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初,荷蘭人佔領台灣後,荷蘭新教傳教士緊跟部隊來台傳教。為了讓「沒有文字」的台灣原住民能夠信仰基督教,傳教士們用羅馬拼音來翻譯並拼寫平埔族語,完成了台灣第一部「新港文聖經」,也就是當年所謂的「台灣蕃話聖經」 (註一)。 18世紀鄭成功光復台灣以後,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來到在台灣南部傳教。因為早期從中國閩南遷移到台灣的來的移民使用「沒有文字」的閩南河洛語,所以長老教會傳教士,繼續使用羅馬拼音來翻譯聖經,好讓閩南人可以用河洛話來讀聖經。
從台灣早年的歷史可以了解,羅馬拼音是外國傳教士,為了向沒有文字的台灣早期移民及原住民傳教所使用的權宜措施。但是羅馬拼音是不是最適合河洛語的拼音法?是否唯一的拼音法?或者可以適用於取代有完整文字系統的中文(或稱華語) 及其發音方法,都是個十分值得商榷的事。應該要透過學者的討論與反複驗證來決定。但是教育部及部分深綠學者,將羅馬拼音無限上綱到了追求國家認同層次,以求有別於「中國」或「中華民國」,就已經操作過頭了!甚至還有極端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倡議使用羅馬拼音來取代中文,發展出「台灣人的文字」,徹底割斷台灣與中國的文化臍帶,那簡直是到了非理性的地步了! 我們看韓文、印尼文,都是使用拼音字來取代文字,所以造成同音字過多的現象,如果中文也使用羅馬拼音方式來取代文字,由於中文同音字又特別多,必定造成整個中華文化的紛亂!
作為國家語言的拼音方式,選擇羅馬拼音、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來作為標準,是個極為嚴肅的課題,不能以宗教或政治意識來做決定,而要以科學方法來鑑定何者易學好用,何者最普及。換句最有生意頭腦的台灣人最能理解的話來說:「那個市場最大?」
顯然的,用羅馬拼音來拼閩南語,只有在台灣的閩南人會使用,中國的閩南人不會使用,星加坡說閩南語的華人也不會用。所以它的最大「市場」,也就只包括現住台灣的河洛語使用者,及少數旅居國外的台籍移民會使用。充其量,可以使用的市場規模,大概就是一、兩千萬人左右。教育部及台獨大老,有心讓下一代的台灣兒童都能開始使用羅馬拼音來學習母語 -- 閩南語,固然是無可厚非,但是這應該是個選項,而不是必要,畢竟還有很多台灣居民不是以閩南語做為母語。是否要強迫外省人、外籍新娘、客家人、原住民等的第二代,也來學習不是他們母語的閩南語?如果是,不是陷入當年「外來政權」強迫台灣人學習「國語」一樣,是「不尊重地方文化與語言」,是「福佬沙文主義」在作祟?
我在國外居住期間,眼見有些台灣朋友要求他們的子女學習閩南語,好方便與台灣長輩溝通。但是這些華人小孩,見到了其他說華語的台灣同胞或大陸人,只能使用英語交談,讓外國人百思不解,也讓我們這些華人感到萬分感慨。雖然保存母語是件好事,但是也因為大人的私心或政治正確,讓下一代人,失去了與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語言溝通的機會,將來甚至還會限制他們在職場裡發展的前途。
注音符號拼音,是民國以後使用的拼音法。老一輩的中國人,早年從中國移民海外的華人、在台灣受過國民教育的台灣人,都是使用注音符號拼音。 這個「市場」,應該是使用羅馬拼音人口的兩、三倍以上。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注音符號無論是電腦輸入或手機短訊輸入,都相當不方便。現在除了在台灣的居民還在使用注音符號拼音外,在海外的外國人學習中文,幾乎沒有人再使用注音符號來拼音,將來它的「市場」,注定會逐漸萎縮。
使用漢語拼音,除了全中國、星加坡外,聯合國也曾經公布,已經成為世界通用的華語拼音標準。 因此,漢語拼音,全世界大概有13億以上的「市場」。對學過注音符號的台灣人來說,漢語拼音十分易學好用。筆者個人經驗是3個月就可以十分順手。現在筆者寫文章的中文輸入,無論繁體或簡體,都可以用漢語拼音,流利快速的完成。用慣了漢語拼音後,再使用注音符號輸入,感到十分笨拙,無論手機簡訊或電腦輸入,速度都遠遠比不上用漢語拼音之簡單快速。如果撇開「反中」的意識不談,漢語拼音因為都是使用英文字母拼寫,確實比較科學也合乎規範多了。如果能夠將漢語拼音標明在所有的路標上,對於許多來台觀光的外國人及中國大陸客,一看就可以正確讀出繁體的街名來,這對觀光事業的提升,絕對是一大助益。
原本屬於「看守內閣」的教育部準備在下台前,回馬一槍,要求小學生開始學習羅馬拼音。這讓我想起早年國民黨執政年代,許多新的學制或教材,都先在中小學特設的「實驗班」實驗一番,等到證明可行之後才向全國推廣。建議教育部先成立一個實驗班,選出一群7、8歲大的小孩做實驗,同時學國語、英文、羅馬拼音,看他們會不會造成學習障礙、學習遲緩,或甚至精神分裂,再決定是否要推廣到全國小朋友來學習。
我也建議這些熱心推廣閩南語教學不遺餘力的教育部長、台獨大老及阿扁們,應該以身作則,將他們的金孫們送到「閩南語羅馬拼音教學實驗班」來做實驗,作為全國家長的表率,不要讓他們的金孫們,一勁地學習英文,忘了他們偉大的母語!
----------------------------------------------------------
參考資料: bible_study@ib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