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哈啦456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短 評-呷飯一百年
 瀏覽94,657|回應420推薦5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胡小蒨
小筏 ( 休息中 )
子平老師。故意算錯的。。。
寧子
彩虹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10010200268,00.html
短 評-呷飯一百年
2010-01-02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台灣最重要前進動力在民間,不在政府。本報「打拚向前行─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切入,無論是呷飯、??、起厝、創業、運動、拜拜、讀冊、看戲、投票等,都是與人民最相關的食衣住行生活史。

 從這些共同記憶與動人故事出發,台灣一定可以珍惜所有、建立信心,在民間力量帶領下邁向未來。

 「庶民」不是政治人物搶選票的口號,而是發生在你我周遭最難以忘懷也最珍貴的事物。以本報一月份的「呷飯一百年」主題言,台灣最受國際稱道、吸引無數觀光客的美食背後,存在許多不同族群攜手合作、本土與國際創意激盪的庶民故事,值得全民品味思量。 《華爾街日報》專文推薦的「隆記菜館」,過去四十年把上海本幫菜做得有口皆碑的主廚,其實是來自新竹客家人;西門町六十年和漢料理老店「美觀園」,原來是一個彰化囝仔到台北繁華都會打拚故事;台南百年小吃「洪芋頭擔仔麵」,正打算「把製作肉燥的核心技術根留台灣,以因地制宜的口味打進大陸市場」…。這些大大小小庶民故事的總和,就是台灣最核心的競爭力。

 民間社會才是台灣超越藍綠、不斷向前的火車頭。民國一百年前夕,政府應該謙卑聆聽庶民故事、學習庶民智慧,才可能了解庶民感受與需求,進而在施政中注入最重要的「以民為本」精神。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778505
引用者清單(1)
2010/12/30 22:49 【 最棒宅經濟 "讓錢自己流進來"系統】 短 評-呷飯一百年
 回應文章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一首民間的大合唱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020/112011020800086.html
一首民間的大合唱
2011-02-08 中國時報 【◎陳柔縉】

 我想,記者和台灣史兩個概念的結合,就是這本書最特別之處了。……《中國時報》的記者就是這樣善用了採訪與寫作能力,深入社會各角落、各階層、各行業,把人民的故事找出來,匯集而成台灣人的百年生活經驗。

 這種以民眾個人的故事為本體,自然別於一般史書,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除了名人的回憶,書裡還有更多一般民眾的生命經驗,江晉清、李林瑞鳳、王萬、陳文忠、徐能發……,就是這些名字,我們可能不認識,但是他們說的故事,卻跟我們自己的故事那麼神似。如此一套書,既是故事的大採擷,無疑也是一首民間的大合唱了。

 民國百年,一個難逢的時光紀元,合宜的回首時節,最該讀史。但何謂「民國百年史」,對台灣人來說,卻有幾分尷尬。回看台灣這個土地社會的百年,不全是民國的一百年,而有三十七年的大正與昭和。如果專看「民國」的百年,台灣只提供後半段的舞台,前一段在海峽對岸,老一輩台灣人並不在台上,連站幕後都不是。

 那就,都讀吧!因為,不知對岸民國,不知今日台灣,同樣,不知舊時台灣,也不知此岸民國。

 要讀台灣歷史,那開春請從「台灣久久」輕鬆好讀起步吧!(本文作者為作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492327
親近歷史 展望未來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020/112011020800085.html
親近歷史 展望未來
2011-02-08 中國時報 【◎呂理政】

     歷史並不是塵封的往事,而是過去、現在與未來源源不斷的長流;民主時代的歷史,不能統一論述,而是開放的公眾論壇,而且歷史仍然有待不斷的發現和詮釋。歷史的內涵包含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民俗與生活各個面相,歷史的詮釋必須兼顧學者與民眾的觀點,在時間長河中,穿越統治政權,展現持續的文化與生活,呈現不斷裂的歷史。

