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青春鐵馬向前行
市長:青春鐵馬向前行  副市長: 天天天開心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風土人情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形塑台灣平民英雄 中央社8日推出系列報導(恕不接受回應)
 瀏覽16,688|回應158推薦4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台北
吐嘈王
ian≈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3/20090307643716.html
形塑台灣平民英雄 中央社8日推出系列報導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3-07 16:00
    
(中央社台北7日電)開年以來,負面消息不斷,中央社將於8日起推出《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每天刻畫一位台灣的平民英雄,報導他們在艱困環境下,不認輸的奮鬥事蹟,為台灣社會注入一些懷抱希望的力量。

國內外持續不斷的壞消息,讓台灣社會彌漫著一股悲觀焦慮的氣氛,可能讓人失去再奮鬥下去的勇氣,然而就在你我身邊,其實還有很多堅持不放棄的人,中央社《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除了自8日起陸續發出報導,也將在中央社網頁上開闢一個相關的專欄(http://www.cna.com.tw/TWHero)。

針對這項系列報導,國內媒體包括奇摩、MSN、HiNet、PChome、Yam、新浪網等入口網站,警廣、中廣、漢聲及教育電台,華視電視台、青年日報、台灣時報、中華日報、更生日報也都將配合刊載播出。

由中央社記者執筆報導的這些台灣平民英雄,可能是一位經商失敗後仍能放下身段重頭開始的生意人,或許是一位不計較成本會計堅持照顧弱勢的老闆,也可能是身體殘障卻能奮發向上的人,或是一位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的人。

這些台灣英雄各有不同的精神面貌,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都是在遇到無法抵抗的逆境時,能找到勇氣,繼續奮鬥,堅持下去。

《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報導,主要在尋找他們逆境求生,樂於分享的故事,希望從這些人身上,看到台灣人不服輸、不認命的積極態度,或是樂觀進取的生命韌性。透過中央社的報導,不僅是肯定他們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更是要透過他們的故事能夠為台灣社會塑造出打拚希望的氛圍。

《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預定刊出180則以上的故事,他們將包括士農工商、不同族群、男女老少、或是在台外國人、新移民等等;透過不同的臉譜,同是積極的人生故事,形塑台灣平民英雄的新定義。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03130
 回應文章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雅惠變調青春摸黑圓夢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24466477.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雅惠變調青春摸黑圓夢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24 08:04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4日電)一場實驗室的意外奪走研究生張雅惠的雙眼和容貌,讓她青春變色,心情長期跌落谷底之後,現在她不但圓了碩士夢,也能獨立生活上班。她的心路歷程,展現了強韌美麗的生命力。

25歲那年,台灣科技大學研究生張雅惠進行熱處理實驗時,砰的一聲巨響,400度高溫液態鹽瞬間爆炸,讓她痛得不斷尖叫,學校緊急將她送往醫院急救。

醒來時,她眼前一片漆黑,以為是在作夢,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她開始急了,「為什麼是我?這種意外應該只有電視中才看得到,怎麼偏偏發生在我身上?」

張雅惠本來以為還有機會保住左眼,但眼睛開刀不順利,病情很不穩定,這才意識到自己左眼也會看不見。傷口很痛,人很無助,她每次全身麻醉,開刀完後,醒來都會吐,心情盪到谷底。

半年內,前前後後開刀超過20次,病歷厚厚一大疊;她抱怨人生為什麼不公平,希望這一切只是一場夢,但又不知道何時會夢醒?

知道自己的眼睛沒有希望時,張雅惠有些自暴自棄,她請醫院不必再做移植眼角膜手術了。她說,「如果這些角膜用在別人身上,可以讓人重見光明,用在我身上只是浪費而已。」她連電視都不想「看」了;家人怕她因此消沈,每天唸勵志書給她聽。

有一晚,半夜醒來,張雅惠想要上廁所,卻不斷撞到東西,姐姐被吵醒,趕緊幫她走到廁所。「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這時我才比較能接受事實,自己需要幫助,必須學習獨立生活」。

家人幫張雅惠洗澡,讓她很不好意思,但又沒有辦法,「我那時真的是個廢人,只能躺在床上,無法洗澡、走路,除了吃東西以外,什麼事都不能做,生活也很無聊」。

意外發生後,張雅惠全家總動員,爸爸把彰化的店關了,北上陪伴女兒,媽媽台北彰化兩地跑,姐姐當時在中正大學唸書,台北嘉義兩地奔波。她下決心要學習自理生活,把自己當作新生兒,一切從頭開始。

這時候,東南科技大學李志偉教授的夫人,李秀芳出現了,「我這才知道不是只有我失明,我並不孤單。」李秀芳在30歲時,因為罕見疾病緩慢地失明,她與張雅惠的指導老師王朝正是舊識,聽說張雅惠想要見她,李秀芳顧不得身體虛弱,立即趕往醫院。

李秀芳送張雅惠一隻有聲錶,從此「我知道,可以用『聽』來感受社會。」李秀芳以過來人身分,勉勵她不要放棄接下來的人生,也告訴她的親友如何與視障者相處。

張雅惠的姐姐一肩挑起照顧的責任,經過李秀芳的經驗分享,張雅惠的姐姐蒐集了一大堆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妹妹迅速回到正常生活。張雅惠不能獨立前,姐姐形影不離,充當張雅惠的眼睛,直到她出院,可以獨立生活才離開。

意外發生前,張雅惠曾是男生追求的對象,幾秒鐘的時間,她失去了雙眼,毀了容顏;燒燙傷的不成熟皮膚容易增生,導致扭曲變形,雖然看不見,但總聽到人談論她的臉,知道一定不好看,甚至很醜、難以見人,心裡很不舒服,張雅惠見到親人就問,「我的臉是不是很醜?」

「容貌毀了比失明還讓我在意」,為了漂亮,張雅惠必須長時間穿又熱又悶的壓力衣,還要打直接打在疤上的消疤針,「第一次打消疤針時,實在太痛了,跑到廁所哭,但為了不要太醜,只能忍著」。

走在街上,聽到小朋友說,「媽媽,她的眼睛怎麼了,好恐怖喔!」童言童語讓張雅惠不敢出門,也不想出門。現在她卻已可主動,坦然告訴小朋友,「姐姐的眼睛受傷了,很痛,以後你會不會想要幫助看不見的人?」

