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青春鐵馬向前行
市長:青春鐵馬向前行  副市長: 天天天開心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馬英九全國策略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文化白皮書》馬承諾:每年文化預算200億
 瀏覽3,361|回應21推薦3

華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老楊
mioo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感謝馬政府准我全家團圓

文化白皮書》馬承諾:每年文化預算200億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上午發表文化白皮書,訴求以文化為核心的全球布局,並宣示以文化領政的指標思維,以文化總統自居,承諾一年內將文建會升格為文化觀光部,四年內將文化預算從1.3%提高至總預算的4%。每年預算約200多億元。

馬英九上午在觀賞優人神鼓後提出文化政策,他指出,文化是台灣的關鍵實力,唯有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以小搏大,才能永續經營。他舉雲門與優人神鼓劇場為例強調,以文化力感動國際,為台灣形象帶來的外交加值,是金錢外交所不能比的。

馬英九表示,面對中國崛起,台灣應該以文化為前鋒,對大陸輸出創意和價值,發揮燈塔效應,促進大陸的社會發展,同時為台灣創造和平紅利。他主張全面開放兩岸文化交流,包括兩岸媒體相互駐點採訪正常化;支持各級學校與大陸學校交換學生;鼓勵民間基金會深入大陸;發起華文世界的「「諾貝爾獎」,以文學、戲劇、音樂為主,促進華文世界的價值交流;促成兩岸合作編纂「二十一世紀華文大辭典」透過文化平台,讓兩岸超越政治紛爭。

面對21世紀內容產業的激烈競爭,馬英九主張成立「文化產業研發中心」及「台灣電影中心」,以當年扶植高科技的決心與魄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他同時舉謝長廷在高雄市長任內提供1000萬元的補助,吸引電影到高雄市取鏡,就是很好的構想。

馬英九認為許多被歸為「本土」的東西其實充滿了國際潛力,強調閩南語就是台灣重要優勢之一。

【2008/01/24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您知道得太少了,拿出證據來說話──
    回應給: Alex(Alex) 推薦0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年白色恐怖下,沒有國民黨的支持,您想到處訪問?

當年國府不應該白色恐怖,但是雖然,它沒有錢,但是它還是做了不少該做的事──

您,還不承認是藍皮綠骨──

在我理性中間選民眼中,您是逃不了的‧‧‧

李扁路線就是把國民黨的一切都抹黑,除掉‧‧‧泥土研究台灣史,您不要裝內行,寫不出東西的大話,自己去吹吧──

專想嘲笑這種綠骨藍皮的中間選民泥土有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36003
綠營說成東的,我就說成西的
推薦0


Alex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當時的民歌採集,雖然其中的發起者之一史惟亮是國民黨籍,但民歌採集本身其實與國民黨本身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民歌採集並未影響國民黨的統治基礎,因此當時的政府並沒有抑壓,甚至在某個程度上經常透過媒體報導許常惠的採集活動。

後來的鄉土文學運動就不太一樣了,國民黨政府則是透過媒體採取壓制發展的態度,先是由何凡、孫震等在聯合報登載文章,認為鄉土文學是工農兵文學,將鄉土文學運動指向社會主義左傾路線,甚至與共產黨有關,另外一方當然覺得受屈,於是兩方引起一場大論戰,當時有名的夏潮雜誌即屬於鄉土文學的一方。有一部分鄉土文學的主張者,如王拓,後來投入了黨外運動。

綠營說成東的,我就說成西的,這恐怕不是研究歷史的態度。
.
.
.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35410
國府當年在文化上做了什麼──請多理解──
    回應給: 我所不知道的(devilsadvocate) 推薦0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九六五年前後,國府支持過民間的民歌採集,當時就發掘了郭英男,陳達等;救國團當年並支持了當時的民歌演唱會──

在1968年,由於民歌採集隊的青年丘延亮涉入了左翼文學青年陳映真的民主青年同盟案被逮捕;此採集隊事蹟就沒有充分發展,但是,該隊的幾位音樂家把當時所得帶入了學校;往後在1970年代民歌運動,做為1977年前後的鄉土文學論戰,就是在那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無暇細談,請參考。

無色的中間選民泥土敬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35070
台灣要辦好觀光業,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應給: hcsu(hcsu) 推薦0


