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青春鐵馬向前行
市長:青春鐵馬向前行  副市長: 天天天開心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風土人情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形塑台灣平民英雄 中央社8日推出系列報導(恕不接受回應)
 瀏覽16,697|回應158推薦4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台北
吐嘈王
ian≈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3/20090307643716.html
形塑台灣平民英雄 中央社8日推出系列報導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3-07 16:00
    
(中央社台北7日電)開年以來,負面消息不斷,中央社將於8日起推出《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每天刻畫一位台灣的平民英雄,報導他們在艱困環境下,不認輸的奮鬥事蹟,為台灣社會注入一些懷抱希望的力量。

國內外持續不斷的壞消息,讓台灣社會彌漫著一股悲觀焦慮的氣氛,可能讓人失去再奮鬥下去的勇氣,然而就在你我身邊,其實還有很多堅持不放棄的人,中央社《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除了自8日起陸續發出報導,也將在中央社網頁上開闢一個相關的專欄(http://www.cna.com.tw/TWHero)。

針對這項系列報導,國內媒體包括奇摩、MSN、HiNet、PChome、Yam、新浪網等入口網站,警廣、中廣、漢聲及教育電台,華視電視台、青年日報、台灣時報、中華日報、更生日報也都將配合刊載播出。

由中央社記者執筆報導的這些台灣平民英雄,可能是一位經商失敗後仍能放下身段重頭開始的生意人,或許是一位不計較成本會計堅持照顧弱勢的老闆,也可能是身體殘障卻能奮發向上的人,或是一位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的人。

這些台灣英雄各有不同的精神面貌,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都是在遇到無法抵抗的逆境時,能找到勇氣,繼續奮鬥,堅持下去。

《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報導,主要在尋找他們逆境求生,樂於分享的故事,希望從這些人身上,看到台灣人不服輸、不認命的積極態度,或是樂觀進取的生命韌性。透過中央社的報導,不僅是肯定他們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更是要透過他們的故事能夠為台灣社會塑造出打拚希望的氛圍。

《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預定刊出180則以上的故事,他們將包括士農工商、不同族群、男女老少、或是在台外國人、新移民等等;透過不同的臉譜,同是積極的人生故事,形塑台灣平民英雄的新定義。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03130
 回應文章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今天的台灣英雄:高孟熙突破逆境投身公益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0905/2009052460392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高孟熙突破逆境投身公益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24 08:07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24日電)成長和求學時期曾受到家扶基金會幫助,高孟熙不被小兒麻痺症與貧苦打倒,奮發向上,事業有成後樂於公益,又決定大部分遺產捐做公益,並鼓勵遭遇逆境的人,透過量力而為的助人,體驗生命的價值和快樂。

高孟熙在藥學系畢業後,歷任幾家藥廠,做到全球最大眼科專業藥廠─瑞商愛爾康大藥廠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一路走來,持續以捐款、認養貧苦原住民兒童、推動全民護眼月、捐贈公司二手電腦做公益等方式回饋社會,還帶動員工認養貧苦兒童,一起默默行善。

10幾年來,他每年捐贈10幾萬元透過扶輪社做公益,3年前認養2名家扶的南投原住民兒童,最近還要再認養2名屏東排灣族小朋友。

他也讓企業發揮社會責任,多年來持續推動「全民護眼月」,提醒民眾培養良好的護眼生活習慣並定期眼睛健康檢查。2年前推動把公司的舊電腦捐助家扶大專生,他還帶著10幾歲的兒子出席捐贈儀式,要讓兒子瞭解許多人成長的辛苦,他也鼓勵家扶兒長大若有能力時要幫助別人。

高孟熙說,「錢財太多沒用,助人才有價值」。他決定未來會留房子給兒子,但吃飯要兒子自己賺;他身後的財產將大部分捐做公益,部分有條件信託贈給兒子,如果兒子不走正路將停止權益,一段時間內若未改善,全部轉捐公益。

這一切助人的果,都源自家扶助學計畫在高孟熙的困苦成長歲月種下的因。

出生台南的高孟熙,9個月大時罹患小兒麻痺症,3歲多時,爺爺和父親相繼去世,跟著不識字的阿嬤和只受小學3年教育的母親,吃了許多苦頭。

高孟熙說,有些苦要長大回想才知。48年次的他趕上小兒麻痺濾過性病毒感染流行潮,兩、三歲同齡孩子學走路時,他只能在地上爬。後來有人發明鐵鞋支架,罹病的右腳才穿上鐵鞋,開始扶手練習走路,但支架鐵鞋也重重壓著他的幼小心靈。

他不願到同學或朋友家,怕一脫鞋就凸顯缺陷,會被男生嘲笑、女生不理。直到大學三年級買第一雙「鞋包鞋」,上體育課能換運動鞋,到朋友家照樣脫鞋,加上自我調適,告訴自己思想比別人快、理念付諸行動比人快才重要,才逐步建立信心。

當年爺爺與父親過世後,阿嬤和母親帶著他和6歲的姊姊與幾個月大的妹妹,搬到台北投靠親戚。媽媽幫工廠煮大鍋飯又開裁縫店,阿嬤幫人洗衣服,3姊弟跟著阿嬤,7年後媽媽累到肝炎發作,關店回家。為了全家生活,經阿嬤同意後,母親再嫁。

高孟熙說,媽媽再嫁前,三餐常常白飯配醬油、肉邊油配飯,曾搬到一間土角厝,颱風時一面牆被吹倒,撿來人家不要的塑膠板充當牆壁,照睡不誤。後來搬到一棟公寓裡不到4坪的房間,月租500元,攢錢買個大同電鍋,社會局人員家訪看到,卻取消政府補助,令家人欲哭無淚。