     去年整整一年之間,中時和臺史博團隊,溝通順暢,合作愉快。中時團隊經常專程到台南和我討論每月的專題架構,進出本館典藏庫查閱館藏文物圖像,並由本館研究人員負責協助提供資料及歷史知識諮詢。在這過程當中,讓我深深感受中時團隊的專業執著和認真態度,令人佩服。

     「台灣久久」專題報導的用心和努力,獲得廣大讀者的迴響,並榮獲第二十四屆 「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得獎評語為:「以難得一見的規模,有系統地報導百年來台灣各族群、各領域庶民攜手共建的台灣文化精髓及其內蘊的核心價值。」實至名歸,值得道賀。

     我個人一直以為:台灣歷史可以很生活、很輕鬆、很有趣、很容易親近。期望本書的讀者可以在輕鬆的閱讀中親近歷史,從庶民生活的角度回顧百年來台灣人走過的路,看見多元創新的台灣精神,挺起胸膛邁向充滿希望的未來。(本文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492322
台灣久久 久久記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020/112011020800084.html
台灣久久 久久記憶
2011-02-08 中國時報 【◎莊永明】

     「民國九九.台灣久久」,是《中國時報》在民國九十九年所製作的專題,而專題的標題正是我向編輯團隊所建議的題目。

     如此「懷舊」的題目,確能令人興思古之幽情,三百六十五天見報的專題,天下文化以《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結集成三冊書出版,其中第一卷「玩樂一百年」,包含:呷飯、看戲、遊玩、摩登,庶民生活的眾生相,給予了活生生的文字、圖像紀錄。

     以前的「歷史觀」是「改朝換代」、「政黨輪替」,而今多元文化下,社會生活史也是歷史重要的一環,擺脫政治,切入生活的歷史,正是「新歷史觀」,這不正是「主權在民」,人民是主角的最好說明嗎?

     台灣住民群聚在島嶼,在生存共同圈,凝結成生命共同體,生活方式雖有不同、生活態度或有殊異、生活程度仍有差異,但共同的記憶,已經深深烙印在心中深處。

     以第一冊「玩樂一百年」而言,以生活面的呷飯、看戲、??、摩登四大主題,用「生活記憶」來剖析「前世今生」的生活變化,也可說是老老少少談論最多的現實話題,也必然是談不盡的題目。

     欲知細事,請看本書分解。不用仔細觀賞,只需偶爾瀏覽,每一篇文章,每一張圖片,都可以勾勒出一段盛情,一段溫馨。

     台灣久久,共存共榮的基石就在揮不去的久久記憶!(本文作者為台灣庶民史專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492319
民國百年獻禮 台灣久久出書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020/112011020800081.html
民國百年獻禮 台灣久久出書
2011-02-08 中國時報 【高有智/台北報導】

 
     民國一百年台北國際書展將於明日登場,本報去年一整年從庶民觀點刻畫這片土地百年變遷風貌後,與天下文化出版社合作推出《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叢書。三大冊、十二大主題、三百多則子題的圖文並茂生動故事,成為中時在本屆國際書展深刻連結本土的民國百年獻禮。

     《台灣久久》叢書硬殼金裝三大卷,涵蓋不同的庶民生活面向,包括「玩樂一百年」介紹呷飯、看戲、??與摩登;「人文一百年」介紹讀冊、運動、生死與拜拜;「政經一百年」則介紹起厝、創業、投票與風雲。

     從去年一月一日起,中時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推出「「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中時總編輯王美玉、副總編輯兼本專題總策劃何榮幸率領製作團隊,動員全報社各單位通力合作,特聘文史達人莊永明、呂理政與陳柔縉為總顧問,並結合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館藏資源,終於創下台灣新聞界空前記錄。

     這項大規模專題獲得廣大迴響,更獲得第二十四屆吳舜文新聞獎的肯定。評審也以專文稱許:「本專題報導掌握新聞價值的要義,藉由鋪陳台灣百年的文化脈動,點亮台灣的集體記憶及生命力,表現可圈可點。」

     天下文化編輯團隊將此項專題的近千位受訪故事、千餘張珍貴史料照片,轉化為傳家經典叢書,並獲得金星娛樂總經理王偉忠、知名部落格作家米果、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孫大川、終身義工孫越、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等人大力推薦。

