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青春鐵馬向前行
市長:青春鐵馬向前行  副市長: 天天天開心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灣風土人情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形塑台灣平民英雄 中央社8日推出系列報導(恕不接受回應)
 瀏覽16,687|回應158推薦4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台北
吐嘈王
ian≈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3/20090307643716.html
形塑台灣平民英雄 中央社8日推出系列報導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3-07 16:00
    
(中央社台北7日電)開年以來,負面消息不斷,中央社將於8日起推出《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每天刻畫一位台灣的平民英雄,報導他們在艱困環境下,不認輸的奮鬥事蹟,為台灣社會注入一些懷抱希望的力量。

國內外持續不斷的壞消息,讓台灣社會彌漫著一股悲觀焦慮的氣氛,可能讓人失去再奮鬥下去的勇氣,然而就在你我身邊,其實還有很多堅持不放棄的人,中央社《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除了自8日起陸續發出報導,也將在中央社網頁上開闢一個相關的專欄(http://www.cna.com.tw/TWHero)。

針對這項系列報導,國內媒體包括奇摩、MSN、HiNet、PChome、Yam、新浪網等入口網站,警廣、中廣、漢聲及教育電台,華視電視台、青年日報、台灣時報、中華日報、更生日報也都將配合刊載播出。

由中央社記者執筆報導的這些台灣平民英雄,可能是一位經商失敗後仍能放下身段重頭開始的生意人,或許是一位不計較成本會計堅持照顧弱勢的老闆,也可能是身體殘障卻能奮發向上的人,或是一位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的人。

這些台灣英雄各有不同的精神面貌,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都是在遇到無法抵抗的逆境時,能找到勇氣,繼續奮鬥,堅持下去。

《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報導,主要在尋找他們逆境求生,樂於分享的故事,希望從這些人身上,看到台灣人不服輸、不認命的積極態度,或是樂觀進取的生命韌性。透過中央社的報導,不僅是肯定他們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更是要透過他們的故事能夠為台灣社會塑造出打拚希望的氛圍。

《今天的台灣英雄》系列預定刊出180則以上的故事,他們將包括士農工商、不同族群、男女老少、或是在台外國人、新移民等等;透過不同的臉譜,同是積極的人生故事,形塑台灣平民英雄的新定義。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03130
 回應文章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今天的台灣英雄:李俊成打造最台平價小摺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9/20090912407840.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李俊成打造最台平價小摺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9-12 08:26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12日電)台灣享有自行車王國美譽,傳統大廠面對大陸進口廉價單車,都把入門產品訂價在新台幣1萬元以上。但打著全車「MIT(台灣製造)」的STEPDRAGON,卻堅持打造平價小摺車。

台北世貿一館內的某個攤位, 1名不起眼的中年男子,滿臉笑容穿梭人潮中,被會場熟識朋友稱為「李總」,他是信昌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成。

李俊成民國86年成立信昌宏,在去年以前,專門生產銷售廉價的「賣場車」與「贈品車」,但利潤低。「有一次出了 1個貨櫃的自行車,只拿不到新台幣1萬元,還要東扣西扣」。從那天開始,李俊成開始構思自創品牌找生路。

「STEPDRAGON(有踏板上的勇者之意)」的前身,是李俊成專營賣場車、贈品車時的「3大品牌」之一;但去年暑假STEPDRAGON已經獨立出來,有自己的標誌與含義,從過去賣場時期的STEPDRAGON脫胎換骨,成為台製小摺的新品牌之一。

李俊成認知到,要在台灣自行車市場繼續生存下去,一定得走精緻化路線。「當初真的沒有想太多,只想做一台好車,評價又好的台灣製的車」。當時的時空環境,大家開始排斥大陸貨,特別是科技族群。

第一台小摺花了李俊成的團隊 4個月時間完工,只有6段變速、零售價格新台幣 3990元。李俊成從一開始就為這台「殺手級小摺」,預留極大改裝空間;而經過改裝的小摺,確實增加不少附加價值,「第一台小摺就是這樣竄起來的」。

打著全車MIT來對抗大陸貨,李俊成的第一台小摺,成功獲得4萬多名消費者青睞,李俊成形容這樣的銷量「真的很恐怖」。

儘管初試啼聲即獲好評,但STEPDRAGON後繼車種不幸面臨原廠設計瑕疵,造成公司必須召回大批小摺的事業危機。李俊成談到這次事件,就是面對,「我們不認為是挫折,而是責任」,也是公司成長契機,可以讓他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辛苦建立的品牌出現產品瑕疵,李俊成說,當然影響銷售,但程度不大。因為公司生產小摺採每月定量,訴求是做服務,生產很多車子,但服務若跟不上,是沒有用的,「你到最後,就是叫罵聲」。

李俊成表示,品牌初創時,在網路上看到很多批評STEPDRAGON的文章,「但顧客覺得不好的地方,我們就改,改到現在聲音慢慢少了,但我們還在聆聽這些聲音」。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李俊成要為STEPDRAGON再開一扇窗,「客製化」。「客製化是我們的強項,也是我們現在主打的服務」,因為他們很希望客人買到的車子都有個人風格。

STEPDRAGON要做 2件事,就是創新與行銷,當然不能忘記品牌設立時的服務初衷,有服務才有未來。

所謂創新行銷,是在STEPDRAGON財力、資源無法與台灣前5大車廠競爭的情況下,殺出1條最不同的生路。李俊成認為,創新行銷不是意謂STEPDRAGON有多特別的行銷方式,「而是把創新行銷與服務結合,服務就是我們的行銷」。