學習自理的生活很艱辛,「什麼都是困難、什麼都是挫折、什麼東西都找不到」,張雅惠接受定向訓練,拿起手杖那一刻,頓時就要自己接受從此一輩子都要這樣生活了。一開始,到哪裡都迷路,連在宿舍的門口都還不知道,還在東張西望,經過路人指點,才知道宿舍就在自己的身後。

生活可自理,如果不寫碩士論文,張雅惠不用再克服人生新關卡;不少博士班學長表示可以幫忙寫論文,她都拒絕,堅持自己寫論文,並且告訴指導教授王朝正,不希望因為她看不見而有不同待遇。

視障者比明眼人辛苦很多,張雅惠吃盡苦頭,要用「聽」的來讀書,英語句子常常從頭聽到尾,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聽了又聽,來來回回花很多時間,一個不難查的資料都要耗上2個禮拜,「剛開始,我常常聽不懂,趴在電腦前哭」。

她開始學點字,好不容易摸出代號,卻要一個個思考字母,再把字母湊起來變成單字。原本一看就知道意思的「today」,還是要想一下;英文句子則要花更多時間,往往不是跳行就是摸錯順序,自己卻不知道,常常摸得心浮氣躁。

她常常查資料查的很生氣,找東西也摸了半天摸不到,她發現這樣永遠無法解決問題,每當心浮氣躁,就去掃地,讓心情放鬆,掃完地感受到地板的光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現在摸點字時,她會配上一段音樂,讓「閱讀」更順利。

王朝正說,張雅惠一路走來比別人辛苦,她比一般人更刻苦的學習,從生活自理重新學起,再訓練自己獨立生活能力、學習使用電腦,最後終於完成碩士論文學位。

4年半來,歷經身體復健及心理建設,張雅惠已重新站起來,並克服萬難,完成碩士論文,「視窗作業系統下三種圖形界面閱讀軟體對視障者之適用性評估」,期望用所學造福更多視障朋友,熱愛英文的她,還全程以英文發表。

張雅惠終於走出黑暗,現在她能獨立打理一切,可以自己坐公車、搭捷運,再轉客運回到彰化老家,也會處理所有文書工作。儘管漂亮臉蛋不再,雙眼也很難再看到這個世界,她仍說自己運氣很好,有很多貴人圍繞在身邊。

走在路上都有小朋友跑過來,詢問需不需要幫忙,「聽到都快掉眼淚了。」校園中東張西望時,有位榮民老伯伯用濃厚鄉音問她,「小女孩,妳要到哪兒去?」後來「我才發現他手上拿著柺杖。」「失明後,更讓我看到人性好的一面,生活中感受到愛與溫暖,」張雅惠說。

張雅惠勇敢戰勝命運,樂觀看待人生,好不容易完成碩士論文,接下來,她想要好好學英文,拓展視野,並以親身經歷,協助更多的盲人,打造精采人生;她的生命故事才剛起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32198
今天的台灣英雄:詹德川埋首動物標本三不怕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0904/2009042342733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詹德川埋首動物標本三不怕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23 08:12
    
(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23日電)詹德川沒有高學歷,日常接觸的是穿腸破肚的動物屍體,必須忍受髒臭和病菌。他默默的工作,當其製作的千百件動物標本,受到動物園的遊客激賞,便是他最感安慰的時候。

外型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一般人並不陌生,但是製作過程中,動物死屍髒、臭及潛藏的病菌,絕非一般人所能體會。詹德川早年因為圓山動物園缺人手清掃糞便而入園。外行的他在前輩教導與進修下學做標本,現在已包辦台北市立動物園全部的標本製作。

新竹內思高工夜校畢業的詹德川,民國73年退伍時,圓山動物園正在徵人做清掃動物糞便的工作,他經人介紹進入動物園的「圓山特工隊」,擔任工友,包辦清理與修補水電的工作,民國75年圓山動物園搬遷至木柵,他被分配在鳥園工作,清理鳥糞。

怎麼會從清理鳥糞變成一腳踏入高度專業的標本製作呢? 原來,早期動物園的標本製作人員有3、4人,但因長期與動物屍體接觸,許多人不耐苦而求去,最後僅剩林文龍一人。在林文龍的徵詢及調教下,民國80年他開始進入動物的標本世界。

「我也真的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詹德川說,他不是專業科班出身,粗手粗腳,除了「師父」林文龍的指導,他還到台中科學博物館、奇美博物館、彰化骨骼標本館和屏東科技大學研習標本製作,甚至到故宮學雕塑,從零開始,慢慢累積標本製作的竅門。

動物園的動物標本分為全身骨骼、全身剝置、毛皮三種標本;動物死亡後,經剝皮、去除碎肉油脂、浸泡藥水、做假體、縫皮、整型,相當費時,若是遇到像是製作大象林旺這樣的大型動物,不靠多人團隊合作根本不可能完成。

「要抓住動物的神韻,平時就得多練功」,詹德川說,平時他也分擔動物餵食的工作,藉機觀察動物舉止,休假就背著相機在園內拍照,標本一定要做到栩栩如生、遊客都熟悉的模樣,才算成功。

製作了上千隻動物標本,詹德川早已摸索出心得。他說,鳥類假體最好做,身上的瑕疵可以用羽毛掩飾,靈長類例如猩猩等,毛少五官又明顯,不易抓到神韻,最難做;刺蝟全身有刺,不易剝皮,稍有不慎就會「破皮」。

台北動物園現有上千件動物標本,其中多數出自詹德川之手。檢調單位有時查緝走私的珍奇或保育動物,還得向動物園借標本比對。他最感到遺憾的是,自己曾親手完成第一隻標本貓頭鷹,但因翅膀無法貼緊會不時掉下,他因此當時即將牠丟棄,「現在想想,如果有留下來就好了,因為失敗的案例是最好的經驗傳承」。

「吃這行飯的要不怕死、不怕髒、不怕臭」,詹德川說,動物製成標本前,須「穿腸破肚」,袪除腐肉,浸泡的藥水臭味難耐,有時工作結束,沐浴後身上的臭味還揮之不去,嚇退不少有心學做標本的後輩。

面對死亡,詹德川沒有忌諱,午睡時甚至常與標本作伴。他說,沒什麼好怕的,動物藉著標本延續生命,尤其是珍稀動物,能讓民眾見識牠們的丰采,也是功德一件。每當園內遊客觀賞標本而發出讚嘆、或因標本出借學校而讓更多學童認識到動物,詹德川便感到極大的鼓舞,驅使他繼續努力製作標本。 「作標本,某種程度來看,與殯葬業為死者化妝有點像,都是要接觸『不好看的東西』,你說不景氣,但想來參與這行的還真不多。」10餘年來,詹德川與動物屍體為伍,他深信,人做一件事,只要專注本分,「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願為」,一枝草一點露,久了也就可以有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32196
今天的台灣英雄:林政翰獨攀南美第一高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22389844.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林政翰獨攀南美第一高峰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22 08:02
    
(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2日電)21歲的林政翰今年春節期間創下台灣最年輕獨攀南美洲第1高峰的紀錄,憑著扎實的專業訓練與不畏艱難的毅力,「實現夢想趁年輕」,明年5月他還要挑戰世界第1高峰聖母峰!

