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散文創作四講――從基本認識與準備出發〉(省略論文格式)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2期/2007.8出刊)
講散文最常碰到的就是散文「我」的真假問題。基本上,創作者並不需要去關心這個話題,因為自己難道會不知道「我」是真是假?有什麼好討論的。而且創作本來就是自由的,可以使用各種手法與形式,好的作品不會只因為它被歸類在小說、散文或其他而失去價值。
但如果你是評論者,或者想對散文這種文學類型多所瞭解,或者想參加文學獎,必定會觸及到這個散文「入門」的問題。
關於散文「真實的我」,一般人會直覺用「那又如何辨明真假?」「難道真假是好壞的標準嗎?」的切入點進行討論,然後問題就變得混亂,逐漸陷入本末倒置的困境。事實上,要站在散文「類型」的制高點,將此「類型」不同於其他文類的獨特性區分出來,如此看待「真實的我」才會有意義。
借用楊牧在〈兩片瓊瓦〉中所說:「詩是壓縮的語言,但人不能永遠說壓縮的語言,尤其當你想到要直接而迅速地服役社會的時候,壓縮的語言是不容易奏效的。」先不論這裡面承載的作者「文學使命」觀,我認為這是身為詩人的作者對散文給予的「敬意」與瞭解。
相較於詩的「壓縮語言」、小說的「虛擬語言」,散文是唯一被允許能直接表達意見、能直接訴諸情感的「真實語言」,這便是此文類獨有的特質。也就是說,不是要你去分辨真假,而是要你知道,當作者想呈現「真實我」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文類可以使用與經營,不想呈現「真實我」時,可以去用其他的文類。確定了這個前提,才有機會思緒清楚的、繼續討論散文「真實我」的獨特價值。
有人跟你活在同一個時空,正在體會、或已經歷相同與不同的世代,翻攪著喜怒哀樂,融合著自我的思維,然後經營岀獨特的生命內在與人生品味,這就是散文「真實感」的力量――「我也活在這裡」、「我這樣在面對生活」、「我如此看待這個故事」。閱讀一個時空的散文作品,無疑是當時文人生活最真實/具體的斷代史。
像這種看起來大家都可以「摻一腳」的文類,會被嚴格的挑剔著:抒情或濫情?感悟或說教?因為「大家都一樣活著」,所以,如果散文作者無法經營岀有內涵的、有境界的、不同的但有咀嚼趣味觀點的文字,儘管寫著再多的「生活小故事」,終究會被淹沒在許多人自己也擁有的趣味人生裡,不會/也不值得被留下。也就是說,散文的我雖然就是作者的私我,但這個私我並不等同日記裡的私我,要暴露的並非只是眼觀自我的「肚臍眼」書寫,而是隨之而來的生命思維與體會。而這個「我」在散文創作中也可以是個敘述者,敘述著別人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所以,當散文作品被接受的同時,也通常意味著讀者連同散文作者一同接受了,因此散文作者變成意見領袖、心靈導師的機率會比詩人、小說家高很多,受到的「規範」也更高 ,那是因為散文這個「我就是我」的特質所致。相反的,散文作者若不能誠實的面對自己,終有一天會面臨挑戰:虛擬的「真實我」總有一天會走不下去,因為自己會忘記、會改變、會無法接續、失掉生命力。如果這個「真實我」其實就是小說的「虛擬我」,那麼一開始何以需用散文的「真實我」出現?
正因如此,在散文創作的傳統中很難出現「淋漓盡致」的「敗德」書寫,即使有,文末還必須有「我」的正面思索才行,因為「我就是我」的「自我曝光」與「他人檢驗」性,除非作者採用「敘述者」的角色,很難承受「敗德」壓力。
但如周芬伶近年來的散文書寫,將自己人生中「非傳統價值」的種種作為與經歷,赤裸裸地攤在眾人眼前,試煉著、記錄著、也真實提供了某種生命的跨越與找尋答案的過程,包括極端耽溺的奢美、結束婚姻的激爆與難堪、精神疾病的焦躁恐慌、挑戰所謂「母職天性」與「父姓系譜」等等,都在採用散文的體式下,必須毫無遮掩、勇於承擔的,現岀「我」的原形思維。所以,賴香吟才會在《母系銀河》之前序〈童女之戰〉中寫著:「芬伶如此勇敢,如此慷慨,不斷說著自己的故事,即使悲哀也說得好聽」,「走在一種真實而不可預料的方向上,不以主義,而以肉身迎向世俗,衝撞既有體系」,「近年為文每每使人驚心動魄,正是因為她何等誠實無所畏地將肉身之痛寫出來。」
期待這樣的書寫其實有點殘酷,所以以朋友立場寧可希望對方「生活稍事平安」,不要一再負傷,但就散文創作而言,無疑是值得關注與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