     「我們期待能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一起回顧台灣社會變遷的關鍵階段,重新認識台灣庶民生活的真實紀錄,並喚起美好時代的向上精神,重燃台灣新世代的希望與熱情。」天下文化編輯團隊指出,面對中華民國百年,回首走過的風風雨雨,以回歸庶民生活為主體的歷史解釋權與話語權,做為此套叢書的主要精神,別具意義。

     《台灣久久》叢書各大書店均售,三冊可合購或分售,單本定價新台幣五百八十元,全套書原價一七四○元,台北國際書展期間特價一二九九元。「天下文化」此次國際書展攤位為B一一一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492315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前瞻年代 傻氣、義氣、勇氣 迎向民國百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706x112010123100102,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前瞻年代 傻氣、義氣、勇氣 迎向民國百年
2010-12-31 中國時報 【執筆:何榮幸/中時副總編輯,本專題總策畫】

     傻氣、義氣、勇氣,是我們完成「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的三種心情。這三種態度,也將陪伴我們迎向民國一百年,繼續以樂觀進取的視野策勵當下、前瞻未來。

     去年十月初,中時前總編輯夏珍突發其想、大膽倡議「全年不間斷」的民國百年大型專題,而且要在民國九十九年、中時六十周年提前推出。我和調查採訪室同仁硬著頭皮接下任務,才發現這項工程有多麼浩大,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接下來短短三個月,我們憑著一股傻氣到處請益,幸運獲得三位顧問文史專家莊永明、台史博館長呂理政、知名作家陳柔縉的大力協助,並在日夜不停腦力激盪、細密規畫後,於今年一月一日完整宣告本專題十二個月確定主題與方向。

     傻氣 台灣新聞界空前創舉

     今年一整年,除了極少數日子曾經調整版面,這項專題固定在中時第一落A6版呈現。從專題規模到全年定版,都是台灣新聞界的空前創舉(可能也是絕後)。在媒體環境日益惡劣之際,還有媒體願意展現這樣的傻氣,全力支持這項深具意義的超大型專題,我們深以這種傻氣媒體的一份子為榮。

     本專題登場後六天,中時現任總編輯王美玉接手編務,繼續率領從中央到地方二、三百位同仁全力協助這項艱鉅工程,充分展現了中時團隊合作的能力與義氣。

     義氣 中時各單位團隊合作

     在總編輯與旺旺中時集團高層提供最大的自主空間下,從一月起,我和郭石城、謝錦芳、黃哲斌、高有智、楊舒媚等調查採訪室前後期同仁輪流負責各月導論及子題整理,各組記者在第一線採訪精彩動人的庶民故事(初稿精華整理後近六十萬字),編輯、美編與攝影則扮演同樣重要的幕後英雄角色。若非如此緊密的團隊合作,這項專題不可能有全方位出色表現,也不可能在還未落幕就已獲得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的肯定。

     在這層意義上,本專題二十三位得獎者只是中時近三百位團隊的代表,因此我們將二十五萬元獎金、報社十五萬元相對獎金全數捐出,提供報社統籌鼓勵所有對這項專題有貢獻的同事,以回報同事的義氣相挺。

     勇氣 不忘初衷繼續再努力

     至於讓我感觸良深的勇氣,則是因為獨立記者與獨立媒體近年傑出表現,已對主流媒體形成很大的警惕,但只要留在主流媒體就沒有悲觀的權利,必須以更大的堅強與勇氣繼續奮鬥下去。

     不容諱言,主流媒體近年表現飽受詬病與抨擊。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優秀新聞工作者珍惜主流媒體戰場,秉持認真敬業的精神努力發揮影響力,只是在誨暗已久的新聞環境中不易得到彰顯。我們希望以這項專題展現的傻氣、義氣、勇氣與所有新聞同業共勉,莫忘初衷,繼續為理想而努力。

     本專題要感謝的人太多,除了三位顧問及台史博的全年奧援,在此一併感謝本專題所有受訪者與照片提供者、各月主題合作單位、所有冠名贊助企業、所有讀者的一路支持與賜教,以及將本專題出版為套書的天下文化出版社。

