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最近民主黨初選可以看到,無論喜萊麗多麼有經驗、視野、甚至能力,恐怕還會打不過奧巴馬以『年輕人』聚集的『時尚(fashion)』所造成的效果。
在拔樁下鄉的同時,馬營應該動用青年發起『時尚』運動,把馬英九放在一個『變革』和『前端』的行銷形象中,讓更多的饒舌歌、滾石樂,加上MTV動片也成為助選的一部分。
使年輕人用輕鬆的方式發泄他們對民進黨現狀的不滿和對改變的盼望。以不變應萬變對某些年齡層的選民可能缺乏動力。
民調變民「掉」?藍營憂心忡忡
【中時電子報毛嘉慶/專題報導】 2008.02.11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綠卡風波持續發酵,馬營、媒體民調,馬英九掉了五個百分點,若依民進黨內部民調,謝長廷和馬英九的民調差距因此拉近到只差十個百分點。儘管馬陣營質疑綠營民調的準確度,但馬英九在綠卡問題上態度反覆,導致過去領先的「民調」成為「民掉」,卻是不爭的事實。
馬英九自宣布參選總統以來,民調始終高於對手謝長廷,遠見雜誌在今年一月十五日到十八日所做的民調中,甚至有高達六十二點三%的民眾認為,國民黨的「馬蕭配」會贏得總統大選,僅三十七點七%看好民進黨的「長昌配」。當時馬英九接受訪問時還笑說,「民調只是一時反映,我會注意,不會在意」。
不過,國民黨在立委選舉中大勝後,包括中時、TVBS、聯合報等媒體民調,卻不約而同顯示,「馬蕭配」民調由原本的近六成,疲軟下跌五個百分點左右,反倒是謝長廷聲勢逆勢,從原本的十八%,上揚了三至五個百分點。綠卡事件後,雙方差距再度拉近。
儘管表面上看來不在意,但藍軍內部對於雙方民調差距縮小卻甚感憂心,不少藍委更將民調視為「重大警訊」。有立委私下表示,「連宋配當初民調支持度高達七成,最後還不是輸了?綠卡事件不只攸關馬英九的誠信,更凸顯馬陣營危機處理有問題,如果再不找出解決之道,恐怕國民黨又要重蹈二○○四年的覆轍」。
對馬英九而言,也許民調真的只是「一時反映」,但在藍綠基本盤穩固的台灣,民調對於廣大、尚未表態的中間選民而言,卻確實具有「參考價值」,不但會影響他們的投票意向,甚至可能形成總統大選結果翻盤的「最後一根稻草」。
簡單來說,若馬謝民調差距持續拉近,會讓淺綠或中間選民認為,投給謝長廷不會變成「廢票」,這一票對總統大選會造成影響,綠營自然就會產生催票效應,而國民黨原本期待由立委選舉帶來總統大選的「西瓜效應」,則有可能轉變成「鐘擺效應」,因此,若馬陣營還輕忽民調下滑帶來的警訊,恐怕最後會得不償失。
仗義每都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