他說,家裡最困窘時,家扶幫助他和妹妹到小學畢業,可說沒有家扶的助學,就沒有今天的他。他也很用功,考上台灣師大附中,進而考上台北醫學大學的前身台北醫學院藥學系夜間部,然後靠著在補習班和補校打工賺學費。

近年全球不景氣帶來高失業率,甚至有人走絕路,高孟熙認為,人生最重要是尊重上天與父母所給的生命,不要怨天尤人。試著去找別的受苦者說說話,「你可能會願意把身上僅有的100元分一半給對方,你也將從幫助別人獲得快樂」。

高孟熙表示,遭遇逆境者也可量力助人,當看到別人受更多苦時,一定會覺得自己還算幸運,就像小兒麻痺的他看到坐輪椅、車禍截肢的人,就覺得上天待自己還不薄,心中充滿感恩,也更想要幫助受苦的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52374
今天的台灣英雄:謝智謀浪子回頭引領中輟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5/20090523568167.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謝智謀浪子回頭引領中輟生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23 08:16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3日電)很難想像,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謝智謀曾是中輟生,因偷竊被捕,現在的他投身教育,利用所學的體驗教育、冒險治療專長,幫助和他一樣的中輟生找回自我。

46歲的謝智謀小時候家住新竹縣芎林鄉,父親動輒對母親暴力相向,因為受不了家裡氣氛,小學就開始在外遊蕩。舉家搬到桃園後,即便國中唸的是升學班,他翹家還逃學,是師長眼中的頭痛人物,討厭上學,到處玩樂放縱自己的結果就是被退學。

憑著聰明考上台北成功高中,卻還是提不起勁唸書,又開始自我放逐。逃學對他是家常便飯,還在西門町打架,逞兇鬥狠。這回再被退學,之後轉學考回桃園高中,卻又因為偷摩托車失風被捕,扭送警局。

「當時被警察銬上手銬,帶上公車,乘客睜大眼睛看著我」,謝智謀說,在看守所待了4小時,被交保後3天,又接到留級通知,對他是雙重打擊。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當時謝智謀不停的問自己,思索存在的意義,之後下定決心要浪子回頭,「一定要讓別人看得起」。

人生就是這麼充滿戲劇性。擺脫過往的荒唐,謝智謀重拾書本考回桃園高中,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畢業後考取師大體育系,並負笈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取得體驗教育與冒險治療博士,10年前回台灣任教。

過去那段年少輕狂,謝智謀現在說來一派輕鬆,「我不後悔」,因為過去經驗,「現在我才能幫助人」。他對自己說,30歲以前,要讓別人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30歲以後,要幫助中輟生看到他們的價值。

現在的謝智謀不僅是台灣體育大學助理教授,也是台灣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理事長,還曾是救國團諮商中心台北張老師諮詢委員、內政部兒童局長期營隊高關懷青少年冒險輔導營隊總督導,多年來關心中輟生議題。

有中輟經驗的謝智謀最能體會中輟生心情,他利用所學,以及體驗教育、冒險教育與治療的專業,投入協助中輟生、偏差行為、家暴個案,幫助這群孩子就像是幫助年輕時候的他自己。

謝智謀帶這群孩子走出教室到戶外上課,2006年他們到美國阿拉斯加划獨木舟、2007年挑戰標高6189公尺的喜馬拉雅山島峰、2008年攀登5895公尺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今年1月遠征紐西蘭。

別以為帶中輟生「上山下海」就是冒險治療,所謂冒險治療也不是認為中輟生有病,把他們當病人。謝智謀是藉由戶外課程,體驗冒險、引導啟發,帶領中輟生反思,在此同時進行輔導諮商與對話,進而改變他們的行為與認知,讓他們找到存在的價值,在大自然中找回自我。

每次的營隊活動時間至少10天,與中輟生相處在一起,謝智謀打趣的說,「就像同一幫的」。有相同的成長經驗,很容易打破彼此藩籬,取得信任,拉近距離。

輔導過上百個中輟生、行為偏差的個案,常有孩子在活動訓練後,告訴他會立志唸書、戒菸或戒掉不良習慣,聽到這些話是他投入冒險教育與治療10年最感到欣慰的時刻。

謝智謀不僅幫助中輟生找回自我,也訓練學生助人。2007年挑戰喜馬拉雅山島峰後,他帶著台灣體育大學碩士班學生「送愛到尼泊爾」,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興建教室、招募老師、志工服務,行前他們在台灣籌募經費,喚起台灣對國際貧童的關懷。

面對台灣有越來越多中輟生,謝智謀以過來人經驗說,中輟生喜歡刺激、挑戰權威,0.5坪大的教室改變不了人,一定要有適合他們的地方,讓他們學習、激發潛能,體驗教育與冒險治療正提供這樣的平台。

「我是一個傳統教育下的另類學生,卻是教育界一個另類的冒險教育家」,謝智謀這麼形容自己,也不介意因為過去那段慘綠歲月,被外界稱做「流氓教授」。

「山是我的家,海是我的擁抱,冒險是我的生活與生命」,謝智謀為和他有相同成長經驗的中輟生開啟一扇學習之窗,也為他們的人生開啟另一道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915
今天的台灣英雄:劉秀蓮發功闖蕩以色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905/20090522525948.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劉秀蓮發功闖蕩以色列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22 08:09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22日電)從宛若鴨子聽雷到如今可以流利使用希伯來語解釋氣功與經脈穴道,來自台北石牌的以色列媳婦劉秀蓮許下宏願,「盼不久的將來,在猶太人國度練氣功的普及率能追上瑜珈」。