     期待 不同族群攜手同打拚

     我們最大的期待,則是希望各族群在這片土地共創「台灣經驗」後,能夠在本專題中找到連結過去與現在、傳統與創新的關鍵力量,讓不同族群在過去一百年的動人庶民故事中,尊重原本差異,學習彼此欣賞,在這片命運一體的土地上共同安身立命,對台灣的未來產生更大信心,為台灣永續發展一起攜手打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376616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耕耘年代 365天紮紮實實 版版精彩 幕後點滴…編採甘苦答客問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696x112010123000111,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耕耘年代 365天紮紮實實 版版精彩 幕後點滴…編採甘苦答客問
2010-12-30 中國時報 【執筆:何榮幸/中時副總編輯,本專題總策劃】

     過去一年,許多讀者對本專題不吝賜教,並詢問跟本專題相關的諸多問題。為了回應讀者的好奇,本篇「答客問」是我們對若干疑問的說明,並藉此與讀者進行我們非常重視的對話與交流。

     專題名稱怎麼來的?

     問:「民國九九,台灣久久」這個專題名稱是怎麼來的?

     答:這是本專題顧問、文史專家莊永明老師的建議。當初我們前往請益時,莊老師建議迴避「百年」用詞,因為在台灣民間習俗中,「百年」通常意指往生,一般人會在九十九歲時提前過百歲生日。聊著聊著,莊老師靈機一動,建議乾脆用「台灣久久」當專題名稱,一來與「民國九九」押韻,二來象徵台灣長長久久。我們很喜歡長長久久的意象,因此就敲定了這個專題名稱。

     為何與台史博合作?

     問:國內博物館、文物館頗多,為何選擇與台史博合作?

     答:這是本專題另一位顧問、知名作家陳柔縉的建議。透過陳柔縉的引介,我們與台史博館長呂理政有很高的共識,對於呈現台灣庶民文化亦有相同的使命感。這一年呂館長與台史博研究人員的熱情協助,以及台史博豐富館藏的奧援,是本專題的最重要助力,雙方合作非常愉快。旺旺中時集團總管理處也敲定,未來將秉持同樣的無償互惠合作精神,開放中時檔案資料與照片提供台史博布展或出版品等用途。

     專題真的全年無休

     問:這項專題真的全年無休?連農曆過年期間也是?

     答:是的,我們沒有任何一天缺席。連今年農曆過年期間的專題版面,我們也趕在過年前編好才敢安心放假,過年期間雖然沒送報,但所有到超商買報的讀者仍天天看到本專題。

     問:「台灣久久」專題每天的俗諺、大事紀如何產生?

     答:我們是參考莊永明老師的著作及相關書籍,挑選台語、國語、客家等俗諺,並請原住民朋友提供原住民俗諺,以此輪流呈現這片土地上不同族群的生活智慧語錄。至於大事紀,我們是以「影響人民生活」為選擇標準,儘量挑選與人民比較相關的事件,與一般以政經事件為主的大事紀大異其趣。

     沒有置入 感謝贊助

     問:這項專題曾經出現過一些錯誤,你們要如何處理?

     答:非常感謝讀者不吝指正,有幾處即時發現的錯誤,我們當時即已刊登小啟更正。至於幾處隔很久才發現的錯誤,或是若干受訪者的資料更改,我們都將以負責任態度在出書時刊出正確內容。

     問:最近「置入性行銷」話題非常熱門,這項專題有被任何政府單位或民間企業置入嗎?

     答:完全沒有。

     在報社高層大力支持下,「台灣久久」專題只接受「企業冠名贊助」,也就是在每天中時頭版「今日俗諺」欄位接受企業進行形象廣告。本專題從一月至今,共有「摩根富林明集團」、「中華電信」、「中華開發金控」、「莊頭北」等企業單位在中時頭版冠名贊助,我們非常感謝這些企業單位對本專題的大力支持,這些企業對專題內容沒有任何影響。

     百年專題 賣個關子

     問:跟錢有關的另一個問題是,這項專題究竟花了多少製作經費?