戴著黑框眼鏡、身穿運動背心,也許是剛完成攀登世界高峰的長程征途,林政翰看來有些疲累,但一談到登山,他的眼神散發自信,神采奕奕,讓人感染到他對登山超乎常人的熱情。

攻上世界七大洲高峰,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他說,「如果願意堅持下去,登山口與峰頂的距離,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出身於政治世家,父母對他的期望不外乎用功唸書,但他的成績始終不理想,在父母友人建議下,他被送進體制外的中學-「全人實驗中學」就讀。這個決定讓林政翰與登山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全人實驗中學有個傳統,每年全校師生都要爬1座台灣百岳,林政翰在15歲時登上玉山,這是他人生第1座山。登頂的那一刻,他感受到自己抓到生命中的1個出口,「一種還活著的強烈感覺,貫穿我身上的每一條神經、每一個細胞」。

為了讓這種活著的感覺保持溫度,林政翰對登山投注了全身的力氣,17歲時他與學弟張元植一起爬上七頂峰之一的北美洲第1高峰麥肯尼峰。站在6000多公尺峰頂的那一刻,那種居高臨下的暢快感,讓他們發願要達成「制霸七頂峰」的目標。

林政翰說,「征服七頂峰的目標需要憑藉更多的專業訓練,才有及早實現的可能,台灣顯然沒有這樣的環境」。為此,他隻身前往加拿大唸高中,他心中很清楚,到加拿大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進入登山學校學習冰攀、雪地登山、野外急救等3個多月的完整訓練課程。

高到破表的戰鬥力指數,讓林政翰的每一步都離他的夢想愈來愈近,但是這種堅持卻讓父母難以接受與理解。他從加拿大返台後,決定離家獨立生活,自己用打工賺錢與撰寫計畫書等方式,籌募前往阿根廷挑戰阿空加瓜峰的新台幣20多萬元旅費。

回顧2008年1整年的生活,林政翰是在打工賺錢與魔鬼體能訓練中度過,在辛苦難熬的準備過程中,「說沒有懶惰、得過且過的負面念頭,這肯定是騙人的」,「怎麼讓這趟旅程成行,怎麼堅持每天早上5點起床跑10公里,這真的很難」。但林政翰會告訴自己,「這個夢如果現在不去堅持,以後我一定會後悔」。

林政翰說,獨攀的挑戰很大,特別是要面對自己莫名的恐懼感與心理壓力。標高6962公尺的阿空加瓜峰氧氣含量極低,每走兩三步都會喘到不行,更何況是背著42 公斤重的裝備在山區中移動。

令人卻步的不止於此,雖然每年1到2月是阿空加瓜峰的最佳攻頂季節,但就在林政翰進入登山口前幾天,竟聽說1個月來已有5個登山客因暴風雪肆虐罹難的訊息。

「哇塞!這對我的衝擊真是霹靂大的!但你叫我因為這樣就放棄退回去,這我做不到」。林政翰用堅決的口吻說,「每天睡覺閉上眼睛,就是在想著這一刻,想到我的淚水、我的汗水,我一路堅持走到現在,現在我興奮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退出」?

他說,「既然我已經準備好了,一定要排除萬難爬上去,就算真的不能攻頂也沒關係,畢竟我已經盡全力挑戰屬於我的極限了」。

花了15天,林政翰歷經被暴風雪圍困等重重險阻,在攻頂的那刻插上中華民國國旗,帶著心中的驕傲感與滿足感,平安地完成這趟征途。

現在帶著榮耀回到台灣,再也不用被人說是「不務正業」,他也向外界證明「誰說不讀書,人生就一定沒有出路」?

既然這麼熱愛登山,是不是乾脆以此維生?林政翰給了否定答案。他說,國外全職嚮導一開始也是因為熱愛登山,最後卻因為疲勞而變質,登山只為賺錢,「我要把20到25歲的5年精華全部拚在登山,但這只是為了實現夢想,因為年輕只有一次」,「我不希望把我的登山變成生財工具」。

林政翰說,人生的空間與彈性很大,生命中應該還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值得追求,他會繼續把登山的拚搏精神用來探索未知的世界,在人生扉頁寫出更精采的故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32189
今天的台灣英雄:羅宛珍琢磨果醬一路驚喜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21359637.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羅宛珍琢磨果醬一路驚喜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21 08:01
    
(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21日電)中山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羅宛珍沒有當過1天科技新貴,因為吃了回味無窮的進口果醬,決心把手工果醬當成創業起點,最近科技新貴紛紛受景氣影響休無薪假,她卻忙得不亦樂乎!

在科技業當紅時,羅宛珍選擇不同的路走,從1天賣3罐果醬到1個月出貨2000多罐,寂寞的研發階段曾讓她感到挫折,但「難過時就看書」,這是她克服挫折的秘訣。

70年次的羅宛珍和69年次的男友兼創業夥伴萬鴻仁在大學都是唸電機電子科系,但兩人畢業後沒有踏進本行。

因為很早就想創業,萬鴻仁當業務學本領,賣過房子、汽車和化學藥品。從高職、大學到研究所都在電機資訊領域的羅宛珍,則在畢業前,突然覺得想看外面的世界,於是找了家貿易公司當會計,從記帳學起,但真正讓她動念創業,則是一罐進口的手工果醬。

以前羅宛珍認為果醬的色素多,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偶然間吃到酸酸甜甜的法國進口檸檬果醬,讓她對果醬改觀。