展望未來,李俊成表示,STEPDRAGON目前在知名入口網站搜尋網暫列第 5名,只落後在捷安特、美利達、功學社及DAHON之後,這顯示車友對STEPDRAGON的支持,「在人氣指數高的時候,應做更有意義的事」。

李俊成指出,STEPDRAGON最近加了不少人手,也培育選手參加比賽、出席公益活動。在客服部分,針對中高階產品客戶,推出1年2次到府免費維修,「這是我們的創舉」;公司也在建構車友資料庫,電訪車友,「這是我們參考汽車保養服務想出來的」。

談到MIT,李俊成難掩臉上驕傲神情,「我對MIT的產品真的很有信心」,在整個國際市場都在upgrade(提升)的情況下,中級車市場備受重視。中級車有些料件來自台灣與日本,中國稅重,生產或製造中級車成本不見得比台灣低,「因此,我對台灣未來的國際供應,真的很有信心」。

而STEPDRAGON在這樣的未來環境能不能占有一席之地,李俊成堅持先把「門口的生意」做好,不要貪心,先完善內銷市場,再放眼國際市場與大陸市場,「這是我未來的目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611003
今天的台灣英雄:潘坤地手工剪黏寺廟龍鳳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9/2009090617658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潘坤地手工剪黏寺廟龍鳳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9-06 08:15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6日電)台灣各地許多寺廟建築優美,屋頂正脊、飛簷上的龍飛鳳舞、花鳥瑞獸,更具藝術價值,而這逐漸凋零的藝術是靠老師傅的傳統手工技法,一片一片拼貼出來,潘坤地就是箇中翹楚。

現年56歲的潘坤地17歲拜師,從事剪黏藝術、修繕寺廟工作,至今已悠悠40年。潘坤地來自屏東,台灣從南到北許多寺廟裝飾藝術都有他的作品,他也曾參與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台北大龍峒保安宮修復工程。

剪黏是閩、粵建築特有的裝飾藝術,是寺廟屋頂常見的以彩色碗片製成的人物、鳥獸或花草塑像。

古早時候,村裡要建廟,村民就從自家拿出花瓶、瓷碗等,打破再取碎片作為剪黏材料,現在此情此景雖已不復見,但碗片仍是傳統剪黏的材料。

潘坤地拿起一根粗鐵絲比劃著說,傳統的碗片剪黏,始自鐵絲拗折出的模型,從骨架到粗胚,做出形狀後,再切割適當形狀及顏色的碗片,一片片手工黏上。

但所謂傳統,在這個時代似乎處處受到便宜行事的挑戰。潘坤地說,碗片成本高,一片片切割、黏上又費時耗神,有人開始用玻璃製品,但因遇大雨就碎,再改用成本低的陶片。

如今,陶片成寺廟剪黏裝飾大宗,一樣是鳳,傳統剪黏是從頭到尾一片片拼貼出來,現在常見的鳳則是身體用陶片拼貼,鳳頭是大量製造、千篇一律的模型成品。

潘坤地說,陶片多由中國大陸進口,硬度比碗片低,容易斷,碗片製作的剪黏則可維持30年以上,顏色也能常保鮮豔;只是成本高、純手工速度又慢,「寺廟多已不用碗片了」。

他說,用陶片便宜又快,但缺乏藝術感,真正的剪黏師傅不會認同那是傳統剪黏,也不代表台灣藝術。

全球經濟衰退對寺廟修繕一行也有影響。潘坤地說,以前工作幾乎不停,近2、3年,樂捐的人少了,修廟工程就少,工作偶有停頓。

學藝40年,卻只有一個徒弟。潘坤地淡淡表示,這個行業已不受重視;剪黏要認真學,要忍耐在屋頂工作時曝曬的日頭,有時切割碗片還會劃傷手。他說,師傅只能教訣竅,其他還是要靠自己,「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師傅」。

修繕寺廟、做剪黏常需要攀高,問潘坤地有沒有危險性,他一派順天敬神地說,除了自己注意安全,心也要向善,「好好做,神明就會保佑」。他每次開始和結束一個工程,也都會謝神感恩。

政府不時有修繕古蹟的計畫,但看在潘坤地眼中,「設計師觀念太重」。

他說,政府修復古蹟,找的人技術不見得好,反而破壞古蹟,而保安宮自己花錢請老師傅,修復工程還更精良。他認為國家不夠重視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修復古蹟應多找有技術、經驗的師傅。

很多藝術家一生求的不過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潘坤地亦然。「退休以後,作品還能給人說『這是某某某做的』,稱讚一番,就夠了」,師傅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611000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信衡踩動單騎關懷弱勢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9/20090905142838.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陳信衡踩動單騎關懷弱勢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9-05 08:25
     
(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 5日電)單車環島蔚為風潮,曾獲青輔會青舵獎,30歲的「環島車伕」陳信衡卻與其他人不同,他騎單車環島不只是為休閒,而是上山下海從事社會服務、關懷弱勢的「公益旅行」。

「弱勢族群需要關懷」,秉持這份理念,陳信衡不當老師,專心投入社會服務行列,騎單車環島,上山下海關懷弱勢,希望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台灣這片土地打拚,到處散播愛與希望。