     答:你(妳)可能不相信,這麼龐大的專題,全年度製作經費是新台幣三十六萬元,而且最後還有餘款繳回報社。

     問:民國九十九年已經如此轟轟烈烈,民國一百年你們還要做什麼?

     答:今年辛苦耕耘一整年之後,明年我們希望做的是「深耕」、「精耕」的工作。我們會在今年呈現的台灣人民集體記憶「翻土」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更具有前瞻性與未來性的深度報導。請容我們先賣個關子,敬請期待中時在民國一百年推出的深耕與精耕作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373580
民國99 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庶民年代 台灣久久套書 明年一月出版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小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688x112010122900093,00.html
民國99 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庶民年代 台灣久久套書 明年一月出版
2010-12-29 中國時報 【執筆/何榮幸、高有智)】

 
     「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即將落幕,許多讀者來電、致函期待本專題集結出書。本報已與天下文化出版社合作,預定在民國一百年一月底推出「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套書,為台灣庶民文化留下珍貴記錄,希望各族群珍惜共同記憶,藉此在民國一百年策勵未來 。

     細細回味 百年生活印記

     今年上半年,我們在一月以「呷飯一百年」開啟此系列專題的序幕,民以食為天,用味道連結所有人民的生活記憶,珍惜台灣飲食文化背後的多元包容特質;二月「??一百年」回首百年交通史,串連追逐夢想的歡樂與辛酸;三月「摩登一百年」為流行時尚解碼並呈現女性自信;四月「起厝一百年」探討建築變遷的過程與族群融合軌跡;五月「生死一百年」見證百年來醫療演進的生死交錯關卡;六月「創業一百年」則剖析台灣產業發展的創新精神與打拚過程。

     進入下半年,熱情有勁的七月「運動一百年」,帶領讀者重溫運動場上的堅持與辛酸,回憶在加油聲中的成長歲月;八月「拜拜一百年」呈現多元豐富的宗教文化,展現虔敬、謙卑與感恩的台灣精神;九月「讀冊一百年」喚起全民求學的泛黃記憶,重溫校園啟蒙故事;十月「看戲一百年」訴說舞台上悲喜世界,俯瞰民間看戲生涯的樂天風貌;十一月「投票一百年」寫下台灣民主詩篇,呈現自由民主成果;十二月「風雲一百年」則由三大達人私房推薦百年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人物、大事和地景,共譜歷史大戲。

     跨越時空 今古巧妙連結

     回顧歷史是古今更迭,記憶與展望交錯的過程,當我們重溫往日風華時,有些動態情節正在上演,因而產生跨越時空的共鳴。

     例如「呷飯一百年」登場前,恰好華爾街日報大篇幅介紹台灣美食;「摩登一百年」刊登期間,古又文返台在北美館開個展、夏姿進軍巴黎時裝周;「運動一百年」推出時,適逢盧彥勳打進溫布頓八強掀起狂熱、郭泓志則在大聯盟投出夢幻球季。

     再如「拜拜一百年」設定在農曆七月宗教盛事中熱鬧登場,「讀冊一百年」與各校開學現象緊密結合,「投票一百年」更與十一月五都選舉熱潮同步脈動。即便是當前延燒的「校園霸凌」議題,我們也早在「讀冊一百年」中刻劃了台灣人民眼中的霸凌經驗。

     出版專書 留下珍貴紀錄

     一路走來,我們譜寫了近六十萬字左右的台灣庶民生活史。不少讀者每天剪報,許多讀者則詢問何時出書,「這樣就不用天天剪報了」。為了回應讀者熱情期待,我們在本專題進入尾聲時同步進行出版作業,希望能儘量在專題落幕後「無縫接軌」推出專書。

     根據天下文化出版社最近規劃,本專題所有內容幾乎全數納入專書之中(原規畫三分之二入書)。未來「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套書預定分為三大冊:

     第一冊:玩樂一百年【呷飯、看戲、遊玩、摩登】

     第二冊:人文一百年【讀冊、運動、生死、拜拜】

     第三冊:政經一百年【起厝、創業、投票、風雲】

     今年未曾完整看完本專題的讀者,可以在民國一百年之初細細品味;今年每天一篇閱讀的忠實讀者,屆時則可以一次縱橫十二個月看個過癮。無論舊雨新知,都請與我們一起進入百年時光隧道中遨遊。

     由於不少讀者表達對本專題製作過程與幕後故事的好奇,本專題將在最後二個子題以「答客問」方式披露幕後故事,並且分享製作心情,敬請讀者期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371021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典藏年代 台史博風華 庶民社會歷史見證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674x112010122800144,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總結篇─典藏年代 台史博風華 庶民社會歷史見證
2010-12-28 中國時報 【(採訪/何榮幸、謝錦芳、高有智,整理/高有智)】


 台灣的庶民文化多元豐富,近年本土意識抬頭後,透過各博物館的努力,典藏過去數百年來的文物風華,不但留下歷史的變遷紀錄,也留給後人珍貴的文化資產。

 博物館史 呈現時代變遷

 台灣的博物館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一九○八年,日本政府為紀念台灣西部縱貫鐵路落成,在總督府後面的彩票局抽籤場設立「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紀念博物館」,一九一六年改稱「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也就是現在台北市館前路上的「台灣博物館」,這是台灣公眾博物館的濫觴。

 「自明治維新後,日本受到西方思潮影響,建立現代化博物館,也推動台灣的博物館發展,」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館長呂理政具有「博物館催生家」封號,大半生在博物館界打滾,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他指出,台灣的博物館見證時代變遷,從不同面向的國家博物館到地方文物館,不斷受到當代思潮、歷史背景與本土化影響,形成今日多元面貌。

 日本時代除了設立台灣博物館,也在學院或研究機構中建立收藏與研究性質的標本室(館)。國民政府來台後,除了故宮遷台復館,中研院史語所與民族所也設館收藏文物,並新設位於台北市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藝術教育館和科學教育館等。

 文物尋根 珍貴館藏傲人

 呂理政說,一九八0年代雖然提出不少國家型博物館計畫,但大都偏重自然科學教育,例如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等。而館前路的台灣博物館以自然史為主,植物園內的歷史博物館則以原河南省立博物館的中原文物為主,台東的史前博物館則以史前與原住民文物為主,反倒缺乏專門收藏台灣庶民歷史與文物的博物館,台史博遂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期指示籌建。

 位於古都台南的台史博,預定在民國一百年的十月開館,館藏五萬多件,包括國外收購的稀世珍品,分成二十二大類。今年一整年與中國時報「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合作,也讓許多珍貴的館藏率先在媒體曝光,展現台灣庶民社會的豐富紀錄。

 台史博設在深具台灣歷史意義的「台江內海」,「這裡表面上看來雖是一派單調荒涼,但它四百年來卻有著滄海桑田的變化過程。」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詹伯望說,台史博附近的幾處舊聚落,包括三崁店、洲仔尾、鹽行,當初都在台江內海沿岸。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入台,也有船艦在這一帶登陸;第二年鄭成功逝世,據說即曾葬在洲仔尾,距離現在的台史博僅僅五分鐘車程。

 保存歷史 為了榮耀台灣

 佔地二十公頃的台史博園區,擁有廣大的綠地與水域,公共服務組組長許秀雲說,園區規劃以自然多樣和文化多元的台灣島嶼為思考點,建築形式取自干欄式建築及漢人傳統三合院概念,並呈現原住民石板屋及漢人紅磚合院的外牆意象。此外,也引進永續環保的綠建築概念,曾獲得能源局補助「光電雲牆」的百尺太陽能板,這座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太陽能板,每年可減少一四五公噸二氧化碳,省下電費約九十萬元。

 「這是大家的博物館,保存與維護台灣的歷史文化資產,尋找台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呂理政說,博物館事業就是要「榮耀台灣」,讓台灣人不斷找到自己的故事。這是台史博今年與中時攜手合作、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台灣人民保存歷史文物、珍惜共同記憶的重要過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368689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地點篇─進步年代 一點點改變 串連進步的軌跡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小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665x112010122700066,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地點篇─進步年代 一點點改變 串連進步的軌跡
2010-12-27 中國時報 【(採訪/何榮幸、謝錦芳、高有智,整理/何榮幸)】