兩年前她剛好離開貿易公司,困惑著下一步該如何走,由於萬鴻仁一直有創業夢,96年羅宛珍拿著工作1年的積蓄和男友合資,新台幣40萬元成了兩人的創業基金。

「賣果醬」很難拿來跟電子科技業相提並論,創業初期,羅宛珍不敢告訴媽媽,也不敢與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的同學聯絡,就怕聽到同學年終分紅拿到多少張股票會讓自己動搖。

不只是背後缺乏支持力量,製作手工果醬聽起來簡單,實際上萬事起頭難。

羅宛珍說,起初是抱著好玩的心態找食譜,沒想到跑遍書店卻連一本書也找不到,只好上網從國外網路書店買來一本本厚厚的原文書,1、2個月後做出第一款口味芒果甜桃果醬,還細心剪布設計包裝,1罐100元,在假日花市試賣,站了1整天只賣出3罐。

第一次的經驗很挫折,但她未因此放棄,而是邀朋友提供意見:果醬顏色太暗,看起來會覺得水果不新鮮、價格太高等,羅宛珍把所有問題一一記下來,尋找解決方式,半年後才推出第2款口味。

「碰到問題就一直設法解決」,先研究口味,再到處拜訪果農尋找食材。羅宛珍說,自己摸索的壓力很大,還好當時想法很單純,「大不了失敗了再出去找工作」,「難過時就買創業的書看,參考別人的經驗」。

穿梭各地果園採購水果時,羅宛珍有回正巧看到果農對檸檬灑農藥,她想到很多果醬要用到檸檬皮,「灑這麼多農藥,自己看了都怕」。一個靈感讓她改用有機食材,而且在網站公告食材產地,正好切合現代消費者的養生觀。

產品找到賣點後,羅宛珍透過部落格行銷,先讓網友免費試吃果醬,建立口碑,逐漸打開銷售量,電視節目開始找她上節目教觀眾做果醬。

但手工製作果醬需要人力,增聘人手就要資金,去年她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申請創業鳳凰婦女小額貸款,為了申請貸款,她才回頭寫企劃書。

「當初創業時沒想很多,直到寫企劃書才知道,創業前可以先做市調,了解市場狀況,先設想可能面對的問題,可以減少挫折」,對於有心創業者,羅宛珍提供這樣的建議。

現在羅宛珍還是有煩惱。解決了食材、資金、人力等問題,有了穩定網路行銷和固定的麵包店寄賣點,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擴大通路,她笑說,「又要去找書了」。誰說電機系學生都是呆頭鵝,羅宛珍的果醬世界可是充滿創意和驚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32184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惠珍以病為師守護地球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20322026.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惠珍以病為師守護地球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20 08:03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20日電)陳惠珍,一個全心投入環保志工的家庭主婦。她罹患癌症,但沒有因而消沈絕望,反而「以病為師」,將自己對生命的體悟與地球連結,更加用心投入「為地球減碳」的宣導使命,希望每個人都成為守護大地的園丁。

「我把我的癌細胞切了,我們也可以把地球罹患的癌切除!」陳惠珍認為,地球病了是因為人類造成,人可以憑著毅力戰勝病魔,當然也可以不要讓自己成為地球的癌細胞。

「只要把握當下,大家一起來生活減碳,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乾淨健康的地球,永遠來得及。」

草屯鎮舊名「草鞋墩」,是南投縣最主要的米倉,稻草取之不盡。走訪陳惠珍草屯的家,她正以稻桿、稻草片製作稻草人造型的「環保鉛筆」;這是她的創作,並已提供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開發為稻草手工藝品,為婦女開創就業機會。

她說,燃燒稻草會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稻草人鉛筆使用的都是環保素材,還可讓稻草再生創造附加價值,用完後回歸大自然,完全沒有污染。

陳惠珍也利用廢沙拉油製成環保肥皂,取名「阿嬤ㄟ茶塊」。她擔憂,我們每天生活中產生的廢油,如不妥善處理直接排入水溝,將破壞大自然生態及水資源,最終受害的是自己。

她因長期在學校宣導環保理念,知道各校廚房的營養午餐製造不少廢沙拉油,如果做成環保肥皂,不但可以節省學校開支,還可讓學生親身體驗製作環保肥皂的真正意義;為此,她到校園大力推廣、教作環保肥皂,讓垃圾變黃金。

為何會全心投入志工行列?陳惠珍談起父親因病住院的事。她說,當時家境拮据,龐大醫藥費得到醫院社工及社會資源協助,讓她深受感動,從那天起她就提醒自己,將來有能力,一定要當個「手心向下的人」,也可以將愛布施給他人。

後來,慈濟人用雙手做環保那種「甘願做、歡喜受」的影像,再次深深觸動她的心,她立下志念,決心投入環保宣導志工的行列。

民國87年,南投縣環保局籌組環保義工隊,陳惠珍率先加入並挺身出任隊長,她號召義工媽媽們掃街,並帶著大家一起做資源回收。

翌年921大地震,大地反撲的可怕與無情,給了陳惠珍更大的啟示,也讓她體認環保教育宣導的重要與刻不容緩。她報名參加環保署全國第1期環境教育志工種子講師培訓,學習各種環保新知,讓自己不斷成長。

陳惠珍做環保宣導起步早,公部門尚未積極推動,她已在基層角落實戰多年,針對不同的宣導對象,設計有不同的教材,加上宣導方式生動活潑,且與時事及生活結合,不論是小朋友或阿公阿嬤都能被她深深吸引。

這位「環保大使」的聲名不脛而走,社區、學校、機關團體爭相邀約前往宣導,而只要能為環保盡一份心,不管路途有多遠她都去,南投縣的各級學校她已走透透,台中、彰化、嘉義甚至新竹等地,都有她的足跡。

陳惠珍無怨無悔、不求回報投入環境教育的執著與用心,引起環保署的注意,92年榮獲全國10大環保志工的肯定,93年獲南投縣府頒發績優志願服務個人獎,94年再獲教育部全國推動環境教育有功個人獎。

馬不停蹄,一場接一場的宣導演講,陳惠珍不以為累,但世事難料,95年5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卻碰到了紅燈,她發現罹患大腸癌。

陳惠珍回憶說,當時她直接的問號是「為什麼是我?」她迷惑、徬徨、恐懼、無助,藉由病了、累了、體力不行種種理由自我封閉;幾度掙扎,她的環保志業還要不要走下去?

