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有緩急,雙方都阿Q一番,使緩不礙急,而事緩則易圓,這是人類的心智與客觀的時間互動的藝術。其實不過是裝癡裝聾各退一步,都別佔著路,路就出來了。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319521.shtml
北愛經驗…賴起跑 不是踩煞車
【2008/04/29 聯合報】【聯合報╱施威全】 2008.04.29 02:45 am
東倫敦移民法律與生活諮詢局法律部門負責人(英國)「創造性的模糊」,是十年前愛爾蘭與英國簽下「北愛問題協議」,推動北愛和平過程的關鍵。這份協議,得以讓雙方政府以及北愛多數黨派共同接受,重點在於部分條文遣辭模糊,以便各方各自解讀。「創造性的模糊」,被用來達成初階段共識,擱置艱難的基本立場問題,功效在於:提供下一步政治協商的平台。接下來,愛爾蘭共和軍的去武裝化談判,就是在這基礎上出發。
J.鮑爾是當時英首相布萊爾的幕僚長,北愛和平談判的核心人物,多次自己擔任密使,會見共和軍的政治代表和武裝議會。鮑爾最近公開部份日記內容,提到「創造性的模糊」的精髓:不在於說服對方,而是凝聚己方內部共識。鮑爾的經驗,幾次談判破裂,關鍵都在雙方陣營的領導者遇到內部的反彈。
領導人對於和平進程有期待,但是內部有雜音。這些聲音涉及基本立場的堅持。鮑爾說,往往只有百分之五的異議,會打破百分之九十五都贊同的協議。創造性模糊的功效,在最致命的立場議題上,讓雙方陣營得以用來整合各自的內部共識。
選前馬英九講了幾次「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協商」;李登輝則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九二共識」。實情是,兩岸之間並沒有一份協議叫作「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不是法律文件;但九二會議的確達成擱置爭議的共識,這是歷史事實。如果硬要辯論有無「九二共識」,台灣社會永遠無法達成共識。整合之前,馬英九政府硬要在此基礎上與對岸談判,只能帶回一份面臨台灣內部巨大反彈的草案。
起用賴幸媛任陸委會主委,就是提供一個整合台灣內部共識的創造性平台。細讀賴在聯晚的專訪,有言語點出箇中三昧:她說,她在一中各表上與馬、劉意見一致,她要在這基礎上調和各黨派意見差異。
藉用北愛經驗來分析賴的出線,恰好不是起用一個「黑臉」,也不是融冰政策的遲退。恰好是務實的選擇,為了兩岸政策繼續發展。
我個人的解讀,賴幸媛的一中談法,有現行憲法為後盾,為其政策主張建立法律的正當性,這是起跑的預備動作,不是踩煞車。
賴是馬英九的個人選擇,在兩岸棋局中,馬未上任,就先出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