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408479.shtml
新年歌老那幾首 楊照:折磨耳朵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陳若齡/台北報導】 2010.02.05 06:30 am
「恭喜呀恭喜,發呀發大財…」,春節將至,大街小巷開始響起數十年不變的新年歌,你是否聽膩了?文化評論者楊照日前在廣播節目指出,新年音樂貧乏,放來放去就是那幾首,猶如「對耳朵的折磨」,盼樂界開發新的音樂。楊照的話引起不少迴響。
楊照指出,像國外的耶誕音樂就非常豐富,不僅歷年歌庫精彩,每年還產出許多新歌,電台放幾天都不會重複,台灣卻在原地踏步。他認為現在大家高談文創,「文創就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西方耶誕樂早就是獨立產業,台灣也該好好發展,創造更多音樂,「不能這麼懶,不願意做新的東西」。
「新年音樂不僅沒進步,還退步!」博客來商品部經理林世民指出,早年唱片市場景氣時,唱片公司、藝人逢年常發新專輯,大多數只是「改編再改編」;陳揚「歡樂中國節」、王夢麟「廟會」等原創作品,也曾紅極一時,但隨著唱片不景氣,今年新片只剩下溫金龍的「虎虎生風」賀歲專輯。
林世民認為,新年音樂衰微,除因唱片業日漸蕭條,也因台灣社會年味漸淡,「這個產業從未深耕,沒有任何底,只能放老東西炒炒氣氛」。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二十多年前曾發行「朱宗慶陪你過新年」,將新年音樂以打擊樂形式演奏,創下銷售十幾萬張佳績。朱宗慶指出,傳統新年音樂多是熱鬧敲鑼打鼓,隨著社會改變,應可更多面的表現新年氛圍,別只停留在「發財」。
也有人覺得傳統音樂很富年味,「一聽到就知道要過年」,沒什麼不好。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說,早聽習慣了,熟悉音樂像報時般提醒佳節來臨,歡騰樂聲讓人聽了跟著喜悅。
很多賣場應景播放新年歌,透過「簡單活潑、耳熟能詳」的音樂,「提醒」消費者去採購。一名張太太說,聽到這些應景歌曲,會在刺激下順手買些過年要吃的零食或伴手禮。
【2010/02/0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