手術後的靜心思考,卻讓她想通了。她想到她的病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甚至可以視為上天賜給她的一份禮物;心念轉變,休養1個月後,又迫不及待重返環保宣導的崗位。

「我的『志工存款』已因一場病用光了,現在要把握時間儘快再存,愛護地球的腳步更不能停!」她這樣認為,步伐更加堅定。

這場病讓陳惠珍深深體悟,人的病需要早期治療,地球病了何嘗不是如此,需要及時給予關懷,切除它的癌細胞,減緩它的病痛,恢復它的健康。

近年來,地球暖化現象引起大眾討論,陳惠珍也鞭策自己報名參加環保署全球抗暖化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取得講師認證,成為中部五縣市講師,她的環教宣導重點也以全民減碳、珍惜水資源、源頭減量等話題為主。

「因為溫室氣體產生,北極圈冰山面積由70%減少至30%,可愛的北極熊無棲息地,瀕臨絕種」;陳惠珍說,「如果再不減緩地球媽媽的病痛,讓地球媽媽不再失血,北極熊的命運將會是我們人類的命運!」

不過,陳惠珍對地球並不悲觀,就像她對自己的病痛充滿信心一樣。

「只要不輕視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個環保小動作,就可能成為帶動全球的力量;希望大家一起來生活減碳,成為守護地球的園丁。」她的臉上掛滿笑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32180
今天的台灣英雄:杜篤之錄音發亮加持國片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19290099.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杜篤之錄音發亮加持國片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19 08:42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19日電)從導演侯孝賢給的新台幣170、180萬元錄音設備起家,電影錄音師杜篤之上山下海超過30年的錄音人生,已在台灣電影史上,寫下不可或缺的一頁。他卻說,其實只是想幫導演們築夢。

7座金馬獎,比侯孝賢還多。法國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台灣電影第一人。國家文藝獎得主,又是電影人獲獎的濫觴,但在杜篤之開設的「聲色盒子」工作室裡,都沒看到這些獎項。

他說,不擺,因為「這對有些人來說會有壓力。我希望他們不要有壓力,為作品儘管要求我,儘管把你的想法告訴我」。這就是杜篤之;他的謙虛,來自他的事業緣起與專業的堅持。

現年54歲的杜篤之1973年參加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1978年進入中影擔任助理,事業的起步,要從侯孝賢提供的一筆資金說起。

侯孝賢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後,拿了一筆「當時可買一棟房子」的資金給杜篤之,讓他買了第一套連著推車的錄音設備。「這一套是侯孝賢送我的。他只跟我說,拿這些去經營自己的這一塊(錄音),然後要培養新人,要幫那些沒有錢的人做電影」。

從這一套錄音設備出發,杜篤之開始了他的錄音生涯。「我是沒有本錢起家的,是人家給我的,所以我現在有今天,是當初那一套run(營運)到現在,現在就有空間幫人,沒問題,幫了不會覺得我虧了」。

在杜篤之的協助下,不但侯孝賢、王家衛、蔡明亮等知名導演都在杜篤之的工作室完成錄音工作,新進導演如鍾孟宏的「停車」與魏德聖的「海角七號」也是在這裡邁出重要一步。

「停車」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時,距交拷貝僅剩10天,但要完成一部電影的錄音工作最快也要20天,在杜篤之「來不及也要來得及,一定要來得及」的信念下,他先停掉4個錄音間所有工作,5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魏德聖拍「海角七號」前,為募集資金,先抵押房子拍了「賽德克巴萊」短片,工作人員幾乎都不支薪幫忙,不但攝影師推掉待遇優渥的連續劇拍攝機會,杜篤之也無酬幫忙。「台灣電影不會死就在這裡」,他說。

杜篤之的成功,不是偶然。

想成為電影錄音師,至少要在拍攝現場拿長桿麥克風擔任Boom man(收音人員)三年才夠格。對於Boomman,最大的考驗在於麥克風最靠近演員的聲音最好聽,也就是要放在「攝影機快要拍到,卻又拍不到的位置」,若這時演員演哭戲,就看你「敢不敢放在危險邊緣,又不被拍到」。

杜篤之回憶,拍攝「少年 (口也),安啦!」時,

演員魏筱惠一場哭戲,他沒注意到錄音帶用量,等演員開始哭時,錄音帶卻跑完了,哭的很精彩那段沒錄到。「為了這件事我自責3天,覺得我對不起這演員,真情都白搞了,好幾天無法釋懷」。

這些經歷,讓杜篤之更嚴肅看待自己的錄音工作,從興趣,漸漸轉為責任,這意味著「要比別人更會、更有經驗,有責任維持這行業或這角落的水準與傳承,有責任幫這個社會把這個角落做得很完善,因為有很多人需要你的力量幫他們做東西」。

他在國片最不景氣時創業,有人勸他公司設在中國大陸,機會很多,但他婉拒,因為「這是個責任,你走了,台灣這些導演怎麼辦?不能拍每部電影都到大陸去找你吧?」

有人要投資,他也婉拒,堅持獨資,倒不是驕傲,而是擔心有很多新導演拍的電影很好,但沒錢後製時,他希望能一下子就答應幫忙對方。若合資,「這工作不好做」。

杜篤之堅持,不論時間多麼趕,資金多麼少,攝製條件多麼限縮,出來的成品一定要與好萊塢的上百倍預算產品競爭,「最後拿出去的是要可以拿出去競爭的東西」。

杜篤之在台灣圈子外的知名度或許不高,但是他不在意,他只希望導演們「盡情去想像,我們可以幫你做出來,哪怕你錢很少」。他說,侯孝賢曾對他說起,在拍戲現場,演員可以NG,但技術人員不行,「我們NG就對不起人家的感情,我們不能NG」。

杜篤之追求的,也是一個絕不能NG的專業堅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32178
今天的台灣英雄:曹名生搶救一個家的圓滿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18251780.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曹名生搶救一個家的圓滿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18 08:01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台北18日電)13年前,香港燒臘師傅曹名生轉進台灣一舉成功,後來卻為了周轉資金鋌而走險,偽造支票,終致鋃鐺入獄,老婆重度憂鬱,孩子和他沒感情。出獄後他大澈大悟,現在每天工作12小時,奮力苦撐,亡羊補牢,保一家之圓滿。

人稱小曹,做得一手好菜的曹名生,13年前,因為擔心香港回歸,決定到台灣打拚,希望能出人頭地,衣錦還鄉。因為工作認真,來台灣沒幾年,不僅娶了漂亮的台中姑娘,還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開了一家港式燒臘餐廳,生意興隆。

