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青春鐵馬向前行
市長:青春鐵馬向前行  副市長: 天天天開心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青春鐵馬向前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時事的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一中原則」的運作模式建議
 瀏覽1,274|回應14推薦7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孫塋寊
shouminc
Cynthia Tseng
天蠍浪子
釣魚島
泥土‧‧‧郭譽孚
JohnWong

「一中原則」的運作模式建議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昨天在十七大開幕式發表首次政治報告,呼籲台灣執政黨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陳衰斃表示,若在「一中原則」的框架下,就不是和平協議,而是投降協議。他強調,兩岸簽署協議的三項條件是:放棄一中原則、廢除反分裂國家法、撤除針對性的九百多枚飛彈。他還強調「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人民不是中國人民」。筆者認為這是衰斃自說自話,放屁不打草稿!

筆者對於「一中原則」的認識是: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是孫中山創立,1949年失去大陸以後,蔣介石在陽明山的一個中國國民黨內部會議中說:「中華民國幾乎已經亡國了」,李敖就是用蔣介石這個談話說中華民國已經亡國了,是蔣介石自己說的。李敖這個人因為跟蔣介石有仇,所以存心吃吃老蔣的豆腐,開開玩笑筆者不反對,但是嚴肅地說,中華民國真的已經亡國了嗎?當然沒有!

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被德國軍事佔領,載高樂在海外成立了法國流亡政府,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是在中國的領土上「流亡」,情況比當年的法國好太多了。

流亡不等於滅亡,宋朝被蒙古大軍追殺,最後一個小皇帝跳海而亡,這才是滅亡了。中華民國在台灣,頂多只能算是「殘廢」了,還沒死!皇帝娘吳淑珍也是因車禍殘廢了,誰能說她死了?她逛SOGO、到珠寶店買鑽戒,明明還活著。而且退一步而言,吳淑珍就算是成了無意識的「植物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那個醫生能宣布皇帝娘死了?

所以中華民國還沒死,這是事實,「一中原則」就是對內而言,中華民國堅持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堅決反對「正名」為「台灣」,更不可能搞「台獨」、「台灣共和國」,至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中原則」之下怎麼定位?答案很簡單,鄧小平早就說過了,就是「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至於五十年後怎麼處理?他老人家也說過,大陸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他估計五十年後自然會有所成,到時候兩岸三地如何真正地統一,那是後代子孫的事情,一代管一代,不必杞人憂天,也不應該撈過界,把子孫的飯都給吃了。中共方面也說過:「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筆者建議這句話應該再進一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打「中華民國」!不然胡總說的「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將來這個協議簽字人的適當身分是什麼呢?還是由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簽嗎?

至於對外而言,基於「一中原則」,筆者認為「中華民國」可以另外取個適當名稱「綽號」,例如:「中華台北」、「中國台灣」等等,這個議題兩岸可以坐下來商量,兩岸的外交單位甚至可以共同使用一個建築物,美國華盛頓的雙橡園可以是兩岸三地共同的駐外地點,人員各自派遣,費用各自分攤,有何不可?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59080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我認為拘泥其意沒幫助
    回應給: shouminc(shouminc) 推薦0


JohnWon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或許不必急著要去找出這答案
在兩岸沒有共識的情況下,硬要為他安上個什麼,只怕是造成反效果

一中原則就是要讓你各說各話
反正分裂也已是事實
中共當然不會承認中華民國政權
在我們來說中共也是竊國的行為
只有當兩岸不再激情,會好好討論各自未來
這時恐怕所謂一中原則,搞不好就自然拋棄了

我認為不必急於斟酌於這類字眼的意義
全力充實國力才是重點
要想不被中共併吞,或是邁向統一
沒有強大國力當後盾,終將只會是輸家


-= John Wong =-
MSN & E-Mail : johnwong1971@gmail.com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77530
老外看中國~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轉載自華爾街日報