Lohengr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滿街的攤販,髒亂的市容,污染的空氣.我的一個台灣朋友就曾對我說,台灣城市造得就像西方的貧民窟.走在路上,每吸三口氣,就有一口有氣油味或油煙味.台灣觀光本錢不差,可實在被破壞得很厲害.不用說瑞士,只要到新加坡去走走,就知道台灣觀光業短期內沒希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34561
台灣應主打自然景觀生態觀光
推薦0


hcsu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贊成扶植文藝術產業,但是我不贊成硬是把文化藝術文化跟觀光綁在一起。我認為發展文化藝術的目的是要讓人民更有內涵,讓生活更快樂,更有意義。

文藝產業的能賺多少錢,要看台灣人欣不欣賞,願意不願意花錢。看看那些外銷到台灣的日劇,哪一個不是在日本就有十幾二十啪 的收視率。 台灣本土的文化產物, 如果沒有經過台灣人本身的認同,硬是把他拿來外銷到其他市場,是不可能成功的。

台灣沒有千年古跡、也沒有百年皇宮。歷史上多半是辛苦、悲情的。語言、民俗文化上基本上與中國相差不大。如果要跟中國競爭中華文化的龍頭地位,難度很大。傳統的飲食、戲劇、廟宇文化、以及故宮古文物要加強包裝行銷。

當然,我們不需要以此自卑,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以移民為主的新興國家。用另一個角度想,大部分的觀光客去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或澳洲,是為了體驗豐富燦爛的英國文化嗎?。

台灣要注意自己得天獨厚、與眾不同的是什麼。不是說,台灣是Formosa嗎? 我認為是自然生態與景觀。大魯閣、東台灣、墾丁、外島太多太多了! 所以,因此台灣國際觀光的發展,應該以遊山玩水之類的渡假觀光為主,以文化觀光為輔。

觀光業對自然環境當然有很大的影響,不過正好提供我們好好重新規劃管理國土與自然環境的一個契機。譬如,怎麼解決山區一些對水土傷害甚大的既有開發? 怎麼樣利用森林、河川、海洋的資源,永續發展。另外,我們採高消費路線。既然有好山好水,收費絕對不用太客氣。政府要把錢投資在提升客運的安全與服務、道路的安全與交通的秩序、旅館餐飲業的衛生、整潔與服務,以及導覽員的外語能力等等。這樣才能使貴客來台灣花錢花的心甘情願。

在發展觀光時、優先考慮東台灣、山區、屏東、外島,也才比較公平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文化與資本市場等
推薦1


Alex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rincess蕾蕾☆

政府之所以應該補助文化藝術產業,主要目的應該是給予文化工作者一個環境,使得他們能在不受到太多外在限制下,自由發揮,並得以揉和各種不同的元素,進行各種詮釋,不論該等詮釋屬於那一層次--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

至於狗吠火車兄提到李國鼎引進資金,使台積電能夠在台灣發展一節,其實也反映了過去台灣經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一直都沒有好好地受到重視,那就是資本市場與創業投資等的發展,因此過去不得不仰賴政府官員,以政府資金的實際政策使之付諸實現。在全球化的今天,科技的變動相當迅速,而且研發成本愈形龐大,風險更高,過去這一種人治模式,不見得適合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即使是今日,台灣的經濟金融制度有待改進的地方仍然很多,如何因勢利導使得有心經營企業者能夠透過市場機制在資本市場中籌措必須的長期營運資金,而資金供給者也能有承擔長期風險的誘因,使得他們願意提供資金,這應該是未來政府要好好思考的地方。
.
.
.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27106
藝術與觀光再造李國鼎扶植台積電的典範
推薦1


mrmoney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華碩

「藝術與觀光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是「搶救雲門」的後續之作,用幾個億的金額來宣布對○○的重視是民進黨政府慣用的,從什麼「8100億○○起動」、「○項軍購6108億」用幾張預算計畫書就主張做好事,說穿了壓根就沒有要做的意願,是欺騙,也是儲存下次「再怎麼野蠻也不能○○」的素材。以過去在中央單位服務的經驗,這種沒有具體方案的預算案,擺明了告訴立法院我是應付壓力千萬當真,最氣的是為應付這些假議題得放下原本該做的重要事,其它諸如召開「經續會」等均是沒打算做事還得勞師動眾去背書。相對馬先生就務實的提出了許可行的政見,相對的謝政營一面喊著回歸政策,一面又重施故技玩著誠信小把戲。務實的政見不見得容易吸引選民目光,卻是原本選舉應有的基本面,當初也是想用這篇把網友的目光吸過來看政見。