來自以色列南部小鎮阿什克隆(Ashkelon)的一位猶太男子,10餘年前懷著對武術的憧憬與熱情,結束在日本的柔道等課程後,輾轉來到台灣,拜師學習太極拳與針灸,也走進了劉秀蓮的生命。

劉秀蓮說:「我本來對拳打腳踢之類的功夫根本沒興趣。」但這位走進她生命的猶太男子鼓勵,帶領她從有助養身的功夫學起,在他修練太極拳與針灸出師後,她也獲得氣功與推拿和指油壓的證書。之後,她伴著這名猶太男子,夫唱婦隨地回到以色列。

可是劉秀蓮還來不及享受身處他鄉、異國婚姻的浪漫情趣,卻即面臨必須適應現實生活的壓力,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當初傻乎乎地為了愛來到這裡,有時會想,如果人生重頭來過,我還會不會再來這兒?」她淺淺一笑,陷入沈思。

「現在阿什克隆的物質條件好多了,但早先這裡,別說較具規模的餐館,連菠菜、香菇等食材都很難找」,加上居民多嚴守猶太教潔食(Kosher Food)的規矩,相對於物產富饒的寶島台灣,劉秀蓮表示,她可真是吃足了苦頭。

後來她到語言學校進修希伯來文,班上同學除了她,全是前蘇聯猶太移民。授課老師也只懂一點基礎俄文,常常講不全一句完整的英文句子;每堂課,劉秀蓮在希伯來語夾雜俄語的茫然中,硬著頭皮苦撐。

工作進展不順遂,也讓劉秀蓮感到挫折。在當地經營推拿與指油壓的診所,她印製大批傳單,挨家挨戶塞入信箱,並製作網頁宣傳。「每天都有很多人打電話來詢問,但是多為男性來探詢是否有特殊服務者居多」。

甚至有人看她一個區區弱女子,當面唱衰她光憑專業一定撐不久,「再過一陣子,妳也會像其他人一樣,掛著指油壓的招牌,兼做特殊服務的勾當」。

不過,種種的挫折都比不上婚姻也亮起紅燈更令她難熬。這對身懷好武藝的異國夫妻檔最後還是選擇了分居。

望著阿什克隆的蔚藍天空,劉秀蓮內心忖度,難道往後的日子真如小說「油麻菜籽」的對白:「查某囡仔是油麻菜籽命,落到哪裡就長到哪裡」?

但腦海閃過堅持的念頭,她決定跳脫宿命,不再自憐於惱人的際遇。

儘管外人唱衰的閒言閒語從未間斷,但她堅持無論處境如何,都不能辜負從台灣帶來的氣功與推拿和指油壓證書。她珍惜每位上門求診的顧客,秉持純粹專業,給予他們力道十足的台灣民俗治療。

不過她的全力投入,卻也使得一些怕痛而難以承受的顧客稱她的推拿好像「刑求」,而望之卻步。但是,「說也奇怪,這些有點怕到的顧客,反而還鼓勵他們的親朋好友找我來花錢買痛」,劉秀蓮得意地笑著說,「可能是我的認真感動了他們吧。」

除了堅持認真專業的好口碑,她也不忘如何重拾這些對她望之卻步的顧客的信心。她甚至自己花錢,嘗試當地其他同業的服務品質,因為「在以色列做這行的前蘇聯人也不少」,探求他山之石或有可以攻錯的巧門。

她發現,或許是生活背景的差異,來自前蘇聯的猶太移民較能忍痛,且堅持到底,而當地的猶太人則比較沒有耐心。因此她在設計療程時做了調整,以指油壓與推拿互換運用,並謹慎控制力道,終於獲得正面的回饋。

「最直接的回饋當然就是反映在小費上,每逢猶太人傳統節期,總有人會拿著禮品親自登門道謝,我很意外,也很驚喜」,劉秀蓮說,「看到他們豎起大拇指時,我發覺這也是他們對我來自台灣的肯定。」

劉秀蓮經營推拿與指油壓闖出了名號,但她最掛心的還是氣功教學的推廣。「其實我在以色列開台灣民俗療法診所算是副業,氣功教學才是主業。」

經由時間的磨練,如今劉秀蓮在當地教授氣功,可以流利使用希伯來語,講解人體的穴道與經脈,已非當年在語言學校坐困愁城的模樣。

學員們對這位來自台灣的氣功師傅佩服之餘,也十分好奇台灣的種種。劉秀蓮傳授運氣心法,偶爾也客串外交官的角色,介紹、推銷台灣,親和力十足,有如一位國民外交大使。

她相信如果講究呼吸吐納的瑜珈能在以色列普及,原理差不多的氣功也應該大有可為,但她在向當地健身俱樂部毛遂自薦時,除了接收新資訊較無阻力的金融商業大城特拉維夫順利開班外,其他地點的投石問路卻不盡順利。

劉秀蓮並不因此氣餒。站在家門外的麥田旁,看著金黃麥穗隨風吹拂的波浪,高低起伏猶如她在以色列10多年的際遇,樂觀的劉秀蓮說,她已準備好乘著下個浪頭而起,「我要努力開發以色列學習氣功的市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911
今天的台灣英雄:范氏兄弟雕琢老木頭新生命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21/5/1jvij.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范氏兄弟雕琢老木頭新生命
更新日期:2009/05/21 08:17

(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21日電)「老櫃子放了60年還有人去買,為何奇木傢俱用了3到5年,就被丟到路上?」承接父親的傳統木藝事業,出生北埔客家庄的范揚田、范揚武兄弟用創新思維為老東西注入生命。對他們而言,客家的簡約哲學,就是力量。而老祖宗晴耕雨讀的生活,更讓他們對環境變化處之泰然。

