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蕭765萬票當選的政治意涵,美國新聞周刊已經用發生在亞洲的幾場選舉做出註腳,就是亞洲正在興起務實主義風潮,在日、韓、台、泰等國新選出的領導人,都是務實主義者,新聞周刊用「pragmatists」描述這幾個國家的新領導人,蕭萬長去博鰲論壇,是持台胞證等細節,台灣人民真的那麼在意嗎?
新聞周刊在馬蕭當選當時撰寫的文章,就曾用標題「笨蛋,問題在經濟」,詮釋馬蕭的勝選,然後一個副標,就是「選擇新的總統,台灣選民焦點鎖定他們的口袋,而不是對中共的恐懼」 (In choosing a new president, Taiwanese voters focused more on their pocketbook than fears of Chinese dominance.)
用一種形式主義,或透過對某種意識符號的極大化,想要去形塑一種政治張力,進而操控人民意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或起碼暫時已經不管用了。
選民腦袋很清楚,蕭萬長就算持中華民國護照,用中華民國副總統當選人的名銜,堂而皇之的在海南島通關入境,跟他們銀行存款與每月收入沒有關係。博鰲論壇的大會手冊上,蕭萬長名字印得很大,也不會讓他們的日子好過一些。
台胞證或大會手冊,就是那個副標上的字眼:「fears of Chinese dominance」,對中共支配統治的恐懼,民進黨最近提的,包括呂秀蓮、洪奇昌等所談的都是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並不是不再有意義,而是必須跟人民的質生存與發展,產生有意義的扣連,要不然,就只剩下一種既弔詭又荒誕的禁忌,人民已不甩這套了。
將眼光從那本證照或手冊上移開,兩岸沒有好的辦法,擺脫主權糾葛,去做點實在的事嗎?最近,兩岸相互之間,已有一些微妙的變化,都搭上這股務實風潮,大陸銀監會放寬台灣銀行業登陸的限制,中國國際航空有意來台設處,我方也要開放兌換人民幣,要趕快周末包機。
當人民都拿掉了心魔,決定展開雙臂去擁抱兩岸的各種可能性,民進黨似乎猶不知所措地還在魔障中盤桓,撿拾他們過去曾經火熱的薪柴,找一些快奄息的殘燼,擷取一點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