但也因為餐廳快速擴張,加上孩子出生需要大量花費,為了解決資金周轉,小曹走上險路,變造他人支票,因而觸犯偽造有價證券罪,被判刑4年。

小曹說,既然犯了法,坐牢贖罪本來就是應該,真正讓他難過的是,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卻這樣毀在他的手裡。

一畢業就結婚、沒什麼工作經驗的曹太太,因為失去重要的經濟支柱,每天為了三餐奔走,找工作不順利,還要擔心牢裡的丈夫,面對兩個還念小學的孩子,大大小小的事讓原本活潑開朗的她,因而罹患了嚴重憂鬱症。

「太太生病,是我最難過的,實在對不起她。還在牢裡時,我就決定不管將來怎樣,一定要好好照顧太太,陪陪孩子。就算日子苦一點,至少一家人能開開心心」。

也因此,小曹還在獄中就開始和朋友商量開餐廳的事,出獄後的第二天,馬上申請更生保護會的貸款。不過,這一次他不再大張旗鼓,而是先從同樣開餐廳的朋友頂下一個台中中興大學附近的小店面,從頭做起。

小曹身無分文,卡債倒有幾十萬,還有一雙嗷嗷待哺的小孩和一個生病的太太,靠著朋友的熱心幫忙,湊了些錢讓他做生意,「台灣人真的很好,願意給走錯路的人一個機會」。

他回憶,朋友要他拿到貸款,先買設備跟需要的材料,把店做起來再說,頂下店面的錢以後賺了錢再慢慢還,「剛開始,連店面的房租跟水電都是朋友幫我繳的」,為了這些支持他的朋友,小曹說,「這次一定要好好拚」。

現在小曹每天一早7點就得到市場買食材,8點半開始烤鴨,10點半開店,下午2點多休息半個小時,又得忙傍晚要用的燒臘,一路忙到晚上9點多,才能回家休息。

做了一輩子廚師,回到熟悉的工作環境,小曹說,問題不大;每天超過12個小時的工作,慢火熬烤燒臘跟燒鴨,他反而做得開心,「能忙,是開心的。在牢裡,沒得忙,心裡反而不踏實」。

2年多的努力,小曹的燒臘店逐漸成為中興大學學生口中的美食餐廳,雖然價格不高,一個月下來營業額約5、60萬元,扣掉租金、成本、一家4口的生活費、每個月攤還1萬元的更生創業貸款與欠朋友的錢,還能有些存款。小曹說,錢雖然賺得不多,但都是自己腳踏實地賺來的,很開心。

身體勞累不是問題,曹名生真正煩心的是生病的太太。回憶剛開店時的情景,說話一向沒什麼表情的小曹,突然哽咽起來。

他說,太太的心情跟病況雖然隨著他的出獄有些好轉,精神狀況還是不穩定。他在店裡忙著,獨自待在家裡的太太又開始鑽牛角尖,「不看著不行,有時候,就怕一個電話來,說太太又怎麼了」。「都是我不好,太貪,才會讓太太扛這麼重的責任」。

好長一段時間,曹名生就這樣在家裡、店裡跟醫院三邊奔波,「那時候才知道太太有多辛苦」。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之下,他開始讓太太做點簡單工作,讓她有得忙,轉移注意力,比較不會胡思亂想,另方面也幫忙照顧一下店裡。

現在太太幾乎天天到店裡幫忙,做些打掃、擦桌子、打訂單、收錢這些瑣事,心情好轉,笑容也多了,他說,「看到她慢慢恢復以前笑口常開的樣子,真的很開心。」

孩子是小曹另一個驕傲。以前太忙著賺錢,沒什麼時間陪孩子,和孩子沒什麼感情。入獄之後,孩子也因為他,在學校抬不起頭來,剛出獄時,孩子們不太願意和他多說話。現在不同了,每晚回到家,雖然一身疲累,小曹還是會花時間陪孩子,寫寫作業聊聊天。他說,錯過的,他挽救不了,但他會好好把握第二次機會,參與孩子的人生,好好陪孩子。

現在是曹名生最開心的一段時間,雖然小店面跟年輕時代夢想的五星級飯店相去甚遠,但至少有一個施展手藝、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一個愛他的太太,兩個慢慢接納他的孩子,「我現在只想讓家裡圓滿,那是我最大最大的願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20306
今天的台灣英雄:吳文元養優酪豬鴻運當頭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17212236.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吳文元養優酪豬鴻運當頭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17 08:01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縣17日電)他原本不想繼承家族的養豬事業,卻到國外學習了最新的活益菌液態飼養法;以為能養出獨特風味豬肉,卻實驗了3年才成功,如今自創品牌「優酪豬」,推出紅麴肉鬆等產品,辛苦總算有成。

在彰化縣芳苑鄉從事養豬的豬農吳文元,憑著自創的品牌「優酪豬」,不僅在今年2月的彰化縣農民節表揚大會獲得表揚,也入選了今年的10大經典神農。

走進吳文元位於芳苑鄉的養豬場,不像一般養豬場有一股混雜飼料以及糞尿的味道,豬隻吃的飼料也和一般養豬場不同。一般養豬場的豬吃的都是玉米、大豆等混合成的飼料,而在吳文元的養豬場吃的是液態飼料。

吳文元出生在養豬家庭,家裡以養豬維生,不過從小看到家裡養豬的情形,他卻打定主意絕不繼承家族事業。

他說,「養豬人家很辛苦,每次颱風來,風強雨大,父親擔心豬舍裡的豬會出事,就頂著大風大雨到豬舍去。」「農夫不管是種田或種蔬菜水果,一整年好歹還有幾天可以休息,養豬卻得全年無休,因為豬一年365天都要吃東西。」

吳文元高中時就下決心絕不繼承養豬事業,大學念的也是企管系,畢業後從事飼料買賣的生意,沒想到歐盟一種新式養豬法,又把他和家族的養豬事業連接起來。

10年前他經朋友介紹並利用參加研討會的機會,得知歐盟有一種活益菌液態飼養法,利用這種飼養法養出來的豬不用施打抗生素等藥物,而且豬肉品嚐起來風味獨特。他認為有機農產品是台灣農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決定到國外取經學習,引進國內。