在這裡﹐變化象滾雪球一樣﹐不斷積聚。

北京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個不斷向外擴張的城市常常讓人感覺像是一個巨大的建筑工地。很多建設項目與明年的北京奧運會有關﹐但奧運會並非唯一主題。全國各地都在大興土木。

我們在親眼目睹這個國家的演變﹐它的發展速度是我從未見過的。我和妻子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密歇根州的“鏽帶”(rust belt)。與這裡相比﹐我們故鄉小鎮上的生活節奏絕對算得上緩慢悠閒。

地圖和旅行指南剛一印出來就已經過時了﹔從前的餐館和地標性建築蹤影無處可尋﹔郊區玉米地裡高速公路縱橫交錯。當然﹐不只我一個人注意到了這種巨變。實際上﹐每個在中國生活或匆匆路過的人都會驚嘆於它奔騰的心跳。而一組經濟學家也已開始著手量度中國的發展速度。

王志浩(Stephen Green)是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駐上海的高級經濟學家。他經常和來訪的朋友一道驚異於上海的發展速度﹐難以用語言形容這種變化。他說﹐自己無法比較倫敦和上海的生活﹐於是他開始著手設計一種方法對各地的發展速度進行比較。

王志浩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變化大小﹐並設計出“中國年”表。根據他的“中國年”表計算﹐美國一年的發展大約相當於中國三個月的發展。但王志浩也很快指出GDP並不能解釋一切問題﹐而自己只是想找點樂子。即便如此﹐雖然你可以在計算方法上挑毛病﹐但結果卻不容置疑。“中國年”表的結果完美地反映了我本人的經驗﹐也就是說我在這裡的兩年半時間大約相當於在美國的十年。你該問問來自非洲國家馬拉維的人﹐他們那裡一年發生的變化是否真的相當於中國七小時的變化。在格林的“中國年”表上﹐馬拉維排在最後。

廣告2005年8月我們來到北京時﹐居住的小區似乎是在城市外擴的邊緣上﹐距離郊區咫尺之遠。這個地區位於北京東北部﹐附近有兩三個小區﹐北邊幾英里的地方還有幾個外國人居住區。這裡住著外國人和富有的中國人。小區外﹐有屈指可數的幾家餐館和小店﹐週圍是農田、小村庄、廉價市場和輕工業作坊。京順路是這裡的交通幹線﹐交通異常繁忙。人們可以看到羊群在京順路旁悠閒漫步。

如今﹐很多小店被高檔設施所取代﹔農田變成了商店、居住小區和高速公路﹔這條從前塵土飛揚、骯髒不堪的京順路也已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一面裝飾牆掩蓋了部分未拆除的小店鋪﹐其他的已經變成廢墟。變化如此之快﹐可謂一夜之間舊貌換新顏。

一天﹐我和保姆丁阿姨驅車行使在京順路上﹐我用中文問她﹐她覺得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她用中式英語回答說﹐因為明年北京要開奧運會了。

我打電話給地方政府部門瞭解情況﹐發現丁阿姨基本上一語中的。因為京順路是一條連接機場和奧運場館的重要道路﹐所以政府投資人民幣2.2億元(合2,940萬美元)用於美化環境。

一個月前﹐有人告訴我﹐我經常穿越的一條土路上正在大興土木。我騎車過去﹐看到從前的農田里滿是重型推土機、起重機、巨大的鑽孔設備﹐還有幾十個人。這是正在修建中的機場南線高速路﹐它連接兩條現有高速公路﹐長18英里。

這將徹底改變這個地區的面貌﹐一個巨大的混凝土結構將從該地區中心穿過﹐而從前這裡是鳥類飛行的路線。現在卻已是塵土滿天。過去每年秋天農民們會佔用一半的道路晾晒玉米飼料﹐而如今已蹤影全無﹔附近的小店、房屋和工廠也已變成一片瓦礫。有時這些磚石瓦礫會被騾車運走﹐突兀地顯出中國在大步奔向未來的時候﹐一些農村舊習仍難消除。

