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先生除了編纂《資治通鑑》,也出書批評中國人的陋習,醜陋的中國人正是其中的一本。
柏楊先生講得好,我們崇洋,但不媚外。許多西方的東西都值得我們推崇,民主法治是西方的產物,中國學者不要老是再說我們原本也有,說什麼「民為貴,君為輕」這些,這些論點都是光說不練的,我們中國五千多年來實施的就是「專制」「人治」,根本沒有「民主」「法治」。
在許多回應柏楊先生文章中,有篇提到中國人對於法的概念,只有限制,只有處罰,而沒有所謂的權利,所以我們不曉得法是用來保障我們的。提到「法」,大家都小生怕怕,深怕被法抓到,卻不知道法其實也是保護我們的。遇到路霸,有理說不清,可以請公權力介入。遇到半夜喧鬧的鄰居,同樣也可以請警察來。記得數年前,抗議群眾聚集,資方代表說我們有法院的許可,抗議民眾嗆一句:「法院是你家開的啦!怎麼說都對你有利!」的確早期的台灣,法院都是公器私用,隨著這幾年的進步,我相信法律會越來越獨立,皇后的貞操或許不再會被強暴了。
讀完《醜陋的中國人》,我最感到切膚之痛的是,當我們受到委屈時,我們會說:「都是因為我人太好了!」似乎好人注定就是要受欺負的,因為好人都「溫良恭儉讓」,這些醬缸文化,是變質的儒家學說,早已不是儒家原本的面目了,而是統治者的奴役文化,要所有百姓都做順民,都要逆來順受。儒家雖說「溫良恭儉讓」,但也說「當仁不讓」,明明不符合社會公義的事情,我們當然要出聲指責。好人不會吃虧,因為好人堅持公平正義,堅持公平正義的人,為什麼會吃虧!
儒家的學說是幾千年的老古董了,雖然有些仍歷久彌新,如「以直報怨」等,但有些早已不合時宜。我想其中最值得討論的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差別,所謂的君子往往流於批判別人是小人,我是君子,你是小人,儒家學說往往流於鬥爭的工具,我不是君子沒關係,我罵你是小人後,我就是君子了,這樣的情況在明朝時最為明顯,可見墮落時代一書,連為官清廉的張居正也難逃死後被謾罵的命運。在許多君子與小人的論辨中,我最反對下面這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要知道現今社會的資本主義就是「小人喻於利」,當大家都為自己的利益努力時,社會自然就會向前邁進,這是資本主義的中心思想。
書中提到中國人很少講「請、謝謝、對不起」,這在台灣已經不是問題了,大家都會習慣把這幾句掛在嘴上,而大陸自從開放之後,也漸漸有了改善。
至於柏楊先生贊成中文拼音化,我不太能認同,畢竟現在是電腦時代,中文是否拼音化,已經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了。
醜陋的中國人與龍應台的《野火集》一樣,都收錄了各方的回應,包括了反對的意見,我很喜歡這樣的作法。
內容簡介
作家柏揚十年前撰寫<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直言不諱的內容,句句擊中中國人的禁忌要害,給經常以過去數千年來光輝燦爛歷史而自傲的中嘯人,帶來巨大的震撼,不但在華人社會引起風起雲湧的爭論。譯成日語後,也引起日人普遍的愛讀與莫大的關注,比如「中國人的仁義道德都在書上」等肺腑之言,成為日本文化界時常樂道的「柏楊語錄」。 柏楊說,靈性是一種善良、和平、寬恕等所激發的反應,但是我們的社會不講是非,只講利害,不僅文化人如此,政客更在帶頭縱火,中國人目前正被「向錢看」、「向權看」窒息得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見,腦筋只能傳達錢和權的信息,其他任何靈性的訊息都被阻礙。 柏楊認為,中國人是一個在各種壓力下受傷很深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出門臭別人或阿諛別人兩極化的語言。要中國人培養出健康的語言,要從心靈的健康著手,「這恐怕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教育。」類似這種痛陳中國人缺失的評論,在書中時時可見。 雖然對中國人有許多嚴厲的批評及指責,但基本上柏楊認為中國ΑH還有救,並不是病入膏肩。為了盡一己之力,柏楊和他的朋友正積極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中從沒有過的人權思想,希望人權能夠成為中國人的終極關懷和終極理想,使中國人脫胎換骨,跟其他文明國家一樣,成為一個有尊嚴,而又尊重別人尊嚴的民族。 文化觀察家南方朔認為「風骨」是今古中國知識分子欠缺的品質,但是他卻從柏楊身上發現這個失落多時的品質,令他十分感動。南方朔表示,愈是有希望的時代愈需要有人出來叮嚀,要將希望落實人與社會的品質提升,否則自大不但會摧毀希望,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
書虫俱樂部誠摯的邀請您,讓我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心得吧。
市民守則:半年至少留言一次,一年至少發表一篇心得。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