陳信衡從小勤練游泳,是許多比賽的常勝軍,然而19歲那年,正當年輕力壯、追尋夢想的時候,卻因椎間盤破裂而開刀,原以為人生從此彩色變黑白,幸好手術順利,術後他開始騎單車復建,沒想到竟因此騎出新的人生。

滿懷感恩的心,陳信衡一心想把自己蒙受的愛與希望散播出去。他認為騎單車不應只是休閒,應該還可以做公益,旅行和善行也可以相結合。他就此決定以單車行腳寶島,為弱勢族群分送愛與關懷。

今年農曆春節,陳信衡展開為期 9天的愛心單車環島之旅,造訪台東地區育幼院,探訪孤兒及身心障礙孩童,在寒冬中為他們帶來溫暖。

雖然有些重度身心障礙的孩子無法透過言語表達心情,但大學主修心理與特殊教育的陳信衡,從這些孩童的表情與動作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喜悅,也讓他更加堅定關懷弱勢的決心。

9天的單車環島之旅對他並不輕鬆,期間, 陳信衡一度舊疾復發,還好一路上有同行好友加油打氣,還有熱心民眾提供協助,濃濃的人情味支持著他勇敢向前行,身體的痛楚也沒讓他放棄傳播愛與希望的決心。

他與同行好友將這段經歷拍成記錄片,片名取為「環島車伕」,完整紀錄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陳信衡展開單車環島行前,家人擔心他的安全,更擔憂他的身體吃不消,但看到他辛苦的付出與收穫後,家人也大受感動,轉為支援與肯定。

對陳信衡來說,這趟環島行雖然辛苦,卻更激發他推動公益旅行的決心,甚至訂定具體推行計畫。

陳信衡號召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要在暑假裡展開第二趟愛心單車公益旅行,探訪台東育幼院孩童,持續分送溫暖與關懷,並深入大武及尚武地區,進行田野調查,規劃之後發表此行的影像紀錄。

與此同時,陳信衡計劃與中輟生分享他的故事,希望藉此引導中輟生關懷弱勢,走向正途。另外,他也計劃與國小學生分享他的所見所聞,課程著重在弱勢關懷,讓學生瞭解社會上還有許多弱勢的小朋友,進而懂得關心他人。

陳信衡也規劃播映「環島車伕」紀錄片,期盼透過這部紀錄片,擴大推廣「公益旅行」理念。他希望這部片子在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播出,搭配講座、分享會,讓生命教育課程更為全民化。

為了專心推廣公益旅行、關懷弱勢,原本是特教老師的陳信衡,專心投入公益活動,擔任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志工及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的社工,關懷身心障礙及協助防治憂鬱症,這份為社會服務的堅持讓他獲得今年青輔會青舵獎。

獲獎之後,陳信衡再接再厲訂定 2個新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希望精神傳承,第二個目標是到國際發展」。他說,他在青舵獎認識從事國際關懷的朋友,打算合作推動人道關懷活動,把對台灣弱勢族群的關懷散播到國際間。

「我希望關懷社會上的每一個生命」,陳信衡憑著一股愛人的心,從志工到特教老師、進而在非營利組織服務,他騎著單車,將理想化為具體行動,不僅為自己的人生騎出更開闊的風景,為弱勢族群帶來溫暖,也將愛與希望傳播出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610986
今天的台灣英雄:周進升放送頭歲月一甲子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8/20090830939047.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周進升放送頭歲月一甲子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30 08:28
     
(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30日電)他熱愛廣播,近一甲子熱情不減;他因廣播得罪當局遭到禁聲,但沒退縮。把歲月獻給廣播的「放送頭」周進升,年近8旬,還在麥克風前叫太陽起床,猶如一部台灣廣播活字典。

「雖然你和我,每日在空中相會」,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閩南語歌曲,歌名為「懷念的播音員」,旋律優美,歌詞意境動人,獲得許多人歡迎與點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歌曲中的「播音員」是誰,答案是現任每日廣播公司董事長周進升。

民國21年日治時期出生在彰化鄉下的周進升,小學畢業時受到當時日本籍教師的器重,有意帶領周進升赴日求學,但他的母親不放心,後來又因台灣光復而作罷。周進升感到前途茫茫,當時的唯二選擇是種田或參加廣播員招考。

「一半是現實,一半是夢想」,周進升說,「在鄉下種田不甘心,進入廣播卻有些徬徨,但總是代表一個機會與希望」。21歲的他,毅然決定吃廣播飯,並立志在廣播界展翅高飛。

進入彰化國聲電台,周進升走向一條讓他永不後悔的不歸路。他常辛苦扛著10多公斤重的盤式錄音機,在八卦山的160多個階梯來回上下,身體勞累,內心則不以為苦。他說,「為了廣播志業,再辛苦也要撐過去,何況錄音機是美國贈送的,當時相當珍貴。」

周進升在國聲電台初試啼聲,每天透過收音機發聲,感到神奇,也從中獲得工作成就感,並感到莫大的喜悅,內心燃起在廣播界創業的念頭。

民國44年,周進升拿出辛苦的積蓄,並遊說朋友合股,集資在南投縣創辦中興廣播電台,為他的廣播夢想跨出一大步,但這一個起步卻更加辛苦。

「沒有冷氣的隔音播音室,夏天酷熱無比,必須一邊對著麥克風說話,一邊擦去額頭上的汗水,老一輩的播音員都有這個一輩子懷念的經驗」,周進升說起這段往事,臉上露出苦盡甘來的神情。

