埠的沒落,運木材情景已成歷史記憶,不變的是百年茶香。日治時代的港町,就是今日的貴德街,茶行、茶棧林立,始終是日本觀光客不可少的旅遊景點。

     如今艋舺航運已成歷史名詞,從大稻埕碼頭搭遊艇暢遊關渡、淡水老街、八里、及漁人碼頭,欣賞沿岸風光成了新興的藍色公路。

     大稻埕碼頭遊艇穿梭 悠閒幸福

     午后,淡水河畔景點《榕堤》綠蔭下,陳雪在老伴鄭發訓貼心陪伴下,邊聊天邊品嘗自製的壽司,旁人都感染幸福氣氛。陳雪笑開懷地說:「淡水河岸美景或許比不上萊茵河漂亮,但悠閒  的滋味、幸福快樂的感覺,是國外美景比不上的!」

     鄭發訓與陳雪從認識就相偕到淡水河畔賞景、談戀愛,每次都因河岸美景愛情加溫,兩人戀情河岸起點就在大稻埕碼頭,從年輕到白髮蒼蒼,河畔駐留兩人賞景足跡。鄭發訓有點靦腆地說,「我們是台糖老同事啦…」一旁陳雪大方回應:「我們就是喜歡到河岸散步,既省錢又浪漫快樂!」

     從南到北,港口雖沒落,人心卻不死。歷史河岸邊的一草一木,生生不息記錄了不同世代人們的點滴心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45678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出航的快樂 夕照淡水抹新妝 揮別商船迎客來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273+112010020400072,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一百年 出航的快樂 夕照淡水抹新妝 揮別商船迎客來
2010-02-04 中國時報 【採訪/郭石城、唐嘉邦、朱芳瑤,整理/郭石城】

 
     「搭、搭、搭…」動力舢舨引擎聲響起,世代在淡水河畔捕魚的張來,啟動船外機,算準漲潮時間,準備快樂出航,每一趟出海,都是充滿期待的一天!

     看天相算潮汐,出海、撒網、收網、回航,一氣呵成的撈鰻苗與捕(魚勿)仔魚工夫,是張來從小跟著父親張文學會的謀生技巧,每趟出海五至六小時,每天潮汐變化時差四十分鐘,有時半夜、有時未破曉就得出航。

     這天出航是傍晚五時,羞紅夕陽躲在觀音山後,天色雖有點暗,張來的笑容一樣燦爛,熟練地檢查冷凍(魚勿)仔魚的冰塊、探照燈與油箱。他無法預估這趟是否大豐收,深信老天爺賞吃這行飯四十多年了,只要出航都希望無窮,這是淡水討海人共同樂觀天性。

     貿易興盛期 戎克船頻繁往來

     台灣是海島國家,航運是交通觀光與貿易伊始,從戎克船(「JUNK」,即唐山帆船)到長榮打造遍布世界貨櫃船隊的海運王國,海島子民出航的快樂與成就,得從一八六○年淡水開港說起。

     孕育大台北的淡水河,百年前貿易興盛,往來廈門淡水間大小戎克船頻繁,主要河港包括艋舺、大稻埕、關渡、滬尾等地。

     日本政府甚至在淡水設置稅關(海關),戎克船沿著淡水河口至少可上行至艋舺(今萬華)。隨著淡水航運漸沒落,台灣光復後鐵公路交通建設延伸至淡水,淡水從商港轉型為觀光漁港,戎克船早已不復見。

     解嚴成景點 捷運帶來觀光潮

     如今淡水碼頭遊艇日夜破浪競相出航,往返載客走訪漁人碼頭、八里左岸、關渡碼頭,出航的樂趣已導向觀光,大船入港已成歷史畫面;淡水面貌有如美麗熟女重新彩粧,容貌雖變了,當張來帶著一抹微笑快樂出航時,百年不變的迷人風韻卻是那麼熟悉。

     從小在淡水長大的程許忠,回憶兒時情境,「那時淡水除了漁業以外,似乎沒有其他產業,觀光客也不多,因戒嚴時期海岸為管制區,民眾不得進入,就連淡水河出海口的兩岸也在管制範圍內。」

     解嚴後,淡水港不再是管制區,紅毛城、老街、滬尾砲台等觀光景點開始出現遊客,捷運通車後更帶動淡水觀光湖,每到假日遊客絡繹不絕,已成台灣最具特色景點之一。

     程許忠指出,「自一百五十年前淡水開放成為通商口岸後,隨著洋人的到來,各國領事館、洋行、教堂等西洋建築在淡水處處可見,洋行成為淡水特色之一。」

     台史博助理研究員陳怡宏印證淡水洋行特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人民自救組織台灣民主國,遭日軍圍剿潰散,大總統唐景崧帶著巡撫印一路逃到淡水,藏匿在德記商行,半夜再偷偷搭上阿沙號德輪逃抵廈門。」

     台灣航運也隨著淡水港的蛻變而脫胎換骨。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指出,台灣歷史發展與海洋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航運在日治時代港埠建設基礎下,快速發展具全球性,不只承運國貨而已。

     長榮海運 展現台灣海洋精神

     戴寶村分析,長榮海運在創辦人張榮發手中成長茁壯,其個人特質與領導風格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帶領長榮從台灣航向國際,其企業文化也展現了台灣的海洋精神。

     而台灣開發最早的淡水港,一九九七年捷運淡水線通車後,已搖身一變為觀光碼頭,儘管不再有百年前的大船入港景象,假日遊客如潮,淡水已開創另番天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43454
民國99台灣久久-導論結語 做夥來?? 發現故鄉之旅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263+112010020300466,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導論結語 做夥來?? 發現故鄉之旅
2010-02-03 中國時報 【(郭石城)】
 