所有這一切讓我感到有些悲傷﹐因為我喜歡住在城市邊緣的那種感覺。但我不會喋喋不休地談論過去如何如何﹐況且我在此居住的時間也並不長。每個人對“正常”的理解都是在初來乍到那一刻就形成了。唯一不變的是“不停的變化”﹐以及瞭解當地居民對變化的感受之難。

最近﹐我花了一天的時間開車逛了一下這條新建高速公路直接影響到的地區﹐通過翻譯詢問人們有何感想。一個常見的回答是﹐“這對我沒有影響”。他們會說新建高速公路離他們的住處比較遠﹐然後用手指向最多四分之一英里遠的地方。我順著與這條高速公路并行的另一條土路開過去﹐看到一台推土機正在敲倒一幢房子。道路兩邊的建築物都已被推倒了。兩週前﹐這裡還是一條僻靜的鄉間小路。我問一個騎車而過的人對此有何感想。他回答說﹐“那些人得到了很多搬遷費。我希望我也是搬遷戶。可是我的房子在那邊﹐不需要搬。”

在孫河市場週邊地區﹐雖然這條高速公路離一些商販非常近﹐路的影子都會罩過來﹐但很多商販說公路不會影響到他們﹔也有人說這裡車流量會增加﹐會有更多的顧客。我感覺到其中摻雜著宿命情緒和樂觀情緒﹐但與我的想法背道而馳。

只有一個商販毫不隱瞞自己的疑慮。他指著店鋪前兩三碼以外一個只剩空殼的房子說﹐“他們讓我從那幢房子裡搬出來﹐因為離路太近了。”他6月份才搬到這裡﹐之前他在市區以北12英里遠的地方開店﹐但是店鋪的房子被已經被推倒了。“我不想再搬來搬去了﹐這太痛苦了。”

他不該指望能在這裡呆上很久。在路邊一片空地上﹐正在建設新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它佔地660,000平方米﹐會使這個地區僅存的一點鄉村氣息蕩然無存。一個大酒店已在公路對面拔地而起﹐一個大型購物中心Europlaza也即將開業。

有傳言說Europlaza裡面會有麥當勞、Megaplex電影院等等設施。有些人熱切盼望著它的開業﹐而有些人對此有保留意見﹐我就是其中之一。與這個新建的龐然大物相比﹐附近的日祥廣場(Pinnacle Plaza)相形見絀。日祥廣場是外國人的天堂﹐裡面有玩具店、小餐館、達美樂披薩店(Domino's)、星巴克咖啡店(Starbucks)和巴斯金•羅賓斯冰淇淋店(Baskin-Robbins)。在我們大部分人來到這裡之前﹐日祥廣場就已經矗立在那了﹐所以它已與週圍環境融為一體﹐而不是外來闖入者。它確實也是個“古老”的建築──已經有七年之久了。

2007年10月26日19:03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77337
垃圾在美國念作 "咖啡(台語發因)G" 難道垃圾在美國就不是垃圾?
    回應給: 恩来(XXZX) 推薦0


areshcw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在中國,垃圾念做~拉及. 在台灣垃圾念做~~勒色.



你能說在中國的垃圾,在台灣就不是垃圾?”

你在顧左右而言它

請正面答覆中國所說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甚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76948
模糊與清晰
    回應給: JohnWong(johnwong71) 推薦0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中原則」的運作模式建議的糢糊化,是可以避免王見王直接攤牌的尷尬暨難以轉圜的空間。尤其是雙方對國家這個概念採不同的定義暨看法。

或許「一個中國」戴上了民族的色彩,但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政治國家的概念,而將他強解為國族的概念,而在國際政治場合上剝奪了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隨著兩岸分屬不同國家統治的時間愈久,差異性與認知性就會愈大。這時,再用昔日國共打內戰的模式來看待這個問題,只會造成兩岸愈來愈大的差異跟敵視。向和平統一的目標絕對是背道而馳。

