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長腿姊姊寧子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蔡詩萍 之 萍水相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e版回顧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灣的春節習俗
 瀏覽4,084|回應26推薦3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子非魚
Luke-Skywalker

台灣民間流傳著一首「新年歌」,將正月間的行事曆以歌謠方式逐日記載下來,內容如下: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
初四頓頓飽,初五隔開,初六挹肥,
初七七元,初八完,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十一請子婿(女婿),
十二查某子(女孩)返來拜,
十三食暗糜配芥菜,
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暝,
十六折燈棚。

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六,這半個月間的習俗,大家不知還記得多少。
發表日期:2007/2/7 下午 09:59:00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2689900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大陸民俗專家解釋年初五「破五」的由來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002/20100217328526.html
大陸民俗專家解釋年初五「破五」的由來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2-17 17:37

(中央社台北17日電)明天(18日)為農曆虎年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大陸民俗專家解釋說,「破五」是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狀態。

新華社報導,破五的來歷至今眾口不一。據神話小說「封神榜」所說,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

神話傳說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讓人討厭的背夫之婦,封了窮神以後,就更讓人討厭了。所以人們就在正月初五這一天「破」她,讓她馬上滾回去。

南京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竟指出,在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這一天稱為「破五」。

陳竟表示,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裏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一掃帚也不能動,否則就會將好運氣弄掉。可是到了「破五」這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在垃圾被掃出大門的同時,鞭炮也從屋裡放到了屋外。

另外,大年初五這天,中國大陸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婦女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謂之「拆小人」。據說,這樣可以免霉運。

此外,大陸有些地方習俗餃子裏還要包上錢、棗、糖等,寓意發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66724
壓歲錢的現代意義尚不足百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002/20100214256841.html
壓歲錢的現代意義尚不足百年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2-14 16:31

(中央社台北14日電)每逢過年小朋友總期待可以收到長輩給壓歲錢。事實上,現代意義上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歷史只有不足百年。過去所謂壓歲錢是指門生故舊送給長輩及老師的禮金,且不限於春節前後才送。

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競在新華社引經據典地說明壓歲錢的由來。

他說,公元1804年的清代梁章鉅「歸田瑣記」卷6「朱文正師」中出現了「壓歲錢」的記載。但此時的「壓歲錢」與後來多送給孩童的不同,而是一種一年到頭都可贈送的饋儀,而且是贈予長輩的壓歲錢。

到清代光緒年間的1900年左右,壓歲錢的饋贈對象已有所改變,但還是以送老人為主,長輩送給晚輩的,自此也開始稱為壓歲錢。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壓歲錢才演變成專指送給兒童的新年禮金。

而這個時候的壓歲錢已有壓祟鎮邪、祈求太平且惜時挽歲的意義,兒童則以壓歲錢為遊戲娛樂之具。發壓歲錢展現了長輩親朋好友對晚輩的關心、喜愛,也為春節增添了不少喜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63138
中國北方人過春節 處處餃子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002/20100214253059.html
中國北方人過春節 處處餃子宴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2-14 11:45

(中央社台北14日電)過年吃餃子是中國北方人的習俗,全家圍在一起吃餃子宴,再喝上幾杯酒,俗語說「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北方網報導,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原因有四個:

一是按照古代的習俗,餃子是過年祭祀後食用的食品。在兩年之交吃餃子,交與「餃」諧音,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

二是餃子形如元寶,在春節吃餃子寓意「招財進寶」。

三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裡,寄托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四是餃子本身就好吃,民間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王來華表示,為圖吉利和喜慶,北方人包餃子會往裡放些東西,如紅棗,寓意早生貴子或早日發財;有的放入栗子,寓意大吉大利;還有的放入硬幣,誰吃到誰就能發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63127
農曆虎年從何開始? 大陸專家:正月初一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002/20100212189462.html
農曆虎年從何開始? 大陸專家:正月初一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2-12 10:31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大陸網上最近為農曆虎年該從何算起爭論不休,有的說從立春日算起,有人說從正月初一算起。中國科學院專家表示,農曆虎年應從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年2月14日零時才開始。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向新華社解釋,中國幾千年來採用的曆法實際上陰陽合曆,既反映地球繞太陽公轉1年365天多的寒暑變化,用24節氣規範農業活動,又形象地將月亮盈虧變化來定1個月的長短。這種曆法在當時非常先進。