出生北埔五指山下偏僻村落,身為長男的范揚田,從小跟著父親到尖石山區一帶伐木。客家人認為,「做3個早上,抵得1天的工作」,他每天上學前,都要早起幫忙父親工作,連寒暑假也不得閒,而山路遙遠,一走就是1個多小時,「和當兵比起來,當兵真是輕鬆多了。」

  從小在木頭堆裡打轉,范氏兄弟對木材瞭若指掌,木頭對他們而言,是屬於家的情感,「聞到木頭的味道,就知道,家快到了」。

  台灣的奇木傢俱曾經風光一時,但隨著時代演變,也面臨市場萎縮困境。從小在鄉下長大,范揚田笑說,「小時候以為北埔就是全世界」。不過,雖然成長背景單純,面對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卻沒有退縮,反而是不斷的好奇探索。

范揚田說,父親的教育理念讓他們知道,「不能坐困愁城,要走出去才能找到方向」。范氏兄弟為了找出路,拚命看書,而復興美工畢業的范揚武,甚至到雕塑大師楊英風的家樓下按門鈴,當面請益。因緣際會接觸到古早時代製作糕餅的粿模、清朝和民初時期的紅眠床、窗花、飛簷、廚櫃及梳妝台等古董傢俱,也讓范氏兄弟找到靈感,「發現無限可能」。

  不過,「不斷的往外看,卻是愈來愈失落」。范揚田坦承,不斷追逐外面的世界,他曾陷入迷惘,「所以一定要回歸本質,在外面看過後,還是要回頭檢查自己的內心」。他們從小就在北埔天水堂、金廣福等古蹟附近長大,經此之後更能深刻領略客家建築就地取材的質樸之美,雖然線條簡約,完美的結構卻讓人感動。

  范氏兄弟的原木創作傢俱逐漸受到好評,不僅在各縣市文化局、藝廊展出,也吸引許多大老闆青睞,甚至還有一些在台灣工作的澳洲、奧地利和美國客戶。

  范揚田說,「愈是簡單、原味,就愈能享受自然的生活,並且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更尊重自然。」每一塊木頭都有獨特的硬度、溼度、花紋、造型、節理、韌性色澤,除了深刻體會各種木質,更需要後天人為的刻意醞釀,那是機械量產永遠無法擁有的光陰智慧。

  范揚武則補充說,「每一塊木頭,都有自己的生命痕跡,看著木頭,腦袋就開始奔騰,有時想到山川,有時飄到奇石」,他認為,「作品其實躲在每塊木頭裡,我要做的事,就是把它釋放出來。」

  對范氏兄弟而言,客家人的簡約哲學,就是一股力量。表現在作品裡,他們用心讓老木頭有了新生命,運用在日常生活,面對大環境變化,他們「處之泰然」。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906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永守從再生柑仔店躍起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5/20090520459199.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永守從再生柑仔店躍起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20 08:00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20日電)「台灣失業人口這麼多,如果我們不互相取暖,誰能幫助我們?」肢體障礙的陳永守,新近開設一家「再生柑仔店」,結合一群中高齡失業者擔任「跑腿族」,為人生第二春再出發。

沒有開工的鞭炮聲,「再生柑仔店」是由一間老舊倉庫改裝,店門口貼著一副春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說是陳永守的最佳寫照。

「我們不僅賣雜貨,也賣人力!」現年49歲的陳永守,右手捲曲,那是他年輕時發生車禍所留下來的印記;走路雖然有點跛,不過很有精神。靦腆的笑容裡,展現純樸農村鄉下人的堅韌生命力。

在艱苦農村長大的陳永守,胞兄是台北縣警察局的分局長,妹妹是台中縣警察局的高階警官。他高中畢業後,原本也以進入警界服務為第一志願,但因一場車禍而改變命運。

「因為家裡窮,唸警校不用花家裡什麼錢,而且還能為社會摘奸發伏,對國家有所貢獻,因此我們兄妹都以考取警察為第一志願!」陳永守一邊整理店裡賣的肉鬆罐、復古煤油燈,一邊悠悠地說。

不過,就在他積極準備警察學校考試的時候,一場車禍差點奪去他的生命。「事後,聽家人轉述,由於我傷到腦部,情況很危急,鄉下醫院建議送到林口長庚,林口長庚建議送台大,台大醫院說無法醫治,差點又被送回家。」

所幸,最後撿回一命,事後卻成為中度肢體障礙者。「父親為了慶幸我能活著回來,因此幫我改名『再生』,鼓勵我樂觀進取。」陳永守說,「雖然家人心疼,可是變成這個樣子,我一點都不在乎!」

相信「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的陳永守,出院之後,求職四處碰壁,但他憑藉著鄉下人的韌性,在台北家具工廠做過工人、在桃園幹過工廠警衛、在台中縣警察局做過工友,在嘉義縣瑞里大飯店當過清潔房務員,「只要能做的,不計較待遇,我都做。」

受到去年國際金融風暴影響,景氣愈來愈差,一般人求職益加困難,遑論肢體障礙者。陳永守去年在朴子醫院擔任清潔工,但合約期滿後又宣告失業。

為了充實自己,陳永守跑到六腳數位機會中心學電腦,從網路世界中得知有「跑腿族」這項行業。他看準了六腳、朴子等鄉下地區還沒有「跑腿族」服務的商機,於是興起了成立「六腳跑腿族」的念頭。