 
     文明的進步,往往體現在有形的硬體建設。這些建設大至灌溉面積達十五萬公頃的嘉南大圳,小至北市衡陽路、重慶南路口的台灣第一條行人穿越道,不論大小,都引領百年來的台灣一步步走向進步世界。

     日本技師八田與一設計建造的嘉南大圳,從一九二○年開始動工,期間採用不少當時的先進機械施工,一九三○年正式完工後建立密集水路網。

     嘉南大圳完工 看天田變米倉

     台史博館長呂理政強調,「嘉南平原從此實施三年輪作制,使各地都能輪流灌溉,嘉南平原並由看天田變成米倉,影響台灣地景及農業甚深,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嘉南農民的處境。」,不過,「當時也有農民地主不滿未得灌溉時仍須繳交水租,而台灣新民報持續報導並謔稱嘉南大圳為咬人大圳(台語諧音)。」

     東京帝大工學部畢業的八田與一,敬業奉獻的精神備受肯定。他在二次大戰被派調至菲律賓,但途中遇襲沉船而逝,其妻八田代樹則於一九四五年在烏山頭水庫投水口投水殉情。後人感念在烏山頭水庫立有八田與一銅像及其夫婦墳墓,如今八田與一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各界正努力推動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登錄為世界遺產。

     高雄橋頭糖廠 見證現代糖業

     呂理政並指出,早在嘉南大圳前,「一九○一年創建的高雄橋頭糖廠,是台灣首座新式製糖廠,見證了台灣糖廠風光歲月。」

     橋頭糖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的古蹟,早年乘坐五分車的場景,更是老一輩人難忘的歷史記憶。此地於一九九九年停止製糖後,經高雄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並已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產業。

     作家陳柔縉則從另一個角度觀看時代的進步,她指出,嘉南大圳建造期間,全世界第一條人行專用道,已在一九二七年八月於英國出現,行人和馬路的關係進入全新紀元。

     第一條人行道 在北市衡陽路

     「台灣完全跟上文明的潮流,不到三年,一九三○年二月,台灣也開始劃上行人專用步道,跟倫敦一樣,是二線白紋的行人穿越道。當時,台北市的『城內』居全島首善,商業鼎沸,人車繁忙,第一條行人穿越道當然劃在這裡。今天的台灣博物館前、總統府前丁字路口,以及重慶南路、衡陽路、博愛路的幾個十字路口,紛紛畫上平行白線。」

     根據陳柔縉的研究,「當時記者取景衡陽路的一個十字路口,拍了照片登在報上,很得意台北市的『摩登化』,不過,記者也語帶遺憾,台北不像西方國家天天清洗馬路,讓白線沾了許多泥污,不是看得很清楚。」戰後初期台灣仍沿用雙平行線紋的行人專用道,一九五八年三月才引進現今的斑馬紋行人穿越道斑馬線。

     第一次母親節 台北女高開始

     陳柔縉並指出,台北市南海路的國語實小(台北女子高等學院舊址),更見證了象徵婦女地位提升的台灣第一個母親節。

     「一九三一年五月十日星期天,不用上學,一早卻見日本時代島內最高女子學府、台北女子高等學院校門口,有一對對的母女相偕前來。十七、八歲的女學生和媽媽別著康乃馨,有的紅,有的白。台灣第一個母親節當天,九點一到,典禮開始,院長杉本良上台演說,話題自然圍繞在『母?日』〈母親節〉。接著播放了一部名叫『燦爛人生』的電影,就結束了。看似簡單的集會,卻為台灣女性生活史寫下隆重的一頁。」

     從有形的水利建設、糖廠建築,到見證行人穿越道、母親節的無形觀念改變,這些大大小小的風雲地點,為台灣人民留下了每一道進步的軌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366040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地點篇─地標年代 東南西北「到此一遊」 你玩過沒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胡小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7658x112010122600097,00.html
民國99台灣久久-風雲一百年 地點篇─地標年代 東南西北「到此一遊」 你玩過沒
2010-12-26 中國時報 【(採訪/何榮幸、謝錦芳、高有智,整理/何榮幸)】