吳文元說,活益菌液態飼養法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活益菌,製作成乳酸液態發酵飼料,就好像人體喝下優酪乳,可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而且生物的生理本質是習慣流質的東西,乾飼料很難入口。就像人類吃麥片習慣和水泡在一起相同,流質飼料比較適合豬隻。

引進活益菌液態飼養法後,吳文元除了在自家的養豬場試養之外,還找了6、7家養豬場一起合作試養。「一開始因為培養不出和國外一樣好的活益菌,飼料的品質不好,有的飼料豬根本不吃,不然就是豬吃了抵抗力不夠,又沒打抗生素,豬隻一一死掉,這些養豬場也一家家退出。」

他回想說,「在不斷實驗培養活益菌的過程中,包括合作的養豬場以及家裡的爸爸媽媽,大家都勸我放棄,說是何必這麼辛苦用新的方法養豬,用傳統的方式養豬就好了。」

放棄的念頭不是沒有出現在他的腦子裡,可是一想到如果這樣放棄了,就一無所有。為了拚一口氣,吳文元還是決定繼續實驗。

吳文元解釋,歐盟國家大多位於溫帶,即便是夏天氣溫也才20多度,可是台灣屬於亞熱帶國家,氣溫高,空氣中的雜菌多,培養活益菌的困難度增加,「吃下實驗飼料最後因抵抗力不夠死掉的豬隻,數量已經多到連我自己都不敢數了」。

在他不斷試驗又失敗的過程中,最後只剩自家的養豬場還在試養。

直到第4年,吳文元才成功培養出活益菌作成液態飼料,可以穩定大量飼養豬隻,養的豬完全不用施打抗生素等藥物,也可以很健康。由於液態飼料都是植物性的,他常開玩笑的說,自家的豬是吃素的,也因為如此,他養出來的豬有獨特的穀物風味。

他說,經由活益菌液態飼料飼養的豬成長期比一般的豬多了一個月,雖然飼料的成本比較高一點,不過注射抗生素等藥物的成本可以省下來。

吳文元養出了符合現代有機農產品趨勢的優酪豬,除了部分送到豬肉拍賣市場之外,由於他擁有企管知識,產品有特色,自創品牌也能闖出一片天。

就和大多數想自創品牌的農民一樣,吳文元提出自創品牌的構想時,包括家族以及朋友還是有反對的聲音。「大家還是認為,養豬的專心養豬就好,為什麼還要去弄那一些有的沒有的東西?」

但他認為,自家的「優酪豬」肉品有特色,何況自創品牌是一條必走的路,晚做不如早做,就毅然一頭栽進品牌的道路。

吳文元對他自創品牌之路也有一番心得,他總是先和通路商討論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再研發設計。

他舉例說,「像紅麴燒肉、肉鬆、肉乾就是最好的例子,將紅麴與豬肉產品結合,符合現代人養生、健康的概念,而且產品在上市前都經過市場分析,才敢上市販賣。」除了肉鬆、肉乾等產品,吳文元不時發想新的點子,推出新產品。

從開始實驗到推出優酪豬至今10年,但吳文元認為,自己還是不算成功,「我們是小品牌,比不上那些大品牌,一些大通路像是超市或大賣場,還是進不去,目前供貨還是以有機商店為主」。

從一個拒絕接下家族養豬事業的小子,到成為走在業界前端的豬農,吳文元10年下來經歷不少挫折,也有不少目標仍待完成。他希望有一天,讓大家都能吃到自然、健康、美味的豬肉,證明養豬也能養出一片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20301
今天的台灣英雄:葉秀燕喪子不喪志廣植福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1617261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葉秀燕喪子不喪志廣植福田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16 08:01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6日電)「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佔有權,積德比賺錢更好」,原是企業女強人的葉秀燕14年前一場車禍奪走她愛子後,悟出這番道理,人生有了新的方向,結束事業後,奉獻畢生積蓄,樂善好施,樂此不疲。

熱心公益不遺餘力的葉秀燕幕後推動慈善晚會,為弱勢團體募款無數,並長期暗助學校清寒獎學金,還不定期兼送愛心麵包給育幼院孤兒及安養機構的獨居老人,她堅持不印名片,但「公益募款達人」及「葉姐」的名號不脛而走。

60歲的葉秀燕出身高雄縣岡山鎮富豪千金,年幼時遭逢家庭變故,家道中落,父母隨後相繼病倒,從小就扛起家計,歷經家世大起大落,令她深感人生無常。

葉秀燕早年獨資經營遠洋漁業、畜牧業,後來改做房地產買賣,14年前正當事業如日中天,每天只想著如何賺錢時,大兒子一場車禍改變了她的後半生。

葉秀燕的大兒子當時在台北念大學,騎機車遭後方汽車違規超車追撞倒地,呈現腦死狀態,經送醫進住加護病房18天後仍告不治,她當時每天以淚洗面,幾乎崩潰並一度萌生輕生念頭。

葉秀燕育有2男1女,往生的大兒子身高176公分,是3個孩子中書讀得最好、長得最好看且最乖最貼心的,愛子無端車禍身故,令她非常不捨,喪失愛子的椎心之痛好像從她的心割去一塊肉,久久無法走出傷痛。

她說,兒子往生後數月,託夢安慰她:「我雖然走了,希望媽媽化小愛為大愛,關心弱勢族群和貧民,默默行善,不要讓人知道。」

她說,在銀行上班的老公篤信佛教,長年茹素,大兒子生前也跟著信教,且經常告訴她「誠信善念」、「散佈福田」的觀念,還要她到賣場買米,載到智障兒童家裡賑濟,她當時忙著做生意無暇理會,兒子的託夢,一時讓她大夢初醒。

葉秀燕從此結束事業,發願投入社會公益,廣結善緣。她的善行從在已故兒子母校岡山國中開始,成立吳氏姊弟岡山國中清寒獎學金,卻從不露面,由校方出面頒發獎學金幫助貧童完成學業,後來又認養高雄縣家扶中心數名貧童迄今。

葉秀燕隨後將公益觸角伸往高雄市,以高雄市福華飯店為基地,幕後捐助並推動各項公益活動,921地震當年,她在福華飯店一連舉辦多場脤災義賣活動募款。後來,漢來飯店副總林淑婷與她在漢來飯店發起真善美慈善晚會,以本身人脈,廣邀企業界人士認購餐券,盈餘扣除餐費支出,全數捐給弱勢團體,規模一年比一年大。