陳永守將這個想法,告訴朴子就業服務站的「就業多媽媽」謝敏政。曾經擔任媒體記者的謝敏政,很支持陳永守這個想法,剛好她的叔父謝茂乾在朴子市海通路有一間閒置倉庫,於是謝敏政說服他的叔父,將閒置倉庫免費提供給陳永守使用。

有了謝氏叔姪的幫忙,在朴子鐵路公園附近的這家「再生柑仔店」,終於在農曆春節後開張,並獲得嘉義縣觀光協會秘書長蘇佳男的支持。由於觀光協會旗下有一家「牛頭柑仔店」網路商店,因此,「再生柑仔店」遂成為牛頭柑仔店的第一家加盟店。

蘇佳男表示,牛頭柑仔店是專賣嘉義地區農特產、個性商品的網路商店,但網路行銷、宅配,也需要有在地的柑仔店配合,才能受到消費者信賴。他認為陳永守自行創業的故事,可以激勵人心,同時為「牛頭柑仔店」增添光彩。

有了實質的店面,陳永守的生力軍也源源不斷加入,一位自台北到嘉義投資房地產的邱春蘭,有鑑於鄉下地區有許多婦女,必須負擔龐大的家計,尤其她認識一位丈夫中風癱瘓的婦女,為了家計而異常辛勞,令人不忍,於是為她們成立一個專門為顧客打掃房屋的團隊。

儘管有些政府機關、地方廟會活動後的清掃,通常只要兩個人打掃1、2個小時就可以的工作,「再生柑仔店」也會派出加倍,甚至3、4倍的人力,而且只收兩個人的費用。陳永守笑說,「經濟這麼不景氣,有得做就好,工資大家分一分,每個人都可以過活!」

除了賣雜貨、賣人力之外,陳永守曾在瑞里大飯店擔任過清潔房務員,而「再生柑仔店」總共有5個房間,店內的地板還可以搭帳棚供人露營,因此他在打掃後,準備以客棧模式,提供喜歡簡樸生活的「背包族」來此借住。

「借住當然不用錢啦!一個晚上頂多收個100、200元的清潔費,大抵還是會有人接受的,廣結善緣啦!」陳永守認為「再生柑仔店」週遭有朴子鐵路公路、夜市和商店,特色小吃也不少,加上有宗教聖地配天宮,「香客也可以來此借住,我負責跑腿服務,日子總是會過的!」

陳永守說,他沒有創業資金,加上弱勢族群創業不易,但他有健康的心態與服務的熱忱,加上謝氏叔姪的幫忙,以及「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互取暖與慰藉,在不景氣的環境下,只有靠自己多爭氣,垂頭喪氣反而讓人看不起。「再生柑仔店」有很多辛酸故事,歡迎大家來分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900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輝樂當生命線永遠志工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0905/20090519419750.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輝樂當生命線永遠志工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19 08:06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19日電)投入雲林生命線志工31載,今年81歲的陳輝說,年輕時受到許多幫助與照顧,到了行有餘力之年,只想回饋社會,但他總感覺付出的少、得到的多,會繼續「用生命服務生命」。

陳輝是江蘇海門縣人,民國38年隻身來台,先後就讀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進修班、兵工學校戰車科、裝甲兵學校汽車科。軍職期間曾在兵工學校任教,退伍後曾服務教育界,大家暱稱「陳老師」。

軍校退伍後,陳輝被分發到斗六糖廠工作,期間曾在高職夜間部擔任工科主任。他投身志工的緣起,卻是因為尋找未準時搭交通車的女學生,後來更因緣際會,參與雲林縣生命線協會建館籌備工作。

他說,民國67年6月的學期末,有一天晚上,在交通車上點名,發現少了一名女同學,於是發動學生分組找尋,就在校園的一角,發現女學生褪去衣衫的身影,迅即找來學生幫忙穿上衣服送回家。

陳輝坦承,女學生事件給他相當大的震撼。事後有一天,老師們聊起來,談到生命線的重要性,希望加入生命線幫助他人,巧合的是,雲林生命線同年成立,從此展開陳輝用生命力投入志工服務的歷程。

67年8月5日,雲林縣生命線協會正式開線服務,陳輝不只加入志工行列,後來還擔任籌募建館基金籌備會的公關組長,出錢又出力。他非常感念故縣長廖泉裕當時擔任協會理事長,結合各界協助雲林生命線,成為人民團體中難能可貴的「有殼族」。

投入生命線志工31年來,回想令他印象深刻而難忘的案例,他說,有一年8月15日晚上,正好他當班,接到一名26歲女子電話,說要喝農藥自殺,還當真喝了,對方講話開始不清楚,聲調愈來愈模糊。

就在千鈞一髮時刻,透過電信局查出對方發話地點,救護車馳往救援,馬上載送到醫院急救,陳輝也隨後趕到醫院,一起幫醫師為女子灌腸,味道難聞至極。這平生第一次經驗,令他至今印象深刻。

但事情還沒結束,隔天一大早,女子說要上廁所,結果一溜煙不見人。陳輝只好自掏腰包付了4500元醫藥費(當時他一個月薪水才不過2萬元),一早回到家,談及此事,太太說了一句「4500元救一個人,還不值得啊!」頓時讓他釋懷許多。

後來陳輝找到女子家,瞭解狀況才知道,原來女子大學畢業,家境不好,愛上一名19歲男子,因為家裡反對而尋短,父母對女兒輕生也說氣話,「去死死好了」。第一次遇到這種事,讓陳輝難忘,後來也沒再接到女子電話,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另有一件陳輝印象深刻的事是,大約25年前的農曆過年期間,鄰縣生命線協會轉介一起個案,指農曆大年初二上午會有一名男子打電話過來雲林,對方會說「如果得到滿意答案就會自殺」,結果真的打來了。