他說,為協調陽曆與陰曆之間的天數,古人採用了「19年7閏」的方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但不管農曆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都是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算起的。」

王思潮介紹,中國古代又用干支紀年,人們出生的年份也用干支計算。但由於干支記憶起來特別麻煩,古人又把12種動物用來配12地支,如子為鼠、丑為牛等。這就有了民間耳熟能詳的12生肖或12屬相。因此,也就有了農曆生肖年的說法。

因此,「農曆虎年其實就是農曆年的開始,自然應從正月初一算起。」他說,自今年2月14日零時到明年春節之前這段時間出生的小孩,自然也就生肖屬虎。立春只是24節氣之一,「肯定不能作為農曆年的開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9227
天文學家: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歷史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002/20100211166223.html
天文學家: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歷史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2-11 15:58

(中央社台北11日電)14日為虎年大年初一,中國各地過節氣氛轉濃,至於中國人何時開始過春節?專家說,春節已有4000多年歷史。

中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告訴新華社,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他說,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據有關資料,春節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按照中國農民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王思潮說,春節有各式各樣的風俗,如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守歲、拜年、給壓歲錢等。正是這些風俗,讓春節顯得更加豐富多彩。

他表示,雖然歷史上中國人過春節的時間不一樣,但春節的傳統色彩卻一直未變,如親情、和睦、歡樂,及對未來的美好祈盼。如今,春節更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全家老小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王思潮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到了,意味著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7881
新年酷歌/廣播人點羅大佑 布布迷很霹靂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408471.shtml
新年酷歌/廣播人點羅大佑 布布迷很霹靂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江芷稜/台北報導】 2010.02.05 02:51 am


新年音樂可以怎麼聽?音樂人馬世芳主持廣播節目「音樂五四三」,近年逢春節總會播羅大佑的「現象七十二變」,認為是「最酷的新年音樂」。

馬世芳在節目留言版指出,許多過年音樂有如疲勞轟炸,他逢年節則會放重要樂團/藝人的跨年演唱會,並回顧前一年的好音樂,「受不了疲勞轟炸的聽眾,打開收音機聽聽我為大家準備的『耳朵年菜』吧!」

馬世芳心中最佳新年歌曲是「現象七十二變」,內容唱到「一年過了又是新的一年/每一年現代都在傳統邊緣/在每個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都每天進步一點點」,年味十足;又有社會觀察如「眼看著高樓蓋得越來越高/我們的人情味卻越來越薄

/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為大家見面越來越少」。

霹靂布袋戲迷心中最佳新年音樂,則是霹靂推出的閩南語版「布布高聲賀新春」。該專輯從歷年霹靂配樂中挑選出「符合過年感覺」者,大多氣氛歡樂、樂器編排富中國味,歌名也改得甚有年味,如源於「天都授衣史」的「福從天來之十里金磚」,聽得「布布迷」叫好:「有這樣的音樂陪伴過年,太爽了!」

雖然對新年歌求變的呼聲不低,但音樂圈內人士說,新年氣氛愈來愈淡,加上景氣變差,唱片市場沒需求、沒商機,新的賀歲歌自然不夯,始終都是「聽眾心裡根深柢固」的老歌當道;而新年的唱片市場商機不小,但抒情歌較能吸引歌迷,唱片公司還是偏好發行合輯撈金。

【2010/02/0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4313
每條大街小巷…恭喜歌 原為抗日勝利而寫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408478.shtml
每條大街小巷…恭喜歌 原為抗日勝利而寫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0.02.05 02:51 am