所以,「一中原則」的運作模式的糢糊化,並不能完全解決中華民國民眾對「一中原則」就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吞併的疑慮?尤其是對岸在國際間表現對中華民國不友善的態度被擴大宣傳下,不將這「一個中國」的涵義給明確化,未來的爭議會因為今日的模糊化而產生。

清晰的「一個中國」涵義是邁向統一的關鍵步驟,當然對雙方而言都是有不小的挑戰,但綜觀今日而言,中國大陸的挑戰會比中華民國嚴峻的地方在於如何將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種深入大陸人民心中的意識轉換成事實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的事實狀態。若中國大陸能夠面對跟接受這種事實,將這一個中國的涵義明確化,那麼建立雙方和平統一的步子也就算跨出了一大步,緊接下來的就是如何執行的問題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74164
這正是馬營應該優先做的
    回應給: Scent(Scent) 推薦0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華民國不能確立,就不必選這中華民國的總統。因為,這代表著國家。

只重經濟的話,去幹經濟部長就好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73554
中華民國
推薦1


Scen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houminc

不知道國民黨為何還不以「內亂罪」告發那群危害國家的敗類?


儘管告了,要不要起訴,交給檢察官去作就是了。


任由一群人渣顛覆我們的國家,
還跟著喊「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
國民黨,想要氣死我們嗎?


泛藍最大的危境之一,就是不團結。
對手陣營支持者堅持只要台灣,不要中華民國;
泛藍支持者卻不夠堅定,不敢堅持自己要中華民國也要台灣。


假若台灣有半數以上人民,
都堅持捍衛中華民國(包括台灣、澎湖、金門、馬祖),
不容許任何人挑撥分裂、侵犯「中華民國」和「台、澎、金、馬」,
那群只遵守憲法第52條的人還敢在這種事情上作文章嗎?


無法加入聯合國是本身的能力問題,言行不檢點得不到國際的尊重,
反把責任推到「中華民國」這個國號身上。
想入聯?先克制自己不要在國際場合開黃腔,讓台灣蒙羞吧。


如果進入聯合國對台灣民眾是如此地重要,
敝人倒認為等馬英九上任總統後,返聯根本不是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68462
追根究底...陳水扁為何是姓陳???
    回應給: shouminc(shouminc) 推薦1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孫塋寊

這就是一中的定義

他如果要改國名...請先改姓吧~  改姓 竹本 哈哈...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68152
換個方式說
    回應給: shouminc(shouminc) 推薦1


JohnWon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現代孔明陶朱公

如此追問一個中國是什麼,你的用意又是什麼?

兩岸本來就是一個複雜難解的習題
一個中國意味著你我都是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
只是因為內部歧異而產生兩個分治政權
為了留給對方空間不輕易動武、追求中華民族最大利益
因而定之對外統稱叫中國
這樣解釋夠清楚了嗎?

在一個中國的保護傘下,兩個分治政權總有可以溝通的一天
現今共識不夠無法好好談,就留給更後代的子孫去談
而不是急著把碗砸破大家都沒飯吃

追問這一個中國是什麼是沒意義的
就只是一個對外抵禦強侮的統稱、對內和平免戰的保護傘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您滿意嗎


-= John Wong =-
MSN & E-Mail : johnwong1971@gmail.com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68076
引用者清單(1)
2007/10/26 13:12 【shouminc 的網誌】 模糊與清晰
最重要的是定義
    回應給: kurich(kurich) 推薦0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就是說一個中國的定義是甚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67931
「一中原則」的旗幟建議
推薦0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中是一個原則~

所謂原則就是政策的方向~

繼然胡總說...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筆者認為在簽署終戰協議後...

最優先可以坐下來談的就是"共同使用一面旗幟"的問題

對內可以一中各表

對外總不能再各拿一面旗... 然後在外國人面前打架丟臉吧?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039&aid=246757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