陳輝接起電話,電話那頭一名家有妻兒的30歲男子說,因為車禍受傷,身體一直未康復,希望有人能告訴他一條路,滿意就自殺。

陳輝說,當時一聽,覺得奇怪,就回話,「回想生時,媽媽受難,呱呱墜地,30年過去,你如今家有妻小,卻要自殺,帶著滿身罪惡回去。」結果,對方聽了反而生氣說,「怎麼可以這樣講!」

幾經勸導之下,陳輝問了男子地址,要寄3本勵志書籍給他,並說,「如果看完書還是要自殺,請你先打電話給我,我要過去看你自殺。」男子愣住、頓了一下,接著說「來看我自殺!幹嘛? 」

陳輝聽了毫不客氣說,「我要用糞便潑你,拿石頭砸你,打你不負責任。」結果接下來的談話中,男子不時嚎啕大哭,經過3小時5分鐘的溝通,男子終於說「書我會看」。

幾個禮拜過去,男子來電以興奮的口吻說,「老師你贏了,我不自殺了。」聽到男子不自殺的電話,陳輝形容當時的心情,心裡直喊著「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挽回一條生命。

他說,從此之後20幾年,每到農曆年初二上午,男子都會打電話來。近年來雖未親自接到電話,但仍有多通拜年電話,他相信其中一通就是男子打來的,20幾年不間斷來電,令人感動。

陳輝雖然年事已高,但往事歷歷,他仍非常感恩在他生命中的4個爸媽,除了親生父母及岳父母之外,還有栽培他就讀師範大學的前廣州文化大學校長吳康、李淑六夫婦,以及求學期間陳姓老先生夫婦送他一部腳踏車,並不時供應食物接濟。

他說,年輕時受到許多幫助,到了自己有能力,就想要回饋,先前還曾當復健青年協進會、啟智協會等志工20多年,但13年前太太罹癌去世後,僅持續擔任生命線志工及已10年的婦女保護會志工。

陳輝「用生命服務生命」,他說,冥冥中有股力量,促使他樂而不疲於志工服務。「珍惜生命,好好做人」,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他也鼓勵人多讀書,「知識是力量、財富、人生的堡壘」,「書中自有返老還童丹,書中自有長生不老丸。」980519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 cna.com.tw/TWHer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896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定榮從頭拚搏心無怨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0905/20090518382230.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定榮從頭拚搏心無怨懟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18 08:11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18日電)已過耳順之年的張定榮曾經擁有汽車修配廠,卻因景氣不佳歇業,但他放下身段,選擇擔任居家照服員,重新出發,坦然面對起伏人生,積蓄持續打拚的勇氣。

張定榮從年輕起,即憑著一手精巧的板金功夫在台中地區闖蕩,在汽車修配業界擁有不錯名聲,更擁有多名員工。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迫於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他在一夕之間失去多年辛苦經營的事業體。

失業的張定榮被迫在這波不景氣的浪潮中「浮沈」,經歷了收入不穩定的無奈階段,所幸,昔日的社會歷練讓他不會心存怨懟,重新出發,選擇各種可以嘗試的工作機會,累積重新站起來的動能。

去年7月,他在做看護的朋友引介下,報名參加居家照顧服務員培訓,學習謀生技能。經過兩週90小時訓練,張定榮一結訓就上工,半年多來,已陸續接了不少到府照護工作。有收入以後,生活大有改善。

在以女性為主的照服員市場中,男性被接受的程度仍有保留。張定榮曾被病患家屬嫌棄,慘遭「退貨」,但他仍以真誠的工作態度,爭取病患家屬的認定與肯定。如同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情節般,他以自己的實力爭取到後來的工作機會。

但這工作不輕鬆。張定榮有時必須工作10多個小時才能休息,「有些病患體重80多公斤,加上失能,全身重量都壓在我身上」。儘管自己年紀不輕,背起老人更是舉步維艱,讓他內心五味雜陳,但他仍自我惕勵,心存感激。

張定榮轉換心情,以同理心面對各種無法預期的挑戰,進而樂在工作。半年多了,張定榮任勞任怨,獲得好口碑,像是目前接案的75歲中風阿公,只要他來服務,就不會亂發脾氣。他每週5天為阿公煮三餐、洗澡、換尿布及復健,甚至阿公便秘時,更曾親手為阿公挖便,讓阿公的子女很誇讚,要他繼續做下去。

台中市居家照顧服務員合作社理事長黃國達說,在以女性為主的居家照護業,即使是男姓病患,家屬還是比較歡迎女看護來服務。張定榮就曾被家屬嫌說「男的不方便」而遭「退貨」,讓他很難過。最後是張定榮用工作表現換取家屬肯定,才爭取到工作機會。

他現在兼接板金和照護工作,忙起來,有時一天工作10幾個小時,要為老人煮飯、洗澡換尿布等,日以繼夜。不過他自我惕勵,「要心存感謝,因為有工作,日子才能過下去」。

由於凡事感恩,張定榮有了打拚下去的勇氣。他說,一枝草一點露,肯打拚,不怕會餓死。現在的張定榮,越做越順心!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894
今天的台灣英雄:蘇建興單手打造糕餅版圖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5/2009051734650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蘇建興單手打造糕餅版圖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17 08:01

(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17日電)糕餅師傅蘇建興說,「上天如果沒有讓我滅亡,我一定要變得更強壯!」多次遭受命運打擊,經濟周轉困難、父親辭世、右手被機器壓到幾乎殘廢,但仍不畏命運捉弄,以單手逆轉人生,在糕餅界闖出一片天。