文化藝術是應該有產值的,若是該做的且初期難賺錢維持的,可以用圖利的方式誘導而不是發錢,我很贊同我所不知道兄的看法,要不是李國鼎先生圖利引進資金,張忠謀先生當時也很難籌到開辦費,政府的開發基金和荷蘭商也加倍的賺回投資,民進黨政府發錢的方式很難有投資回收效果,反而會吸引一批專門領補助的非藝文界蒼蠅進來分杯羹,這是未來執行藝文政策要記取的經驗。圖利到開始有產值時人才自然會進來,君不見台積電賺錢時只需要高中程度的生產線作業工個個都是碩士學位。

至於gaogaogao兄代表了對岸朋友的看法,那是習慣要有「點評」的環境,藝術不是用尺衡量的,我能欣賞張藝謀先生用色很深的民族色彩,很能撼動人心,也能創造產值,但不會去比較張先生和李安先生誰拿的獎項多。文化的二元化可以合理化中土與四夷的概念。學生時代我也覺得畢卡索畫得不像,後來讀了歐洲的歷史才漸漸懂得欣賞。讀過台灣的羅漢腳歷史對照台美斷交,較能看懂「薪傳」、1990年經歷台灣股市萬點的人心浮動,較能看懂「九歌」。很高興大陸這些年兩位數的成長,台灣以前也有過,那時街上常看到古玩藝品攤,許多鄉間大宅祠堂的東西常不翼而飛,最後漂亮的老宅院也被拆了炒地皮,現在我不再想要二位數成長,只要馬先生主張的6%就好了。在北京我去逛過潘家園,相信大陸現在也懂救老胡同。

創作有三個階段「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不見山也是山」。許多好作品一眼就可以看到張藝謀先生的影子,林懷民先生也有超越傳統的創作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23838
谈谈林怀民。
    回應給: 我所不知道的(devilsadvocate) 推薦0


gaoxiuyuan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不客气的讲,林怀民的艺术在大陆来看只是次级的文化。这里的次级不是差的意思,就说是不是主流的文化(大陆人看来,世界文化二元,中国的,国际的)。如果你留意大陆的春节晚会就会发现,但从舞蹈的节目来讲,能够产生最大的共鸣的恰恰是最传统的,最富有中国元素,2006年的千手观音(佛教),2007年小城雨巷(江南烟雨),2008年的飞天(敦煌飞天),都是最中国的。而林怀民的舞蹈,我觉得更像用西方的眼光在诠释本土(不说中国,因为我不确定他真的很懂),看林怀民的九歌,感觉就好象在看好莱坞的深奥版的花木兰,个人觉得林怀民不太了解屈原的胸怀天下的情操,我觉得他把九歌格局演小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大陆能够有资格屡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大都会演出的只有中央民族乐团就是一个例子。我想,如果我可以自由行去台湾,我宁可看原著民的歌舞,还有闽南人的歌仔戏,我也很难去看林怀民的,因为他的不够民族,就好比,台湾电影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鲁冰花》,还有《妈妈再爱我一次》,虽然台湾现在的电影很多,但是印象都不深刻,因为那些电影都不够台湾。只是这么多年来,台湾都忘了自己那个朝气蓬勃的年代,那个温馨感人的时刻。(视频是香港人上传的,留言都不是台湾人的留言)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23171
文藝事業開發政策 與 補助政策
    回應給: 狗吠火車(mrmoney) 推薦1


我所不知道的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華碩

為政者要區別『文藝事業補助政策』和『文藝事業開發政策』是不一致的。前者是被動的放牛吃草,後者是主動的高科技養牛。

我以韓國為例,就看到他們這十年的文化事業以企業精神培養有草根特色的演藝和文化工作。一個『大長今』產生的不止是影視、觀光事業,也帶動了他們的傳統文化的探索和推廣。到韓國去參觀『大長今』之旅,連帶的看到韓國李氏王朝的文化和先民生活的再現。

