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23/today-s1.htm
自由時報2010年3月23日
總統不是藝人 外交也不應作秀
外交是一個國家的重要主權象徵,對於馬英九總統抵達我南太平洋友邦進行國是訪問,相信多數國人抱持著正面態度,也期許國家元首以鞏固既有邦誼、拓展國際空間做為出訪目的;基此,當我們看到總統府將馬總統計畫在索羅門群島拍攝海外版「治國週記」當成宣傳焦點時,不得不再次苦口婆心奉勸馬團隊:不要把總統當成藝人包裝,治國也不是演藝事業,「外交休兵」之後的元首出訪假使只剩下「外交作秀」的價值,所謂「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總統府若淪為「馬戲團」,誤國大矣!
馬總統這次的南太行將跑遍六個邦交國,旅程非常辛苦,但對深化邦交有沒有效果?要看總統近身的究竟都是專業智囊或「藝工大隊」。如果是後者,邦交國淪為秀場,去年馬總統出訪中美洲反遭吃排頭的尷尬不會成為絕響。畢竟國家元首出國勞師動眾,是牽涉人力物力的龐大工程,府內幕僚若要稱職,該打點關照並且預擬的劇本何只萬端?如果還有精神可以浪費在為個人宣傳的「週記」上,可以想見其起心動念與目標虛實,這是隱藏不住的。
馬團隊若不想成為藝工大隊,至少該關心什麼?這次馬總統帶出去的禮物中有一項是在吉里巴斯擴大成立「區域水產育成中心」,但第一、第二屆的台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峰會上,六國友邦領袖在會議上一再強調,他們並不缺乏水產育成中心,問題出在要如何把水產品即時運出?因此空運或海運才是他們急迫需要協助的。國際交往貴在平等互惠,馬總統上台後只急著把峰會喊停,知不知道上述情況?如何評估友邦們希望的交通運輸解決方案?
吐瓦魯只有二十六平方公里,但是這個國家雖小志氣高,去年底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會議上,他們為了國家生存發展,公開抨擊中國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海島國家淹沒危機,總統到了這裡該說什麼?總不好把一千三百多倍大的台灣對比到形同先在地球上消失吧?
至於索羅門,馬總統居然有閒情逸致在此「順便」拍片,稍知南太外交歷史的人必然驚訝。該國曾經在二○○五年提案支持我國加入「南太觀光組織」(SPTO),但是由於中國以外傳五十萬美元的金錢外交介入阻止,因而功敗垂成,馬總統宣稱這兩年的「活路外交」非常成功,同時這個組織的政治性質並不高,目的在參與並協助區域的觀光事業發展,若外界問起如何以活路外交方式重新加入這個組織,馬總統思考了沒有?
馬總統很清楚,我國提供太平洋島國的「農村發展基金」,雖然數額不大,然過去鄰近的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頗有微詞,馬總統在出國記者會上刻意宣稱「不撒錢」,但前述政策,馬總統上台後卻沒有停止,去年十一月我駐索國大使把一六○萬美元第三期及第四期支票交給索國,提供當地議員經營選區之用,結果被批評為變相買票、金錢外交,這些問題究竟應該如何看待?
帛琉是馬總統此行最後一個造訪國,依據第二屆峰會的決議,行政院原民會在二○○八年四月於帛琉設立了「南島民族論壇」常設機構,但馬政府後來卻積欠辦公室租金,並且在另外五國均未依約成立分支機構;過去友邦六國曾經計畫協助台灣將南島文化及台灣原住民文化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無形文化遺產,馬政府贊不贊成這麼做?那麼積欠租金有沒有考慮後遺症?還是馬總統希望透過中國將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併同雲貴少數民族提報教科文組織?
一個真正關心台灣外交工作的領袖,一支忠誠為台灣拓外奮鬥的團隊,一定會知道南太平洋的戰略地位,以及近年來中國在當地企圖突圍所下的政經資源,也必然會籌謀全球佈局的南太經營方略,正在南太周遊列國的馬總統,心中又有任何的圖像嗎?
如果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知道,僅在意要搭上氣候變遷的國際熱潮在國外入鏡,只關心如何將造勢「出口轉內銷」,那麼馬總統過去批評前政府的所有字眼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而且還更為個人化與淺碟化,若加上總統剛出門就鬧出的「跳島戰術」笑話,以「馬戲團」雜耍辦外交形容,實在是雖不中亦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