蘇師傅從事糕餅業約30年,所生產的海藻牛軋糖,曾在民國95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全國地方特色商品中,獲網路票選全國第2名;他的海藻酥隔年又獲選為基隆10大伴手禮。

這些傲人成就的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和努力的汗血。

蘇師傅15歲起進入牛軋糖店當學徒,雖然成功開店卻受限人手不足與妻子懷孕等因素,只好改開工廠做其他店家代工。2004年為兄弟揹負信用卡200萬元債務,結果無法因應經濟周轉,只好再度開店。不料,人生打擊總是不斷,最支持他且是他最摯愛的父親,接著在2006 年離開人世。

面對命運多變,蘇師傅將全身精力寄情工作,鎮日投入研發各類牛軋糖及糕餅產品,幾乎以店為家,希望研發出具有台灣特色口味的牛軋糖,並在這塊大小朋友喜愛的牛軋糖產業中,創造牛軋糖奇蹟。

然而,正當他事業逐漸穩定,客戶呈正面成長之際,老天爺再度開了一個大玩笑,讓蘇師傅人生又面臨嚴酷挑戰。

2007年農曆年間,蘇建興仍以店為家,透過實際操作研究新產品,為精心製作的糕餅而忙碌,卻在清理機器時,可能因為終日工作以致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連手掌及手臂全被捲進機器中。

他從醫院中醒來,幸運地撿回一命,但是糕餅師傅最重要的生財工具,搓揉麵粉雙手之一的右手卻因嚴重粉碎性骨折,無法再回復原狀。

他說,「命是撿回來了,但右手嚴重粉碎性骨折,右手臂超痛,右掌及手腕嚴重受傷,雖經三次開刀,無數次復健,右手漸漸復原,但仍無法使力。」

蘇師傅並未怨天尤人,決心要繼續堅強走下去,「我不要讓別人看扁!」他說,「電視上常看到比我更可憐的人,我要更樂觀些。除了還有一隻能用的手,我也能走路做事,還有靈活的頭腦可以設計糕餅。」

他表示,從好的方向想,不要想不好的事,就能樂觀繼續做事;消沉雖可獲得同情,但同情無法過生活,也無法照顧妻兒和家人。

蘇建興的毅力感動了原本有意退訂單的客戶,他們願意等他身體康復,再吃到另具口味的糕餅,也由於客戶全力相挺,讓蘇師傅能一圓他成為糕餅界「鼎泰豐」的夢想,再度擴展他的事業版圖。「如果沒有讓我滅亡,我就要變得更強壯,繼續拚一場。」

面對任何困難,蘇師傅說,「不管何時或是何事,就是要勇敢面對,仔細檢討事情發生的原因,避免再發生,才能讓自己變得更積極、更快樂。」他在復健的過程中,也不斷鼓勵許多需要復健的朋友,不要消沈。

蘇建興現在仍有經濟壓力和身體復健的不適,但心念的轉變讓他格局更為放大,決定以自身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朋友。「現在既然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只要是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我將會儘量幫助別人。」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888
今天的台灣英雄:蔡鳳文受助不忘回饋家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5/2009051631151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蔡鳳文受助不忘回饋家扶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16 08:16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16日電)他從小學開始就是家扶中心的受扶助學童,求學階段常和母親一起「剖蚵仔」賺取微薄家用,如今行有餘力,蔡鳳文抱持「受人點滴湧泉以報」之心,回饋社會,持續拉拔家扶中心受扶助學童,協助擴大愛的力量。

蔡鳳文出生於嘉義縣布袋鎮平凡家庭,父母親本來生育2男2女,但熱心善良的父親又領養了一個女兒,一家7口就靠父親做點小生意、母親打零工的收入度日,雖辛苦但還不至於過不下去。

不料父親在他8歲時病逝,家庭重擔全部落在母親身上。排行老大的蔡鳳文不僅要替母親分擔照顧弟妹的責任,放學後和放假日還要跟母親一起「剖蚵仔」,賺錢貼補家用。

「剖一斤蚵仔只能賺10塊錢,但當時1斗米也要100多元,而且不是一年到頭都有蚵仔可以剖!」蔡鳳文說,真的是窮到吃不飽,他和弟妹們肚子餓的時候只能喝水墊一墊,沒有其他辦法。

有蚵仔可以剖的時候,蔡鳳文最高紀錄一天剖了23斤;沒有蚵仔的時候,他就帶著弟妹到漁港幫人打雜。雖然大多沒有工錢,但漁家會在工作結束後送幾條魚給他們,晚餐就能加菜了。

後來蔡鳳文一家開始接受台南縣家扶中心的幫助,他和已經上學的弟妹獲得每個月500元助學金。上國中後,蔡鳳文會趁寒暑假到高雄幫姑姑跑夜市、菜市場賣鞋子多賺點錢,剖蚵仔的工作就「傳承」給弟弟妹妹。

蔡鳳文並不諱言「錢」在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正因為如此,他隨時充實自己,並武裝自己未來就業的本錢。他看準便利超商在南台灣鄉鎮角色日益重要,即選擇從超商出發做為試鍊點,幹勁十足的從基層小職員做起,儘管沒有顯赫學歷,但仍一路升上了副店長、店長。他在經營便利超商的領域裏,看到了自己未來的路。

民國82年,蔡鳳文和另外2家加盟店的店長湊足了100萬元資本,在高雄縣鄉下頂了一家店,自己當起超商老闆。3個年輕的大男生自己輪三班站櫃檯,其他時間忙著補貨、盤點、找問題、解決問題,常常就睡在店裏的倉庫,為的就是趕快讓事業步上正軌,果然在開店後3個月就開始賺錢。

