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爾.布萊森 原文作者:Bill Bryson 譯者:師明睿 出版社:天下文化
《萬物簡史》是旅遊作家布萊森在大自然中做的一次「終極」旅行,他想從旅行中,逐一探討科學想解答的最有趣跟最重要的問題。為了這趟旅行,比爾‧布萊森謙卑的向許多頂尖科學家請益。這位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好奇作者,想瞭解世界上每件曾經發生的事情,早從大霹靂到文明的起源,或依照作者自己的說法:「……我們如何從啥都沒有,變成有那麼一丁點東西,然後又從那一點兒微不足道的東西,演變成了(如此複雜的)我們,並經歷其間的種種變化。」 《萬物簡史I》詳述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宇宙是怎麼從無到有、創造了萬物。我們從地球出發想找出一切的答案,探不到宇宙的盡頭,卻發了現看不見的原子。 《萬物簡史II》詳細敘述,一切東西都是原子做的,但要知道原子是什麼做的,可得先在地底打個大洞才行。但地殼可沒我們想得那麼堅硬不移,地球上最美麗的景致, 多半是最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地球到底安不安全? 《萬物簡史III》告訴我們,地球上怎麼會有生命?要是知道了這當中需要經過多少機緣巧合,我們才能來到這世間,你一定會忍不住大喊:感謝老天爺! 《萬物簡史IV》描述我們是怎麼從水裡爬上了陸地、變成用兩隻腳站立的動物,然後還成為這寂寞星球的統治者。誰又知道,這究竟是天意、還是萬物的不幸! 感想: (一)謎題 有次在網路上和人聊天,對方認為不可能有真正的機器智慧,因為所有機器人都包含了人類的意志,不論用什麼方法設計的機器人最後都是人類意志的延伸。我不禁想到某電影裡提到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有一個「量子腦」,看電影時還沒深究那是什麼意思,可是聽了網友這番論點,頓時領悟「量子腦」的含意,「量子腦」就是不受人類意志支配的智慧產物,因為人類無法支配量子。量子力學得核心是海森堡的測不准準原理,這原理是說電子雖是粒子,但它是可用波動方式描述的粒子,而這理論的「不確定」中心思想是,我們可以知道電子在空間中移動的軌跡,或是電子在某一刻的確切位置,但我們無法同時知道這兩件事情。在實際運用上,這個原理是說,你永遠不能預測到電子在任何一個特定時刻的確實位置。你只能寫出一張清單,上面註明每一處出現電子的機率。「量子腦」正是利用上述原理創造的科幻產物。量子的世界是個神秘的世界,是個異於常理的世界。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到,任何訊息傳遞速率不會高於光速,可是某科學家卻有辦法用超過光速的速率傳遞訊息,請問這位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 |
(二)看了萬物簡史第二冊
看了作者對黃石公園的介紹,它是地球上最多溫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的總和還多,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它隨時可能有強烈的火山爆發,但我們卻無法預測何時發生。
黃石公園網址:http://www.nps.gov/yell/
有機會一定要去黃石公園看看,而且要投保鉅額保險,以免火山爆發後,家人可以拿的錢不夠多。XD
(三)萬物簡史謎題(解答)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到,任何訊息傳遞速率不會高於光速,可是某科學家卻有辦法用超過光速的速率傳遞訊息,請問這位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
萬物簡史第二冊,第五十五頁至五十六頁。
「量子力學有許多部分我們都覺得不可置信,最醒目的部分也許是它的觀念,是從奧地利物理學家鮑立在1925年發現的『鮑立不相容原理』衍生而來。這個原理是說,某些成對的次原子粒子,彼此分開相當遠的距離,也都能即刻『知道』對方的一切動靜。粒子有一種叫做『自旋』的性質,根據量子理論,就在你測知一個粒子的自旋方向跟速度的那一刻,它的成對粒子,無論離開多遠,就一定是在以相反的方向跟同樣的轉速旋轉。
我們且借用科學作家約瑟夫的說法,這就好比你有兩個相同的撞球,其中一個放在美國俄亥俄州,另一個由人帶到南太平洋的斐濟。但只要你讓其中一個球轉動,在遠方的另一個球會在同一時間,自動朝相反方向,以同樣的轉速旋轉。你也許聽了會嗤之以鼻,認為是天方夜譚,但這個現象卻在1997年,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家以實驗證實。他們把一對光子分開相隔十一公里,著手干涉其中的一個,發現另一個光子真的如響斯應,自動跟著產生了反應。」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性質來傳遞訊息,比較複雜的訊息可以運用摩斯密碼的原理,以點跟線來表達,短時間旋轉是點,長時間旋轉是線。短期內可能無法加以利用,而且可能也不夠經濟,可是如果我們未來從事太空研究,動則數光年的距離,這時「即時」的通訊設備就有其需要,很期待這個原理的實際應用。
書虫俱樂部誠摯的邀請您,讓我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心得吧。
市民守則:半年至少留言一次,一年至少發表一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