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結束後,贏的忙組閣,輸的忙檢討,跑龍套的過氣政客一下子失去了舞台,突然發現自以為是的重要性原來並不存在。老李抱小英、老宋毀馬,都不過是為了在拼老命保住一人政黨的存續,姿態不可謂不悲壯。但經此一役,向世人展現出越來越微薄的影響力之後,就算是再不甘,終究還是要走入歷史的山洞。
意圖為扁家留一個活口而參選立委的陳致中,也在意外造成國民黨漁翁得利的後果下,宣告陳水扁的勢力式微。自認為並未慘輸的蔡英文,面對蘇謝的重返,仍懷抱著重整隊伍繼續向前的大志,完全沒有意識到2016的政壇,將會是全新洗牌的局面。而小英雖然相對算新,但五都和總統大選都輸,折舊率也因此飆高。
李扁宋馬的恩怨情仇,演了二十多年,台灣選民都看厭了。藍綠不管以前多天王天后的政治人物,四年後勢必將被後浪淹沒。大位只有一個,錯過了就難再回頭。國民黨本來以為兩千年是輸在連宋分裂,但2004合了還是沒拿回政權。因為忽略了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選民可沒有耐性再給你第二次機會。
目前有可能在2016出線選總統的藍吳朱、綠蔡賴,都還未顯現出如李扁宋馬的政治魅力。未來是否會聲勢看漲,還在未定之天。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期間會不會有黑馬出現,誰都無法預料。而且從這次大選藍綠陣營都應該發現,未來的選舉訴求,再也不會是意識形態的對決。
外省人的代表性人物馬英九當選兩任總統,打破了外省本省的省籍魔咒。兩岸開放後的和緩氣氛,也讓親中賣台失去了操作的空間。甚至連此次蔡英文大企業對小百姓的民粹語言,都被視為反商。未經威權的年輕的一代,看的是未來的經濟願景,2016想要在總統大選中勝出,藍綠兩黨可能都必須證明自己比對手更有拼經濟的能力。
國民黨在內定的內閣名單中顯示,他們已經掌握了民意的新趨勢,民進黨還在算計選上黨主席才能爭取自己或接班人2016的出線,仍掙扎於要不要承認九二共識。孰不知馬政府未來的四年,將讓兩岸的關係無法再逆轉,到時要考慮的已遠遠不是九二共識的存在與否了。
蔡英文檢討民進黨敗選的原因是台灣的大環境變了,本以為她抓住了重點,後面卻加了一句:但不能當做敗選的理由。前後矛盾的蔡式語言,反應出民進黨還是沒想通敗因。2016年前會不會想通,就要看民進黨的中生代是不是能換個腦袋,不再被舊框架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