由於開店的資金大多是向許多親友3、5萬元借貸而來,賺錢之後除了趕快還,還得想辦法再開店賺錢。就靠著這樣一股衝勁,蔡鳳文在短短6、7年間成為最多時曾擁18家便利超商的老闆,版圖遍及雲、嘉、南及高雄地區。

自己事業有了基礎後,蔡鳳文將4個弟妹全部帶進便利超商領域,不是讓他們只當店長領薪水,而是每個人給一家店自己打理,教他們自立。

在開店的過程中,蔡鳳文也慢慢地開始他回饋的行動,有些曾經在他困難時資助的親友後來成了股東或合夥人。他常在一家店的生意上軌後就讓出股份,外人看起來像是冤大頭,但他只是覺得「受人點滴要湧泉以報」。

台南縣家扶中心從民國83年發起募集發票助學工程,蔡鳳文除了在自己的超商擺設勸募箱,並四處奔走向店家遊說擺設。他每過一段時間就會開著車到每一個點回收,再捐給家扶中心,至今共擺了120多個勸募箱,連醫院、不開發票的小吃店都不放過,甚至台中縣的偏遠山區都看得到。他每繞一圈回收發票,大概都要跑4、500公里。

不只幫忙勸募發票,蔡鳳文也常回到台南縣家扶中心參加活動,出錢出力,或面對面鼓勵與他有相似背景的後輩們不要被現在的惡劣環境打敗。他自己也認養了2個受扶助學童,除了每個月固定資助助學金,也讓兒子與他們通信互相鼓勵。

蔡鳳文說,當初完全沒有人教,只能靠自己跌跌撞撞在社會上打拚闖天下,雖然辛苦,但總算有一點代價。有人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被帶壞,但他認為是容易被帶壞、但也容易被帶好,要看有沒有接觸到正確的觀念,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就不會輸給別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878
今天的台灣英雄:黃鼎松深耕原住民文化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0905/20090515272109.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黃鼎松深耕原住民文化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15 08:16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15日電)年逾70的客家文史專家黃鼎松,為客家與原住民子弟編寫鄉土教材,又編寫苗栗縣誌與鄉誌,辦原住民部落大學,因為他深信,「族群融合團結,才能讓台灣破除巨浪,順利向前行」。

泰雅原住民族聚居的苗栗縣泰安鄉,近年編成一套鄉誌,將泰雅文化全記錄,去年底出版,總編輯就是黃鼎松。泰安鄉長柯武勇滿意的說,台灣有編誌書的原住民鄉鎮,以泰安鄉誌最令人滿意。

黃鼎松說,泰安鄉誌特別以泰雅族從新竹後山尖石與五峰外移的遷移歷史做主軸,兼及文化、傳統器物、祖靈信仰民俗活動、成年禮紋面等特色保存,其中紋面已成國寶,因此努力蒐集黑白照片,希望讓泰雅族後代瞭解祖先文化源流,達到誌書的目的。

雖然是客家漢人,但黃鼎松覺得自己是半個原住民,這個故事要回溯到半個世紀前。

民國47年,他從台中師範學校畢業,到泰安鄉清安國小任教。喜歡登山的他,一放假就往山區跑,開始接觸原住民,發覺原住民學生很多超齡,因家長貧苦不給上學,他還替幾位特窮學生繳代辦費,晚上還到部落教成人原住民認字,很快就與純樸的原住民稱兄道弟。調回苗栗市任教後,彼此仍常有來往。

民國60年代他任教於國中,發現史地教材沒有本鄉本土題材,於是主動撰寫補充教材,學生也學得很有興趣。國中生畢業旅行時,他不帶學生到遊樂區,而是走訪有歷史意義的鄉里古蹟,學生直說比遊樂區好玩。

民國70年代,客家雜誌「中原週刊」邀請黃鼎松為「地方客家風物」專欄主筆,每週一篇,長達6年。他說,這段經歷把他帶進苗栗豐富自然景觀、民俗與史蹟文物的寬廣殿堂,為他以後投入文史研究打下厚實根基。

民國83年他應苗栗縣府之邀,編寫泰安鄉鄉土教材,泰雅族16個部落全部走透透。民國88年擔任苗栗社區大學執行長,成立苗栗縣鄉土文化學會,推動客家文化保存。民國90年在泰雅族泰安鄉、賽夏族南庄鄉兼辦苗栗縣部落大學,共辦了3年,開設70幾門課程。

黃鼎松說,當時是921震災重建後,政府開始輔導社區產業,泰安鄉觀光產業正開始,部落大學課程從基礎電腦、醫療常識到農作物栽培、民宿管理、咖啡烘焙沖泡、家鄉導覽、編織雕刻藝能等,還輔導報考導遊、餐飲業證照,使原住民懂得推銷家鄉。

透過部落大學的成人教育,黃鼎松說,原住民朋友提升生活技能及與人溝通的技巧,也從根本改善生活,甚至使不少原住民朋友改掉酗酒惡習,努力經營餐飲業。

不過,部落大學開創初期困難重重,黃鼎松表示,原住民部落非常分散,常因天候不好或晚上交通不便,1、20人報名的課程,只有3、5人上課,出席率很低,他最後決定把課程直接送到部落。

為了到部落上課,黃鼎松有一次在山區開車,前面不遠處突然大落石,相差只有20秒,差點「英靈」永留深山。朋友知道後都說他做的是賣命工作,但他想到只要原住民肯上課學習,什麼辛苦都值得。

黃鼎松認為,台灣是多元族群的國家,苗栗是個縮影,閩南、客家、原住民都有,還有近年的外籍新住民,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台灣要族群融合,才能共同突破各種困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46877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