     出國觀光,在經濟富裕的台灣輕鬆成行,當我們讚嘆別的國家景色優美、對其歷史頭頭是道之際,可曾省思對台灣這塊美麗土地,反而缺乏對於「故鄉」的發現與了解。

     觀光旅遊發達,是現代化國家進步象徵。民國百年歷史長河裡,每人都會留下足跡,如同作家陳柔縉著作「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所述,只要來一趟發現成長土地之旅,親近鄉土、??得愈澈底,就愈了解「大家都是台灣人」。

     台灣不少觀光景點,日治時代已開發出來,諸如台灣八景十二勝,包括日月潭、阿里山、玉山、太魯閣及北投溫泉等。明天登場的二月份子題系列報導,讀者可以從不同態樣旅遊,體會以前旅遊如夢幻般難掌握、如今規畫實現旅遊夢想的不同滿足與快樂。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日治時代推動的觀光事業,提供不少明信片當紀念品,明信片成了特殊人文風光定格影像。台灣史專家莊永明,蒐藏無數張明信片,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成了失憶的台灣人。

     前年電影「海角七號」轟動全台,片中日本老師離台背景,就是以日治時代往返台日的「高砂丸」商船為背景,電影中郵船煙囟少了一根,還被眼尖影迷發現成了有趣話題;而台灣文學家楊逵所寫的「送報伕」,筆下描述的台灣島,則是他搭乘「蓬萊丸」號商船,從海上眺望台灣情景。

     走過百年,台灣交通觀光風貌有太多的改變。電影「練習曲」帶動的單車環島旅遊風潮,是百歲人瑞孫江淮在八十年前的夢想。今昔對照,台灣現在道路四通八達,鐵騎環島隨時可以上路,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呂理政強調,「大家都是台灣人,都需要了解故鄉」。故鄉的人事物,是那麼地親切,處處都有溫馨小城故事,讓我們一起去??觀光,貼近成長的土地、傾聽別人聲音,台灣一定更美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41304
民國99台灣久久-玩 孫江淮.旅館篇 登月熱 賓館夢 國道通 吹熄燈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4263+112010020300465,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玩 孫江淮.旅館篇 登月熱 賓館夢 國道通 吹熄燈號
2010-02-03 中國時報 【(採訪/郭石城)】
 
     一九六九年七月廿一日,美國阿波羅太空船登上月球,太空人阿姆斯壯實現人類登陸月球夢想那一刻,孫江淮也實現經營旅社的另一項夢想,投資籌建的《月球賓館》在台北六條通(今林森北路107巷)開幕了!

     那一年,孫江淮六十二歲,建賓館動機源自長年觀光旅遊,特別重視住宿旅館環境。日治時代他只要外出旅遊,通常挑日本人經營的旅社住宿,收費雖比一般旅社貴,乾淨清爽、較寬敞舒適,住起來才有旅遊休閒感覺。

     孫江淮夜宿關子嶺日本人經營的溫泉旅社,住宿一夜至少一元以上,一般旅舍只要五角,當時公務員保甲書記(里幹事)一個月薪水大約只六元,也就是他住一個晚上,就花掉公務員六分之一月薪。

     阿里山附近的旅社最特殊,孫江淮的評價也特別高。他廿歲時就與一群朋友揪團至阿里山旅遊,夜宿阿里山附近旅社,發現每家旅社都不錯,環境都乾淨優雅,研判係競爭激烈關係。

     「時機對,做什麼生意都賺錢」,是商場硬道理。依台灣觀光協會統計,一九六七年來台觀光日本客首度超越美國人,當年日文版台灣觀光月刊創刊,大幅介紹台灣風光,《月球賓館》開幕時間點,恰好掌握觀光旅遊潮。

     《月球賓館》在月球登陸日開幕,孫江淮以《月球賓館》名義,拍電報至美國太空總署祝賀阿波羅號成功登陸月球。美國太空總署驚訝之餘,禮貌性的回覆一張感謝狀給月球賓館。

     月球賓館營運前幾年專做日本客,甚至有集體相邀來台打高爾夫球的日本觀光客,全部進住月球賓館。生意雖強強滾,孫江淮卻十分低調,從不對外公開他是賓館負責人。

     「那個年代開旅社給人觀感不佳,社會地位也不高。不像現在開五星級大飯店很風光。」孫江淮說:「台北市第一位官派市長黃朝琴,公職生涯退休後經營旅館,蔣介石就曾敲他的頭表示不滿,可見當年開旅社不是多麼光彩的事。」

     一九七八年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台灣距離突然間縮短了,原本固定投宿的日本遊客也變少了,賓館生意大幅滑落。孫江淮深諳交通建設的進步會改變旅遊生態,幾年前《月球賓館》結束營業,目前由建商規畫籌建高級住宅。

     月球賓館吹起熄燈號,比鄰的儷仕商旅卻浴火重生。儷仕商旅原本也生意日漸清淡,轉手第三位經營者Lucy,將舊屋拉皮完全改變風貌,以懷古格局歐式風味重新出發,顯得優雅又慵懶,反而符合忙碌現代人放慢腳步、偷得浮生半日閒需求。

     台灣百年來旅遊住宿環境,從最早的旅舍、旅館、商旅、觀光飯店,到光鮮亮麗的五星級飯店,不同市場需求,訴說的是不同年代旅人心聲。月球賓館熄燈、儷仕商旅竄起,看在孫江淮裡,真實反映??人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41284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