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書虫俱樂部
市長:七柒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文學賞析【書虫俱樂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非小說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讀書報告:萬物簡史
 瀏覽2,689|回應1推薦4

七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暱稱者無
sunism

人性關懷

  • 作者:比爾.布萊森 
  • 原文作者:Bill Bryson 
  • 譯者:師明睿 
  • 出版社:天下文化 

      《萬物簡史》是旅遊作家布萊森在大自然中做的一次「終極」旅行,他想從旅行中,逐一探討科學想解答的最有趣跟最重要的問題。為了這趟旅行,比爾‧布萊森謙卑的向許多頂尖科學家請益。這位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好奇作者,想瞭解世界上每件曾經發生的事情,早從大霹靂到文明的起源,或依照作者自己的說法:「……我們如何從啥都沒有,變成有那麼一丁點東西,然後又從那一點兒微不足道的東西,演變成了(如此複雜的)我們,並經歷其間的種種變化。」

      《萬物簡史I》詳述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宇宙是怎麼從無到有、創造了萬物。我們從地球出發想找出一切的答案,探不到宇宙的盡頭,卻發了現看不見的原子。

      《萬物簡史II》詳細敘述,一切東西都是原子做的,但要知道原子是什麼做的,可得先在地底打個大洞才行。但地殼可沒我們想得那麼堅硬不移,地球上最美麗的景致, 多半是最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地球到底安不安全?

      《萬物簡史III》告訴我們,地球上怎麼會有生命?要是知道了這當中需要經過多少機緣巧合,我們才能來到這世間,你一定會忍不住大喊:感謝老天爺!

      《萬物簡史IV》描述我們是怎麼從水裡爬上了陸地、變成用兩隻腳站立的動物,然後還成為這寂寞星球的統治者。誰又知道,這究竟是天意、還是萬物的不幸!

    感想:

    (一)謎題

    有次在網路上和人聊天,對方認為不可能有真正的機器智慧,因為所有機器人都包含了人類的意志,不論用什麼方法設計的機器人最後都是人類意志的延伸。我不禁想到某電影裡提到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有一個「量子腦」,看電影時還沒深究那是什麼意思,可是聽了網友這番論點,頓時領悟「量子腦」的含意,「量子腦」就是不受人類意志支配的智慧產物,因為人類無法支配量子。量子力學得核心是海森堡的測不准準原理,這原理是說電子雖是粒子,但它是可用波動方式描述的粒子,而這理論的「不確定」中心思想是,我們可以知道電子在空間中移動的軌跡,或是電子在某一刻的確切位置,但我們無法同時知道這兩件事情。在實際運用上,這個原理是說,你永遠不能預測到電子在任何一個特定時刻的確實位置。你只能寫出一張清單,上面註明每一處出現電子的機率。「量子腦」正是利用上述原理創造的科幻產物。量子的世界是個神秘的世界,是個異於常理的世界。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到,任何訊息傳遞速率不會高於光速,可是某科學家卻有辦法用超過光速的速率傳遞訊息,請問這位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

  • (二)看了萬物簡史第二冊

    看了作者對黃石公園的介紹,它是地球上最多溫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的總和還多,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它隨時可能有強烈的火山爆發,但我們卻無法預測何時發生。

    黃石公園網址:http://www.nps.gov/yell/

    有機會一定要去黃石公園看看,而且要投保鉅額保險,以免火山爆發後,家人可以拿的錢不夠多。XD

    (三)萬物簡史謎題(解答)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提到,任何訊息傳遞速率不會高於光速,可是某科學家卻有辦法用超過光速的速率傳遞訊息,請問這位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

    萬物簡史第二冊,第五十五頁至五十六頁。

    「量子力學有許多部分我們都覺得不可置信,最醒目的部分也許是它的觀念,是從奧地利物理學家鮑立在1925年發現的『鮑立不相容原理』衍生而來。這個原理是說,某些成對的次原子粒子,彼此分開相當遠的距離,也都能即刻『知道』對方的一切動靜。粒子有一種叫做『自旋』的性質,根據量子理論,就在你測知一個粒子的自旋方向跟速度的那一刻,它的成對粒子,無論離開多遠,就一定是在以相反的方向跟同樣的轉速旋轉。

    我們且借用科學作家約瑟夫的說法,這就好比你有兩個相同的撞球,其中一個放在美國俄亥俄州,另一個由人帶到南太平洋的斐濟。但只要你讓其中一個球轉動,在遠方的另一個球會在同一時間,自動朝相反方向,以同樣的轉速旋轉。你也許聽了會嗤之以鼻,認為是天方夜譚,但這個現象卻在1997年,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家以實驗證實。他們把一對光子分開相隔十一公里,著手干涉其中的一個,發現另一個光子真的如響斯應,自動跟著產生了反應。」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性質來傳遞訊息,比較複雜的訊息可以運用摩斯密碼的原理,以點跟線來表達,短時間旋轉是點,長時間旋轉是線。短期內可能無法加以利用,而且可能也不夠經濟,可是如果我們未來從事太空研究,動則數光年的距離,這時「即時」的通訊設備就有其需要,很期待這個原理的實際應用。



    書虫俱樂部誠摯的邀請您,讓我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心得吧。

    市民守則:半年至少留言一次,一年至少發表一篇心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186&aid=2716415
     回應文章
    雖然本書書名明顯誇大不實,不過……文/莽斯特
    推薦2


    七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sunism

    雖然本書書名明顯誇大不實,不過……
    文/莽斯特

    套句作者比爾.布萊森自己所言:「雖然書名誇大不實……」不過若是一生只讀一次科普書,莽斯特會選擇這套《萬物簡史》。要將萬事萬物蒐羅在圖文並茂的的四冊書裡,而且是四冊不會太厚的書,那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看完《萬物簡史I -IV》之後,你還是會覺得它似乎是包羅萬象,而且,好看!

    也?#92;你對比爾.布萊森並不陌生,但大多是從旅遊文學的領域認識他,而布萊森也不諱言自己早年對科學的胃口,真的是讓部分教科書給養壞了,他提到自己在小學四五年級時,曾經看到一個把地球切出四分之一的立體剖面圖,看到一層又一層的夾心地球,最初的感覺非常興奮,當晚特地將書帶回家仔細?#92;讀,卻是大失所望,因為書裡的文字一點也不叫人興奮,也說不出一套能夠讓人懂的道理,書中雖然提到了一些地質術語,卻並未解釋為何如此分布、為什麼這個、為什麼那個……而且這種教科書無法有趣的情形,似乎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普遍現象,就這樣,小男孩與科學領域錯身而過的長大了,並成為一位暢銷旅遊作家。

    而這位旅遊作家在某次長程飛行途中,隔窗望著月光下海洋發呆的同時,忽然想到自己跑遍世界各地、上山下海,卻對這輩子唯一居住過的星球不甚了解,例如:為什麼眼前的海洋是鹹的,而北美洲五大湖的湖水則否?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除了想知道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他還想弄清楚人們當初是如何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

    於是,這位好奇的旅遊作家展開一段為期三年的自然科學之旅,這趟旅途從探尋一切發生之初──宇宙創始為起點,途經我們腳下每天動個不停的地殼,然後到遠古生命的前塵往事,直到「你我」──人類的出現,這趟旅程在此暫時告一個段落,過程富含一連串的人事物的故事、歷史、知識、緣由。這段科學之旅結束之後,你該會有一套關於世界發生的完整輪廓,但這不表示這是唯一的路徑,《萬物簡史》為你架起的架構,該是你邁向另一條路徑或是再行深入萬物的基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186&aid=286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