憑藉著流利的國語、閩南語及日語的多聲帶,周進升在電台主持節目特別吃香,加上他便給的口才,逐漸在廣播界站穩腳步,並獲得同業的肯定與賞識。

眼看他的廣播前途就要一飛沖天,不料,民國45年10月間,他在廣播中的言論,不符合當時政府部門的尺度,遭到警方帶回偵訊,並認定他的廣播言論偏激,下場是徵召入營服役。幸運的是,他擔任「廣播兵」,但也因此錯過了辛苦創設的中興電台的開播儀式。

「打斷手骨顛倒勇」,周進升服完4個月補充兵役後,重回中興電台主持節目,就此逐漸嶄露頭角,成為知名的廣播員,也是電台的台柱。他在廣播中從未透露真實姓名,總是自稱「小弟」。

在聽眾的詢問中,他順口說出要由聽眾為他取名的話後,幫他命名的明信片陸續湧入電台,其中,最多人叫他「放送頭」(廣播龍頭)。周進升說,「這個名字好聽、好記又響亮,也代表對廣播人的崇敬,他非常樂於接受」。從此,周進升的外號就是「放送頭」。

好事多磨!眼看周進升就要在廣播界飛黃騰達,沒想到他又因在廣播中談論當時非中國國民黨籍台灣省議員批評時政的質詢內容,在民國51年遭到當時的警備總部禁聲,黯然被迫離開熱愛的廣播圈。他轉而擔任電視歌唱節目主持人,並於52年參選省議員,但以1000多票落選,人生跌入谷底,萌生退出廣播界的念頭。

他的一群廣播界友人,特別集體為他創作「懷念的播音員」歌曲向他致意,卻也讓他再度燃起對廣播的熱情,6月就重回中興電台主持節目,從此一路順遂。

周進升接著又創辦建國電台,並應邀擔任竹南天聲電台、高雄成功電台及花蓮燕聲電台的經理人或董事,廣播腳步跨越台灣東西部。

雖然廣播事業有成,但周進升還有未圓的夢想,就是從調幅電台跨足調頻電台。在政府開放調頻電台申請後,他立即加入申請行列,並順利在中部成立每日廣播電台,他不但擔任董事長,還親自主持清晨的節目。

他說,電視興起後,有人認為廣播會沒落,但他認為廣播具有隨身性與陪伴性,依然是會成長的媒體,他會「天天在廣播中叫太陽起床」。

已經77歲的周進升,投入廣播界近一甲子,看盡廣播界的點點滴滴,把歲月都奉獻給廣播。他表示,「身為第一線的播音員,願意用生命守候麥克風,並善盡廣播人回饋社會的職責。」

行政院新聞局主任秘書陳永豐稱讚周進升是一部活生生的台灣廣播史;老牌廣播主持人李季準更直接尊稱他是「廣播皇帝」;日本西日本新聞在報導周進升時,形容他是台灣廣播界的活字典。

周進升說,充滿活力的台灣社會給他機會,讓他能夠在廣播路上奔馳,並找到一個實現自我的座標,回首來時路,只有滿心感激!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610983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馨之結合戲劇治療病患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8/20090829904488.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馨之結合戲劇治療病患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29 08:18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9日電)「我不知道這樣做會造成多大的變化,但應該會有些小漣漪,從病患身上的變化,也讓我確信自己推動的事是對的、有意義的」。斗六信安醫院職能治療室主任張馨之結合精神治療與表演藝術,在多家精神科醫院推動「一人一故事劇場」,要幫助更多人。

「一人一故事劇場」是一種結合戲劇表演的精神治療,台上的演員有精神病患,也有一般的社工,表演方式是由台下觀眾提供自身的經驗與故事,台上的演員當場聆聽故事後,必須靠著彼此的默契,馬上把故事如實演出。

張馨之說,許多精神病患因為症狀影響,導致人際互動減少,表達技巧退化,退縮在自己的世界中。透過表演訓練,病患不再是病患,他們轉化成演員,甚至表演出正常人的角色。

不僅患者提高對自我的接納與肯定,她說,透過與劇場觀眾的互動、與同伴合作演出,原本活在自己世界裡的病患,開始與外界有溝通交流,社會對精神病患的觀感開始改變。很多病患家屬看到家人在台上的表現,既訝異又感動。

大學時念的是職能治療系,張馨之因參與手語社等社團,開始接觸舞台表演。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要帶領社團學妹表演受虐小孩的角色,不管張馨之怎麼解說,學妹一直難以體會受虐兒的感受,但同組的學弟在旁幫腔,愈講愈融入劇情。

事後,張馨之問起,學弟才坦承自己從小就是受虐兒。她說,「我本來以為的戲劇,其實是人生,這個人生在舞台中重新被塑造,重新被演出,戲劇和人生是可以被連結的」。

要把藝術表演與精神治療這兩個不相干的領域結合在一起,張馨之扮演的是穿針引線的角色。她要讓藝術表演者、劇場演員了解臨床工作與精神治療領域,另一方面也要訓練精神病患如何運用肢體、口語表達。

今年上半年,她在南投、台中、花蓮等地5家醫療院所展開訓練計畫,雖然青輔會青年壯遊計畫有補助3萬元費用,不過,補助只夠車馬費。張馨之到各地推訓練計畫,都是利用自己的事假。她笑說,還好信安醫院院長體諒,容許她老是請假上「半班」。