 
     有些地方永遠不會被歷史遺忘,它們未必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卻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映入眼簾之處。這些地標深藏著一代又一代台灣人的故事與記憶,成為台灣百年風雲中最樸實無華、但也最無可或缺的空間印記。

     台北廣建高樓大廈之前,一八九九年起建、一九○八年落成的台北公園(俗稱新公園,今二二八紀念公園),一直扮演「台北市之肺」的地標角色。

     新公園 台北之肺歐洲風

     文史專家莊永明指出,「因早先已有一八九七年落成的圓山公園,台北公園因而有『新』的稱呼。公園、公有市場、下水道皆是日治後殖民政府重大的公共衛生建設。『新公園』更是台北城內區的『中央公園』,彼時『城內』正是日本人的盤據地,所以有為日本人蓋『後花園』之非議。」他並強調,「新公園規畫完整,施工甚久,並有音樂堂,長時間它是『台北市之肺』。」

     台史博館長呂理政也表示,「台北公園是台灣第一個承襲歐洲風格的近代都市公園,又於園區興建博物館,許多博覽會等活動都以此地為會場。戰後又因內有台灣廣播公司,二二八事件時更成為重要民眾聚集地之一。」

     許多台北人則難忘新公園的老字號酸梅湯、冰淇淋,以及新公園曾經具有的「同志出沒」禁忌象徵。

     台中公園 名副其實的地標

     進入中台灣,台中公園的地標圖騰意義,與台北公園遙相呼應。呂理政說,公園是日本時代才引進興建的市民遊憩設施,一九○○年台中都市計畫圖即有公園用地,建置完成則是一九○三年的台中公園,「加以一九○八年台灣西部縱貫鐵路開通式是在台中公園舉辦,報紙持續一個多月報導,台中公園聲名遠播。」

     台中公園早年幾乎是台灣人到台中必遊之地,事實上,「一九一三年來台主持儀式的日本載仁親王休息所「御休憩所」(後稱池亭、水心亭)移交台中廳掌管後,台中公園就成為台中名勝,不但具有遊憩,商展、運動等功能,也成為戀愛、自殺場所,是名副其實的台中地標。」呂理政如此強調。

     鵝鑾鼻 燈塔照亮南台灣

     到了南台灣恆春,毫無疑問,鵝鑾鼻燈塔是許多台灣人「到此一遊」的難忘回憶。 「早年『台灣頭尾行透透』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到台灣南端『最尾端建築物』─鵝鑾鼻燈塔留影,表示已到『南台灣』一遊的紀錄。」莊永明強調,鵝鑾鼻燈塔還有其他特殊價值:「台灣四周臨海,常有海難,外國要求清廷建造照明設備,乃由當時參與中國海關業務設計者赫德籌建此燈塔。日治後被列入台灣八景之一;日人曾有詩讚詠:登上塔端,向南眺望,令人興起南進雄心。鵝鑾鼻燈塔光力強大,有『東亞之光』稱號,更特殊的是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

     冬山河 親水公園人人愛

     至於東台灣,早年地標非中橫公路、太魯閣、天祥等地莫屬,近年冬山河異軍突起,不但打響宜蘭國際童玩節名號,也受到呂理政大力推崇。

     「一九九四年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啟用後,掀起全台灣的水岸環境建設一股『冬山河式』流行風,從北到南各縣市只要境內有條河川,都想比照辦理。事實上,我們可能忽略了宜蘭縣政府自一九六七年起,歷經十多年的整治計畫,冬山河才逐漸歸順為一條水位平穩、水流和緩的河流。冬山河的整治及水岸環境設計,是值得我們重新回顧瞭解的一段重要歷程。」

     環顧全台,從新公園、台中公園、鵝鑾鼻燈塔到太魯閣、冬山河走一遍,等於是把台灣人「到此一遊」的記憶一次蒐集,這些地標在庶民生活中的角色將永遠鮮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4363493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