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OPINION/X1/6046337.shtml
百歲民國寫臉書 大家按讚吧!
【聯合報╱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2010.12.21 02:44 am
長期以來,不管是報紙評論或是政論節目,談到政府團隊與年輕人互動以及網路平台的參與度,大多認為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日前總統府宣布,著手規劃馬總統的臉書在明年初上線,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則率先開張臉書專頁,和網友作線上互動。
但與此同時,筆者卻又看到一些批評。有的認為治國優先,不應「浪費」時間在臉書上;有的認為,政府團隊的網路能力極差,沒準備好就上線,只是自曝其短…。
這些批評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這中間似乎又有些「父子騎驢」的味道。其實就像政府架設官方網站欲向網民提供資訊、說明政策理念,為什麼大家不會批評那是「浪費時間」呢?現在政府不可能「閉門造車,以絕天下」,讓民眾知道政府的施政作為、施政理念,澄清錯誤的資訊,不但是服務民眾的責任,也有利於政策的推動。
在瞬息萬變的網路平台上,不管大家接不接受、習不習慣,臉書站上了這一波網路趨勢的浪頭大概是不爭的事實。連美國總統歐巴馬、英國皇室以及多國的元首,也都必須努力的在上面建立平台。臉書在台灣擁有八百多萬帳戶,據了解中間至少有四百萬是活躍的真實帳戶,這些都是台灣的民眾、總統的頭家,總統若決定走進臉書使用群眾,雖可預見會有相當大的挑戰,但有誠意、也有勇氣嘗試,只有太晚,沒有太早的問題。
對於在「數位草莓Z世代」眼中身為LKK世代的我來說,上臉書,還真有一點挑戰性,但我還是約在二年前註冊臉書。因為不是很熟悉這個平台的運作邏輯,我目前只學會在塗鴨牆塗鴨、看留言,大多數時間,選擇當個潛水客,偶爾去東逛西瞧,默默地看看上面發生了什麼事。當我發現羅智強的臉書,我也去按讚加入,成為粉絲。
政府官網現在就像在家等人來拜訪,流量有限,臉書則好像熱鬧的夜市,政府主動走進夜市溝通,總是擴大了與民眾溝通的接觸面。又,再過十數天,中華民國政府就要邁入第一百個年頭;輕鬆想想,百歲人瑞拿起老花眼鏡開始寫臉書,已經夠讓大家「哇」聲按讚了!
【2010/12/2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