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60800411,00.html
防自殺不如拚快樂
2010-06-08 中國時報 【周才忠、陳嘉鳳】
衛生署新公布九八年國人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十七.六人,較上一年微減一.九%,儘管成長率沒再增加,但連續三年來皆有四千左右的人自殺身亡,顯示這已成為一個有點穩定的社會現實。過去這些年,政府在心理衛生相關工作上,投注最多人力與經費的就是自殺防治這部分,而且其業務考核往往也只看自殺率這項指標。雖然通報率或求助安心專線的人是增加了,至今似乎仍看不出明顯的初級預防成效,因為新自殺身亡的個案還是每二小時源源不斷在台灣各地發生。
或許我們該靜下心來檢視政府各項自殺防治工作。如果只是提供有自殺企圖者的電話關懷或家庭訪視服務,其成效是很有限的,縱使可以二十四小時派員緊緊守住那些被通報的人,整體的自殺死亡率仍然不會降下來。政府不能永遠在做亡羊補牢的事情,理應設法對可能會自殺尋死的群體產生一些正面影響,積極去改變其周遭不利的環境,或建立民眾身旁可及的支持網絡,鼓勵社會大眾成為別人的生命貴人。然而這些目標的達成並非靠精神醫療主導就能竟全功。
把過多的焦點或資源放在單一、窄化的自殺指標上,其實是相當不科學的,對政府相關服務與政策規畫的參考價值也不大,更忽略了社會環境或經濟條件等因素對自殺的影響。在各地進行大海撈針般的憂鬱症篩檢(如心情溫度計),最後僅能做為醫療轉介的依據,被篩檢出的民眾不一定乖乖聽從去就醫。
所以我們該思考怎樣在憂鬱產生之前再多做一點,而不是廣為宣傳專線電話或四處張貼「珍愛生命」標語就足夠了。實際上,容易以自殺方式結束生命的民眾,是在人口的常態分配中,落在左邊某個切點以下極少數的人。如果我們能夠透過一般群體的介入,把人的整體分配往正面的方向移動,那麼會落在這個切點以下的高危險群人數自然就會下降,自殺的人也就會明顯減少。
就算從生死關頭被搶救回來或被迫簽下「不自殺切結書」的民眾,不盡然就此過著快樂的日子。根據國外多項縱貫或跨國研究證實,自殺與「不快樂」或「生活不滿意」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唯有讓大部分的民眾都感覺生活快樂有意義,自然就不會去想尋死這件事情了。
現在政府將所有的力氣都放在自殺防治方面,這不會提升多數人主觀上的快樂。因此,雖然政府很認真的在自殺死亡率的統計數值後面追追追,但是還是不敢預測明年自殺死亡率到底會上升還是下降,而心理衛生單位的工作人員每天亦過著心驚膽跳的日子,深怕又有人自殺了。站在庶民的立場,真正在意的可能是能讓其快樂幸福的公共政策與生活環境,而不是期待接受政府提供的自殺防治相關服務。
近年來,國際上愈來愈多國家開始建立「快樂幸福」取向的指標系統,以供相關政策或服務規畫及評量成效的客觀參考。由於不同的社會指標涵蓋的人群是不一樣的,選擇用什麼樣的指標,就會決定做什麼事情以及發揮什麼樣的影響性。政府相關單位過去較少規律地收集或建立與心理衛生相關可用的正向社會指標,而且在預算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不得不先解決燃眉之急的苦衷,例如為降低自殺死亡率而增加縣市自殺關懷訪視員的名額。
但筆者仍冀望各級政府能把多數民眾的生活幸福放在施政目標的首要位置,而有不同於以往的政策思維及宏觀的服務規畫,不要只是因自殺死亡率被關心,就只處理自殺死亡率。相信所有的民眾都希望政府能替我們開創出一個心理健康的未來。(周才忠為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助理、陳嘉鳳為同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