「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台灣現在熟悉的新年老歌,幾乎全是一九四○至六○年代從上海及香港傳來,許多並非為新年所作,前述這曲「恭喜恭喜」就是以「玫瑰玫瑰我愛你」聞名的陳歌辛為抗日勝利而寫。

老歌收藏家、媒體人張夢瑞指出,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曾因創作大量抗日歌曲被日軍關入獄的陳歌辛,為「恭喜」抗戰勝利而作「恭喜恭喜」,因正好在農曆年前寫成,便被當成新年歌曲流傳至今。

「恭喜呀恭喜,發呀發大財」的「恭喜發財」,也非為新年而作。張夢瑞指出,「恭喜發財」出於五○年代葛蘭等人主演的電影「酒色財氣」。影片裡高唱「恭喜呀恭喜,黃金裝滿袋」,並配合喜慶感加上鑼鼓聲,未料因氛圍接近,成了經典新年歌。

由趙樹海、黃大城唱紅一時的「拜大年」,同樣歷經數次變化。

張夢瑞指出,該曲最早是陳歌辛改編綏遠(一說內蒙古)民謠,歌詞中「我和我那蓮花妹妹去拜年」的蓮花妹,原本是「連成哥哥」,唱的主角則是一對姊妹;後來林翠主演的電影「流浪兒」,劇中主角中了馬票一百萬,又將此歌改為「過了一個大肥年」,歌詞高唱「我們有一百萬」;直到台灣民歌時期,歌詞才又回到「去拜年」。

【2010/02/0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4306
新年歌老那幾首 楊照:折磨耳朵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408479.shtml
新年歌老那幾首 楊照:折磨耳朵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陳若齡/台北報導】 2010.02.05 06:30 am


「恭喜呀恭喜,發呀發大財…」,春節將至,大街小巷開始響起數十年不變的新年歌,你是否聽膩了?文化評論者楊照日前在廣播節目指出,新年音樂貧乏,放來放去就是那幾首,猶如「對耳朵的折磨」,盼樂界開發新的音樂。楊照的話引起不少迴響。

楊照指出,像國外的耶誕音樂就非常豐富,不僅歷年歌庫精彩,每年還產出許多新歌,電台放幾天都不會重複,台灣卻在原地踏步。他認為現在大家高談文創,「文創就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西方耶誕樂早就是獨立產業,台灣也該好好發展,創造更多音樂,「不能這麼懶,不願意做新的東西」。

「新年音樂不僅沒進步,還退步!」博客來商品部經理林世民指出,早年唱片市場景氣時,唱片公司、藝人逢年常發新專輯,大多數只是「改編再改編」;陳揚「歡樂中國節」、王夢麟「廟會」等原創作品,也曾紅極一時,但隨著唱片不景氣,今年新片只剩下溫金龍的「虎虎生風」賀歲專輯。

林世民認為,新年音樂衰微,除因唱片業日漸蕭條,也因台灣社會年味漸淡,「這個產業從未深耕,沒有任何底,只能放老東西炒炒氣氛」。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二十多年前曾發行「朱宗慶陪你過新年」,將新年音樂以打擊樂形式演奏,創下銷售十幾萬張佳績。朱宗慶指出,傳統新年音樂多是熱鬧敲鑼打鼓,隨著社會改變,應可更多面的表現新年氛圍,別只停留在「發財」。

也有人覺得傳統音樂很富年味,「一聽到就知道要過年」,沒什麼不好。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說,早聽習慣了,熟悉音樂像報時般提醒佳節來臨,歡騰樂聲讓人聽了跟著喜悅。

很多賣場應景播放新年歌,透過「簡單活潑、耳熟能詳」的音樂,「提醒」消費者去採購。一名張太太說,聽到這些應景歌曲,會在刺激下順手買些過年要吃的零食或伴手禮。

【2010/02/05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854300
年獸的傳說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5/2/1/40782.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243260
已丑年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已丑年的農曆新年來得很早

在2009年1月26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293&aid=3160776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