真善美慈善晚會開辦9年來包括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勵馨基金會、魚鱗癬協會、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腦性麻痺協會、高雄縣殘障福利中心等數10個公益團體,都曾受惠,總金額超過新台幣1000萬元。

默默行善的葉秀燕,以非營利公益個體戶自居,從不印名片,看到媒體總是「快閃」。她強調,「行善不為名利,在大兒子保佑下,長女拿到食品科學博士,目前是大學助理教授,女婿也是留美博士,小兒子也正攻讀台大機械所博士班,讓她無後顧之憂,這就是福報。」

她還計劃將高雄縣路竹科學園區附近一塊祖產地捐給腦性麻痺協會孩子,作愛心有機農場。她也希望,今年的真善美慈善晚會,能不受景氣影響,好捐出更多車輛給伊甸基金會使用。

葉秀燕也不定期遠從長女任教的台南縣嘉南藥理大學食品科學系,載送校方自行研發或來校參加鑑定比賽後的麵包,作為愛心麵包,自行開車往返台南、高雄兩地,分送孤兒院院童及養老院老人食用。

為避免外界質疑,葉秀燕舉辦的慈善活動不接受捐款,也不義賣,她只負責找企業主認購餐券,帳目透明化管理,由律師見證捐給受贈團體。

從喪子之痛、一度想自殺到行善的動力,葉秀燕一路走來充滿感恩的心。她也以過來人的經驗,幫助失業及身陷逆境的艱苦人,「不要喪志,勇敢面對現實,持定誠信善念向前走,在人生道路上必有貴人相助。」

認識她的人說,她不求名利,只求讓天疼,她對人生是看開而非看破。她堅信,留德比留財給子孫更好,一貪就會變貧,她的餘生將繼續獻身公益,並透過舉辦活動,凝聚社會愛心,幫助更多弱勢。

她說,「及時行善所獲得的心靈滿足與踏實,萬金難買,讓我投身公益,樂此不疲。」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20299
今天的台灣英雄:王考廷溫潤小暗坑紅茶餘韻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4/20090415134370.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王考廷溫潤小暗坑紅茶餘韻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4-15 08:09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15日電)三峽是全台綠茶主要產地,在製茶達人王考廷鑽研下,將三峽特有的「青心柑仔」茶種製成紅茶,不僅台灣得金牌,還在中國大陸比賽拿下銀獎,成就「小暗坑紅茶」地方特產。

二月天卻仍有夏天的感覺,濕濕熱熱,從台3線轉進三峽橫溪,一路上有不少茶行及茶園,來到山路,轉來轉去,終於看到建安製茶廠身影。

走進茶廠,撲鼻而來的茶香中,有些茶菁萎凋時的澀味,王考廷看起來比52歲的實際年齡年輕,不像已有玩茶30多年的滄桑感。更難想像在他的鑽研下,成就三峽「小暗坑紅茶」的知名度。

從王考廷、王維誠父子泡茶聊天中得知,熱中茶道的人,自然對各地的茶品不陌生,尤其對台北縣的綠茶更是如數家珍,不論是文山包種茶、石碇美人茶、三峽碧螺春、龍井茶或是林口龍壽茶、石門鐵觀音。但很少人知道三峽曾出紅茶,還是台灣紅茶的主要產地。

根據地方志的考據,早在日治時期,當時的「三井」公司就在三峽設茶廠,除了產製煎茶外,還特地成立紅茶專業區,製作「日東紅茶」外銷英、美及香港等地,台灣光復後,農林公司還以紅茶為大宗。

但當時的三峽紅茶是屬「阿薩姆」的大葉茶種,王考廷指著置放在茶廠一隅的老舊機器說,這就是專製龍井的機器,隨著外省人來台人數增加,因應市場需求,多數茶廠轉作龍井、碧螺春等外省茶,逐漸,大家似乎遺忘了紅茶,製紅茶的人愈來愈少。

王考廷從國小就和阿公學製茶,30多年下來充分掌握茶菁狀況及氣溫、濕度等。他說,依萎淍、揉捻、殺青及發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單一樹種製作出不同的茶,不論是包種、東方美人、烏龍或碧螺春。

也因此,他嚐試製作紅茶,他捨棄阿薩姆紅茶的過去,把三峽特有的青心柑種的茶葉拿來試製紅茶。青心柑種的茶種不同於石門鐵觀音的硬枝紅心或文山包種茶的青心烏龍,葉子很嫩且幾乎沒有纖維,還有些淡淡乳香,因此,在製茶過程面臨茶性很容易轉化的問題。

紅茶雖是全發酵茶,但隨著萎凋、揉捻等過程的不同,紅茶的風味會全然不同。王考廷父子經過不斷的嚐試,終於製出滿意的紅茶,於是報名參加茶商公會2006年在南投舉辦的第一屆天下茗茶大賽,擊敗上百名國內外的製茶高手,奪得紅茶金牌獎,2007年還獲中國大陸第二屆「凱捷杯」紅茶類銀獎,聲名大噪。

王維誠表示,不管是台灣或是國外,茶葉比賽多屬區域性的,很少有跨區域比賽,天下茗茶大賽是偶然下得知並參賽,而評審等外人更對三峽出紅茶表示意外,也建立並打響三峽「小暗坑紅茶」的名號。

王考廷笑說,他製紅茶還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綠茶主要以春茶、冬茶為主,夏天才製作紅茶和東方美人茶,讓茶也有季節性的韻味。紅茶也要像東方美人茶般,最好是經過小綠葉蟬(浮塵子)啃食過會更芳香,另外,製茶時的心情也是製好茶的重要元素。

他說,他只會製茶,不會行銷,但有很多內行的人會直接找他買茶,甚至介紹海外客戶及代購,間接讓他的紅茶漂洋過海,外銷到歐美、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地。

王維誠解釋,泡三峽紅茶的溫度不能高,約攝氏85度到90度間就好了,外國紅茶的味道重,才會衍生摻入奶精、糖或再製成果茶、花茶的喝法。但三峽紅茶已有自然蜜香,喝了回甘又溫潤,最多,加些鮮奶就很好喝。

「小暗坑紅茶」因王考廷製茶的功夫而聲名大噪,進而成為地方的特色產業,當地製作紅茶的茶行家數一下子增加許多,有人搶先一步註冊「小暗坑紅茶」商標。王考廷卻淡然的說,各人製茶技術不同,各具風味,消費者會自己選擇適合的口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20295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