這段期間,張馨之的父親也隨行幫忙拍攝記錄,並在部落格上記錄這段期間的觀察心得。他說,女兒很傻,但的確有效幫助了參與活動的多數個案,也同時影響參與的醫療與社輔從業人員,女兒「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讓他相當動容。

張馨之現在正在上垂降、攀岩等課程,明年想把「冒險治療」體驗的部分帶進醫院。她說,以垂降活動來說,參與者必須要肯定自己辦得到,同時相信自己的夥伴能保障自己的安全,這摻雜對生命的掌握與對別人的信賴。台灣已經有人把這套課程運用在無法適應學校體制的中輟生,至於精神患者能否適用,還需要再評估,她希望「冒險治療」領域在台灣能慢慢被看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92111
今天的台灣英雄:沈安寶都市底層下水道推手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8/20090823727802.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沈安寶都市底層下水道推手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23 08:11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23日電)有一種卑微的工作是用卓越的精神來支撐著。陰暗惡臭的下水道中,年近古稀的鎮源營造老董沈安寶,帶領一群不畏惡劣環境的工人,來回穿梭在充斥穢物、曲折的都市腳下,胼手打造污水下水道,還給城市一片淨土。

攝氏37度的高溫豔陽下,沈安寶頭戴安全帽,身手俐落地從下水道工作井鐵梯爬向地面。髮鬢斑白,年近70歲的他,雖已兒孫滿堂,還是重複著每天一大早 6點不到就到工地、晚上10點多工人都下班後才回家的規律生活。

沈安寶笑說,「沒辦法!做這一行已經32年了,要在辦公室裡吹冷氣打盹,不如早點起床到工地巡巡、看看,也當做是運動健身」。

回想創業經過,沈安寶說,26歲那年,他與妻子帶著僅有的新台幣 800元財產上台北打拼。他開過計程車、遊覽車,也做過水泥工、下水道工人,10幾年的工人生涯,讓他最後選擇自己熟悉的污水下水道工程,白手起家。

談起污水下水道的重要性,沈安寶笑瞇瞇的雙眼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他說,污水下水道可以將民眾家中廚房、盥洗室產生的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最後再排向大海,不僅能避免傳統將污水匯入化糞池造成的惡臭、阻塞的問題,也可以降低污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他說,污水下水道工程包括開鑿工作井、推管、鋪設人孔蓋,其中推管(將各種大小的污水管在地底連結、推進,接管至家戶)步驟特別重要,必須透過機器,精準估算污水管在地底推進的位置、方向,不能有任何偏差。

不過,回想起早期在地底「推管」的經驗,沈安寶仍心有餘悸,即使體格健壯的他也吃不消。他說,以前「推管」缺乏機器,工人必須在地底壓氣艙中將空氣灌進壁中,但當地底壓力到達一定程度時,工人往往會出現耳鳴、呼吸困難等症狀,有的甚至還因此罹患潛水夫病。

除了「推管」要精準,各種不同地質也是影響污水下水道工程的重要因素。沈安寶說,像一般的礫石地質,工程班一天可以推管20公尺至25公尺,但如果遇到像是新店、樹林一帶的岩盤地質,「真的就像龜兔賽跑裡面的烏龜」,一天頂多只有5公尺的進度。

不同於建造「地面上」的高樓大廈、利潤相對高的營造工程,沈安寶即使在公司擴大經營規模後,仍堅持專注從事「地底下」、利潤相對較低的污水下水道工程。

他說,污水下水道普及率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指標,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都達到 8成,但台灣只有台北市接管率超過 8成,其它許多縣市根本不到3成。台灣的下水道工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讓大家都有飯吃,這才是最重要的!」談到經營理念,國小畢業的沈安寶不高談闊論「藍海策略」、「布局全球」。他心中堅持的初衷就是希望家人、親友都能因為公司的努力,有一份可以餬口的頭路。

他細數,像太太娘家的小舅子們、自己的兒女、一起打拼的親戚,都是公司最堅強的班底,其他有些跟了他十幾年的工人們,也像自家人一樣,都是一輩子的好兄弟。

或許就是這種在地、家族式的經營哲學,讓沈安寶能夠驕傲地說「什麼金融海嘯,我們公司從來都沒有放過無薪假!」

30多年的下水道工程經驗,沈安寶和他的工人跑遍各縣市,從北到南,從都市到鄉村,在人們不注意的腳底下,悄悄在全台構築起綿延幾千公里的「台灣汗腺」。

儘管天價的華廈仍是營造商及媒體的焦點,沈安寶的身影數十年來如一日沈浸在下水道中,一直卑微而卓越地在地底閃爍著幽微的光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82492
今天的台灣英雄:林炯彥帶領狗醫生義診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life/200908/20090822693304.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林炯彥帶領狗醫生義診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22 08:23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22日電)特殊教育班的一隅,「總是跑給老師追」的小學三年級過動兒,正安靜地與領有狗醫師執照的黃金獵犬bank膩在一起親密互動,患有氣喘的「bank爸」林炯彥則在一旁看著這溫馨一幕。

自企業退休後,林炯彥長期擔任社團法人台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狗醫生協會)志工,帶著家裡的狗醫生bank與巨型雪納瑞winner,走訪老人院與特教班,以狗狗特有的忠心與和善,融化長者與智能障礙孩子的心,陪伴他們復健或融入社會生活。

雖然自小愛狗,但林炯彥患有氣喘,狗毛常引起氣喘復發。一次從捷運站回家的路途中,氣喘復發,「差點死掉」,好不容易撐到家裡,住院10天後,只好忍痛送走bank和另一隻狗。

