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篇回應 Luke-Skywalker
補上農曆新年除夕習俗
農曆12月29日或30日是1年的最後1天,俗稱過年,是1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在農耕社會與作物收獲有關,在殷墟甲骨文上,「年」字亦可解釋為「收獲」,說文解字中解釋「穀熟」,所以古代過年就與今日原住民豐年祭相似,表示1年的結束並慶祝作物豐收,神人同樂,另一方面,祭祀神靈,感謝其護佑並祈求來年好運。
過年的目的在除舊佈新,因此,民間在農曆12月24日送神上天,接著就開始大掃除,俗稱「清」,將家內洗刷一新,意味著除去所有舊年的晦氣,大掃除之後接著貼春聯。
除在門上貼春聯外,在室內外貼「春」或「福」的方形紅紙,也在米缸或穀倉貼「滿」字,在櫥櫃貼「山珍海味」,豬寮、牛寮貼「六畜興旺」。貼紅色的春聯顯現出即將來臨吉祥的新氣象。
春聯相傳是由桃符演變而來,而桃符則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畫上門神的圖案,後來則用紙畫門神,也有貼上吉祥圖案的年畫。
拜天公:除夕當晚00:00,備好鮮花、素果祭拜天公,感謝天公1年來的庇佑,祈福來年全家順利、平安。
辭歲: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糕類祭祀祖先和神明,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業發達。還有飯上插春花,稱 「春飯」,春和「剩」諧音,表示「富裕」,另外加一碗「長年菜」,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通常對除夕當天下午祭祀吉祥的意義。通常對除夕當天下午祭祀祖先的儀式稱做「辭年」或「辭 」。歲除夕祭祖是民間大祭,有宗祠的要開宗祠。祭祀前的門聯、門神均已煥然一新,並要點大紅色蠟燭,全家按長幼順序拈香。除夕的祭祀是感謝神明和祖先一年來的庇佑並求來年多福。
圍爐(年夜飯):祭祀神靈和祖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將爐子放在桌下,並在爐的四周攤鋪製錢,象徵財旺。圍爐時所備的菜也都有吉祥意義,如菜頭取意好彩頭,不切斷的長年菜取意長壽。魚圓、肉圓和蝦圓取意三元及第,魚取意年年有餘,吃的時候越慢越好,取意長久,菜中唯獨魚不能吃完,要留下才有剩餘。
壓歲錢:圍爐之後長輩分給晚輩壓歲錢,過去是將爐邊所攤的製錢或另用紅線穿的銅錢100個(取其長命百歲)作壓歲錢,現在則以紅紙包紙錢,俗稱「紅包」。
守歲:「守長壽歲」,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稱做守歲。民間認為守歲具有為父母祈壽的效用,替父母守住長壽,祈求合家平安,是孝道的表現。守歲到午夜24:00之後,燃放爆竹迎接新年。
回應日期:2007/2/8 下午 09:10:00
第12篇回應 Luke-Skywalker
農曆大年初一習俗
初一早上出門要選擇吉利時辰、方向行走,比如今年吉時方位是巳時正南方,民眾出門必朝南方行走,假如目的地不在吉利方位則必須繞道而行。
初一出行稱為「行春」,「春」台語有剩餘之意,行者則有聯誼、祝福之功能。行春大都是到寺廟拜拜或到親友家中拜年,新年期間到親友家拜年,主人都會以甜點招待,客人拿起甜點必須「講好話」祝福對方,比如「吃甜甜給恁賺錢」、「吃紅棗給恁年年好」、「吃煙予恁年年偆」等。
往昔過年期間常有剃頭師傅組成臨時樂隊,沿街挨家挨戶吹奏樂曲討取紅包謂之「噴春」,而乞丐更是利用新年期間大撈一筆,連業餘的乞丐都趁機出動賺取外快。
民間習俗正月初一早餐必須吃素,且不能吃粥、喝湯,據說:「初一早吃菜恰贏吃1年齋」,初一早餐吃粥喝湯則出外會被雨淋。
初一午餐俗稱「開葷」,鍋中須烹煮雞鴨魚肉各種食材,象徵1年中都會菜餚豐盛。此外,民間習俗認為初一白天不可睡覺,據說男人白天睡覺,田埂會崩塌,女人白天睡覺則廚房會倒毀,現代家庭大都使用流理台,不易崩塌,因此這項禁忌也不再流傳。
此外,民間習俗是認為初一嚴禁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否則對娘家不利,因女兒出嫁理應在夫家過年,如新年第1天就回娘家,表示婚姻出狀況才急需回娘家求助。
回應日期:2007/2/8 下午 09:16:00
第13篇回應 Luke-Skywalker
農曆大年初二習俗
民間在農曆正月初二起新娶媳婦回娘家探親,俗稱「做客」或「初二女兒回娘家」,讓出嫁的女兒回家與親人團聚。這也是古代對女權的保障。至少嫁出去的女兒一年一度的回到娘家。
做牙:一般從商者拜土地公,而沒從商也會拜,大多都用牲禮祭拜,現代也逐漸改以鮮花水果祭拜,因家裏還有許多肉類沒吃完呢!而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就多用牲禮祭拜,也有人在初二就開市接神,不會等到初五才開市。
請公媽開葷:早上要拜祖先,而且是準備牲禮和菜碗,豐盛的一餐請祖先品嘗。
回娘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十一(請女婿)或十二(女兒回娘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已成為民間過農曆年的習俗了。
古代傳說如果大年初一回娘家,會使娘家變窮,所以都在初二回娘家,而回娘家也不能空手,必須要準備一些禮物,台灣話稱為「伴手」或「等路」。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忙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擔仔(行李)。不過也有說是父母不在,由兄弟代接也可。
回應日期:2007/2/16 下午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