老實說,韓國論文化古跡遠不如大陸,論風景遠不如臺灣,看他們自稱是世界第七大的首爾博物館也遠比不上臺灣故宮,可是居然給他們搞得好像是世界一流的文化古國,連個停戰線都是觀光客絡繹不絕。還有個賣票頂貴專賺觀光客錢的『打擊』演藝劇也自稱外銷到紐約百老匯。

臺灣怎麼看都有先天本錢。就是需要有個政府負責的整體規劃與策動,像是二十多年前的臺灣電子工業發展一樣,政府必須擔任前導。這個議題可以長篇大論。大家都知道,這就是政府『圖利』私人企業。當初聯電,臺積電,還有很多電子龍頭都是納稅人的錢養大了交給民間,大賺其錢。到今天還有高科技研發補助。

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張忠謀。
臺灣在政府沒做什麼事的情況下就有了林懷民、侯孝賢,如果政府真心好好做,怎麼需要這些文化人含冤喊窮呢?抽象的『文藝活動』和實際的『文化觀光』是可以並存共榮的。


仗義每都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23093
藝術與觀光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推薦2


mrmoney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我所不知道的
華碩

一億是多少錢,納稅人恐怕沒什麼概念,藝文工作者大概也沒什麼概念,發錢的政府官員也大概僅知道要錢的人要乖乖的提計畫書,審查的公務員不用太懂也可以虎虎生風!一億是多少?想像一下搬進一家五星級飯店享受私人秘書三餐大廚一天大約是一萬、這樣的日子可以過一萬天、大約是27年多、我的餘生大約還有......,但這是對待藝文的態度嗎?

台灣有許多閒置的藝文場館,何不輔導有理想的團體進駐?優劇場可否安排常態演出套裝推介給團客體驗、協助辦理禪修營使其有輔助固定財源。假日的學校是否可以結合音樂人與社區合作組織樂團、合唱團?利用閒置校舍營區是否能定期輔導藝術家與社區居民互動?雲門等傑出藝文團體能不能不用招標使用公立的活動場地辦活動或教學?許多都是可以創造的可能,而不是命令叫化子排隊的態度發救濟金。

以花蓮的林田山為例,政府投資了很多,林場門口荒蕪的公園、河床邊的原住民運動場、大而無當的地方建設對照著住民勉力維持的狹窄展示間、廢校的國小成為居民的農倉,遊覽車呼嘯載來的觀光客吵嚷的問豬腳在那裏買(在省道進來入口平交道旁),領隊用大聲公指示廁所位置,不忘提醒快點回來趕下一個行程,林場外原住民部落看著車輛揚起的土塵,至於「伐木文化」who care?這樣的政府投資值得遊客在附近住一晚帶動相關產業嗎?觀光難道只有吃和買嗎?經費花了,閒置的依然荒涼,何不把運動場浪費的錢用來輔導藝文團體進駐廢校的國小?何不讓遊客披上伐木工人的裝扮進行約一個小時的體驗示範行程呢?

借由影劇行銷觀光是很好的方式,但不是韓國人首創,美國人用遍了舊金山的景點、紐西蘭人則拍魔戒、單親媽媽羅琳則替英國創造龐大的文化產值,英國更想限制電影不得在英國以外取景,台灣以前有很成功的案例,中正預校成立之初連續劇「少年十五、二十時」成為軍校很好的宣傳,若是用花錢的態度,首長帶著偶像示範吃著名產喊喊口號,觀光客就會倍增?鬼才會想信。

再以淡水為例,擁入的遊客已經知道可以用捷運躲過塞車,快速的逛完市集吃完小吃,快速的打包離開,至於古蹟、淡水的故事、馬階、藝術家不在行程內,至於漁人碼頭已是老哽,唯一新增的就是悠遊卡可以搭藍色公路到對岸八里。殊不知有部周杰倫轟動對岸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城市鄉間不論老少都如數家珍,我們有沒有行程可以介紹片中的古蹟和景點?我們只會關注陸客帶來多少消費,我們有捫心自問我們給了觀光客什麼文化藝術內涵。

除了告訴我要投入多少個億,請告訴我藝術與觀光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722556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