不過,愛狗的心在他氣喘狀況稍有好轉後,「故態復萌」。林炯彥不但領回bank,又養了winner,重新與狗為伍。

有一天在電視上看到狗醫生協會的狗狗上電視宣傳,狗醫生們個性穩定又有耐心,他轉頭看看家裡正在嬉鬧的那兩隻,興起了帶bank與winner受訓的念頭。

家犬要成為領有執照的狗醫師,須透過基礎行為訓練6週,考核及格後接受中級行為訓練6週,再經考核後又接受高級行為訓練6週,最後是狗醫生篩選測驗,及格後受訓及實習,才能加入服務行列,每年還須重新認證。

由於希望狗兒都能在「愛的教育」下完成訓練,過程中嚴格要求不能對狗打罵。「連聲音大一點都不行」,林炯彥憶起訓練過程中的艱辛,記憶猶新。

為了訓練winner蹺屁股敬禮,指令一下,他就拉起winner的屁股反覆訓練,但牠當時怎麼都學不會,「牠挫折我也挫折」。而一招「鼻接食」,光是要把食物放在狗鼻子上,警戒犬出身的winner,說什麼也不依,折騰半天,也考驗林炯彥與狗的患難情感。

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報。

林炯彥說,有一次帶winner去養老院出診,一位平時不與他人互動,也不願與別人說話的阿媽,看到龐然的winner走近,在輪椅上不免感到害怕,但winner搖著尾巴慢慢靠近,讓阿媽認識牠。

在復健師與林炯彥的搭配下,阿媽高舉零食丟向遠方,讓winner跑去吃後,再回來阿媽跟前待命。這樣的互動過程,不但讓阿媽復健,也敞開她封閉已久的心靈,與winner一搭一唱,彷彿很久不見的老友。

兩週後再到養老院時,阿媽一家人都來了。他們很好奇究竟是誰這麼有本事,竟讓阿媽變得開朗,又願意復健。結果是結成了一段溫馨的人狗緣。

又有一次,bank到特教班「出診」,一個「總是跑給老師追」的小學三年級過動兒看到bank,眼睛睜得大大,充滿好奇心。Bank的魔法與可親,與過動兒發展出信賴的友誼,不時可在特教班的一角,看到過動兒趴在bank背上親暱互動。

林炯彥說,後來每次去特教班,再沒看到這個過動兒被老師罰站了。

愛狗的林炯彥,把這份愛透過狗狗傳給需要幫助的人,「也顧不得氣喘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81705
今天的台灣英雄:蔡有力戒毒重生助人更生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life/200908/20090816544791.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蔡有力戒毒重生助人更生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16 08:16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16日電)他曾經沉迷毒品,有20年的時間,一直斷斷續續進出監獄,前年出獄後幡然徹悟,現在蔡有力帶領更生人打零工自力更生,他說,「靠自己的勞力買下第一件襯衫時,是我這一生最高興的事。」

50歲的蔡有力曾經罹患小兒麻痺,身材瘦小,與70歲母親租住高雄縣鳳山市,靠著低收入戶補助費和打零工及管理一家娃娃機店收入維生,並義務擔任「更生人戒毒脫貧愛心會」秘書,為35名毒品更生人會員找工作機會。

毒品被認為是罪惡的根源,毒品犯幾乎無可救藥,但曾深陷其中,且長期接觸毒品而更生的蔡有力有不同看法。他說,毒品更生人是經濟弱勢族群,他們只求溫飽,只要有 1份工作,大都能遠離毒品的誘惑,這比任何輔導還有效。

蔡有力表示,毒品更生人出獄後通常都已戒毒,但因找不到工作,就四處閒逛,經不起「藥友」慫恿,容易再度淪落吸毒,缺錢買毒時就搶、偷、騙,無所不用其極,不到1年便又回籠。

基督教高雄縣鳳山聖教會教友去年 6月組成愛心會,並募集一筆經費,協助毒品更生人,補助毒品替代品美沙冬藥品的費用,也協助他們找工作。蔡有力是創會會員。

毒品更生人大都沒有專業技術,因此愛心會只能找一些清潔、清掃、粉刷之類的勞力工作,再分配給會員,每人每天工資新台幣600元。

「工作流汗,感到人生充實」,蔡有力帶領毒品更生人一起清掃學校水溝、整理環境。他說,勞力工作流汗,生活充實,可以溫飽,很心安理得;不像從前偷、搶、拐、騙,取得購買毒品的金錢,內心慌張,連覺都睡不好。

蔡有力以第一次領到的工資在夜市購買藍色、白條紋襯衫及長褲,他一直記得總共花費計新台幣 380元,至今衣褲未因所得稍有增加而棄置。他說,這是他重生的紀念品。

回憶過往,蔡有力國中畢業後學習鐘錶維修、雕刻,隨後在台北開設藝品店,賣雕刻、珊瑚、象牙、貝殼雕刻藝術品,僱用7名員工,每天淨收入近新台幣1萬元,也與女友生下女兒。

民國70年野生動物保育法頒佈實施,珊瑚、象牙不能買賣,藝品店業務逐漸萎縮,最後關門。民國73年,蔡有力南下嘉義縣朴子鎮與友人經營「大家樂」,豐厚的收入讓他生活很優渥,惡運卻也臨身,他在高雄會見朋友時,出於好奇又被人慫恿,嘗試了摻雜海洛因的香菸,從此陷入毒品深淵。

蔡有力於民國78年因搶劫入獄,此後進進出出監獄,直到民國 96年6月出獄,有天在鳳山市閒逛到聖教會,發現廣場一堆人在領取日用品、吃午餐,他好奇進入,發現數名「藥友」。他了解聖教會關心弱勢家庭與更生人之後,幡然徹悟,脫離毒品的誘惑。

「教會人員與更生人和弱勢家庭非親非故,為什麼要關心他」? 蔡有力感受到教會資源來自大眾,大家的好意,他不能糟蹋。

這股鼓勵力量,加上以前的教訓,蔡有力服用美沙冬9個月後,完全停藥,遠離毒品。

愛心會毒品更生會員增加到35人,平時接受愛心會分派工作上工,每周日參加教會禮拜,蔡有力並在去年7月受洗。

「吸毒會家破人亡,這是吸毒者的最好寫照」,蔡有力很後悔。他說,吸毒後,女朋友帶著女兒離去,至今沒有與他相認,他知道女友、女兒住處,但沒有顏面去相認。

景氣不佳,讓蔡有力很珍惜現在擁有的簡樸安定。但近半年學校、社團、公司行號僱工減少,也讓他很憂心,擔心會員沒有工作又可能淪落吸毒。他正透過教會及各項關係替更生人找工作,也希望企業界關心,提供工作機會。

蔡有力希望協助其他毒品更生人走出「天人交戰」的困境,迎向未來,更盼望社會各界不要排斥他們,「給他們一份工作,就能遠離牢獄,也可以降低社會成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81704
今天的台灣英雄:董信成傳承四句聯精髓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life/200908/20090815509350.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董信成傳承四句聯精髓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15 08:21
     
(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15日電)「四句聯」在婚喪喜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台灣特有的習俗。台中市的董信成默默扮演著傳承阿嬤的四句聯傳統文化角色,不僅用心揣摩並加創新,成為箇中佼佼者。

台灣人很重視場面,婚喪喜慶都要擺出體面而隆重的排場,除了主角人物受到注目,營造當下氣氛也相當重要,這等要事就需要仰仗負責控制場面的司儀了。在司儀工作中,巧妙運用四句聯串場及製造氣氛,便成為整個儀式成敗的關鍵。

「雙雙對對,萬年富貴」、「茶盤圓圓,甜茶甜甜,兩姓合婚,明年雙生」,這些是經常聽聞的四句聯,代表著祝福與喜悅,這是台灣人特有的傳統習俗。不管婚喪喜慶的舉辦方式、穿著的服飾、辦理的地點及儀式禮節等如何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設法找人到場說四句聯,這樣的禮儀才算完整與體面。

董信成與四句聯結緣已超過30年。他的阿嬤是鄉下農村中的媒婆,每當村中有人辦喜事,都會邀請他的阿嬤到場說吉祥話(四句聯),他則跟前跟後看熱鬧,無形中也對四句聯產生好感及興趣。

「我對四句聯產生興趣,最初其實是為了可以吃到好吃的東西」,董信成這麼說。因為每當阿嬤為人說些四句聯,對方總是十分喜悅,充滿了感謝,隨後便會招待吃些湯圓之類,在當時算是美食的東西。他跟隨在阿嬤身邊,也總有機會分享,心中因而期許,自己也要像阿嬤一樣,透過說些四句聯來換取鄉親的歡迎與美食。

董信成說,台灣的四句聯類似唐人絕句,除了比較為人熟悉的五言與七言之外,也有4個字的四句聯,甚至兩句的對聯也可以算是四句聯的變體。各式各樣,迎合婚喪喜慶氣氛的話,都可歸納在四句聯範圍內。其中閩南語的四句聯居最多數,國語的四句聯也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從起先的好玩,到逐漸迷戀上四句聯,董信成就此成為四句聯的信徒,開始蒐集相關的書籍。「我在彰化員林讀高中時,聽說台中市有一家書店在賣早期四句聯的書,竟然勇敢的隻身直闖台中,用身邊僅有的零用錢,一口氣買下好多本擺在書局角落的四句聯的書」,董信成以滿足的表情回憶這段往事,「我和四句聯的緣份就此難分難解」。

為了背誦四句聯,董信成曾被鄰居誤以為精神有問題,因為他口中不斷重複四句聯的文句。回想起來,他覺得這雖然好笑,但也因為如此,腦海中才能記住多達200、300組的四句聯,足以應付各種不同場合。

董信成退休後,更以四句聯做為他的志業,當它是一份專業工作。他說,不論婚喪喜慶,都有人邀請他擔任司儀,要他在場面上秀出拿手的四句聯,帶動場面氣氛。

很多人肯定他的拿手絕活,口耳相傳,讓他成為中部地區知名的四句聯名嘴;「四句成」這個名號也逐漸變成董信成的招牌,邀約不斷。他說,曾經在同一天內,連趕6場喜宴,展現他的四句聯功力,而且6個場合裡所說出的四句聯,內容完全不一樣,博得朋友讚譽有加。

董信成的四句聯除了傳統的文句外,還不斷自行開發改良,並結合現代的時事與名人,讓聽聞者更愛聽,更能感受其中意境。譬如總統馬英九、名模林志玲等,都曾出現在他的四句聯內。

董信成相信,四句聯是可以教化人心,溫暖社會的台灣傳統習俗,不但不能讓它消失,甚至還要發揚光大,透過這類趣味性的吉祥話,輕鬆地化暴戾為祥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社會更和諧。

他也不怕別人偷學他的四句聯,因為他會不斷創新,推出更多的四句聯,甚至還要集結出版專書,讓四句聯成為台灣文化歷久彌新的一部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72491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青國少林習武心懷善念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L.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908/20090809281018.html
今天的台灣英雄:張青國少林習武心懷善念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09 08:47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 9日電)隔代教養的張青國,小學就逃學、逃家, 9歲被爸爸送去大陸少林寺學武,現為少林寺第一個台灣俗家弟子,常在全台各地傳授少林武術和義演。少林寺改變他的人生,如今他最想辦武術學校,幫助迷途孩子習武又習德。

張青國的理想是辦一所 9年一貫制的武術學校,專門招收不想念書、靜不下來的好動孩子,在 9年國民教育中,同時給予武術訓練。他說,因為練武很累,會想靜下心來唸點書,這是他的切身體驗。

會與武術結緣,與出身單親家庭有關。張青國 2歲時父母離婚,由祖母帶大,也在麻將桌旁長大。祖母的溺愛,使他在小學1年級就翹課、偷錢打電動。8歲時,奶奶病逝,後來他變本加厲,逃學、逃家,流連遊戲機店。

張青國說,那時爸爸三天兩頭跑學校,大家也都認為他「沒救了」,整個生活雞飛狗跳。曾經看過大陸童星釋小龍功夫電影的他,覺得少林武術很厲害,就告訴爸爸想去少林寺學武,結果真的被送到少林寺。

1990年到少林寺,張青國才知道什麼叫做「苦日子」。每天清早4時50分起床,環繞2座山跑50分鐘,師叔還拿著藤條在後面追趕,逼得他和所有師兄弟都得跑得比兔子還快。

剛去時還拉肚子 1個月,他說,因為早餐喝泡滾水的麵粉配豆芽菜,饅頭有時是酸的,午晚餐則常是冬瓜大餐,吃都吃到怕。

居住的環境也是磨練心志。30坪的房子中, 2層大通舖睡20幾人,沒冷氣、沒風扇,夏天氣溫達攝氏39度,得趴睡才會散熱;冬天大雪零下15度,雖較少練功,仍跑步坐禪,手指、腳後跟都凍到腫裂,因為沒藥膏,泡鹽水消毒殺菌,熬過幾年才適應。

習武生活還得每天挨打。張青國回憶,練功動作稍微做不好,師叔藤條就打下來。不聽話也會被狠狠修理,曾有師兄弟偷錢買吃的,師叔發現後,一大清早開始打,硬的白蠟桿打斷10幾支,大腿打得變成紫色,隔天一早又叫去跑步。

想到這些苦日子,張青國認為是命運的安排,雖失去念大學的機會,卻未失去本性、走入正道。

因為必須當兵,張青國在2000年回台。不過,回台後一直不得志,只能做水泥工、服務生、保全、保鑣等臨時工。2007年上電視節目後知名度大增,譭譽卻也跟著來,有人批評他只是少林寺山下武術學校學徒,台灣禪宗佛教會則主動邀他在全台各據點教授少林武術。

張青國的朋友呂靜芬表示,張青國去少林寺時,兩岸政治氣氛仍很敏感,台灣民眾不能直接進入少林寺習武,因此,先在山下影視功夫學院學武,經過 5年被推薦進入少林寺皈依,並參加武僧團,參與國家級少林武術表演。

張青國在山下只學基本功如劈腿、空中動作、體能訓練、耐力等,進少林寺才進階學拳法、兵器等高深武術。台灣小學學歷的他,在大陸取得相當高職的武術中專文憑,如今知道學無止境,每1、2年會回少林寺精進武藝。

少林同門的台灣禪宗佛教會秘書長華琳表示,少林寺近年對外賓公開表演國家級武術,僅靠寺內約 200名出家僧眾不夠,因此成立武僧團,從外圍的武術學校精挑武僧再訓練表演。

華琳說,張青國專長的「針穿玻璃」、「五槍刺身」、「頭開鋼板」,都是正宗少林硬氣功絕技,在其耍刀鞭、舞槍棍等少林18般武藝時,十足「北腿」勁道。

傳揚少林武術的同時,張青國也不忘關懷弱勢,定期到台中戒治所教煙毒犯學拳法武術,幫助他們運動排毒;也到桃園龍潭啟智教養院及孤兒院、育幼院等地義演,但念念不忘仍是辦武術學校。

他表示,師父釋延璋告訴他,「武為德用,德失武廢」,品德好,武術可強身健體,品德不好,武術再好也沒用,武術練到頂的精神就是要修身養性。

少林寺經驗讓張青國認為,孩子小時會聽人講道理,上小學後吸收很多訊息,大人講的道理,不一定聽得進去,要有適當的教訓做為教育方式,否則可能從逃學、逃家,變成偷搶、放火殺人,學武則可使浪子回頭。

張青國在網咖看到很多中輟生,不愛讀書,父母不管,天天掛在網路上,身旁一堆一起向下沉淪的壞朋友。他總是想,「若讓師叔、師伯或武術學校教訓,一定會變好」。

萌生辦武術學校的念頭已久,張青國最近看到苗栗縣政府打算明年開辦武術學校的訊息,反觀自己的理想卻還很遠,不禁慨嘆辦武術學校需政府或財團支持,但他仍會持續努力,克服萬難,一步步朝目標邁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3572488
頁/共1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